Workflow
中国中冶(6016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4年1-3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2024-04-15 16:13
A 股简称:中国中冶 A 股代码:601618 公告编号:临 2024-017 特此公告。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4 月 15 日 本公司 2024 年 1-3 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 3,169.5 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2.7%,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人民币 187.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1.3%。 3 月份,本公司部分新签单笔合同额在人民币 10 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承包 合同如下: 以上数据为阶段性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最终数据以定期报告披露数据为 准。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1-3 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 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 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1 单位:人民币亿元 序号 合同签订主体 项目(合同)名称 合同金额 1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宿州市埇桥区城东片区开发项目一包 59.7 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市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工程总承 包(EPC)合同 33.5 3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市青年社区及双创大街合 ...
中国中冶2023年年报点评:净利下降15.6%受累减值,矿产资源业务未来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4-11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收为6339亿,增长7.0%[1] - 净利下降15.6%,达到86.7亿[1] - 经营净现金流下降68%,应收账款增加39%[1] - 2024年计划营收增长4.1%[1] - 预测2024-2025年EPS下调至0.45/0.48元[1] - 目标股价为5元,对应2024年11倍PE[1] - 公司2023年净利下降15.6%,市净率为0.5[1] - 2026年公司预计营业总收入为737,477百万元,净利润为10,629百万元[2] - 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26年预计将为73.8%,净负债率为282.3%[2] - 公司PE在2026年预计为6.41,PB为0.39,EV/EBITDA为4.56[2] - 公司现金流净增加额在2026年预计将为8,707百万元[2] -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在2026年预计为6.1%,总资产收益率(ROA)为1.4%[2] 业务情况 - 工程承包业务增长9%,资源开发业务下降23%[1] - 海外新签订单增长6%,矿产资源业务前景可期[1] - 中国中冶矿产资源项目中,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保有镍资源126万吨,实现营收38.75亿元,归属中方净利润10.27亿元[3] - 中国中冶历史净利润呈逐年增长趋势,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94亿元,净利润增速为8%[3] - 中国中冶2021-2024年新签订单呈逐年增长,2024年2月新签订单累计达14248亿元,增速为5.9%[4]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和海外业务风险[1] 评级及免责声明 - 中国中冶根据PE法估算,股票合理估值为4.70元,根据PB法估算,股票合理估值为5.08元[5] - 中国中冶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分析师声明报告数据来源合规,研究观点独立客观[6] - 报告仅供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信息来源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性[7][8] - 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谨慎决策,不构成个人咨询建议[8] - 公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投资需谨慎,不应仅依赖报告[10] - 本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需注明出处[11] - 投资评级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减持,以沪深300指数为比较标准[13]
利润短暂承压,重视公司矿产资源价值
天风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营收实现稳步增长,同比增长6.95%[1] - 归母净利润为86.7亿,同比下降15.6%[1] - 工程承包业务带动整体营收提升,海外业务有望实现较快增长[1] - 毛利率小幅改善,全年毛利率为9.7%,同比提升0.05%[1] - 公司24-26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111、123亿元[1] 财务数据 - 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为8.9,中位数为7.6[2]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6年预计货币资金将达到167,863.2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270%[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39,316.3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42%[5]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16,244.8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26%[5] - 资产负债率预计2026年将达到77.12%,较2022年增长约5%[5] - 预计2026年ROIC为18.73%,较2022年增长约7%[5] 其他信息 - 公司报告中声明,所有观点均准确反映分析师个人看法[6] - 天风证券拥有本报告中所有材料的版权,未经授权不得修改或复制[7] - 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构成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8] - 天风证券的意见和预测仅代表出具日的观点,可能随时更改[9] - 天风证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的证券并提供金融服务,存在潜在利益冲突[11]
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新签创历史新高
中国银河· 2024-04-0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38.70亿元,同比增长6.95%[1]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金额14247.79亿元,同比增长6.04%[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9.69%,较去年上升0.05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92亿元,同比下降67.54%[1] - 公司2023年实现归属中方净利润12.14亿元[2] 未来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维持“推荐”评级[3] - 公司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7987.91亿元,较2023年增长26.1%[5] - 2026年净利润预计为145.37亿元,同比增长27.4%[5] - 营业利润率预计2026年将达到9.42%[5] - ROE预计2026年将达到6.34%[5]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订单落地不及预期和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在海外市场布局积极,签约重要项目,海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 - 评级标准包括推荐、中性和回避三个等级,根据相对基准指数涨幅来划分[9] - 不同市场有不同的基准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三板成指、北证50指数和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9]
