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建筑(60166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建筑:首次覆盖报告:稳健的建筑央企龙头
民生证券· 2024-08-05 17:00
稳健的建筑央企龙头 2024 年 08 月 05 日 ➢ 公司发布 2024H1 主要经营数据:2024H1 公司新签合同总额达 24797 亿 元,同比+10%,上半年已完成全年新签合同额目标的 55%。 ➢ 房建业务:稳健增长,业务结构优化。2023 年实现营收 13837 亿元,同比 +9.4%;全年新签合同额 26894 亿元,同比+8.8%。公司聚焦中高端"新房建" 领域,2023 年在工业厂房领域增长显著,新签合同额 6218 亿元,同比+58.9%。 2024H1 公司房建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 15320 亿元,同比+5.7%。 ➢ 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持续高增。2023年实现营收5566亿元,同比+12.8%, 全年新签合同额 11685 亿元,同比+15.1%。公司抢抓基建细分领域发展机遇, 2023 年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水利水运领域新 签合同额分别同比+17.0%、-21.7%、+151.4%、+2.1%、+229.6%。2024H1 实现新签合同额 7491 亿元,同比高增 34.9%。 ➢ 房地产业务:逆势增长,加大核心城市土地储备,厚积薄发。2023 年实 ...
如何看中国建筑分红的持续性?
国盛证券· 2024-07-28 1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中国建筑(601668.SH)的2024年预期成长率为5.3%,与"四大行"整体水平相当,具备较强的投资吸引力。[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务情况 1. "地产+地工"业务市占率双双提升,业务结构不断优化[32][33] 2. 基建及制造业务订单占比持续提升,业务结构更加均衡,抗风险能力增强[32][33] 3. 公司地产业务布局主要在一二线核心城市,整体盈利能力较高[41] 公司财务情况 1. 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预计2024年增长5.1%[28] 2. 公司分红政策较为稳定,近4年分红率维持在20%以上[49] 3. 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是值得关注的"红利资产"[53] 行业情况 1. 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下呈现"刺者为王"格局,公司作为龙头具有显著竞争优势[41] 2. 公司地产销售表现优于行业整体及龙头水平[41]
风口研报·洞察:估值低+机构持仓低+有股息,这个行业基金超配比例为-1.5%,相较于其他低估值红利板块拥挤度低,上半年订单整体保持稳定增长韧性强,其中有公司股息率高达5.2%与四大行相近
财联社· 2024-07-24 21:58
港股资金面分析 - 近期港股资金面走弱,主要特征包括配置型外资流出、空头头寸上升[3] - 南向资金为主要韧性项,当周南向资金净流入176.5亿元,南向净流入规模扩大[4] - 南向资金加仓红利和新经济板块,但红利内部分化加剧,净流入大金融和公用事业,净流出资源品[4] 建筑央企投资价值 - 建筑央企估值低、机构持仓低、股息率高,具备较强防御属性[5] - 建筑央企上半年订单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如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3.7%/7.5%/14.4%/10%[5] - 建筑央企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商业模式优化,开拓"战新"业务有望打造新增长点[5] 研报亮点 - 永信至诚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经营信心[6] - 比亚迪宋系DM5.0新品上市,新品周期进击持续[6] - 四方股份作为二次设备领军公司,源网荷储有望齐迎增长[6] - 贝斯特精密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打开成长空间[6] - 东航物流受益电商出海东风,航空物流龙头起飞[6]
中国建筑:建筑业务新签增长强劲,单月地产销售增速转正
国联证券· 2024-07-17 1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建筑业务新签增长动能强劲 - 2024H1公司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2,882亿元,同比增长14%,新签订单增长动能强劲 [8] - 分业务来看,房建/基建/勘察设计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5,320/7,491/72亿元,同比分别+6%/+35%/-9%,基建延续高增,房建增长韧性较好 [8] - 分地区来看,境内/境外新签订单分别21,651/1,231亿元,同比分别+11%/+105%,境外持续高速增长 [8] 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单月销售额转正 - 2024H1公司地产合约销售额为1,915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较前5月收窄约8个百分点 [9] - 合约销售面积为6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降幅较前5月收窄约6个百分点,地产销售持续承压,但降幅收窄 [9] - 2024年6月单月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11%,2024年单月首次转正 [9] - 截至2024H1末,公司土地储备8,454万平方米,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37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持续增加 [9] 多领域竞争优势或持续强化,估值优势明显 - 2023年公司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113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0.8%,分红对应目前市值股息率为5.0% [9]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39/26,212/28,1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8%/7% [10]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1/642/6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9%/7%,EPS分别为1.42/1.54/1.66元/股,3年CAGR为8% [10] - 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9] 风险提示 1) 地产需求景气度低于预期 [9] 2) 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9] 3) 订单收入转化节奏放缓 [9] 4) 回款风险 [9] 5) 减值风险 [9]
