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601668)

搜索文档
Q2营收业绩降幅收窄,现金流边际改善
国盛证券· 2025-08-31 18:35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建筑行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5.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但Q2降幅较Q1收窄,显示边际改善迹象[1][9] - 盈利能力基本稳定,减值压力明显缓解,H1归母净利率2.34%同比持平,Q2单季提升0.05个百分点[2][19] - 现金流状况改善,H1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969亿元,同比少流出225亿元,Q2单季同比少流出325亿元[3] - 新签订单呈现结构性分化,九大建筑央企H1新签合同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境外订单同比增长16%[3][56] - 预计下半年财政政策发力将带动行业修复,重点关注新疆板块、战略腹地等政策支持方向[4][60] 业绩表现 - 2025H1建筑行业营收4.0万亿元同比下降5.7%(Q1下降6.1%,Q2下降5.3%)[1][9][10] - 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同比下降6.2%(Q1下降8.7%,Q2下降3.5%)[1][9][13] - 细分板块中仅电力工程和化学工程实现正增长,H1营收分别增长12%和3%[1][10] - 装饰和园林板块在低基数基础上业绩显著修复,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17.3%和63.2%[1][18] 盈利能力 - H1毛利率10.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Q2单季毛利率10.9%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2][19] - 期间费用率5.78%基本持平,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02/+0.01/-0.04/+0.03个百分点[2][22] - 减值损失258亿元同比下降17%,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至28%[2][31] - 国际工程和设计咨询毛利率改善明显,H1分别提升0.48和0.59个百分点[19][21] 资产运营质量 - Q2末资产负债率77.3%,同比上升0.7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5个百分点[3][41][43] - 存货周转率0.39同比下降0.05,应收账款周转率0.9同比下降0.23[3][44]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969亿元,同比少流出225亿元,改善主要受益于化债政策支持[3][48] - 建筑央企Q2经营现金流改善显著,净流出同比收窄218亿元[48][52] 新签订单情况 - 九大建筑央企H1新签合同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0.2%,Q2单季增长2%[3][56] - 境外订单增长亮眼,H1境外新签9945亿元同比增长16%,Q2单季增长10%[3][56] - 中国核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订单增速领先,分别增长14%、6%、5%[56][57] - 能源电力领域景气度较高,传统基建和房建领域仍承压[56][58] 投资建议方向 - 低估值央国企龙头:四川路桥、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隧道股份[4][60][62] - 新疆煤化工EPC龙头:中国化学、东华科技、三维化学[4][60] - 新疆交通基建链:新疆交建、北新路桥、雪峰科技、广东宏大、青松建化、西部建设、八一钢铁[4][60][62] - 专业细分领域龙头:江河集团(幕墙高股息)、鸿路钢构与精工钢构(钢结构)、亚翔集成、圣晖集成、柏诚股份(洁净室)[4][61][62]
加速入市,险资二季度A股布局揭晓
环球网· 2025-08-31 09:56
险资A股投资布局 - 二季度末险资现身368只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1] - 中国人寿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加仓中信银行2.59亿股、中国电信2.05亿股、中国建筑超1.5亿股[1] - 信泰人寿传统产品增持华菱钢铁2.06亿股 利安人寿加仓常熟银行1200万股[1] 险资新进持股情况 - 中国人寿分红个人分红新进中文传媒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737.38万股[3] - 新华人寿分红个人分红新进平高电气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304.27万股[3] 行业配置特征 - 险资加仓标的覆盖硬件设备、电气设备、软件服务、医药生物、银行等多个行业[3] - 投资筛选框架注重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经营稳健性、股东回报能力和估值因素[3] - 权益投资同时关注新质生产力等成长性领域和高股息股票配置[3] 险资配置规模与趋势 - 二季度末险资股票余额达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4] -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占比提升至8.8%创近年新高[4] - 中国人寿上半年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3]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达13.1%跑赢主流指数[3] 配置动因分析 - 政策面为中长期资金打通配置路径[4]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保险公司长钱长投需求持续扩大[4] -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重塑权益投资行为[4]
中国建筑(601668):经营韧性十足 业务结构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8-30 18:3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 同比下降3.2% [1][2][3] - 归母净利润304.0亿元 同比增长3.2% [1][2][3] - 业绩增长主因少数股东损益占比下降及减值改善 上半年计提减值76.1亿元 较同期少14.7亿元 [1][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28.3亿元 较同期少流出259.4亿元 [3] - 营业收现比93.7% 同比上升6.2个百分点 [3] - 完成投资1448亿元 回款1730亿元 净回款282亿元 [3] 建筑业务结构 - 新签合同金额2.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 [3] - 房建/基建/勘探设计新签增速分别为-2.3%/10.0%/-11.1% [3] - 工业厂房/市政/能源/水利新签合同增速达16.2%/43.8%/34.2%/31.4% [3] 境外业务表现 - 新签合同金额1254亿元 同比下降2.9% [3] - 实现营收598.1亿元 同比增长5.8% [3] - 毛利增长23.8% [3] 地产业务情况 - 签约销售额1745亿元 同比下降8.9% [4] - 地产营收1319亿元 同比增长13.3% [4] - 新拿地858亿元聚焦一二线城市 北上杭金额占比达71.4% [4] - 中海地产、中建东孚、中建壹品进入克而瑞销售榜前30 [4]
32股净利猛增20倍,最高暴增500倍,A股半年报赚钱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8:19