收入稳定增长,减值挤压业绩
国信证券·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6338.7亿元,同比增长7.0%[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下降15.6%[1]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额为14247.8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同比增长43.7%[1] -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1%,减值损失规模增加至89.5亿元[2] - 公司减值损失与营业收入比值由上年的0.8%提高到1.4%,与归母净利润比值由上年的48.3%提高到103.2%[2]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86.85/92.95亿元,每股收益预测下调至0.42/0.45元[6] -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受金属资源价格影响,短期承压,但增量铜矿开发前景值得期待[9] - 公司下调盈利预测,调整至“增持”评级,考虑到现金流承压[1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受金属资源价格影响,短期承压,但增量铜矿开发前景值得期待[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7381.3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4.6%[19] - 公司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将达到8.1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39.4%[1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现金流承压,归母净利现金含量下降[12] - 公司下调盈利预测,调整至“增持”评级,考虑到现金流承压[15]
2023年年报点评:减值大幅提升拖累业绩,资源业务发展可期
光大证券· 2024-04-02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为6338.7亿元,同比增长6.95%[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86.7亿元,同比下降15.6%[1] - 公司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5.5亿元,同比下降21.9%[1] - 公司2023年工程承包业务实现营收5854.8亿元,同比增长9.3%[2] - 公司2023年减值计提金额为89.5亿元,同比增长80.4%[2] 未来展望 - 公司23年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95.8、104.2亿元[5] - 新增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1.7亿元,公司基建拓展持续[5] - 公司A股和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额为14247.8亿元,同比增长6.0%[4] - 公司2023年新签海外合同额为633.8亿元,同比增长43.7%[4] - 公司2023年硅基材料业务实现净利润2.2亿元,净利率高达40.2%[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为685,288百万元,增长率为8.11%[7] - 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425百万元,增长率为8.84%[7] - 公司2026年EPS预测为0.54元,ROE为6.51%[7]
营收增长稳健,减值高增拖累归母业绩增速,矿产资源业务有望量价齐升
国投证券· 2024-04-01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338.70亿元,同比增加6.95%[1] - 归母净利润86.70亿元,同比减少15.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5.54亿元,同比减少21.90%[1] - 公司合同额达到633.84亿元,同比增长43.72%,创历史新高[2] -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实现营收68.18亿元,毛利率高达30.99%[2]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24.20亿元、7706.31亿元和8424.1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81%、9.71%和9.31%[2] 业绩展望 - 2026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842415.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42.2%[4] - 2026年公司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2447.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21.3%[4] - 2026年公司预计EBITDA/营业收入比率将达到3.5%,较2022年增长约6.1%[4] - 2026年公司预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将从15天降至9天,运营效率有所提升[4] 公司评级 - 公司评级体系包括收益评级和风险评级[5] - 收益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卖出五个等级[5] - 风险评级分为A和B两个等级[5] 公司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同时在上海和北京设有分支机构[12] - 深圳总部地址为福华一路119号安信金融大厦33楼,邮编518046[12] - 上海分支机构地址为东大名路638号国投大厦3层,邮编200080[12] - 北京分支机构地址为阜成门北大街2号楼国投金融大厦15层,邮编100034[12]
公司年报点评:Q4单季收入、利润下降,矿产资源业绩贡献突出
海通证券· 2024-03-31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全年实现营收6338.70亿元,同比增长6.95%[1] - 公司2023Q1、Q2、Q3、Q4单季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2.39%、11.00%、23.20%、-14.87%[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至9.69%[2] - 公司2023全年加权平均ROE同比下降3.24个百分点至7.23%[3] - 公司2023全年新签合同14247.79亿元,同比增长6.04%[3] - 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696074百万元,同比增长9.8%[4] - 公司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达到10975百万元,同比增长10.0%[4] - 公司预计2025年全面摊薄EPS为0.53元[4] - 中国中冶(601618)2025年预计EPS为1.36元,PE为4.49倍[5] - 2026年中国中冶的每股收益预测为0.57元[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P/E为5.87倍,P/B为0.40倍[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净利润率为1.4%[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资产负债率为75.0%[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流动比率为1.1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6725、-14495、-13891、-14282亿[1] - 股权募资在2023年达到27482亿,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逐年减少[1] 市场展望 - 公司2023全年实现营收6338.70亿元,同比增长6.95%[1] - 