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检集团(603060)
icon
搜索文档
国检集团: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0
公司债券概况 - 债券名称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 [2][3] - 发行规模为8亿元人民币,期限6年,起息日为2024年10月17日 [3] - 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0.8%、第五年1.5%、第六年2.0% [2] - 转股期限自2025年4月23日起至2030年10月16日止 [2] - 债券无担保,发行时主体和债项评级均为AA+,2024年跟踪评级维持AA+ [4]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4年总资产56.36亿元(同比+11.22%),总负债28.65亿元(同比+15%),资产负债率50.83%(同比+1.67个百分点) [8] - 营业收入26.17亿元(同比-1.63%),营业成本14.78亿元(同比+1.03%),利润总额3.21亿元(同比-19.43%) [8][10] - 分业务板块中检验业务收入18.67亿元(占比71.3%),毛利率44.71%(同比-0.6个百分点);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收入3.88亿元(同比-19.66%),毛利率33.08%(同比-7.51个百分点) [8]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拥有52家法人机构,具备CMA、CNAS等35项国家级资质,覆盖检验检测、认证、智能制造等五大业务平台 [7] 募集资金使用 - 8亿元募集资金全部按约定用途投入:包括湖南华科检测实验室(1.08亿元)、雄安检测实验室(1.27亿元)、建材行业碳排放管理平台(1.13亿元)等6个建设项目,以及2.39亿元用于偿还贷款 [10] - 资金专项账户运作规范,已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使用情况与披露一致 [11] 偿债保障措施 - 未设置增信机制,但通过专项账户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制定《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等措施保障偿付 [11][13]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亿、2.86亿和2.78亿元,显示持续造血能力 [14] - 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28亿、26.60亿和26.17亿元,净利润3.43亿、3.55亿和2.76亿元 [14]
国检集团(603060) -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2025-06-27 17:02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242757.87万、266029.94万和261696.12万元[30] - 2022 - 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4295.45万、35515.62万和27614.53万元[30] - 202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31.99万、28572.23万和26895.67万元[30] - 2024年检验业务营收18.67亿元,成本10.32亿元,毛利率44.71%[12] - 2024年认证业务营收1.08亿元,成本0.60亿元,毛利率44.64%[12] - 2024年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3.88亿元,同比降19.66%[13] - 2024年计量校准服务收入0.63亿元,同比增6.53%[13] - 2024年科研及技术服务收入1.87亿元,同比降6.95%[13] - 2024年总资产563623.99万元,较上年增11.22%[15] - 2024年总负债286485.50万元,较上年增15.00%[15] - 2024年净资产277138.49万元,较上年增7.57%[1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0.83%,较上年增1.67个百分点[15] - 2024年营业收入261696.12万元,较上年降1.63%[15] - 2024年利润总额32075.26万元,较上年降19.43%[15] 债券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存续国检转债,规模8亿元,期限6年[6] - 国检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0.2%、第二年0.4%、第三年0.6%、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6] - 国检转债每年10月17日付息,2030年10月16日到期还本付息[27] - 国检转债募集资金净额用于多项目,实际用途与约定一致[17] - 2024年度未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25] - 报告期内国检转债无付息安排,回售和赎回选择权均不适用[29] 公司布局 - 公司在国内22个省/直辖市拥有52家法人机构[10] - 公司形成五大综合业务平台,拥有三十五个国家及行业级中心[10] 公司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等基本稳定,偿债能力无重大不利变化[31]
国检集团(603060) - 国检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2025-06-23 17:46
债券发行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发行8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8亿元[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配售509.716万张,占比63.715%[2] 减持情况 - 2025年4 - 6月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多次减持[3][4][5] - 6月23日减持后中国建材总院持有240万张,占比30%[5]
国检集团: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 - 维持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 [1] - 维持"国检转债"信用等级为AA+ [1] - 评级展望为稳定 [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是全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4] - 服务领域涵盖建筑材料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医学检测、食品检测、环境监测与检测、计量校准等 [1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6.36亿元,所有者权益27.71亿元 [10] 业务表现 - 2024年检验检测服务收入18.67亿元,占比71.48%,毛利率44.71% [24] - 认证服务收入1.08亿元,占比4.12%,毛利率44.64% [24] - 检测仪器与智能制造收入3.88亿元,占比14.86%,毛利率33.08% [24] - 2024年公司出具检测报告数量112余万份 [19] 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6.17亿元,利润总额3.21亿元 [10] - 截至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50.83%,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40.84% [3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9亿元 [39] - 应收账款13.3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0.75% [32] 研发能力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维持在8%以上水平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90项 [19] - 2024年发布国家标准50项,授权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53项 [6] 股东支持 - 中建材集团下属财务公司为公司提供授信金额合计8.00亿元 [6] - 2022-2024年获得政府补助分别为0.66亿元、0.55亿元和0.51亿元 [43] 行业情况 - 2023年中国检验检测机构共有53834家,同比增长约2% [16] - 全行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4700亿元,同比增长超9% [16] - 行业集约化趋势显著,2023年底有685家机构营收上亿元 [16]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29
