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

搜索文档
唯捷创芯股东减持计划实施结果:减持1%未达原计划
新浪财经· 2025-09-26 18:48
近日,唯捷创芯(天津)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结果公 告。减持计划实施前,贵人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5,526,076股,占总股本8.26%。2025年6月5 日公司披露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12,909,390股,不超总股本3%。减持期间为2025年7月1日至9月19 日,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减持4,302,981股,占总股本1%,减持价格30.70 - 36.41元/股,总金额 139,054,656.39元,未完成8,606,409股,当前持股比例降至7.26%,本次减持与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 ...
英搏尔: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有已授权专利190件
证券日报网· 2025-09-22 19:42
知识产权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190件 包括发明专利49件 实用新型专利135件 外观设计专利6件 软件著作权28件[1] - 已申请未授权专利53件 其中发明专利32件 实用新型专利21件[1] - 核心技术PEBB电力电子集成申请5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 国际专利授权 - 叠层母排核心底层技术获得美国 日本 欧洲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等国家授权[1] - EMC专利获得美国与欧洲双重授权[1] - 集成芯技术多件专利获得美国 日本 欧洲 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授权[1]
高功率电磁波源及其系统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科技日报· 2025-09-15 17:29
何文龙还介绍了兆瓦级长脉冲回旋管在热核聚变中的应用,团队设计的回旋管实现了核心技术突破,成 为国内首台成功应用于热核聚变的电子加热设备。"未来,核聚变用回旋管将沿着提升性能及深化国际 合作的方向大步迈进,为实现核聚变能源的商业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何文龙表示。 在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推动产业结合、加速研发效率以及新型制造工艺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 发表各自见解。冯进军建议高功率电磁波源的研究应在健康医疗领域找寻关键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阮存军团队分享了大功率宽带毫米波及太赫兹真空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指出器件正朝着高频化、 宽带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并建议推进工艺创新,提升器件性能和可靠性。杜朝海建议要加速技术迭代 与产业化,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技术梯队建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安徽华东光电 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席洪柱分享了高频段电磁波源器件的关键技术,强调应加强工艺创新,推 动器件向小型化、低成本方向发展,以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 院研究员丁海兵建议,推进器件模块化设计,以降低研发与实验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研发效率。合 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 ...
专注「冷阴极」X射线源技术研发,「新鸿电子」获数亿元战略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9-15 08:06
已在口腔、乳腺、 胸部等组织成像上进行布局。 文 | 胡香赟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36氪获悉,从事X射线技术研发及成像应用的新鸿电子近期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中核基金领投,中国视谷基金、荷 塘创投、常州金坛区产业母基金跟投。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创新型"冷阴极"X射线源产能,推进医学影像、工业无损检测、安检 等领域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 新鸿电子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现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该技术的稳定量产 和批量化供货,可为医疗、安检、工业无损探伤等辐射成像领域提供全套X射线源解决方案。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CT、快速CT等创新设备的发展,各类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如何在更小体积内实现高功率,从而 满足快速扫描、高清成像等。这就对X射线源的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冷阴极"X射线源通过碳纳米管场效应发射电子产生X射线,不需要依赖传统热阴极的高温加热过程,具备响应速度快、功耗低、 易于集成等优势。正因如此,近年来,不少海外影像设备企业都在对该领域进行布局。但受制于碳纳米管阴极制备复杂、场发射 电流波动大、工艺集成难度高及研发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具备"冷阴 ...