A股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1] 头部企业盈利格局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超500亿元 [4] - 净利润TOP10公司中7家属于金融行业 四大行包揽前四且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合计净利润5872亿元 [4] -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4] - 四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66%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9%、-1.37%、-0.85% [4] 高增长企业特征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超100倍 [6]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50358.80% 为增速最高企业 但净利润仅4.72亿元 [6][8]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6家)、计算机(4家)、建筑材料(3家)行业 [6] 营收规模与增长 - 56家公司营收超千亿元 6家超五千亿元 3家破万亿元 [11] - 营收TOP10以中字头企业为主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1.11万亿元 [11][12]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成为营收TOP10中唯一汽车行业公司 [11][12]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超20倍 [13]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长358429.65% 海创药业-U增长11899.08% 寒武纪-U增长4347.82% [13][15] 行业景气度分析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长868.45% 农林牧渔增长170.06% 钢铁增长157.17% [18][19] - 电子行业营收增长19.10%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长11.40% [18][19] - 银行行业净利润11001.41亿元 同比增长0.77% [19][20] - 房地产行业净利润-378.38亿元 同比下降246.87% 石油石化行业净利润下降14.57% [20] 亏损企业分布 - 1246家公司出现亏损 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超20亿元 [22] - 亏损TOP10企业中房地产行业占6家 电力设备行业占3家 [22] - 万科A亏损119.47亿元 为亏损最高企业 [22][23] - 光伏领域企业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均出现大幅亏损 [22][23]
透视A股半年报:32家净利增速超20倍,500倍业绩王诞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4:29
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2] 行业表现 - 大消费和大科技板块表现亮眼 农林牧渔 计算机 电子等行业营收和净利增速位居前列 [3][4] - 净利润增速最高行业为综合行业超8倍增长 农林牧渔和钢铁行业净利增速分别为170.06%和157.17% 建筑材料 计算机 有色金属 传媒 电子等行业增速均超28% [4] - 电子行业营收增速19.10%位列第一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速11.40%位列第二 农林牧渔 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等行业营收增速位居前列 [5] - 房地产和电力设备行业业绩承压 净利润亏损公司1246家 其中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亏损超20亿元 个股亏损TOP10中6家来自房地产行业3家来自电力设备行业 [16][17] 个股营收表现 - 56家公司营收过千亿 6家公司营收超五千亿 3家公司营收破万亿 [6]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突破1万亿元 [7] - 比亚迪营收超3700亿元同比增长23.30% 进入个股营收TOP10且为汽车行业唯一代表 [8]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公司营收增长超20倍 营收增速TOP3均来自科创板 [9][10]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速超3500倍 海创药业-U营收增速近120倍 两家公司营收均小于5千万元且处于亏损状态 寒武纪-U营收增速4347.82%营收28.81亿元 [10] 个股净利润表现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公司超500亿元 [12] - 四大行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1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正且股价涨幅37%领跑银行股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为负 [12]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公司增长超100倍 [14]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中6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4家来自计算机行业3家来自建筑材料行业 国防军工 环保 家用电器 汽车 医药生物行业各有2家 [14]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超500倍但净利润不足5亿元 新特电气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但净利润仅533万元 [14][15] 特别关注 - 智翔金泰-U和海创药业-U创新药获批上市但处于商业化初期 寒武纪-U股价超1492元市值突破6200亿元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股王" [10] - 万科A亏损超110亿元主因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 毛利率低位及计提资产减值 [17]
“两桶油”稳居A股2025年上半年营收前二名
第一财经· 2025-08-30 12:53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局面 [1] 上市公司营收排名 - 中国石油以1.45万亿元营收位居首位 [1] - 中国石化以1.4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1] - 中国建筑以1.11万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1] - 前三名企业营收均超过万亿元 [1]
中国建筑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3.24%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1083.07亿元同比下降3.17% 归母净利润304.04亿元同比上升3.24%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529.65亿元同比下降7.11% 归母净利润153.91亿元同比上升5.94% [1] - 净利率3.63%同比增3.44% 毛利率9.43%同比减0.19% 三费占营收比2.68%同比减0.03%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2.82% 每股净资产11.47元同比增9.33% [1] - 扣非净利润274.98亿元同比增2.04% [1] - 近10年ROIC中位数7.64% 2024年ROIC为5.04%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3801.84亿元同比增12.90% 应收账款3720.11亿元同比增19.28% [1] - 有息负债9268.8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37.93% 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805.44% [3]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0元同比改善23.3%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1.02% 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190.6% [3] - 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89.27% [3] 机构持仓动向 - 明星基金经理姜诚管理的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持有9662.67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 [4][5] - 中泰兴为价值精选混合A增持3596.25万股 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混合A增持2656.31万股 [5] -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等三只ETF新进十大持仓 [5] 市场预期与分红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归母净利润476.22亿元 每股收益1.15元 [3] - 公司预估股息率4.87% [3] -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25.01% 最新规模46.45亿元 [5]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第四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5
