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集芯(688209)
icon
搜索文档
反倾销落地,国产模拟芯片迎转机
钛媒体APP· 2025-09-15 19:21
商务部反倾销及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2][17] - 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2022至2024年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17]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7]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1][4]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4] - A股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约30% [4] - 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34家企业中6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4]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财务表现 - 多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 包括希荻微(102.73%)、思瑞浦(87.33%)、纳芯微(79.49%)、杰华特(58.2%)、芯朋微(40.32%)、美芯晟(36.83%)、赛微微电(31%) [6] - 部分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 美芯晟同比增长131.25% 芯朋微同比增长106.02% 艾为电子同比增长71.09% [6] - 思瑞浦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扭亏 电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8] - 晶丰明源归母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扭亏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40% [8][12] 企业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希荻微营收增长主因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 [7] - 纳芯微营收增长受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增长及泛能源领域复苏推动 [7] - 杰华特营收增长动力来自电源芯片(同比增长49.8%)和信号链芯片(同比增长651.97%) [7] - 芯朋微营收增长得益于新产品门类增长和新市场拓展 非AC-DC品类营收提升73% 工业市场营收提升57% [7]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 模拟芯片行业销售毛利率中位数从一季度34.72%提升至二季度35.05% [11] - 头部企业毛利率超50% 包括赛微微电和圣邦股份 [11] - 多家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美芯晟毛利率同比增长11.91% 芯海科技从33.37%升至35.59% 艾为电子上升8.03个百分点至36.12% [11][12] - 纳芯微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从2024年Q4的31.53%提升至2025年Q2的35.97% [13] 库存管理效率改善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177天 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16] - 多家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大幅缩减 杰华特缩减101.5天 希荻微缩减128.11天 思瑞浦缩减137.8天 赛微微电缩减356天 [16] 行业并购整合动态 -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拓展传感器芯片业务 [18] - 晶丰明源拟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 加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能力 [18] - 杰华特联合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66.25%股权 布局时钟芯片和高速接口芯片 [19]
【国信电子|模拟芯片专题】推荐具有高端化和平台化能力的企业
剑道电子· 2025-09-12 22:20
模拟芯片行业周期与市场规模 -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正处于周期向上阶段 ADI和TI营收在连续多个季度同比下降后于2025年首季同比转正[3][7] - 2025/2026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分别增长3.3%/5.1%至822/864亿美元 2004-2024年CAGR为4.77%[3][12] - 2024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减少2.0%至796亿美元 占半导体销售额比例12.6%[12]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结构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1953亿元 2020-2024年CAGR为12.7%[18][21] - 电源管理芯片规模1246亿元 信号链芯片规模707亿元[18] - 下游应用中消费电子占比37%达722亿元 汽车电子增速最高2020-2024年CAGR为23.9%[21] 国产化发展空间 - 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 但自给率仍偏低[7][34] - TI/ADI/MPS 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分别约30/21/12亿美元 合计63亿美元[7][34] - A股龙头圣邦股份2024年收入仅33.5亿元 显示巨大国产替代空间[7] 重点发展领域 - 工业领域需求呈现小量多种类特点 竞争格局较好且毛利率优于消费电子[7] - AI数据中心带动多相电源管理等核心电源管理芯片需求[7] -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提供增量 国内车厂积极布局推动国产化突破[7] 行业特性与成长模式 - 模拟芯片产品型号和客户数量众多 ADI产品数量约7.5万款 客户超1.25万家[23] - 产品生命周期长 ADI约一半收入来自10年以上产品[24] - 成长模式呈现产品与客户相互强化趋势 产品种类齐全可导入更多客户[28] 国际厂商布局重点 - TI来自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分别从2013年24%/13%提升至2024年34%/35%[37] - ADI工业和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FY2009的43%/10%提高至FY2024的46%/30%[37] - MPS计算与存储及汽车电子收入占比从2011年16%/0%提升至2024年55%/19%[37] 企业经营模式对比 - IDM模式以TI为代表 积极扩建产能预计2030年内部制造比例达95%[48] - 混合制造模式以ADI为代表 超过一半晶圆来自外部代工[48] - Fabless模式以MPS为代表 完全依赖外部晶圆制造[48] 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 圣邦股份2025上半年收入18.19亿元(YoY+15%) 毛利率50%[52] - 纳芯微2025上半年收入15.24亿元(YoY+79%) 但毛利率仅35%[52] - 思瑞浦2025上半年收入9.49亿元(YoY+87%) 毛利率46%[52] 产品型号与研发投入 - 圣邦股份2024年末在售产品型号5900款 研发人员1219人[52] - 纳芯微2024年末产品型号约3600款 研发人员588人[52] - 杰华特2025年中研发人员1022人 在售产品型号3200+款[52]
英集芯(688209)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12 17:47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 保荐机构名称: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被保荐公司简称:英集芯 | | --- | --- | | 保荐代表人姓名:张鹏 | 联系电话:010-56839300 | | 保荐代表人姓名:付涛 | 联系电话:0755-81902000 | 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 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英集芯"、"公司"或"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对 英集芯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系列芯片、电池管理系列芯片、数模混合 SoC 等 相关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最终客户产品更 新换代较快,公司需要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和最终客户需求不断升 ...