中国建筑:上半年新签增10%超预期,地产销售和拿地优势显著
国泰君安· 2024-07-16 14:31
投资评级和目标价格 - 中国建筑当前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为7.76元 [5] - 维持预测2024-2026年EPS为1.40/1.48/1.55元,对应2024年5.5倍PE [5] - 中国建筑当前股息率为5.03%,PB为0.53倍,2024PE为3.9倍,处于历史底部水平 [5]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1-6月累计新签合同额24,797亿元,同比增10%,超预期 [4] - 其中基建新签7,491亿元,同比增35% [4] - 境外新签1,231亿元,同比增105% [4] - 2024年6月单月新签6,691亿元,同比增5% [4] 地产业务表现 - 2024年1-6月地产合约销售额1,915亿元,同比下降20% [4] - 但6月单月地产合约销售额556亿元,同比增11%,首次正增长 [4] - 2024年1-6月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1,394亿元,同比下降17%,仍位居行业第一 [4] 风险提示 - 地产政策风险 - 存货减值风险 - 投资类项目减值风险 [4]
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建筑的“底线价值”
国盛证券· 2024-07-14 14:02
从资产负债表看中国建筑的"底线价值" - PB 估值适用于建筑行业,反映了企业立即清算的变现价值,是一种静态和保守的估值方法 [20] - 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资产端主要是现金、应收款项、已完工未结算的应收款等,负债端主要是银行贷款、债券、应付款项等,资金实力是企业能否获取项目的重要考察标准 [20] - 建筑企业 PB 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即企业当即清算价值的倍数,是一种静态和保守的估值方式 [20] - 通过对部分可能高估资产补充计提减值,构建调整后 PB 估值来作为公司更为保守的估值底线 [20] 投资建议 - 公司施工业务订单持续稳健增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施工业务基建属性不断增强,未来回款风险有望下降 [65] - 地产业务方面公司作为央企龙头优势扩大,市占率提升逻辑持续强化,今年上半年地产销售金额表现大幅好于行业整体及龙头企业 [65] - 行业层面看,地产政策已经转向并有望继续加码,有望催化地产链龙头估值修复 [65] - 当前公司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区间,股息率 5%具备较强吸引力,继续核心推荐 [65] 风险提示 - 宏观需求下滑风险 [66]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 [66] - 地产价格持续下跌风险 [66] - 测算假设误差风险 [66]
中国建筑:动态跟踪报告:被低估的高股息品种,基本面迎积极变化
光大证券· 2024-07-03 12: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基本面 - 公司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ROE 维持在 12.6%-18.5%高水平区间,多保持在 15%-16% [3] - 公司近年来公司股息分配比例维持在 20%左右,股息率逐步提升,23 年股息率约为 5.0%,均居八大建筑央企前列 [3][18] - 公司当前 PB 仅为 0.54,PB 历史分位为 3.4%,估值较低 [3] 新签合同保持高增长 - 公司 1-5 月累计新签合同达 1.81 万亿,同比增长 12%,合同总量远超其他建筑央企 [4] - 基建房建齐发力,海外新签合同高增,1-5 月公司房建/基建/勘察设计新签合同同比+10.6%/+37.4%/-17.2%,1-5 月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13.8%/+145.2% [4] - 下游地产商信用风险传导至建筑承包商,叠加地方政府财政紧张,中小企业加速退出,公司集中度提升,市场话语权持续增强 [4] 地产业务边际改善 - 公司 1-5 月地产合约销售额为 1359 亿元,同比-28.9%,降幅环比收窄 3.1pcts,期末土储为 8494 万平方米,储备充足 [5][6][7] - 在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持续出台及逐步传导下,地产有望逐步边际修复 [5][20] - 公司地产业务基本面迎积极变化,多个房开企业上榜,中海地产销售金额位居榜单第二 [6] 低融资成本助力业务拓展 - 当前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持续下行,24 年内 5YLPR 下降 25bp,贷款利率下行有望缓释公司偿债压力,加强公司在周期底部的拓展能力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公司 24-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77.3/609.8/630.1 亿元 [9] - 公司当前 PE 为 4,PB 为 0.5-0.4,估值较低 [16] - 公司 ROE 维持在 11.0%-13.3%的高水平 [16]
中国建筑:5月房建新签增速由负转正,地产有所改善
长江证券· 2024-06-20 1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建筑业务 1. 1-5月基建新签仍然是增长的主要动力,但5月单月来看,房建新签增速由负转正,且领先基建新签增速 [3] 2. 公司房建业务持续压降住宅占比,在高科技工业厂房、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等中高端"新房建"领域新签合同额占比持续提升 [3] 3. 1-5月境外业务增长快速,5月单月增速环比提升 [3] 地产业务 1. 受益政策推动,1-5月地产合约销售额、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3][4] 2. 政策落地促进了公司数据边际改善,1-5月地产合约销售额1359亿元,同比-28.90%;合约销售面积486亿元,同比-39.30% [4] 财务预测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85.25、630.87、669.59亿元,对应PE估值为3.93、3.64、3.43倍 [5] 2. 预计2024年实现业绩585亿,按照20%分红率推算,对应当前股息率约5% [5]
