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

搜索文档
破发股三未信安上半年亏损 2022年上市超募9.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15:57
三未信安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50,995.46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37,086.41万元。三未信安实 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96,743.2万元。三未信安2022年11月29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三未信安原拟募 资40,343.21万元,用于密码产品研发升级、密码安全芯片研发升级、补充流动资金。 三未信安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现名"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 司"),保荐代表人是彭凯、刘文淘。三未信安公开发行新股的发行费用合计13,909.05万元(不含增值 税),其中保荐承销费用11,022.67万元。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6日讯 三未信安(688489.SH)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1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8.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35.5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62.64万元。 | 人民币 | | --- | | 而种: | | 元 | | 单位: | |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 ...
破发股灿瑞科技扣非连亏2年半 IPO募22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16: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8.57%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2.35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086.77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34.28万元 现金流状况为负 [1][3] 历史财务对比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31.70万元 较上年959.33万元由盈转亏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500.37万元 亏损较上年-3480.67万元扩大 [3] 上市情况 - 2022年10月18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112.69元/股 [4] - 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 报100.68元 目前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99,997.60万元 较原计划155,048.19万元超额44,949.41万元 [4]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高性能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专用集成电路封装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发行相关 - 发行费用总额17,232.66万元 其中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14,178.42万元 [4] - 保荐机构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跟投578,304股 获配金额65,169,077.76元 限售期24个月 [4] 权益分派 - 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77,106,974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55元并转增0.49股 [5]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408,835.70元 转增37,782,417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14,889,391股 [6]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19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20日 [6]
破发股中科微至1年1期连亏 上市超募14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15: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02亿元 同比下降25.4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48.08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452.75万元 [1] - 扣非净利润-8499.16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16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81.66万元 同比下降62.9%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波动明显 分别为23.15亿元、19.57亿元和24.74亿元 [1]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不稳定 分别为-1.19亿元、2085.27万元和-8475.08万元 [1] 上市情况 - 2021年10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90.20元/股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90.00元 为历史最高价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7.49亿元 超募14.09亿元 [2] - 发行费用2.28亿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2.08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13.39亿元 用于智能装备制造中心等5个项目 [2]
破发股天宜新材连亏1年半 2019年上市即顶2募资共3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10:5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3亿元 同比减少17.26%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较上年同期-4.93亿元亏损收窄 [1][2]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25亿元 较上年同期-5.08亿元有所改善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42%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63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3.85%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 同比暴跌1138.31% [2][3]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5.95亿元 同比恶化2114.15% [2][3] 融资情况 - 2019年IPO募集资金净额8.68亿元 超募2.22亿元 [4]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2.97亿元 发行价20.81元/股 [4] - 两次募资合计达32.94亿元 [6] - IPO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承销费用8773.58万元 [4] - 定向增发保荐机构变更为中信证券 [4]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用于轨道交通制动闸片项目及研发生产线 [4] - 定向增发资金投向碳陶制动盘产业化、碳碳材料预制体产线及补充流动资金 [5] 股价表现 - 发行价格20.37元/股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3] - 上市后最高价64.80元(2019年8月6日) 此后持续震荡下跌 [3]
破发股友发集团副总拟减持 A股募38亿IPO东兴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14:34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韩德恒持有公司股份1581.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09% [1] - 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95.4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27%,占其持股比例25% [1] -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减持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4日上市,发行价格12.86元/股,发行数量1.42亿股 [1] - 上市次日盘中创最高价18.53元/股,但于2020年12月28日跌破发行价,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8.2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7亿元,发行费用总计1.26亿元 [2] 再融资活动 - 2022年公开发行2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收募集资金19.85亿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和可转债发行合计募集资金38.26亿元 [3]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48.88亿元,同比下降5.81%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长160.36% [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211.51%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8亿元,同比下降26.91% [3][4] - 总资产246.3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27% [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地位于天津市,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 - 注册资本14.297亿元,实缴资本14.297亿元 [4]
破发连亏股杰美特7名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超募7.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2:13
