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601668)

搜索文档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53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到3,399.7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6% [1] - 营业收入1,108.31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3.2% [1] - 利润总额49.83亿元 同比微增0.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 但基本每股收益0.73元 同比增长2.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82.83亿元 较上年同期108.77亿元净流出有所改善 [1]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76.3% 较上年末75.8%上升0.5个百分点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4% 较上年同期减少0.35个百分点 [1]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4.7倍 较上年同期4.2倍有所提升 [4] 股东结构 - 股东总户数344,779户 [2] - 控股股东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7.70% 持股数量238.41亿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8% 为第二大股东 [2]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5%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6% [2] 债券融资情况 - 存续多期公司债券 单期发行规模30亿元 [4] - 债券代码包含"23建""24建"等系列 反映持续融资活动 [4] 公司基本信息 - A股上市代码601668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1] - 董事会秘书刘立新 联系电话010-86498888 [1] - 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3号楼中建财富国际中心 [1]
中国建筑管理层: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好房子”需求量还是很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3:26
核心观点 - 公司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下降8.9% 但营业收入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 显示业务结构优化 [3] - 公司聚焦"好房子"战略和城市更新业务 新签城市更新合同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10% 推动高质量转型 [4][5] - 坚持核心城市土地储备策略 新增土地520万平方米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投资金额858亿元 [7] 业绩表现 -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 同比下降8.9% [3] - 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318.8亿元 同比增长13.3% [3] - 地产业务毛利210.5亿元 同比下降6.8% [3] - 销售回款1446亿元 同比增长6% [8]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238亿元 [8] 战略布局 - 获取150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 同比增长10% [4] - 新增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 全部位于一线及省会城市 [7] - 新增土地投资858亿元 其中中海地产404亿元 中建地产454亿元 [7] - 期末土地储备总量7488万平方米 [7] 业务发展 - 推出"好房子"营造体系 已在数十个项目实践 [4] - 北京中建宸园开盘销售61亿元 中海万吉玖序热销40多亿元 [4] - 牵头央企在京老旧小区改造2200万平方米 [4] - 建立投建运一体化实施模式 严控品牌标准 [5] 行业展望 - 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 但一线城市韧性较强 [3][8] - 中央政策引导行业回归居住属性和可持续发展 [8] - 核心城市高净值客户购买力支撑优质项目去化 [7][8] - 不同城市和项目分化持续 结构性机会存在于好房子+好城市组合 [8] 管理措施 - 分类制定项目去化方案 加快存货去化 [8] - 严把投资入口关 聚焦核心城市核心板块 [7] - 抓住政府回购存量房机遇 加速销售回款 [8] - 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新开发项目全部纳入好房子体系 [5]
直击业绩会|中国建筑管理层: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好房子”需求量还是很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3:20
公司业绩与高管变动 - 中国建筑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董事、总裁文兵、独立董事马王军、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黄杰、董秘刘立新出席[2] - 相比去年同期 业绩说明会主席台少了一位高管副总裁吴秉琪 新增4月接替薛克庆任职董秘的刘立新[4] 地产业务表现 - 上半年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 同比下降8.9%[4] - 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318.8亿元 同比增长13.3%[4] - 地产业务毛利210.5亿元 同比下降6.8%[4] - 地产业务销售回款1446亿元 同比增长6%[10] - 地产业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238亿元[10] 土地储备与投资策略 - 新增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 全部位于一线、二线及省会城市[9] - 新增土地储备涉及金额858亿元[9] - 期末土地储备7488万平方米[9] - 新购置土地(使用权)47宗[9] - 中海地产新增土地储备258万平方米 涉及金额404亿元[9] - 中建地产新增土地储备262万平方米 涉及金额454亿元[9] - 投资策略聚焦核心城市核心板块 严把入口关 优中选优[9] 城市更新业务发展 - 获取150多个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5] - 城市更新项目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 同比增长10%[5] - 牵头中央企业在京老旧小区22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5] - 设立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城市改造工作专班[5] - 打造北京中海大吉巷、上海建国东路等标志性项目[5] "好房子"战略实施 - 4月底正式公布"好房子"营造体系 已在数十个项目启动实践[5] - 北京中建宸园开盘销售61亿元 中海万吉玖序开盘热销40多亿元[5] - 精选"新建好房子"等11项产品作为首批产业化推广项目[5] - 推动新开发项目全部纳入"好房子"营造体系[6] - 完善投、建、运一体化实施模式[6]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 建筑行业总体承压[4]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城市更新业务绘制发展蓝图[4] - 政策引导行业回归以居住属性为主、注重质量和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0] - 一线城市市场韧性强于二三线城市 优质供给支撑新房销售恢复[10] - "好房子"去化表现明显优于库存老项目[10] 公司发展战略 - 旗下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和利润稳居行业前列[9] - 中海地产未来将保持头部优势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6] - 城市更新为各局院地产转型升级带来发展空间[6] - 加快存货去化 一个项目一策分类制定去化方案[10] -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力度[10]