英集芯涨3.91%,成交额1.47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231.97万
新浪财经· 2025-09-11 19:1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1日股价上涨3.91% 成交额1.47亿元 换手率2.57% 总市值83.38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销售 [2] - 电源管理类产品占收入65.15% 数模混合SoC类占22.02% 电池管理类占12.33% [6]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成功研发符合AEC-Q100标准的车规级车充芯片并实现规模量产 [2] - 基于移动电源和快充电源适配器应用领域建立优势地位 [2] 客户合作与市场地位 - 进入小米 OPPO 三星等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体系 [2] - 在电源管理市场获得较高品牌认知度 [2] 企业资质与荣誉 - 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2] - 专注于细分市场且创新能力强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13.42% [6] - 归母净利润5192.14万元 同比增长32.96% [6][7]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37万户 较上期减少5.80% [6] - 人均流通股21800股 较上期增加6.1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70.66万股 [8] 分红回报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亿元 [8] - 近三年累计派现1.55亿元 [8]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6] - 概念板块包括模拟芯片 大基金概念 汽车芯片 专精特新 SOC芯片等 [6]
英集芯跌0.80%,成交额1.02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544.21万
新浪财经· 2025-09-10 18:5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的研发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 [2] - 电源管理类业务收入占比65.15% 数模混合SoC类占比22.02% 电池管理类占比12.33% [6] - 已进入小米 OPPO 三星等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体系 在电源管理市场获得较高品牌认知度 [2] - 成为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电源管理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供应商之一 基于在移动电源和快充电源适配器应用领域的优势地位 [2] - 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该称号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 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 [2] 汽车电子领域进展 - 成功研发符合AEC-Q100标准的车规级车充芯片 并顺利导入国内外汽车厂商 完成规模量产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13.42% [6]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5192.14万元 同比增长32.96% [6][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5亿元 [8]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7万户 较上期减少5.80% [6] - 人均流通股21800股 较上期增加6.19%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70.66万股 [8] 交易数据与市场表现 - 9月10日成交额1.02亿元 换手率1.81% 总市值80.24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172.06万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63/165 [3]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3310.66万元 占总成交额1.92%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9.45元 股价靠近支撑位18.52元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6] - 成立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上市日期2022年4月19日 [6]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6]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模拟芯片 大基金概念 专精特新 汽车芯片 半导体等 [6]
英集芯(688209) - 英集芯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9-01 17:01
证券代码:688209 证券简称:英集芯 公告编号:2025-060 一、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2025 年 2 月 24 日,公司召开了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 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 格不超过人民币 27.00 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1,000 万元(含) 且不超过人民币 1,500 万元(含),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 日起 12 个月内。 具 体 内 容 详 见 公 司 于 2025 年 2 月 25 日 在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网 站 (www.sse.com.cn)上披露的《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公告编号:2025-010)。 二、回购股份的进展情况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回购股份》等相关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 ...
