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601618)

搜索文档
当前为何要重视港股中国中冶、中国中铁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 2025-09-07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港股中国中冶和中国中铁因矿产资源储量领先、业绩贡献提升及价值重估空间大,成为当前重点投资机会 [1][8] - 中国中冶在产及待开采铜权益资源量合计1484万吨,2025H1资源板块利润同比增长29%,H股估值提升空间达62% [1][3] - 中国中铁铜/钼权益储量国内领先,2025H1资源板块利润占比提升至22%,H股估值提升空间达71% [8][10] - 两家公司施工主业边际改善:减值风险释放充分,新签订单降幅收窄,海外订单加速增长 [2][9] 中国中冶详细分析 矿产资源储备与业绩 - 截至2025H1,拥有3座在产矿山和2座待开采矿山,在产矿山铜/镍/钴/铅/锌权益资源量分别为179/121/13/25/48万吨 [1] - 待开采铜矿权益资源量1305万吨,在产及待开采铜权益资源量合计1484万吨 [1] - 2025H1三座在产矿山归属中方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29%,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8%(同比提升6.5pct) [1] - 瑞木镍钴矿/山达克铜金矿/杜达铅锌矿分别贡献利润2.3/1.5/1.7亿元 [1] - 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审批基本获批,阿富汗艾娜克铜矿推进前期工作,投产后资源板块业绩将显著增厚 [1] 施工主业改善趋势 - 2023-2024年计提减值损失89/97亿元,风险释放充分 [2] - 2025Q2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主因毛利率提升和减值损失减少 [2] - 2025年1-7月新签订单6113亿元,同比下降18.5%(降幅收窄),其中海外新签613亿元,同比增长38% [2] 估值与盈利预测 - 2025年资源板块利润保守预估11亿元(在产矿山),待开采矿山投产后年利润增量约33亿元 [3] - H股分部估值707亿元(在产矿山175亿元+待开采矿山339亿元+工程板块194亿元),较当前市值提升空间62%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1/65/70亿元,同比变化-10%/+6%/+8% [4] - H股当前估值PE 7/7/6倍,PB(MRQ)0.42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4] 中国中铁详细分析 矿产资源储备与业绩 - 截至2025H1,铜/钼/钴权益保有储量分别为304/49/23万吨,铜钼产能国内领先 [8] - 2025H1铜/钼权益产量分别为6.8/0.6万吨,子公司中铁资源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7% [8] - 资源板块利润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22%,同比提升8pct [8] 施工主业改善趋势 - 2025H1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17% [9] - Q2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0%,结束连续5个季度下行期 [9] - 2025H1铁路订单同比增长12.4%,境外订单同比增长52% [9] - 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推动需求改善,低基数效应下业绩增速预计修复 [9] 估值与盈利预测 - 2025年1-8月LME铜/钼精矿均价同比上涨5%/6%,资源板块全年利润贡献预估51亿元 [10] - H股分部估值1471亿元(矿产资源板块794亿元+工程板块676亿元),较当前市值提升空间71%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58/253/255亿元,同比变化-7.4%/-1.8%/+0.6% [11] - H股当前估值PE 3.3/3.4/3.4倍,PB(MRQ)0.28倍,2025年预期股息率4.7% [11] 行业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低估值央企中国中冶H(PB 0.42X)和中国中铁H(PB 0.28X,股息率4.7%),H股市值提升空间分别为62%/71% [12] - 同时推荐西部基建龙头四川路桥(股息率6.3%)、中国建筑(股息率5%)、中国能建、中国交建、隧道股份(股息率5.0%) [12] - 新疆板块建议关注中国化学(PB 0.72X)、三维化学(PE 17X,股息率5.0%)、东华科技(PE 15X)及本地基建链企业 [12] - 洁净室工程龙头亚翔集成、幕墙出海龙头江河集团(股息率6.4%)、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和精工钢构亦为推荐标的 [12]
上半年建筑业业绩仍承压,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
财通证券· 2025-09-03 18:23
核心观点 - 2025上半年建筑行业整体经营承压,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但现金流在第二季度出现改善,部分子行业如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表现相对韧性 [6][10] - 行业盈利能力基本持平,主要受益于减值损失减少和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但毛利率微降,费用率略有上升 [6][10][17] - 建筑企业对下游业主的垫资规模继续扩大,应收账款等资产占比上升,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均有所攀升 [6][10][27] - 投资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和头部企业,以及受益于区域景气的公司 [6] 行业经营整体表现 - 2025上半年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3.92万亿元,同比下降5.63%,归母净利润936.2亿元,同比下降5.33% [10][12] - 