中国建筑(601668):地产建筑龙头保持稳健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
国信证券· 2025-08-29 21:35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18] 核心观点 - 地产建筑龙头保持稳健增长,现金流明显改善[1] - 新签订单保持稳健增长,现金管理成效显著,持续加大分红力度,彰显行业龙头投资价值[18]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11083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304.0亿元,同比+3.2%,扣非归母净利润275.0亿元,同比+2.0%[1][9] -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23265亿元,同比+1.7%,其中房建/基建/设计分别新签14964/8237/64亿元,同比-2.3%/+10.0%/-11.1%[1][9] - 境内新签22117亿元,同比+2.2%,境外新签1148亿元,同比-6.7%[1][9] - 毛利率9.43%,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3.63%,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1][12] - 期间费用率4.26%,同比微升0.05个百分点[1][12] - 减值损失合计76.1亿元,同比减少14.7亿元,减值损失/营业收入比率0.69%,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1][12] 地产业务 - 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8.9%,合约销售面积633万平方米,同比-3.3%[2][13] - 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13.3%[2][13] - 新购置土地储备520万平方米,同比+52.6%,期末土地储备7488万平方米,同比-10.4%[2][13] - 新开工面积445万平方米,同比-16.2%,竣工面积666万平方米,同比+74.3%[2][13] - 新增土储购地金额中,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市占比达75%,其中北京占比46.8%[2][13] 现金流与分红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828亿元,同比少流出160亿元,收现比93.7%,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付现比102.7%,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3][1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亿元,同比少流出79亿元[3][17] - 2024年分红比率24.3%,预计进一步提升至25%,估算2025年股息率5.4%[3][17] 盈利预测 - 预测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493/507/520亿元,每股收益1.19/1.22/1.25元[18] - 对应市盈率4.7/4.6/4.4倍[18]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22814.02亿元(+4.3%),2026年23148.45亿元(+1.5%),2027年23709.26亿元(+2.4%)[4][23]
中国建筑:关于重大项目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21:20
重大项目获取 - 公司近期获得三个重大项目,总金额达85.9亿元人民币 [1] - 沙特阿拉伯德拉伊耶二期歌剧院街区项目由中建股份获得,金额33.0亿元 [1] - 浙江金华金东区金漪湖未来产业科技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中建八局获得,金额28.3亿元 [1] - 上海浦东新区张家浜楔形绿地F1b-01地块住宅项目由中建八局获得,金额24.6亿元 [1] 项目规模占比 - 新获项目总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0.4% [1] 业务区域分布 - 项目覆盖国际市场和国内重点区域,包括沙特阿拉伯海外项目 [1] - 国内项目分布于浙江金华和上海浦东新区等重要经济发展区域 [1]
中国建筑:上半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收入近千亿元
中证网· 2025-08-29 20:17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9% [1] - 营业收入1.1万亿元人民币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 [1] -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 - 利润总额498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9.4% 营收利润率4.5% 同比稳中有升 [2] -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改善259亿元人民币 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表现 - 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人民币 营业收入131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3% [2] - 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位居行业前列 6家局院地产稳居行业百强 [2] - 境外营业收入59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8% [2]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区域新签合同额占比约80% 完成投资额占比近90% [2] 战略发展 - 实施"一六六"战略路径 聚焦"一创五强"战略目标 [1] - 坚持"两优两重"市场策略 聚焦优质客户/优质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领域 [2] - 城市更新业务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 覆盖150多个城市 [3] - 战略新兴产业营业收入9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重点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 [3] 创新与治理 - 构建全周期/一体化/全链条业务模式 打造城市高质量更新样板 [3] - 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更新产业布局地图 [3] - 迭代升级ESG指标体系 完善ESG战略与管理政策 [3] - 制定市值管理规定 发布估值提升计划 科学实施市值管理 [3]
中国建筑上半年净利润304亿元 战新产业实现营收近千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9:5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 同比增长0.9% [1] - 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 同比增长3.2% [1] - 每股基本收益0.73元 同比增长2.8% [1] - 利润总额498亿元 同比增长0.1% [1] - 毛利率9.4% 营收利润率4.5% 同比稳中有升 [1] - 营业收现率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改善259亿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房建业务营业收入6963.8亿元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 [1] - 公共建筑新签合同额占比提升至62% [1] - 工业厂房/学校/仓储物流合同额分别同比增长约16%/14%/18% [1] - 基建业务营业收入2734.3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基建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 同比增长10% [1] -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合同额分别同比增长约34%/44%/31% [1] - 基建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提升至66% [1] - 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营业收入1318.8亿元 同比增长13.3% [2] 区域市场策略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签合同额占比约80% [2] - 战略区域完成投资额占比近90% [2] - 境外营业收入598.1亿元 同比增长5.8% [2] 新兴业务布局 - 城市更新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 同比增长10% [2] - 获取150多个城市的城市更新项目 [2] - 战新产业营业收入916亿元 同比增长3.5% [3] - 重点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战新产业 [3]