英集芯(688209.SH):已累计回购10.7万股
格隆汇APP· 2025-09-01 16:56
股份回购情况 - 累计回购股份10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429,331,405股的0.02% [1] - 回购最高价15.06元/股,最低价15.01元/股 [1] - 已支付总金额1,609,670元(不含交易费用) [1]
年内半导体并购重组已达139例 政策红利驱动整合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04:37
行业并购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8月28日半导体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达139例较2024年同期115例增长24例 [3] - 并购案例集中于设备材料和设计环节刻蚀设备光刻胶碳化硅等赛道表现显著 [4] - 已完成并购案例41个政策推动行业整合加速 [4] 政策驱动因素 - 2024年"并购六条"及"科创板八条"等政策降低并购门槛2025年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批流程 [3][4] - 政策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监管松绑三重路径赋能并购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递延优惠明确审查边界 [6] - 上海出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要求国资推动产业升级并设立多只半导体专项基金 [5] 并购特点与模式 - 并购呈现"强强联合"与"曲线上市"并行特点技术整合需求驱动如AI新能源催生对先进制程设备需求 [3] - 资本市场创新支付工具如"提前锁定+分步实施"定向可转债金融机构加大并购贷款支持 [6] - 未来趋势从横向整合转向生态链并购国内并购转向跨境并购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13] 并购失败案例与原因 - 2025年发生7起并购失败案例其中4起为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新相微收购爱协生等 [7] - 失败主因包括估值泡沫协同效应不足技术整合难度大如英集芯因交易条款分歧终止收购 [7] - 标的方存在"伪成长性"如汉京半导体2024年净利润下滑28.76%收购方正帆科技资产负债率达63.94% [7] 业绩承压现象 - 竞买方与标的方业绩承压普遍如沪硅产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9.71亿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8] - 新相微2024年归母净利润843.29万元同比下滑69.38%业绩压力导致收购爱协生失败 [8] - 业绩承压反映短期套现冲动与长期战略错配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忽视技术持续性 [9] 未盈利资产并购与鉴别 - "并购六条"后出现多起收购未盈利标的案例如思瑞浦收购创芯微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 [10] - 鉴别优质资产需关注技术壁垒客户黏性现金流健康度而非短期财务指标 [10] - 研发团队能力专利储备及市场前景为关键评估要素 [10] 并购战略意义 - 并购追求"1+1>2"效果通过技术获取产业链强化市场拓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11] - 垂直整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应对全球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重组 [11] - 完善产业链协同突破专利壁垒快速获取核心技术加快技术积累 [11] 未来发展趋势 - 并购从规模扩张转向深度整合围绕战略性新兴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14] - 行业进入存量整合阶段并购频率有望保持或提升方式更加多样化 [13] - 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从单一芯片设计或制造向多领域覆盖 [14]
英集芯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06:5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13.42% [1] - 归母净利润5192.14万元 同比增长32.9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95亿元 同比增长10.6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228.24万元 同比下降7.99% [1] - 扣非净利润4253.54万元 同比增长22.04%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2.79% 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7.25% 同比上升14.6% [1] - 每股收益0.12元 同比增长33.33% [1] - 历史净利率中位水平8.53% 产品附加值一般 [1]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7.88亿元 同比增长24.85% [1] - 应收账款1.7亿元 同比增长23.44%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1元 同比大幅增长132.9% [1] - 每股净资产4.68元 同比增长8.1% [1] - 有息负债590.81万元 同比下降22.82% [1] 费用控制与资本结构 - 三费总额3732.39万元 占营收比例5.32% [1] - 三费占营收比同比上升10.27% [1]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2] - 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37.2% [1][3] 投资回报表现 - 去年ROIC为5.11% 资本回报率一般 [1]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1.06% 历史回报较好 [1] - 2023年ROIC为-0.41% 为历史最低水平 [1] 机构持仓情况 - 国投瑞银专精特新量化选股混合A新进持仓5.64万股 [4] - 万家科技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新进持仓2.35万股 [4] - 主要持仓基金规模0.65亿元 近一年净值上涨104.8% [4] 业务特性 - 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2] - 上市时间不满10年 财务数据参考周期有限 [1]
英集芯(688209.SH)上半年净利润5192.14万元,同比增长32.96%
格隆汇APP· 2025-08-27 22:52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3.42% [1] - 归母净利润5192.14万元,同比增长32.9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253.54万元,同比增长22.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