会议基本情况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在北京召开 [1] - 公司5名监事全部通过现场或视频方式出席会议 [1] - 会议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等规定 [1] 审议通过事项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2025年董事会半年度工作报告 [1]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2025年总裁半年度工作报告 [1]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2025年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2]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2025年半年度计提减值准备方案 [2]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对中建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 - 全体监事一致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并签署书面确认意见 [3] 财务报告合规性 - 公司半年度计提减值准备决策程序合法且依据充分 [2] - 计提减值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政策规定 [2] - 计提后财务报表公允反映公司资产状况 [2] - 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3] - 报告格式和内容符合证监会及上交所规定 [3] - 报告客观真实反映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3] 内部控制与合规 - 未发现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3] - 未发现参与报告编制与审议人员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3] - 所有议案表决结果均为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 [1][2][3]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中建财务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02
中建财务公司基本信息与经营状况 - 注册资本150亿元 股东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 [1] - 经营范围涵盖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及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与收付 委托贷款 债券承销 同业拆借等业务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937.04亿元 负债总额741.19亿元 所有者权益195.85亿元 净利润4.14亿元 [1] 监管指标表现 - 资本充足率20.29% 显著高于10.5%的监管要求 [3] - 流动性比例47.27% 远超25%的监管底线 [3] - 不良资产率与不良贷款率均为0 优于4%和5%的监管标准 [3] - 集团外负债总额/资本净额为0 投资总额/资本净额仅0.54% 均远低于100%和70%的监管上限 [3] 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 建立"三会一层"治理结构 董事会下设战略和薪酬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1][4] - 经理层下设信贷审查委员会 投资决策委员会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 共设15个职能部门 [1][4] - 按照前台 中台 后台"三道防线"原则设置独立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部门 [5]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 制定《风险管理规定》《合规管理规定》《合规风险库》等基础制度 [5] - 业务层面建立《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存款准备金业务管理办法》等资金结算风险控制制度 [5] - 信贷业务执行《综合授信管理办法》《贷款业务管理规定》明确统一授信 逐级审批要求 [6] - 投资业务通过《投资决策委员会工作规则》《投资业务管理办法》规范投前审查和投后管理 [6] 信息系统与数据安全 - 采用内外网隔离架构 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信息安全中心 事件中心 [6] - 实施数据入库加密 出库脱敏机制 外部接口通道加密 [6] - 建立多形式多频次备份策略 配备专用备份一体机与异地灾备中心 [6] - 与集团司库一体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支持支付指令传输 流水查询 电子回单等业务对接 [7] 流动性风险管控 - 建立部门间资金摸底协同机制 提前预测关键时间节点流动性需求及备付资金充足性 [8] - 截至2025年6月末流动性比例达47.27% 保持平稳安全状态 [3][8] 信用风险管控 - 通过信贷审查委员会落实审贷分离 规范贷审机制 严格审查资金用途 [8] - 截至2025年6月末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均为0 资产质量稳定 [3][8] 合规风险管控 - 完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 调整投资决策委员会和信贷审查委员会成员结构 [8] - 上半年完成61项制度修订包括《公司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规定》 [8] - 开展5次合规专题培训 未发生重大风险及监管处罚事件 [8] 操作风险管控 - 修订《公司征信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管理办法》《公司交易所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管理办法》等制度 [9][10] - 推进业务系统与集团一体化平台集成 升级AI贸易背景智能审核系统 [10] 关联交易情况 - 与控股股东中建集团续签《金融服务框架协议》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中建集团及其子公司每日最高存款余额28亿元 每日最高贷款余额20亿元 [10]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53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之一,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位居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16位、中国500强榜单第4位,连续入选《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榜单首位 [3][4]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下降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04亿元,同比增长3.2%,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长2.8% [3][11] -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新签合同额占比为79.3%,完成投资额占比为88.7%,并全力服务"两重""两新"等国家重点领域工程建设 [12][13] 主要经营指标 - 新签合同额25,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 [1][11] - 营业收入1,108,3074.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0,435.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1][3] -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1][3]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1.4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1][3] 分业务经营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业务 -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 [1][13] - 营业收入6,963.