毛利率10.14%,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69%,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2.39%,同比微升0.01个百分点 [6][10][17]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846.73亿元,同比少流出139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净流出486.41亿元,同比少流出238.93亿元 [6][10] - 资产负债率77.52%,较年初上升0.57个百分点,有息负债率28.18%,较年初上升1.63个百分点 [6][10] 子行业分化情况 - 化学工程和石油工程子行业受益于产业链需求旺盛,营收和利润保持正增长,化学工程营收增长1.33%,利润增长9.94%,石油工程利润增长13.38% [6][11][39][40] - 钢结构子行业营收增长2.81%,利润增长2.36%,主要得益于龙头企业出海发展 [6][11][39][40] - 基建、房建、工程咨询等子行业营收和利润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国际工程营收下降26.77%,利润下降24.15% [6][11][39][40] - 园林和装饰子行业虽面临下游需求不足,但坏账计提进入中后程,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呈现一定改善 [6][11] 盈利能力分析 - 国际工程和石油工程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同比提升,国际工程毛利率15.14%,同比上升3.26个百分点,石油工程毛利率17.13%,同比上升2.66个百分点 [43] - 园林行业期间费用率27.46%,同比下降7.11个百分点,改善最为明显 [45] - 石油工程归母净利率8.56%,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连续五个季度同比改善 [57] - 装饰行业减值损失率1.67%,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改善相对较多 [55] 经营质量和现金流 - 建筑企业收现比95.11%,同比提升6.29个百分点,付现比106.92%,同比提升7.54个百分点 [10][31] - 应收类资产合计10.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57%,下游业主资金周转偏紧,工程回款延后 [27] - 第二季度大部分子行业经营现金流好转,房建行业实现净流入239.45亿元,同比多流入306.23亿元 [59] - 基建行业现金流承压,净流出3368.18亿元,同比多流出199.50亿元 [59]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央国企,如中国建筑、隧道股份、中钢国际、中材国际、四川路桥 [6] - 头部企业如鸿路钢构、中国中冶、精工钢构、华阳国际有望从周期底部脱颖而出 [6] - 区域景气度上关注受益新疆煤化工和基建项目落地的公司,如中国化学、三维化学、东华科技、雪峰科技、易普力、新疆交建 [6]
专业工程板块9月3日跌1.36%,海波重科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6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16:45
板块整体表现 - 专业工程板块当日下跌1.36% [1]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6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4725.0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14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圣晖集成(603163)涨幅10%领涨 收盘价44.77元 成交额4.01亿元 [1] - 永福股份(300712)涨5.25% 华电科工(601226)涨4.76% 亚翔集成(6268309)涨3.03% [1] - 海波重科(300517)跌5.09%领跌 收盘价11元 爱曼股份(605289)跌4.1% 镇海股份(603637)跌3.89% [2] 资金流向特征 - 华电科工主力净流入6187.51万元 净占比10.89% [3] - 圣晖集成主力净流入4336.91万元 净占比10.81% [3] - 永福股份主力净流入3006.92万元 净占比13.34% [3] - 天沃科技(002564)主力净流入1774.33万元 游资净流入750.86万元 [3] - 亚翔集成(603929)主力净流入1073.73万元 游资净流入320.48万元 [3]
深度复盘建筑十六年行情:政策筑基,主题焕新
国盛证券· 2025-09-02 15:05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装饰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核心观点 - 政策周期是建筑板块行情的关键驱动因素,宽松周期内板块易产生超额收益,紧缩周期则表现疲弱 [1][2][3] - 建筑板块具备显著的主题投资特征,如"一带一路"、PPP、"中特估"等政策叙事能短期驱动估值提升和超额收益 [2][3] - 当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相对沪深300估值已跌破历史反弹临界点,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和反弹潜力 [2][3] - 建筑板块与银行板块均对信用环境敏感,但建筑早周期属性更强,政策催化下弹性更大 [3] - 后续政策有望加码,叠加区域主题(如新疆、战略腹地建设)催化,板块或展现显著超额收益 [3] 分章节总结 1. 行情阶段复盘 - 2008年6月至2024年12月,建筑板块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划分为15个阶段,其中8个阶段跑赢(时间占比40%),7个阶段跑输(时间占比60%) [1][11][12] - 典型跑赢阶段包括:2008年8月-2008年12月("四万亿"政策驱动,超额收益32%)、2014年4月-2015年6月("一带一路"主题,超额收益188.24%)、2023年1月-2023年5月("中特估"主题,超额收益26.01%) [11][15][42][68] - 典型跑输阶段包括:2008年12月-2009年12月(经济企稳后板块补跌,超额收益-54.5%)、2017年4月-2021年2月(去杠杆周期,超额收益-111.9%) [12][58] 2. 