评级结果公告 - 公司委托联合资信对"国检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 [1] - 前次评级时间为2024年7月5日,"国检转债"和公司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展望"稳定" [1][3] - 2025年6月19日最新跟踪评级维持"AA+"评级和"稳定"展望,结果无变化 [2][3] 评级信息 - 前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本次评级结果:"国检转债"AA+ 公司主体AA+ 展望稳定 [3] - 两次评级结果保持一致 [3]
国检集团(603060) - 国检集团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2025-06-20 18:32
信用评级 - 公司委托联合资信对2024年10月“国检转债”进行跟踪信用评级[4] - 前次“国检转债”和公司主体评级均为“AA+”,展望“稳定”[4] - 2025年6月19日维持主体和“国检转债”评级“AA+”,展望“稳定”[4] - 本次评级结果较前次无变化[4] - 信用评级报告详见2025年6月19日上交所网站披露内容[4]
国检集团(603060) -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2025-06-20 18:32
业绩数据 - 2024年检验检测服务业务报告出具数量下滑,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维持高水平[11] - 2024年检测仪器与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1] - 2024 - 2025年3月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17亿元、4.93亿元[18]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26.1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43.46%,同比减少1.49个百分点[42][43] - 2025年1 - 3月主营业务收入4.92亿元,同比变化不大,毛利率24.80%,同比减少5.02个百分点[42][43] - 2024年上海美诺福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24.70%,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50.67%[52]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润为11.39亿元,期间费用率为29.87%[7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7.60%,利润总额 -0.32亿元[72]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底有效认证客户8147家,其中国外客户172余家,有效认证证书34136份[36] - 截至2024年底,有效认证证书同比增长3.69%,有效认证客户同比增加161家[51]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利润总额3.80亿元[6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公司获得各级科技奖项50余项,发布国家标准50项,授权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53项[15] - 2024年公司当期研发投入比维持在8%以上水平[15] - 近年来公司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等738项,2024年发布标准112项[37] - 截至2024年底,完成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研复制项目183项,现行有效51项,获得国际专利3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90项[37]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06亿元、2.35亿元和2.25亿元,研发费用收入占比保持在8%以上[3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国内22个省/直辖市拥有52家法人机构[36]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以来公司部分高管人员调整[40] 财务指标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商誉规模6.8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2.22%,2024年对商誉计提减值0.14亿元[14] - 2023 - 2025年3月合并口径现金类资产分别为4.83亿元、6.97亿元、4.41亿元[18] - 2023 - 2025年3月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16%、50.83%、51.82%[18]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股本8.04亿元,控股股东中建材科学院直接持股64.27%,间接持股4.14%[26] - 截至2025年3月底,“国检转债”发行和余额均为8.00亿元,起息日2024/10/17,期限6年[29] - 截至2025年3月底,“国检转债”募集资金已使用5.20亿元,均按指定用途使用[28] - 2025年6月13日,“国检转债”转股价格由6.63元/股调整至6.52元/股[28] - 2023 - 2024年公司本部口径资产总额分别为32.93亿元、37.47亿元[18] - 2023 - 2024年公司本部口径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46.51%、50.22%[18] - 2023 - 2024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0.48亿元和0.56亿元,持续增长[45] - 2024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8.38%,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10.93%,上下游集中度处于低水平[47] - 2024年公司累计中标/签订合同额接近3.00亿元[53] - 截至2025年3月在建项目总投资61,935.45万元,已投资44,387.83万元[57] - 2022 - 2024年销售债权周转次数分别为2.79次、2.30次、1.92次,存货周转次数分别为16.27次、16.05次、12.93次,总资产周转次数分别为0.59次、0.56次、0.49次[6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6.36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1.22%,2025年3月底为56.87亿元,较上年底变化不大[63][65] - 2024年底应收账款13.3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0.75%,累计计提坏账2.18亿元,2024年计提0.55亿元[64] - 2024年底固定资产14.7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2.62%,商誉6.89亿元,较上年底下降1.93%[6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27.71亿元,较上年底增长7.57%,2025年3月底为27.40亿元,较上年底变化不大[68] - 