建筑20240602
中国银行· 2024-06-03 00:2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建筑国际是中国建筑在香港的子公司,1979年开始在香港做业务,已在全球范围内有明显布局 [2][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基建(占50%以上)、其他建筑工程(30%+)、外墙等,60%业务在内地,30%在香港,10%在澳门 [3][4] - 公司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先立足港澳,后进军内地,近年来主动退出PPP项目转向短周期投资项目 [4] - 公司财务表现稳健,收入和股价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 [4] 公司业务情况 - 内地和港澳新签合同额近年来保持增长,其中港澳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5][6] - 公司在内地的融资能力和信用积累较好,作为港资企业在内地有一定优势 [6] - 公司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造等方面推进较快,在ESG方面表现较好 [7] 香港业务 - 香港政府基建投资和支出持续增长,为公司带来较好机会 [8][9] - 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两大重点项目将带来大量投资机会,预计未来每年可为公司带来约500亿港元订单 [10][11][12] 澳门业务 - 澳门横琴区域开发建设将持续推进,赌牌公司也有较大投资计划 [13][14] 公司投资业务 - 公司逐步退出PPP业务,转向保障房等短周期投资项目,经营质量和收益率明显改善 [15][16][17] - 公司积极推进装配式建造(MSA)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科技业务,未来成长性可期 [19][20][21][2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在内地的融资和信用优势如何体现?[6] **Jiazhen Zhao 回答** 作为港资企业,公司在内地投资项目时能获得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在融资和项目获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6]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未来在香港的业务重点是什么?[10][11][12]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未来在香港的主要业务机会来自于北部都会区和明日大屿两大重点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公司带来约500亿港元的订单机会。[10][11][12]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在装配式建造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的进展如何?[19][20][21][22] **Lei Chen 回答** 公司积极推进装配式建造(MSA)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科技业务,产能不断提升,未来成长性可期。公司正在与航空大亚、讯飞等企业合作推广MSA技术,并在内地多地设立MSA生产基地。[19][20][21][22]
建筑国际20240529
中国银行· 2024-05-30 14:43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中国建筑国际是中国建筑集团旗下的特色港澳建筑业务平台,主要包括港澳城建业务和内地基建投资业务 [1][2][3] - 港澳城建业务具有现金工程的特点,回款情况优秀,能够驱动高ROE [4] - 内地基建投资业务利润率高,但资金占用大,拖累了现金流表现 [4][5] - 公司近年来通过优化内地业务模式,从高利润率投资类业务转向科技类业务,提升了现金流质量 [5][6] 公司发展历程 - 1979年成立以来,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快速在香港站稳脚跟,并陆续进军澳门和内地 [6] - 2008年至2017年,公司抓住内地基建发展机遇快速扩张,内地新签订单额年复合增长57% [6] - 2014年开始,公司集团意识到PPP项目资金占用问题,开始主动削减PPP项目,优化内地业务模式 [6][7] - 2021年开始,公司确定以科技引领的战略,从内地投资加建筑转向科技加投资建筑资产运营的模式 [7] 公司核心业务优势 - 港澳城建业务:公司在港澳市占率第一,优势遥遥领先,现金工程回款情况优秀 [4][8][9] - 内地基建投资业务:利润率高,近年通过优化模式提升现金流质量,回款率和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 [10][11][12] - 科技驱动业务:公司拥有6大核心科技,如装配式建筑MIC、玻璃幕墙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3][14][15][16] 投资价值分析 - 港澳基建发展机遇:香港北部都会区和澳门基建投资规模将大幅增加,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8][9] - 内地业务转型成功:公司通过优化内地业务模式,现金流质量持续改善,未来有望实现高质量增长 [10][11][12] - 科技驱动业务前景广阔:公司6大核心科技领域发展潜力大,如装配式建筑MIC等 [13][14][15][16] - 公司治理优秀:央企背景加上市场化管理,派息率稳定,有利于股东回报 [17][18][19][20][2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Ellie Jiang 提问** 公司在内地业务转型过程中是否存在大额坏账风险 [5] **Jiazhen Zhao 回答** 公司历史上PPP项目并未出现大额坏账,回款率接近100%,转型过程中现金流质量持续改善 [5][11][12] 问题2 **Yang Bai 提问** 公司科技驱动业务中MIC技术的成本优势和应用前景如何 [14][15][16] **Jiazhen Zhao 回答** MIC技术在人力、工期、环保等方面优势明显,但目前成本略高于传统建筑,未来随着标准化和行业发展有望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在旧改等领域 [14][15][16] 问题3 **Joyce Ju 提问** 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和股东回报情况如何 [19][20][21] **Lei Chen 回答** 预计未来三年公司业绩年复合增长11%左右,ROE达15%,派息率稳定在30%左右,具备高质量成长和稳定回报的特点 [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