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7-08)
和讯财经· 2025-07-08 17:44
公司基本面分析 - 综合得分53.85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数据显示 当日主力成本40.36元 5日主力成本40.38元 20日主力成本39.48元 60日主力成本37.36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188.23万股 占流通股1.4% 昨日净买入6.21万股 增仓比0.046% 5日增仓比0.071% 20日增仓比-1.075%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41.82元 短期支撑位39.09元 中期压力位41.82元 中期支撑位37.21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 静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42.12万元 占总成交额1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540.33万元 大单净流入1001.79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40.35万元 [2] 行业关联性 - 关联板块包括半导体板块(1.50%) 国产芯片板块(1.44%) 小米概念板块(2.06%) 汽车芯片板块(1.36%) [2]
汽车芯片: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虎嗅· 2025-06-26 08:23AI Processing
行业动态 - 汽车芯片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既有巨头退出也有新秀涌入 [1] - 行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竞争加剧导致市场洗牌 [14] - 国产汽车芯片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受益于本土化优势和供应链韧性需求 [14][15] 退出企业 - 英特尔计划关闭汽车业务并裁减大部分员工,但保留Mobileye股权 [2] - 安霸(Ambarella)寻求出售,市值约26亿美元,股价消息公布后上涨21% [2] - Wolfspeed申请破产重组,计划削减70%的65亿美元债务 [3] - 欧洲某顶级Tier1(推测为博世)考虑出售6英寸SiC晶圆厂 [3] - 马瑞利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80%债权人支持重组协议 [4] 新进入者 - 车企自研芯片趋势明显:小鹏"图灵"芯片已上车,蔚来拆分智驾芯片业务,理想/比亚迪/小米/东风/吉利均有布局 [6][7] - 大陆集团分拆汽车业务成立Aumovio,与格芯合作开发汽车半导体 [8] - 南芯科技推出多款车规级产品包括PMIC系列和eFuse芯片 [9]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高端智驾/座舱SoC:芯驰/瑞芯微/芯擎/全志/杰发/紫光展锐等发布新品 [10] - 国产SerDes芯片取得突破:纳芯微/瑞发科/首传微电子推出符合HSMT标准产品 [11] - UWB芯片领域涌现加特兰/纽瑞芯/驰芯半导体等企业,多款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 [12] 并购案例 - 信邦智能拟收购英迪芯微,后者车规芯片累计出货超2.5亿颗,2024年营收近6亿元 [13] - 英迪芯微产品涵盖车灯控制芯片和车身MCU模组,车规芯片收入占比超90% [13]
雅创电子2.98亿吞下芯片新贵37%股权
长江商报· 2025-06-26 06:58
公司战略与收购 - 雅创电子拟以2 98亿元收购上海类比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37 0337%股权 使后者估值达8亿元 [1] - 上海类比成立于2018年 核心团队来自TI NXP ADI等国际巨头 拥有300余款量产芯片 产品已进入全球头部车企供应链 [1] - 上海类比专注"汽车智能驱动"和"信号链"产品线 车规高低边驱动芯片量产20余款型号 车规电机驱动芯片量产超10余款 单车价值量达千元以上 [1] - 雅创电子通过收购将扩充300余款芯片产品库 补足智能驱动芯片短板 与自有电源管理IC形成协同效应 [1] - 这是雅创电子最近四年内第三次通过并购加码汽车芯片领域 [1] - 雅创电子2019年收购Tamul电源管理IC业务首次涉足芯片设计 2022年以2 4亿元收购深圳欧创芯60%股权 2023-2024年分阶段收购威雅利电子87 76%股权 [2] 业务发展与业绩 - 雅创电子自研芯片销售额从2019年的2445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3亿元 五年增长超12倍 [3] - 公司马达驱动IC LED驱动IC等产品已通过车规认证 进入比亚迪 吉利 长城 现代 小鹏 蔚来等车企供应链 [3] - 雅创电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 1亿元 同比增长46 14% 净利润达1 24亿元 同比增幅高达132 78% [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占据70%以上车规芯片市场 国内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 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3]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6-18)
和讯财经· 2025-06-18 18:09
公司基本面分析 - 综合得分62 98分 趋势方向较强 [1] - 主力成本数据显示 当日主力成本39 17元 5日主力成本36 52元 20日主力成本37 26元 60日主力成本37 26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 北向资金持股量188 23万股 占流通股1 4% 昨日净买入6 21万股 增仓比0 046% 5日增仓比0 071% 20日增仓比-1 075%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39 82元 短期支撑位37 21元 中期压力位39 82元 中期支撑位34 32元 [2] - 短线及中期趋势均不明朗 需等待主力资金选择方向 [2] - K线呈现长下影形态 持续下跌后出现可能止跌回升 但升势末期需警惕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767 11万元 占总成交额-7%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81 61万元 大单净流出685 50万元 散户净流出17 41万元 [2] 行业关联性 - 所属概念板块涨幅:半导体1 35% 国产芯片0 83% 小米概念0 81% 汽车芯片0 88% [2]
雷军最新发声:我们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13:32
每经编辑|张锦河 针对近期网传"小米汽车高阶驾驶培训发生致命车祸"传闻,6月10日,小米汽车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回应: 在培训课程中,学员不断挑战高强度工况,偶有状况发生属实正常,这也正是培训的价值所在。但近日有大量小号在各平台散播各种谣言,性质极其 恶劣,我们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6月10日,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通过微博发布严正声明,明确表示相关内容为恶意造谣。 李肖爽在微博发文辟谣称,近日有大量小号在各平台广泛散播事故图片,并用尽话术污名化培训项目,甚至不惜捏造伤亡的谣言,严重误导公众,性 质极其恶劣,对此将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随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称:昨日我们已经全部完成取证,并已启动法律程序,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传闻中因事故而"身亡"的北京站教练谢欣哲9日通过微博发文称,"我没事我很好"。 据证券时报,6月3日,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关于最新推出的小米YU7,雷军表示,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定价要到开售一至两天前才能确定。此外,雷军还表示,小米反内卷"不打 价格战",很快将做汽车芯 ...