一滴水“贴膜”?我国科学家开发“液滴打印”新技术
新华社· 2025-09-13 06:58
温柔贴:避免生物组织表面的薄膜受损 在脑机接口、可穿戴设备、神经修复等前沿领域,常需将柔性电子器件贴合于人体皮肤、神经甚至大脑等不规则表面。这类器件厚度极薄,容易 在贴合过程中因弯曲、拉伸而发生破损。 "这种操作就像给手机贴膜,只是贴的'膜'更软更脆,而'屏幕'也更加凹凸不平——比如大脑的沟回、纤细的神经等。"研究人员比喻道,一滴水恰 好提供了一个"温柔"的解决方案。 一滴水作为中间介质,先"拾取"超薄膜,再释放到目标表面。在此期间,液滴存在于薄膜与组织之间,既通过毛细作用促进贴合,又像"润滑 剂"一样让膜自由滑动,及时释放应力,避免了传统操作可能导致的破损。 研究成果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提供) 为一颗布满沟回的大脑,无缝贴合一层比头发丝还薄的电子膜——这个类似科幻的场景,被中国科学家通过"一滴水"变成现实。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已发表该所宋延林研究员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发的一项成果。这种名为"液滴打 印"的新技术,能够将超薄、易碎的电子器件膜通过液滴媒介,精准贴附于复杂曲面尤其是生物组织表面。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活体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硅基电子膜"打印"到小鼠的坐 ...
从“技术洼地”到“创新高原”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8 08:4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7万亿元 同比增长7.2%创历史同期新高[1] - 2024年出口额达6.28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7.3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3.5%[2] - 从2001年出口3424.3亿元到2004年突破1.3万亿元 实现三年三级跳[2] 贸易平衡转变 - 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逆差达历史最高点1761.7亿元[3] - 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1789.6亿元 彻底扭转长期逆差局面[3] - 2024年贸易顺差扩大至9201.1亿元 体现科技驱动的贸易革命成果[3] 市场结构变化 - 出口市场从传统欧美日等市场拓展至全球238个国家和地区[4] - 2024年对欧洲美国日本中国香港英国传统市场出口3.36万亿元 但占比从2001年77.3%降至53.5%[4] - 2025年前7个月对传统市场出口1.8万亿元 占比进一步降至48.8%[4] - 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2.33万亿元 占比37.1%[5] - 2025年前7个月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4.8% 占比升至40.2%[5] 新兴市场表现 - 2024年对东盟出口9303.2亿元 较2001年增长24.6倍[5] - 对拉丁美洲出口3635.2亿元 增长60.8倍[5] - 对印度出口3079.4亿元 增长154.7倍[5] - 对墨西哥出口1470.6亿元 增长50.3倍[5] - 对非洲出口1170.8亿元 增长65.5倍[5] - 对俄罗斯出口1167亿元 增长175.6倍[5] - 2025年前7个月对以上六大新兴市场合计出口1.25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5] 产品结构分析 -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为出口主力 2024年出口3.42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1.8倍 占比54.4%[6] -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79万亿元 增长37.9倍 占比28.5%较2001年提升15.1个百分点[6][7] - 2025年前7个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1.85万亿元增长2.3% 电子技术产品出口1.17万亿元增长13.7%[7]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 - 2022年集成电路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7] - 2024年出口额攀升至1.13万亿元 成为我国单项商品出口冠军[7] - 2025年前7个月出口7784.5亿元 同比增长21.8%[7] - 2025年5月6月7月连续三个月创月度出口新高[7] 手机出口表现 - 2024年手机出口9559.1亿元[8] - 民营企业出口5710.7亿元 较2022年增长1.1倍 首次成为手机出口最大经营主体[8] - 2025年前7个月民营企业出口手机2847.5亿元 同比增长4.1% 占比提升至69.2%[8] 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 2024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83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10.1倍 占比29.1%[9] - 2025年前7个月广东省出口1.1万亿元 同比增长9.8%[9] - 江苏省位居第二 2024年出口1.21万亿元 较2001年增长20.8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14.3%[9] - 2025年前7个月江苏省出口6985.4亿元 增长5.5%[9] 中西部地区增长 - 中西部地区出口额从2001年51.9亿元飙升至2024年1.7万亿元 增长325.6倍[10] - 四川省增长218.1倍 重庆市增长1815.1倍 河南省增长1340.4倍 陕西省增长308.3倍[10] - 2025年前7个月以上四地合计出口6546.6亿元 同比增长19%[10] - 中西部地区整体出口超万亿元 增长11.6% 占比27.2%[10]