中国建筑上半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 利润平稳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9: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 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2%) 基本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长2.8%)[1] - 新签合同总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 其中境外收入598.1亿元(同比增长5.8%)[1][2] 业务板块表现 - 房建业务营业收入6963.8亿元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 公共建筑新签合同额占比提升至62% 工业厂房/学校/仓储物流合同额分别增长约16%/14%/18%[1] - 基建业务营业收入2734.3亿元(同比增长1.5%) 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同比增长10%)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合同额分别增长约34%/44%/31% 合计占比达66%[1] - 地产业务销售额1745亿元 营业收入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 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居行业前列[1] 战略区域与新兴业务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新签合同额占比约80% 完成投资额占比近90%[2] - 城市更新项目覆盖150多个城市 新签合同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10%)[2] - 战新产业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3.5%) 重点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领域[2][3] 运营管理与创新 - 实施专项资产盘活行动 上半年盘活存量资产914亿元[4] - 建立"好房子"营造体系 在38个项目落地应用 推出11大类产业化产品包括新建好房子/BIPV系列产品等[3] - 推进数字化创新 扩大BIM系列软件/智慧建造平台/建筑工业机器人应用[3]
中国建筑(601668):利润逐季改善,基建业务表现亮眼
天风证券· 2025-08-29 19: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建筑领域龙头央企 市占率有望逐步提升 建议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 [4] - Q2归母净利润改善明显 同比+5.94% [1] - 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运等基建细分领域快速扩容 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34.2%、+43.8%、+31.4%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达8.26% [2] - 减值对利润侵蚀影响减弱 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少损失14.7亿元 [3]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收窄 同比少流出259.38亿元 [3]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业收入11083.07亿元 同比-3.17% [1] - 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304.04亿元 同比+3.24% [1] - 25H1毛利率为9.43% 同比-0.01pct [3] - 25H1净利率为3.63% 同比+0.12pct [3] - 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1、487.2、500.2亿元 [4] - 当前股息率(TTM)为4.88% [4] 业务细分表现 - 房建业务收入6963.76亿元 同比-7.1% 新签合同额14964亿元 同比-2.3% [2] - 基建业务收入2734.28亿元 同比+1.5% 新签合同额8237亿元 同比+10.0% [2] - 工业厂房新签4522亿元 同比+16.2% 跃居房建业务细分领域规模首位 [2] - 地产开发业务收入1318.8亿元 同比+13.3% 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 同比-8.9% [2] - 境外业务新签合同1254亿元 同比-2.9% 实现收入598.1亿元 同比+5.8% [2] 盈利能力指标 - 房建业务毛利率7.3% 同比+0.4pct [3] - 基建业务毛利率10.2% 同比+0.0pct [3] - 地产开发业务毛利率16.0% 同比-3.4pct [3] - 勘察设计业务毛利率16.2% 同比-0.8pct [3] - 期间费用率4.26% 同比+0.05pct [3] 现金流状况 - 收现比同比+6.15pct至93.65% [3] - 付现比同比-0.70pct至99.44% [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4.84倍 市净率0.46倍 [5] - 预测25年每股收益1.15元 [5] - 每股净资产11.47元 [7] - A股总市值2309.81亿元 [7]
地产大事件丨一周热点回顾(8.25-8.29)
财经网· 2025-08-29 18:23
土地市场交易 - 懋源地产以10.3亿元底价竞得北京顺义薛大人庄村地块 楼面价约2.8万元/平方米 土地面积2.3万平方米 建筑控制规模3.68万平方米 容积率1.6 限高40米 地块位于五至六环间 邻近地铁15号线国展站 [1] 项目销售表现 - 北京朝阳区中海萬吉玖序项目以单周2.13亿元销售额成为销冠 网签8套共0.18万平方米 项目均价11.5万元/平方米 总房源370套中已完成183套网签 最小户型168平方米 套均面积超200平方米 最大户型达372平方米 [2] 企业财务业绩 - 中国建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3.2% 新签合同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0.9% 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下降3.2% 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1745亿元同比下降8.9% 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318.8亿元同比增长13.3% [3] - 越秀地产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5.7亿元同比上升34.6% 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13.7亿元 核心净利润15.2亿元 经营业务现金净额41.02亿元 [4] 行业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提升住房全链条服务水平 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 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 [5] - 上海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成年单身人士按家庭标准执行限购政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