汽车行业周报(20250602-20250608):整车、机器人催化频出,全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608
华创证券· 2025-06-08 2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汽车板块表现疲弱,受“降价、内卷”新闻及投资者对2026年补贴退坡后行业销售情况的担忧影响,但今年恶性价格战风险不大,销量预期乐观,明年情况未必很差,市场证伪需到1Q26之后,本周有特斯拉机器人审厂等正面行业变化支撑相关标的股价表现,后续选股应聚焦结构性行情[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环比-1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1%,环比-10%;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零售销量159万辆,同比+6.0%,环比-14%;库存增加19.7万辆,同比+1.9倍[4] - 5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中,比亚迪38万辆,同比+15%,环比+0.6%;零跑4.5万辆,同比+1.5倍,环比+9.8%;理想4.1万辆,同比+17%,环比+20%;小鹏交付3.4万辆,同比+2.3倍,环比-4.3%[4] - 5月下旬行业折扣率7.8%,较上期+0.6PP(5/10),较去年同期+2.9PP(5/25);折扣金额11,751元,较上期+1,139元(5/10),较去年同期+4,761元(5/25);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领克-5.5PP、华晨宝马+3.2PP、比亚迪+2.5PP、上汽大众+2.0PP、北京奔驰+0.9PP(相较于5/10)[4] 行业研究 - 整车推荐理想汽车、江淮汽车,建议关注北汽蓝谷、上汽集团、小鹏汽车、小米集团;零部件方面,机器人板块推荐拓普集团等,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等,推荐主业基本面良好的星宇股份等;重卡6月数据有望延续5月表现,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推荐潍柴H/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6月2日,小马智行与深圳西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深圳打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队,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26] - 6月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披露小米YU7定价情况,称小米汽车业务预计今年下半年盈利,汽车芯片预计很快推出[26] - 6月3日,四维图新与阿里云计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多领域合作[26] - 6月4日,乘联分会预估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2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1-5月累计批发522万辆,同比增长41%[26] - 6月4日,泸州市印发推广新能源汽车十条措施,力争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等[26] - 6月5日,长安汽车等公司披露兵器装备集团分立重组进展,分立重组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26] - 6月5日,乘联分会统计5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较上月增长10%;1-5月累计零售880.2万辆,同比增长9%;5月厂商批发232.9万辆,同比增长14%,较上月增长6%;1-5月累计批发1079.7万辆,同比增长12%;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5.6万辆,同比增长30%,较上月增长14%;1-5月累计零售438万辆,同比增长34%[26] - 6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实施次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大幅增长38.2%;截至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400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约1400家[26] - 6月6日,2025年4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达80.2亿美元,环比下降3.7%,同比增长6.3%;1-4月累计出口金额3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26] 海外新闻 - 6月2日,特斯拉5月在法国仅售出721辆汽车,同比减少67%,注册量降至2022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股价一度下跌2.3%,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4%[27] - 6月4日,美国5月轻型汽车销量折合成年率为1565万辆,比4月修正后的1725万辆下降约160万辆[27] - 6月6日,三星与英飞凌、恩智浦合作研发下一代汽车芯片解决方案,基于三星5纳米工艺,优化内存与处理器协同设计[27]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0.09%,板块排名23/29;上证综指+1.13%、沪深300 +0.88%、创业板指+2.32%、恒生指数+2.16%;汽车板块-0.09%、零部件-0.11%、乘用车-0.35%、商用车-1.44%、流通服务+0.77%[8] - 汽车板块上涨个股数167,下跌个股数108,平均值1.1%,中位值0.6%,板块涨跌-0.09%,行业PE 31,较上周涨跌4.23%[29] - 上周涨幅TOP5为超捷股份28.4%、大为股份18.7%、青岛双星18.4%、恒勃股份16.1%、雷迪克15.4%;上周跌幅TOP5为通达电气-23.6%、云内动力-18.8%、交运股份-11.5%、东风科技-11.0%、东风汽车-10.8%[31]
汽车芯片的未来,挑战在这10000个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8 09:16