政策周期影响 - 2008年至今经历四次政策宽松与紧缩交替周期,当前处于2021年底以来的渐进式宽松阶段 [1][3] - 板块跑赢阶段中7个处于宽松周期,紧缩周期内仅出现短期反弹且幅度有限 [1][3] - 板块早周期属性明显,政策转向宽松初期及加码阶段超额收益最显著 [1][3] 3. 主题行情特征 - 2014年后板块波动主要受主题驱动,与基本面相关性减弱 [2][82] - "一带一路"主题在2014-2015年涨幅最大(板块涨幅421%,超额收益293%),建筑央企领涨 [42][85] - PPP主题在2016年驱动行情(PPP成交额3.23万亿元,为2015年3.4倍),园林类公司领涨 [52][55] - "中特估"主题在2023年驱动低估值央企上涨,成为市场主线之一 [68][83] 4. 估值水平分析 - 当前(2025年8月28日)建筑板块PB-LF为0.8倍,处于近3/5/10年的54%/32%/16%分位 [2] - 建筑与沪深300PB比值均值为0.84,当前比值0.58已跌破历史反弹临界点(下限0.63) [2] - 建筑与银行PB比值达1.16(临界点1.1),历史类似位置后建筑板块均出现超额收益 [3] 5. 板块对比与催化 - 建筑与银行均对信用环境敏感,但建筑早周期属性更强,政策催化下弹性更大 [3] - 新疆板块、战略腹地建设等区域主题有望成为后续弹性方向 [3] - 政策加码预期(如化债措施)及银行板块补涨需求或驱动建筑板块反弹 [3] 6.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西部基建龙头(四川路桥)、铜矿重估标的(中国中冶)、低估值央国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新疆本地基建(新疆交建、北新路桥)、煤化工(中国化学、三维化学等)及出海龙头(江河集团、鸿路钢构) [4][7]
建筑装饰2025H1财报综述:收入、利润承压现金流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2 13:3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1][53] 核心观点 - 2025H1建筑行业收入和利润承压,但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改善,主要受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等因素影响,同时企业主动放缓规模增长并聚焦资产质量提升 [1][2][7] - 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相对平稳,主要得益于成本管控强化及费用和减值规模收缩 [1][8] - 行业ROE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主要受扣非净利率下降和总资产周转率下降影响 [1][16] - 展望2025年下半年,预计国内投资刺激预期强烈,中央财政"两重"项目建设将提速,企业收入数据有望复苏,现金流进一步改善 [1][3][53] 财务表现总结 收入与利润 - 2025H1行业营业收入3.75万亿元,同比下降5.7% [1][2][7] - 归母净利润875亿元,同比下降6.5% [1][2][7] - 2025Q1/Q2单季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万亿/1.91万亿,同比分别下降6.2%/5.2% [1][2][7] - 2025Q1/Q2单季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亿/431亿,同比分别下降8.8%/3.9% [1][2][7] 盈利能力 - 2025H1行业毛利率9.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8] - 2025H1行业净利率2.33%,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1][8] - 2025Q1/Q2单季毛利率分别为9.1%/10.7%,同比分别下降0.1/0.3个百分点 [1][8] - 2025Q1/Q2单季归母净利率分别为2.41%/2.26%,同比分别下降0.07个百分点和上升0.03个百分点 [1][8] - 2025H1行业扣非净利率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23][24] 现金流 - 2025H1行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774亿元,同比少流出151亿元 [1][12] - 2025Q1/Q2单季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变动分别为-103亿/+151亿 [1][12] - 2025Q1/Q2收现比分别为103%/87%,同比分别上升0.85/11.65个百分点 [1][12] - 2025Q1/Q2付现比分别为123%/91%,同比分别上升1.00/13.98个百分点 [1][12] - 2025H1行业整体收现比94.5%,同比上升6.28个百分点 [43][44] - 2025H1行业整体付现比同比上升7.41个百分点 [46][47] ROE与周转率 - 2025H1行业ROE为2.50%,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1][16] - 行业扣非净利率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0.04,权益乘数同比上升0.26 [1][16] - 2025H1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0.04 [25][26] - 2025H1行业权益乘数同比上升0.26 [27][28] 子行业表现 ROE变化 - 装饰幕墙、生态园林、基建民企、专业工程ROE改善,分别同比+0.39/+2.48/+0.78/+0.34个百分点 [16] - 国际工程、钢结构、基建央企、基建国企、设计咨询ROE下降,分别同比-1.33/-0.53/-0.38/-0.57/-0.92个百分点 [16] 毛利率变化 - 国际工程、钢结构、基建央企毛利率下降,分别同比-0.53/-0.94/-0.23个百分点 [19][20] - 