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 [1][13] - 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4,5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合同额占比提升至30.2% [13] - 科教文卫体设施新签合同额2,454亿元人民币,其中教育设施新签合同额1,0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13]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 - 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 [1][13] - 营业收入2,73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 [1][13] -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等领域保持快速增长,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提升至34.2% [13] - 市政工程新签合同额1,5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8% [13] - 水利水运新签合同额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 [13]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 - 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 [1][13] - 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 [1][13] - 营业收入1,318.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 [1][13] - 新购置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期末土地储备7,488万平方米 [1][13] - 发布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在38个项目启动实践 [13] 勘察设计业务 - 新签合同额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 [1][13] - 营业收入49.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 [1][13] - 持续发挥设计咨询前端引领作用,提升在机场、体育建筑、文化场馆等细分设计领域核心竞争力 [13] 境外业务 - 新签合同额1,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 [1][13] - 营业收入59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 [1][13] - 深入推进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在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及港澳地区市场承接了一批标志性项目和民生工程 [13] 行业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5] - 房建存量市场提质需求增加,城市更新政策激活存量市场,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预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升至接近70% [6] - 基建投资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6%,其中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1.8%,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5.4% [7] - 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2025年6月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8] - 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稳步提升,2025年1-6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完成营业额781.2亿美元,同比增长8.1% [10]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拥有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尊重、恪守、适应并利用市场规律,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超值服务不断赢得和创造顾客 [16] - 秉承国际化经营理念,全面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海外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海外业务量质齐升 [17] - 采取相关多元和纵向一体化的拓展方式,在继续保持勘察设计、房屋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在基础设施投资建造业务等领域进行横向拓展 [18] - 坚持高品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聚焦"优质客户、优质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市场营销策略 [19] - 实行授权和集中有度的管控模式,总部定位为战略管控型总部,履行"引领、服务、监督"职能 [19] - 建立结果导向和责任承担的管理体系,通过各职能领域管理行为的有机融合形成富有生命力、科学合理、简洁高效的系统 [19] - 秉承"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发展战略,拥有一大批忠于企业、忠于事业的人才团队 [20] - 实施"产融结合"战略,依托中建财务公司和中建资本等内部专业金融平台,为公司主业和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21] - 拥有科技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拥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含分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75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72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有效专利70,887件,其中发明专利11,976件 [22] - 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企业文化,将"品质保障 价值创造"的核心价值观和"忠诚担当 使命必达"的中国建筑精神融入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行为 [22] 投资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完成投资额1,4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 [13] - 投资回款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13] - 投资收支比119.5%,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 [13] -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投资额1,18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实现投资回款1,4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投资收支比122.0% [13] - 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投资额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实现投资回款9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投资收支比95.6% [13] - 在实施PPP项目425个,权益投资额6,108亿元人民币,其中已运营PPP项目339个,权益投资额约4,448亿元人民币,占比72.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