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达到696074百万元,同比增长9.8%[4] - 公司预计2025年净利润将达到10975百万元,同比增长10.0%[4] - 公司预计2025年全面摊薄EPS为0.53元[4] - 中国中冶(601618)2025年预计EPS为1.36元,PE为4.49倍[5] - 2026年中国中冶的每股收益预测为0.57元[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P/E为5.87倍,P/B为0.40倍[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净利润率为1.4%[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资产负债率为75.0%[7] - 2026年中国中冶的流动比率为1.11[7] 投资评级 - 中国中冶(601618)的股票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海诚、四川路桥、中材国际等多家公司[9] - 投资评级标准中,中性评级预期个股相对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10%之间[9] - 市场基准指数的比较标准中,预期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基准指数整体水平10%以上为优于大市[10]
订单稳健增长,地产压力影响Q4收入利润
兴业证券· 2024-03-3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38.70亿元,同比增长6.95%[1] -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70亿元,同比减少15.63%[1]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14247.8亿元,同比增长5.9%[2] - 公司2023年Q4收入同比下滑,主要受地产压力影响[10]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9.69%,同比上升0.05pct,净利率1.80%,同比下降0.38pct[10]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46/0.52/0.57元,对应PE为7.2/6.5/5.9x[5] - 公司2024年有望受益于稳增长及资源价格上行,工程业务保持稳定增速[14] - 公司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01.2亿元,较2023年增长26.4%[17] - 公司预测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155.4亿元,较2023年增长36.0%[17] - 公司预测2026年每股收益将达到0.57元,较2023年增长35.7%[17] 分红及股价 - 公司2023年每10股派发红利0.72元,合计分红14.9亿元,分红率17.2%[8] - 公司PE比率逐年下降,分别为8.0、7.2、6.5、5.9[1] - 公司PB比率保持稳定在0.5[1] - 投资建议为买入,预计公司股价将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19]
中国中冶(60161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9 00:00
财务业绩 - 2023年度中国中冶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670,405千元,未分配利润为5,973,377千元[5] - 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达到了xx亿元,同比增长xx%[11]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38.70亿元,净利润86.70亿元[13]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114.06亿元,较2022年减少11.80%[22]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较2022年减少0.12元[22]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6616.02亿元,较2022年增长13.02%[22] - 公司2023年股东权益为1679.91亿元,较2022年增长3.75%[22]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额达14247.79亿元,较2022年增长6.04%[22] - 公司2023年工程承包业务营业收入为5854.82亿元,较2022年增长9.33%[23] - 公司资源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68.16亿元,较2022年减少23.12%[24] - 公司特色板块业务营业收入为319.80亿元,较2022年增长0.16%[25] - 公司综合地产业务营业收入为165.19亿元,较2022年减少27.31%[26]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633,870,422千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95%[28]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为11,406,109千元,较上一年度下降11.89%[28] - 公司2023年度每股收益为0.33元,较上一年度下降26.67%[29] - 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1,801千元,同比下降67.54%[30] - 公司2023年新签合同额达到14247.79亿元,同比增长6.04%[33] - 公司海外新签合同额为633.84亿元,同比增长43.72%,创历史新高[33] - 公司2023年冶金建设业务分部营业收入达到585,482,301千元,同比增长9.33%[3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确定的奋斗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最佳整体方案,努力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基本建设最可信赖的总承包服务商[12] - 公司计划发展的子企业梯队目标包括打造两家1000亿营收规模的子公司、三家700亿营收规模的子公司、五家500亿营收规模的子公司、八家300亿营收规模的子公司,以助力实现“营收破万亿”目标[12] - 公司完善工程履约系统的举措包括贯彻“五个1”体系,解决认知问题、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编写项目管理手册、制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打造项目管控信息化平台[12] - 公司将持续加强形势研判,全力抢抓市场机遇[106] - 公司将深入落实“1+M+N”区域市场布局,聚焦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战略区域[106] - 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机遇与挑战,保持“战略先行、谋定而动”的总策略,全方位升级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增长路径、管控能力和盈利水平[107] - 公司坚定“一创两最五强”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投资建设集团[107] - 公司未来需要着力提升的五方面能力包括“价值创造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强”、“资源配置力强”和“文化软实力强”[10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及下设专门委员会严格按照监管规则赋予的职权及其工作要求进行履职,按照《公司法》、上市地监管规则和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议事规则等规定开展工作[130]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财务与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130] - 公司董事陈建光、刘力分别担任财务与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委员[181] - 公司董事周纪昌、刘力分别担任财务与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召集人[181]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监事2022年度薪酬的议案[193]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高管人员2022年度薪酬建议方案的议案[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