生态园林、装饰幕墙、设计咨询毛利率回升幅度最大,分别同比+3.37/+0.96/+0.82个百分点 [19][20] 收入增速 - 2025Q2行业收入同比下降5.2% [31][32] - 除专业工程外,其余子版块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基建央企、基建国企、基建民企25Q2收入分别同比-4.7%/-10.0%/-10.7% [31][32] 预收款 - 基建央企预收款边际改善,2025H1预收款增速+13.0% [37][38] - 生态园林行业预收款持续恶化,2025H1预收款增速-29.2% [37][38] - 国际工程业务预收款改善,同比+0.5% [37][38] 行业趋势与集中度 - 大型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加速提升,2025H1占行业新签订单比重55%,较2024年末上升6个百分点 [49][50] - 建筑行业迈入存量时代,大型建筑央企优势逐步体现,持续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 [49][50] 重点公司推荐 - 低估值央企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 [1][53] - 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东华科技 [1][53] - 国企推荐四川路桥、安徽建工 [1][53] - 关注新疆交建 [1][53] - 民营类企业推荐志特新材、鸿路钢构 [1][53] - 关注中岩大地、深圳瑞捷、华阳国际 [1][53] - 国际工程企业推荐中钢国际、中材国际 [1][53]
国投证券-中国中冶-601618-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海外新签订单增速亮眼-250901
新浪财经· 2025-09-01 18:3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75.33亿元,同比下降20.52% [1] - 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25.31%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52.60亿元,同比下降22.5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4.92亿元,同比实现正增长 [1] - 销售毛利率10.09%,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 [1] - 工程承包业务毛利率9.58%,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 [1] - 特色业务毛利率17.62%,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1] 业务结构分析 - 新签合同总额5482.0亿元,同比下降19.1% [2] - 海外新签合同额577.5亿元,同比增长32.6% [2] - 冶金工程、有色与矿山工程核心主业占比持续提升 [2] - 海外营收增长表现稳健 [1] - 矿产资源业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 行业环境影响因素 - 钢铁行业需求下降对营收造成压力 [1] - 建筑行业增长乏力影响整体表现 [1] - 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带来外部挑战 [1] - 公司处于转型升级阶段 [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改善 [1]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765.4亿元,同比增长13% [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4951.3亿元 [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5165.4亿元 [2]
中国中冶(0161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52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法定/注册股份28.71亿股,股本28.71亿元[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法定/注册股份178.5261917亿股,股本178.5261917亿元[1] - 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07.2361917亿元[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28.71亿股[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178.5261917亿股[2] 其他事项 - 公司本月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转让获董事会批准[5] - 公司在证券发行或转让方面满足多项条件[6]
中国中冶(601618):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海外新签订单增速亮眼
国投证券· 2025-09-01 15: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价4.06元,对应2026年PE为14倍 [3][8] 核心观点 - 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88%,表现亮眼,但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承压,H1营收2375.33亿元(同比-20.52%),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25.31%)[1] - 海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2.6%至577.5亿元,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矿产资源业务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3][8] - 