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中科(688047)

搜索文档
龙芯中科:龙芯中科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4-06-03 19:46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8月29日[3] - 实施期限为董事会通过后12个月内[3] - 预计回购金额3000万至5000万元[3] - 用途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47.17万股,占总股本0.12%[3][5] - 累计已回购金额3966.71万元[3][5]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73.69元/股至94.94元/股[3]
龙芯中科:龙芯中科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知
2024-05-22 18:50
会议时间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6月12日14点召开[3]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6月5日[11] - 会议登记时间为2024年6月6日特定时段[12]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4年6月12日[3] 会议地点 - 会议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龙芯产业园2号楼[12] - 现场会议召开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五矿君澜酒店[3] 议案情况 - 议案相关公告2024年4月27日披露[7] - 特别决议议案为11 - 13号[8]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为5 - 10号[8]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议案为7号,关联股东为北京中科算源[8]
龙芯中科(68804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5月20日、22日)
2024-05-22 17:43
龙芯CPU IP授权业务 - 龙芯开始IP授权业务,支持合作伙伴研制基于龙芯CPU核心IP及龙架构指令系统的SoC芯片产品[1][2] - 龙芯CPU IP核LA132、LA264、LA364已对客户开始授权业务[2] - 目前已有3家客户采购龙芯CPU核做龙架构芯片,另有多家客户有采购意向[2] 龙链技术 - 龙链技术是片间互联技术,可用于CPU与CPU、CPU与GPU、GPU与GPU之间的连接,不存在软件生态适配问题[2] - 龙链1.0已在3C6000中集成流片,目前在中测阶段,延迟是同频PCIE延迟的一半左右[2] - 龙链2.0延迟争取达到同频PCIE的三分之一,将用于下一款服务器芯片[2] 二进制翻译技术 - 二进制翻译可将X86应用程序二进制码直接在龙芯平台上运行[3] - 指令翻译效率从45%提高到65%,预计能达到70%-80%,通过库直通可达100%效率[3] 多元化业务布局 - 桥片、GPGPU、电源芯片、时钟芯片等配套芯片,目的是提高整机系统性价比[3] - 电机驱动、打印机芯片、存储服务器等,是公司布局开放市场的几个"点",希望逐步提高开放市场收入占比[3]
龙芯中科: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工作现场检查报告
2024-05-20 19:44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0,569.44万元,同比下降31.54%[12] -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2,943.98万元,同比下降736.57%,由盈转亏[13] 公司情况 - 已建立议事、信披、募资管理制度并执行[5][6][10] - 未发现关联方违规占资及交易、担保、投资违规情形[9][11] 影响因素与建议 - 受宏观经济影响,信息化和工控类芯片营收下降[12] - 保荐人建议完善治理、履行信披、合理用资、改善业绩[15]
龙芯中科: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5-20 19:44
业绩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50,569.44万元,较上年下降31.54%[20][4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2,943.98万元,较上年下降736.57%[20][4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4,186.01万元,较上年减少28,508.23万元[20][4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1,032.74万元[20][2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4,892.4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8.78%[20][21] - 2023年末总资产411,208.90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87%[20][21]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 0.82元/股,较上年下降685.71%[20][2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84%,较上年减少10.80个百分点[20][22] - 2023年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1.03个百分点[45] 研发情况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3.47%,较上年增加49.64个百分点[20][31]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42,456.23万元,较2022年增长35.68%[31] - 2023年资本化研发投入9,865.96万元,较2022年增长16.46%[31] - 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52,322.19万元,较2022年增长31.59%[31] - 高性能四核通用处理器3A6000芯片流片成功[31] - 芯片研发项目E完成新一代产品流片及初样验证并对外发布,本期投入4628.43万元,累计投入7232.68万元[34] - 芯片研发项目F完成初样验证及正样产品化,本期投入1210.26万元,累计投入8885.18万元[34] - 芯片研发项目I完成新一代16核产品结构设计优化并交付流片,目标提高处理器性能50%以上,本期投入1990.87万元,累计投入1990.87万元[35]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A完成研制,达到设计目标,本期投入5673.63万元,累计投入9025.26万元[35]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B完成第一代技术优化,正在进行第二代技术研发,本期投入3458.93万元,累计投入8549.07万元[35]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C片间互连及多品类高速接口设计完成并流片,本期投入2953.15万元,累计投入5644.71万元[35]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D完成研制,达到设计目标,本期投入322.90万元,累计投入3409.17万元[36] - 封装与测试技术研发具备通用处理器中测成测能力,持续改进芯片良率,本期投入894.48万元,累计投入2937.64万元[37] - 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研发在多个国际开源软件社区实现对LoongArch架构的支持,本期投入11288.48万元,累计投入29876.85万元[37] - 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E启动新一代处理器核研发工作,重点优化核的能效,本期投入23.34万元,累计投入23.34万元[36] - 公司项目本期投入金额52322.1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36943.95万元[40] 知识产权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已获授权专利690个,其中发明专利546个,实用新型专利143个,外观设计专利1个,还拥有软件著作权175个,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2个[41]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本年新增申请数200个,获得数133个,累计申请数1334个,累计获得数887个[42] 股权情况 - 2023年度控股股东天童芯源增持96580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持股8641397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1.55%[44] - 2023年度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无变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无质押、冻结情形[44] 其他 - 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和重大违规事项[5][18] - 保荐人认为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合规,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未发现违规使用情形[43]
