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合集成(688249)

搜索文档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关于向全资子公司增资并引入外部投资者的公告
2024-09-25 18:55
增资信息 - 各方拟对皖芯集成合计增资95.5亿元,晶合集成拟出资41.5亿元,外部投资者拟合计出资54亿元[2][4] - 增资后皖芯集成注册资本将由5000.01万元增至95.88553836亿元[2][4] - 增资后晶合集成持有皖芯集成股权比例降至43.7504%,仍为第一大股东且有控制权[3][5] 项目情况 - 晶合集成三期项目投资总额210亿元,计划建设产能约5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4]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7月31日,皖芯集成资产总额504224.11万元,负债总额502626.34万元,净资产1597.77万元;2024年1 - 7月营收0.00万元,净利润 - 3402.24万元[13] - 经评估,截止2024年7月31日,皖芯集成资产增值3408.08万元,增值率0.68%;股东全部权益增值3408.08万元,增值率213.30%[16] 交易相关 - 2024年9月24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增资议案[7][27]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无需股东会审议[3][7] - 本次交易相关协议未签署,实施存在不确定性风险[3][26] 未来展望 - 本次增资利于拓展车用芯片特色工艺技术产品线[25] - 公司与皖芯集成产能可相互支援,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降低运营成本[25]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二次会议决议
2024-09-20 16:23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19日召开[1] - 会议通知于2024年9月13日以电子邮件方式送达独立董事[1] - 应出席独立董事3人,实际出席3人[1] 会议决策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1] - 独立董事一致同意该事项并提交董事会审议,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1][2]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20 16:23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9月19日召开[2] - 会议通知于2024年9月13日以电子邮件送达全体监事[2] - 应到3名监事,实到3名[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3] - 关联监事杨国庆回避表决,2票赞成通过[3]
晶合集成: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2024-09-20 16:23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合集成"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 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2023 年 1 月修 订)》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晶合集成拟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事项进行了审慎核 查,具体核查情况及意见如下: 一、关联交易概述 (一)交易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功率半导体行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合肥方 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晶科技")规划建设功率半导体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 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控制、消费电子及光伏等领域。晶合集成结合未来发展 战略,拟通过投资方晶科技助其布局功率半导体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多 元化发展,力求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因此公司拟与合肥建恒新能源汽车投资基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建恒新能源")、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 ...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达到3%暨回购进展公告
2024-09-06 17:1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12月25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3月15日至2025年3月14日[2] - 预计回购金额5亿至10亿元[2] 回购情况 - 累计已回购股数60773054股,占总股本3.03%[2] - 累计已回购金额873296953.16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2.97元/股至15.31元/股[2] 其他 - 公司总股本2006135157股[4] - 与上次披露数相比,回购股份占比增加0.12%[4] - 回购成交最高价15.31元/股,最低价12.97元/股[4]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4-09-02 16:5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3年12月25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3月14日至2025年3月15日[2] - 预计回购金额5亿至10亿元[2][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5834.68万股,占总股本2.91%[2][4] - 累计已回购金额8.3865670163亿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2.97元/股至15.31元/股[2]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关于参加2024年半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9-02 16:51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4年9月12日14:00 - 16:00参加半年度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专场集体业绩说明会[4] - 以网络文字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举行[4] 提问与查看 - 投资者可在2024年9月11日16:00前提前提问题[2] - 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主要内容[6] 其他信息 - 2024年半年度报告于2024年8月14日披露[2] - 参加人员有董事等[6] - 联系部门为证券事务部,有电话和邮箱[6]
晶合集成:晶合集成关于新产品研发进展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2024-08-20 18:3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首颗1.8亿像素全画幅CIS成功试产[2] - 产品基于自主研发的55纳米工艺平台[2] - 产品具备领先性能且创新优化光学结构[2] - 新产品量产尚需周期和验证流程[5] - 项目存在效益不及预期风险[5] 未来展望 - 产品试产助完善中高阶CIS布局[3] - 产品试产助提升产品多元化[3] - 产品试产助填补本土产业空白[3]
晶合集成:公司上半年业绩稳健,产能和研发持续推进
华安证券· 2024-08-19 10:40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在2024年的业绩将显著增长,预计收入和利润都将实现大幅提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概览 - 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14.64亿元,2024年的预测营业收入为19.38亿元,同比增长32.4% [2] - 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为11.73亿元,2024年的预测净利润为17.23亿元,同比增长46.9% [2]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的毛利率为58.67%,2024年的预测毛利率为68.53%,同比增长16.8% [2] - 公司2023年的研发费用为293.7亿元,2024年的预测研发费用为342.9亿元,同比增长16.7% [2] 公司产品结构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DDIC、CIS、PMIC、MCU和Logic,其中DDIC占比最高,达到68.53% [3][26] - 公司产品在不同制程节点中的分布,55nm占比8.99%,90nm占比45.46%,110nm占比29.40%,150nm占比16.14% [3][22] 公司研发项目 - 公司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包括视频SoC、图像处理(ISP)、信号传输及视频桥接芯片等,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OLED屏、笔记本电脑OLED屏等 [65] - 公司还致力于开发55nm CMOS后照式和前照式工艺制程,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无人机等领域 [65] 行业地位与市场趋势 - 公司在代工领域市场地位稳固,是国内领先的显示驱动芯片代工厂 [9] - 报告预测OLED市场将持续增长,公司在OLED芯片工艺制程方面有显著进展 [36] 风险提示 - 报告提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DDIC库存高企,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等风险 [68]
晶合集成(688249) - 晶合集成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8)
2024-08-16 16:44
公司业绩概览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亿,同比增长48% [4] - 净利润达到1.9亿,实现扭亏为盈 [4] - 综合毛利率为24.43%,较上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 [4]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收入中,55nm制程占比约9%,45nm占比约45%,110nm占比约29%,150nm占比约16% [4] - 产品类别中,DDIC占比约69%,CIS占比约15%,PMIC占比约9% [4] 产能与市场展望 - 公司产能自3月份起持续满载,6月份对部分产品代工价格进行调整,预计下半年毛利将持续改善 [4] - 公司对下半年的行业景气度持积极和乐观态度 [4] 投资者问答 - 产能利用率:目前产能处于满载状态,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将维持高位水平 [5] - 55nm营收增长原因:主要用于生产中高阶CIS和DDIC,产品需求旺盛 [6] - 市场需求:DDIC市场需求稳定,CIS产能供不应求且市场需求量逐月增加,PMIC、MCU等订单数量也在稳定增长 [7] - 28nm进展:28nm的产品研发正在稳步推进中,OLED已经流片,进展非常顺利 [8] - CIS市场增量:未来CIS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终端市场需求提升和国产化替代 [9] - 2024年扩产方向:主要涵盖55nm、40nm,以高阶CIS为主要扩产方向,并依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充OLED显示驱动芯片产能 [10] - 资产减值准备: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为1,306万元,未来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性极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