2022-2024年母公司对上一年度利润分配规模分别为0.76亿元、0.89亿元和0.90亿元,2025年拟分配0.92亿元[68]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28.65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5.00%,流动负债占53.22%,非流动负债占46.78%[70] - 2024年底公司全部债务19.13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5.06%,短期债务占37.62%,长期债务占62.38%[71] - 2025年3月底公司全部债务20.45亿元,较上年底增长6.88%,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较上年底有不同程度提高[71]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9亿元,2025年1 - 3月净流出0.75亿元[74] - 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支出规模收窄,2025年1 - 3月净支出3.01亿元[7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比率为161.98%,速动比率为152.94%,经营现金/流动负债为17.64%[79]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获得银行授信总额25.27亿元,尚未使用额度14.97亿元,获得中建材集团下属财务公司授信8.00亿元,尚未使用额度7.15亿元[80] - 2024年底公司本部资产总额37.4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3.78%,货币资金为4.51亿元[8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本部负债总额23.48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7.96%,资产负债率为62.68%,较2023年提高2.22个百分点[82] - 2024年,公司本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19亿元,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0.57亿元,无法覆盖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1.32亿元,但实际利息支付压力不大[83] - 2024年,公司投入环保资金818.02万元,废水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5.64%,实验室废气全部达排放标准[84] - 2024年,公司解决就业5475人,组织社会公益活动72次,贡献小时数总计2368小时,对外捐赠96.98万元[84] - 2024年,公司长期债务11.94亿元,经营现金流入/长期债务为2.10倍,经营现金/长期债务为0.23倍,长期债务/EBITDA为1.96倍[87] - 公司本部及43家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22 - 2024年政府补助的其他收益规模分别为0.66亿元、0.55亿元和0.51亿元[89] - 中建材集团下属财务公司为公司提供授信金额合计8.00亿元[89] - 联合资信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维持“国检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90] - 2023 - 2024年现金类资产从2.12亿元增至4.60亿元[97] - 2023 - 2024年应收账款从0.69亿元增至1.19亿元[97] - 2023 - 2024年资产总额从32.93亿元增至37.47亿元[97] - 202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从5.99亿元增至6.26亿元[97] - 2023 - 2024年利润总额从1.42亿元增至1.86亿元[97] - 2023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从10.16%增至11.82%[97] - 2023 - 2024年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从23.59%增至37.63%[97] - 202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60.46%增至62.68%[97] - 2023 - 2024年流动比率从70.21%增至105.98%[97] - 2023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从 - 0.63%增至8.38%[97]
国检集团(603060) -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二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5年度)
2025-06-11 16:01
可转债发行 - 2022 - 2024年经多次审议通过,2023年10月9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2024年8月29日获证监会注册批复[5][6] - 发行规模80,000.00万元,8,000,000张,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8] - 债券期限2024年10月17日至2030年10月16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8] 转股相关 - 初始转股价格6.63元/股,调整后为6.52元/股[15] - “国检转债”2025年6月5 - 12日停止转股,13日起恢复转股[20] - 转股价格调整公式为P1 = Po - D,自2025年6月13日生效[20][21] 其他 - 主体和债券信用评级均为AA +级,评级机构为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1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20] - 本次调整转股价格符合规定,未影响日常经营及偿债能力[20][22]
国检集团: 国检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7:54
国检转债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公开发行8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8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6年,债券简称"国检转债",代码"113688" [1]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初始配售情况 - 控股股东中国建材总院及一致行动人(秦皇岛院、咸阳院、西安院)合计配售5097万张国检转债,占发行总量63.715% [2] 前次可转债减持情况 - 一致行动人秦皇岛院、咸阳院、西安院通过上交所系统减持94.7万张,占发行总量11.84% [2] - 减持后中国建材总院持有415万张,一致行动人不再持有 [2] 本次可转债减持情况 - 2025年5月24日至6月6日,中国建材总院减持80万张,减持后持有335万张,持股比例从51.875%降至41.875% [2]
国检集团(603060) - 国检集团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告
2025-06-06 17:32
债券发行 - 公司于2024年10月17日发行8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8亿元[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配售509.716万张,占比63.715%[2] 债券减持 - 2025年4 - 5月减持94.716万张,占比11.84%[3] - 2025年5 - 6月中国建材总院减持80万张,占比10.00%[5] - 减持后中国建材总院持有335万张,占比41.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