龙芯中科:工控市场持续发力,夯实龙架构自主生态
兴业证券· 2024-05-19 11: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31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59.1%[8]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89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27.1%[8] - 公司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22元,较2023年增长126.8%[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自研芯片性能优异,2023年四核3A6000 CPU性能达到第10代四核酷睿水平,AI芯片2K3000计划上半年完成流片[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2/0.13/0.89亿元,维持“增持”评级[5] - 公司2026年预计ROE为2.5%,较2023年增长27.7%[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已加入“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并积极开展机器人控制器产品开发和验证测试[1] - 公司在工控市场持续发力,夯实龙架构自主生态,加大研发投入,现金流改善明显[2]
龙芯中科:国产处理器领军企业,2023年收入及利润短期承压
国信证券· 2024-05-17 14: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06亿元,同比下降31.54%[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29亿元,同比下降736.57%[1] - 公司2023年工控类芯片收入为1.62亿元,同比下降41.21%[1] - 公司2023年信息化类芯片收入为0.92亿元,同比下降51.23%[1] - 公司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将逐年增长[3] - 公司2022-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测数据显示逐年增长趋势[5]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新一代龙芯3A6000处理器,代表国产自主桌面CPU领域重要里程碑[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等处理器芯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6] - 公司主要芯片产品型号包括龙芯1C102、龙芯1C103、龙芯1D100等,应用于智能家居、工控类等领域[8] - 公司自主CPU性能逼近市场主流水平,2019-2021年推出的第三代产品性能已与市场主流产品相差不到1倍[29] - 公司发布的桌面处理器3A5000和服务器处理器3C5000性能位于国内较高水平,性能超越国内基于7nm工艺的ARM处理器[30] 风险与展望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盈利预测风险、核心竞争力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4] - 公司经营风险包括业绩下滑、核心竞争力、供应商集中、知识产权纠纷等方面的风险[95][96][97][98] - 公司市场风险主要涉及宏观环境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100][10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0.30/1.2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0.09%/-130.78%/300.67%[90] - 公司总营收预计2024-2026年增速分别为39.42%, 43.89%, 34.08%,毛利率逐年提升至50.40%[88]
龙芯中科20240515
2024-05-16 20:59
公司发展方向 - 龙兴大学2022年到2024年处于新一轮的三年转型阶段[1] - 龙兴目标是摆脱对政策性市场的依赖,转向开放市场,提升自主研发能力[2] - 通过芯片升级和系统化提升系统性价值,从单核性能到系统性价比,强调应用生态[3] 业绩总结 - 营收下降31%,净利润亏损3.29亿元[11] - 公司在2023年研发投入5.2亿,其中资本化约1亿,费用化约4.2亿[25] - 公司产品包括面向桌面和服务器应用的龙兴3号CPU系列、面向公共和中端类应用的龙兴2号SoC系列以及专门用在龙兴MCU系列的龙兴CPU[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教育领域与九所合作高校合作项目,加入农家国教育体系[22] - 公司在生态建设方面召开了龙兴3600发布和生态伙伴大会[23] - 公司支持直接做整机,降低成本,去年营收的百分之十几二十是旧通讯服务器[17] 技术研发 - 公司通过自主化提高性能,内存控制器316圈的内存带宽效率全球最高,低价为1200[28] - 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单核性能提高60%,多核性能提高100%[29] - 公司通过工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实现性能提高,产品规划逐步完善[30]
龙芯中科(68804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5月14日-16日)
2024-05-16 16:36
龙芯转型目标和措施 - 摆脱对政策性市场的过度依赖,走向开放市场[2] - 在政策性市场发挥自主研发能力优势,提升性价比和软件生态[2] - 通过芯片升级和系统优化提升产品性价比[2][3] - 从操作系统与硬件适配转向操作系统与应用结合,强化应用生态[3][4] - 形成CPU、OS、主板"三位一体"的通用解决方案能力,并研发专用解决方案[4] 龙芯发展阶段和目标 - 目前处于类似中国共产党1941年"百团大战"后的恢复发展阶段[4][5] - 目标是构建独立于X86和ARM的第三套信息技术体系,需要30年以上的长期努力[5] 市场营销规划 - 发展芯片渠道,形成利益共同体 - 激励整机渠道,针对不同客户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 采取灵活机动的价格策略[5] AI布局 - 主要做面向推理的AI芯片,形成CPU+GPGPU最佳解决方案[5] - 后续将研发独立显卡及AI加速卡芯片[5] - 同步建设AI软件生态,作为基础软件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5] 软件生态建设 - 基础软件生态较为完善,满足办公应用需求[6] - 加大推动应用软件企业对龙架构的适配力度,满足复杂行业应用需求[6] - 上游社区支持和二进制翻译技术进步,应用软件适配问题有所减少[6]
2023年年报点评:业绩受行业周期影响短期承压,多款新品进展顺利值得关注
西南证券· 2024-05-09 17:3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为5.1亿元,同比下降31.5%[1] - 公司24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2亿元,环比增长1.6%[1]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1亿元,同比增长46.6%[1]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9亿元(+56.5%)、10.1亿元(+27.2%)和13.0亿元(+29.6%)[4]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006.74亿元,净利润为66.58亿元[9] 产品和技术 - 公司维持对龙芯中科的“买入”评级,认为新品推出有序进行,放量在即,值得关注[1] - 公司2024-2026年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订单增速分别为13.0%/24.9%/26.8%[4] - 公司2024-2026年信息化类芯片订单增速分别为252%/33%/35%[4] - 公司2024-2026年解决方案订单增速分别为13.0%/22.0%/24.0%[4]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信创市场恢复不及预期等风险[7] 投资评级 - 报告中的投资评级分为公司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跌幅来划分,买入、持有、中性、回避、卖出等级别[11] 免责声明 - 本公司声明与作者不存在利益冲突,报告仅供签约客户使用,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12] - 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应自行关注更新或修改,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的要约或邀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