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H1销售毛利率10.09%(同比+1.04pct),销售净利率1.71%(同比+0.14pct),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改善33.20% [2] 财务表现 - H1营业收入2375.33亿元(同比-20.52%),Q2营业收入1152.60亿元(同比-22.59%)[1] - H1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25.31%),Q2归母净利润14.92亿元(同比+1.43%),Q2扣非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30.88%)[1] - 分业务营收:工程承包2169.15亿元(同比-21.79%),特色业务183.13亿元(同比-5.23%),综合地产47.97亿元(同比-4.63%)[1] - 分业务毛利率:工程承包9.58%(同比+1.08pct),特色业务17.62%(同比+0.99pct),综合地产6.11%(同比-0.65pct)[2] - 期间费用率5.95%(同比+0.66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09pct/+0.34pct/+0.11pct/+0.14pct [2] - 资产减值+信用减值合计36.06亿元(同比-25.90%),资产处置收益1.79亿元(同比减少6.69亿元)[2]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19.85亿元(同比少流出64.21亿元)[2] 业务发展 - H1新签合同额5482.0亿元(同比-19.1%),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577.5亿元(同比+32.6%)[3] - 冶金工程、有色与矿山工程核心主业占比持续提升,海外业务大幅增长 [3] - 矿产资源业务集中在镍、钴、铜、铅、锌等金属品种,现有海外矿山7座,H1矿产资源和新型材料业务营收32.98亿元(同比+2.55%),归属中方净利润5.5亿元(同比+29.11%)[3][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65.4亿元(同比-13.67%)、4951.3亿元(同比+3.90%)、5165.4亿元(同比+4.32%)[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亿元(同比-15.41%)、60.1亿元(同比+5.24%)、63.0亿元(同比+4.94%)[8] - 动态PE分别为12.4倍、11.8倍、11.2倍 [8]
中国中冶绩后涨超8% 二季度业绩边际改善 矿产资源价值重估空间可观
智通财经· 2025-09-01 15:14
股价表现 - 中国中冶H股单日涨超8% 收盘涨7.49%至2.44港元 成交额达1.81亿港元[1] 中期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7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0.52%[1] - 股东应占溢利30.99亿元 同比减少25.31%[1] - Q1/Q2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8%/23%[1] - Q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至+1% 较Q1的-40%大幅改善[1] 盈利能力改善因素 - Q2毛利率提升推动利润增速转正[1] -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助力盈利改善[1] 矿产资源业务表现 - 三座在产矿山合计营业收入28亿元 同比增长3%[1] - 归属中方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29%[1] - 资源板块利润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8%[1] - 瑞木镍钴矿/山达克铜金矿/杜达铅锌矿分别贡献利润2.3/1.5/1.7亿元[1] 矿山项目进展 - 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项目审批程序基本完成[1] -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推进可研论证及道路建设[1] - 新矿山投产后资源板块业绩贡献预计显著提升[1] - 矿山资产存在可观价值重估空间[1]
港股异动 | 中国中冶(01618)绩后涨超8% 二季度业绩边际改善 矿产资源价值重估空间可观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5:11
股价表现 - 中国中冶H股单日上涨7.49%至2.44港元 成交额达1.81亿港元[1] - 股价上涨直接受中期业绩发布驱动[1] 整体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375.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20.52%[1] - 股东应占溢利30.99亿元 同比减少25.31%[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 较第一季度同比下降40%显著改善[1] 季度业绩转折 - Q1营收同比下降18% Q2降幅扩大至23%[1] - Q2净利润增速转正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减值损失减少[1] 矿产资源业务表现 - 三座在产矿山合计营业收入28亿元 同比增长3%[1] - 归属中方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29%[1] - 矿产资源利润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8%[1] - 瑞木镍钴矿/山达克铜金矿/杜达铅锌矿分别贡献利润2.3亿/1.5亿/1.7亿元[1] 重点项目进展 - 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审批程序已基本获批[1] -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正推进可研论证及道路建设[1] - 两座新矿山投产后资源板块业绩贡献预计显著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