股东减持计划 - 7名股东合计持有8,365,469股(占总股本6.055%),拟减持1,905,336股(占总股本1.504%)[1][2][3][4] - 主要减持股东:黄新(第三大股东)拟减持1,240,000股(0.978%),杨绍煦拟减持415,500股(0.328%)[1][5] - 其他股东减持量较小,如刘辉减持6,900股(0.005%)、李云减持1,039股(0.001%)[2][5]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1][2][3] 公司股权结构 - 减持股东均为原泰安大埠企业管理咨询中心合伙人,因合伙企业解散清算,股份已非交易过户至个人名下[4] - 公司强调减持股东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62亿元(同比+12.59%),归母净利润707.42万元(同比扭亏,2023年亏损0.92亿元)[7][9] - 扣非净利润仍亏损2755.57万元,但同比收窄79.34%[9] - 2025Q1营收1.50亿元(同比-29.10%),归母净利润亏损365.8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901.91万元)[9] 上市与募资情况 - 2020年8月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1.26元/股,募资净额11.90亿元(超募7.67亿元)[6] - 上市次日股价最高达95.60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7] - 保荐机构东兴证券获保荐承销费用1.12亿元(占发行费用85.5%)[6] 历史财务数据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波动大:2821.63万元→-1.16亿元→-9162.29万元[7] - 2023年营收6.76亿元(同比-5.93%),经营活动现金流-6208.67万元[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至6707.76万元(同比+208.04%)[9]
破发连亏股杰美特7名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超募7.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1:33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7名股东合计持有8,365,469股(占总股本6.055%),计划减持1,905,336股(占总股本1.504%) [1][2][3][4] - 主要减持股东包括:黄新(持股6.055%拟减持0.978%)、杨绍煦(持股0.328%拟减持0.328%)、谌光平(持股0.170%拟减持0.170%) [1][3][4]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减持时间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三个月内 [1][2][3] 公司股权结构 - 黄新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6.055% [1][6] - 减持股东不属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5] - 部分股东股份来源于已解散的泰安大埠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3]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1.63万元、-1.16亿元、-9162.29万元、707.42万元 [7][9] - 2024年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2.59%,实现扭亏为盈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亿元同比下降29.10%,净利润亏损365.8万元 [9]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24日在创业板上市,发行价41.26元/股,募资净额11.9亿元 [6] - 上市次日股价最高达95.60元,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6] - 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保荐承销费用1.12亿元 [6]
佳华科技员工持股平台拟减持 连亏损4年光大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6:2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共青城华云因员工个人资金需求拟减持不超过1,546,680股 占公司股份总数2%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1] - 减持计划时间为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11月22日 实际控制人李玮不参与减持 其持有共青城华云10.36%出资份额 [1] - 股东上海普纲此前公告拟减持不超过1,160,000股 占公司股份总数1.50% 董事赵昂间接持有的1.49%股份不包含在减持计划中 [2]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3月20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0.81元/股 发行新股1933.40万股 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9.82亿元 净额8.64亿元 超原拟募资额3.64亿元 原计划募资5亿元用于大气环境AI及大数据AI研发项目 [2] - 发行费用总额1.18亿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9634.33万元 [2]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6亿元 2.61亿元 3.22亿元 3.00亿元 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3]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1.29亿元 -2.88亿元 -2.08亿元 -1.03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幅度更大 [3] - 2025年Q1营业收入5557.46万元 同比下滑44.46% 归母净利润-1328.99万元 亏损同比扩大 经营现金流净额恶化至-3236.69万元 [3]
破发股新点软件H1增亏 2021上市募40亿国泰海通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11:13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7,02844万元 同比减少1452% [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41968万元到-4,94646万元 亏损同比增加2,57992万元到5,05314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10902%到2135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1022万元到-8,14014万元 亏损同比增加70964万元到4,77972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增加955%到6433% [1] - 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1814万元 利润总额-2,38317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6654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3050万元 每股收益-007元/股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1月17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公开发行新股8250万股 发行价格为4849元/股 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000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为3827亿元 较原拟募资多927亿元 [2] - 原拟募资29亿元 拟用于"底层技术研究""智慧招采软件平台升级""智慧政务软件平台升级""数字建筑软件平台升级""智能化硬件设备升级""总部研究中心、区域运营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 [2] - 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现更名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夏静波、李宁 发行费用总额为173亿元 其中承销和保荐费用145亿元 [2] - 保荐机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跟投获配股票20623万股 占发行总数量的250% 限售期为24个月 [2]
破发股新光光电股东拟减持 扣非连亏5年中信建投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14
股东减持计划 -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有公司58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5.82%,均为无限售流通股[1] - 基金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00万股(占总股本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00万股(占总股本2%),合计减持不超过300万股(占总股本3%)[1] - 减持原因为支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1] 财务表现 - 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3年亏损:2022年-2467.17万元、2023年-3916.79万元、2024年-6795.84万元,2024年同比扩大73.51%[1][2] - 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2020年-198.65万元、2021年-1905.30万元、2022年-4036.52万元、2023年-6328.07万元、2024年-8236.57万元,2024年同比扩大30.16%[1][2] - 2024年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5.99%,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56.80万元,同比下滑1059.20%[2] - 2024年末总资产12.69亿元,同比下降2.87%,净资产10.92亿元,同比下降4.32%[2] 历史财务数据 - 2019-2024年营业收入呈现波动:2019年1.916亿元、2020年1.241亿元(同比-35.25%)、2021年1.438亿元(同比+15.89%)、2022年1.499亿元(同比+4.26%)、2023年1.622亿元(同比+8.23%)、2024年1.719亿元(同比+5.99%)[2][3][4] - 2019年归母净利润6049.41万元,2020年2419.29万元(同比-92.45%),2021年182.55万元(同比-92.45%)[3][4] 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19年7月22日登陆科创板,发行价38.09元/股,发行2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9.52亿元,净额8.65亿元[4][5] - 发行费用8704.16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7618万元由中信建投收取[5] - 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批产线升级(3.06亿元)、睿光航天设备研发生产(2.57亿元)、研发中心建设(1.6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5] - 公司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4] 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名称: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亿元,实缴资本7499.9982万元[5] - 行业分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注册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