专注“冷阴极”X射线源技术研发,「新鸿电子」获数亿元战略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9-08 08:05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新鸿电子近期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由中核基金领投 中国视谷基金 荷塘创投 常州金坛区产业母基金跟投[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创新型冷阴极X射线源产能 推进医学影像 工业无损检测 安检等领域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1]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专注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该技术的稳定量产和批量化供货[1] - 冷阴极X射线源通过碳纳米管场效应发射电子产生X射线 具备响应速度快 功耗低 易于集成等优势[1] - 公司形成高发射率碳纳米管 大流强冷阴极和分布式多焦点三大核心技术[2] - 多焦点分布式X射线源能够通过场发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不同位置X射线的切换 实现多视角快速扫描 获得高清图像质量[2] 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2021年进入医疗行业 重点布局医学影像市场[2] - 口内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可实现更丰富的三维成像细节 全面呈现患者口腔状况 帮助识别牙齿细微病灶[2] - 口内低剂量3D成像技术与北美企业达成合作 相关产品2021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3] - 在乳腺 胸部 头部 关节等组织的成像上进行布局[5] 行业需求与发展趋势 - 移动CT 快速CT等创新设备发展推动应用需求增加 需要更小体积内实现高功率以满足快速扫描 高清成像要求[1] - 海外影像设备企业积极布局冷阴极X射线源领域 但受制于碳纳米管阴极制备复杂 场发射电流波动大 工艺集成难度高等因素 具备自研能力且形成产业化的企业不多[1] 战略价值与产业协同 - 中核基金认为公司技术深度契合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领域高质量发展产业布局[6] - 公司产品在医疗领域推动高端影像设备升级 在工业无损探伤领域为航天 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提供精密洞察能力 在公共安全领域为智慧安检 反走私等活动提供核心技术基石[6] - 中国视谷基金认为公司技术应用天花板高 将成为驱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 工业无损检测 智能安检系统快速升级的关键引擎之一[7]
唯捷创芯853.94万股激励限售股9月15日上市流通
新浪财经· 2025-09-04 16:47
限售股上市流通 - 2025年9月15日将上市流通限售股8,539,418股 占公司总股本1.98% [1] - 该部分股份为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限售股 [1] - 限售股锁定期为自行权之日起三年 禁售期满后比照董监高减持规定执行 [1] 公司股本结构 - 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总股本为430,313,008股 [1] - 自本次限售股形成后多次因期权行权导致股本变化 [1] - 除期权行权外无其他股本变动 [1]
终止筹划重组事项,永吉股份8月28日起复牌
北京商报· 2025-08-27 20:17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筹划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南京特纳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权的交易 [1] - 终止原因为相关各方经多轮协商后认为短期内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暂不成熟 [1] - 公司股票、可转债债券及可转债转股将于8月28日开市起复牌 [1] 交易方案及配套融资安排 - 原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未签署实质性协议 交易各方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1] 公司经营影响 - 终止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发展 [1] - 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 [1]
聚焦AI 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elexcon开幕
第一财经· 2025-08-26 23:37
展会概况 - 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于8月2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首日吸引超过10000名专业观众入场 [1] - 展会以"All for AI, All for Green"为主题 聚焦嵌入式AI与边缘计算、存储、功率半导体等核心技术领域 [1] - 展会期间同步举办2025第七届中国嵌入式技术大会 邀请高通、瑞萨、arm、NXP等企业专家参与演讲 [1] 参展企业与活动 - 吸引全球400多家技术供应商参展 包括安勤、研华、SEGGER、风河、瑞萨、达摩院玄铁等企业 [2] - 举办多场论坛讨论AI算力、智能驾舱、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等热点议题 [2] - "Kaifa Gala 大湾区开发者/工程师嘉年华"活动联合50多家社群 邀约超过10000名工程师现场互动 [2] 技术焦点 - 嵌入式技术大会重点讨论嵌入式AI、边缘AI、端测AI及具身智能等前沿议题 [1] - 高通技术公司代表探讨物联网行业中AI、计算与连接技术的核心作用 分享公司技术布局方案 [1] - 展会现场展示海量新技术demo与新产品 并提供免费开发板吸引工程师参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