汽车行业计算需求升级 - 现代汽车正迅速成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需要满足自主性、安全性和持续软件更新的高性能计算需求,且必须在10-15年使用寿命内承受高温、振动等恶劣条件[1] - 汽车将成为用户拥有的最高端计算设备,但运行环境与数据中心或智能手机存在根本差异,需实现全天候不间断运行[1] 欧洲半导体与汽车产业融合优势 - 欧洲凭借丰富的汽车传统和《欧洲芯片法案》等政策支持,在移动出行与微电子融合领域具备独特优势[2] - 欧洲拥有众多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及悠久的行业历史,imec通过先进封装、芯片架构和系统集成技术推动转型[2] Chiplet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传统SoC面临自动驾驶计算需求激增的局限性,Chiplet模块化设计可提供更高良率、成本效益和架构灵活性[3] - imec通过汽车Chiplet计划(ACP)推动技术落地,重点验证10,000个连接在恶劣环境下15年稳定性的关键问题[3] - 德国海尔布隆的芯片设计加速器正在构建基于Chiplet的ECU参考模型,为汽车制造商提供A级样品验证[3] 汽车传感器技术发展 - 当前汽车传感器缺乏统一标准,imec通过SENSAI项目开发CMOS摄像头、短波红外成像和固态硅光子激光雷达等下一代技术[4] - 建立传感器架构数字孪生系统,可虚拟测试配置方案,降低开发成本并加速迭代[4] - 研发重点包括广域虚拟孔径雷达系统和固态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以提升精度并克服机械弱点[5] 行业协作与标准化 - 需要建立跨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半导体公司的协作生态系统,避免技术孤岛[5] - imec的STAR计划通过研讨会和技术焦点小组推动接口、协议和互操作性层标准化,为规模经济奠定基础[5]
今日新闻丨雷军称:小米YU7不可能卖23.59万元,小米汽车业务将在今年内盈利!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
电动车公社· 2025-06-05 00:00
远景动力法国电池超级工厂投产 - 远景动力位于法国杜埃的电池超级工厂于6月3日正式投产,主要为雷诺集团提供动力电池 [2] - 搭载远景动力电池的雷诺R5正在法国市场畅销 [2] - 远景动力已在全球6个国家布局13座电池制造基地,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 [2] - 中国电动车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当地建厂被视为本土化的重要策略 [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集团在2025投资者大会上透露,汽车业务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4] - 小米YU7售价被雷军否认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定价将在发布前1-2天确定 [4] - 小米正在自主研发汽车芯片,预计很快推出 [4] - 小米SU7作为首款车型表现成功,与2021年宣布的10年100亿美元自有品牌造车计划密切相关 [4]
雷军: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实现季度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6-03 23:52
小米汽车业务进展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四季度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亏损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亿元收窄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总收入达186亿元 占总收入16.71%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7% [1] - YU7车型研发总预算达35亿元 汽车芯片研发进入后期阶段 机器人技术已应用于汽车工厂 [1] YU7车型动态 - 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预计7月量产 当前仅能静态展示 正式售价未定(网传23.59万元被否认) 特斯拉Model Y竞品定价区间26-31万元 [1][2] - 5月销量维持2.8万辆 与4月持平 但SU7 Ultra车型因碳纤维部件宣传问题引发车主投诉 [2]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加强辅助驾驶宣传规范 重点整顿隐藏式门把手、动力电池等新功能标准 [3] - 行业面临反内卷政策导向 公司明确不打价格战策略 [3]
力芯微(688601)每日收评(05-23)
和讯财经· 2025-05-23 18:00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38 05分 趋势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35 90元 5日主力成本36 64元 20日主力成本39 83元 60日主力成本35 11元 [1] - 过去一年涨停1次 跌停0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资金持股量188 23万股 占流通比1 4% [1] - 昨日净买入6 21万股 增仓比0 046% 5日增仓比0 071% 20日增仓比-1 075%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36 39元 短期支撑位35 76元 中期压力位37 91元 中期支撑位35 76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和中期支撑位 短线及中期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 [2] - K线形态出现三只乌鸦和双飞乌鸦 预示可能见顶回落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2 28万元 占总成交额-6% [2] - 超大单净流入100 03万元 大单净流出432 30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07 70万元 [2] 行业关联 - 所属板块表现:半导体-1 92% 国产芯片-1 67% 小米概念-1 65% 汽车芯片-1 7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