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合集成(688249)
搜索文档
总金额超50亿!TCL科技、晶合集成完成最新增资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17 13:50
公司增资事件 - TCL科技注册资本由约187.8亿元增至约208亿元,增资金额超20亿元 [2][3] - 晶合集成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以现金方式向子公司皖芯集成增资30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28.4亿元 [6][7] - 增资完成后,皖芯集成注册资本将由95.89亿元增至124.29亿元,晶合集成持股比例由43.75%降至33.75%,仍为第一大股东 [7][9] TCL科技财务与运营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55.60亿元,同比增长6.65%,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 [4] - 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收575.51亿元,同比增长15.38%,毛利率为20.30% [5] - 公司已完成对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80%股权及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最终交易价格为110.88亿元 [5] 晶合集成技术与业务 - 公司主营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及其配套服务 [9] - 在OLED领域,40nm高压OLED显示驱动芯片已实现量产,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进展顺利 [9] - 针对AR/VR微型显示技术,正在进行Micro OLED相关技术开发,110nm Micro OLED芯片已成功点亮面板 [9] 行业活动与趋势 - TrendForce计划于2025年10月30日在深圳举办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议题涵盖Micro LED商机、MiP显示技术、LED电影屏等 [10][11] - TCL华星LED显示研发总监将就“发挥技术创新优势,赋能MLED价值提升”发表演讲 [11] - 研讨会涉及技术包括硅衬底GaN技术助力Micro-LED产业落地、AI助力AR眼镜破圈等 [11]
皖芯集成拟获 30 亿元增资,晶合集成放弃优先认购权仍保持控制权
巨潮资讯· 2025-10-17 11:00
交易概述 - 晶合集成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实施增资扩股,由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以现金30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 [2] - 增资后皖芯集成注册资本从958,855.38万元增至1,242,892.50万元 [2] - 晶合集成放弃优先认购权,增资后其对皖芯集成持股比例从43.7504%降至33.7521%,但仍为第一大股东并保持控制权 [2] 增资方合肥建投 - 合肥建投为国有独资公司,由合肥市国资委100%持股,注册资本132.98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肥建投资产总额7712.87亿元,净资产2590.3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0.91亿元,净亏损9.81亿元 [3] 标的公司皖芯集成 - 皖芯集成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销售和设计服务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皖芯集成资产总额139.66亿元,净资产91.0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2亿元,净亏损1.76亿元 [4] - 本次增资款将用于皖芯集成日常运营,包括购置设备和偿还主营业务相关债务 [4] 交易定价与评估 - 以收益法评估皖芯集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01.28亿元,增值率11.28% [4] - 双方协商确定投前估值为101.28亿元,合肥建投增资价格为1.0562元/注册资本,交易定价被认为公允合理 [4]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增资旨在增强皖芯集成资金实力,提升其在集成电路项目研发和产能扩充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4] - 此次增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4]
多部门印发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培育措施,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蓄势
搜狐财经· 2025-10-17 10:53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下跌2.39%,成分股德赛西威领跌,三环集团、科博达、晶合集成、紫光国微跟跌 [1] - 数字经济ETF下修调整,盘中换手率为2.36%,成交额为1607.24万元 [1] - 数字经济ETF近1月日均成交额为3110.73万元,近2周份额增长1200.00万份,实现显著增长 [1]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国家多部门于2025年10月4日印发措施,旨在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推动涌现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1] - 券商普遍看好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行业来年基本面持续企稳转好,相关科技成长企业及红利资产有望迎来投资良机 [1] - 财通证券指出需重视先进制程、先进封装、AI算力芯片等关键领域国产化机会,内需潜力大,创新周期需求增量未充分释放 [2] 指数构成与投资标的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中芯国际、寒武纪等,合计权重为54.31% [2]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当日普遍下跌,其中中芯国际下跌3.31%,汇川技术下跌2.92%,科大讯飞下跌3.18% [4] - 数字经济ETF场外联接基金代码为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787,C:015788 [4]
中银晨会聚焦-20251017
中银国际· 2025-10-17 10:17
10月金股组合 - 报告推荐的10月金股组合包括南方航空(600029.SH)、中远海特(600428.SH)、桐昆股份(601233.SH)、雅克科技(002409.SZ)、宁德时代(300750.SZ)、岭南控股(000524.SZ)、晶合集成(688249.SH)、深南电路(002916.SZ)、歌尔股份(002241.SZ)、捷顺科技(002609.SZ) [1] 宏观经济核心观点 - 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延续正增长,以美元计价,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6.1%,增速较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9月单月出口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明显加快3.9个百分点 [5] - 东盟、欧盟对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仍有支撑,贡献分别实现2.4和2.0个百分点;对美出口的拖累为4.2个百分点,负贡献度较8月收窄0.9个百分点 [6] - 部分机电产品维持出口优势,前三季度集成电路、通用机械设备及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3.3%、18.9%和21.4%;高技术产品进口活跃,前三季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进口同比增长27.2% [7] - 9月CPI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增长1.0%;PPI同比下降2.3%,连续两个月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受"反内卷"等政策影响 [9][12]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超出万得一致预期;M1同比增长7.2%,较8月上升1.2个百分点;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偏弱,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预期 [14][15][16] - 9月制造业PMI指数为49.8%,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实现51.9%;非制造业PMI指数为50.0%,环比小幅下滑 [18][20] 策略研究核心观点 - 即使指数震荡,内部也会有主升结构出现,最终占优的仍是"产业趋势"方向;报告通过"情景假设"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21] - 乐观情形下为典型"TACO"交易,市场经历从内需消费到红利再到科技和高端制造的行业轮动,"含自主可控量"高的科创指数修复最快 [21] - 中性情形下A股市场短期承压但风险可控,市场重心回归国内基本面,政策或加快"自主可控+内循环"体系建设 [22] - 悲观情形下市场风格转向"红利+稳定"主导,高股息、低估值板块成为主流;以中信成长风格指数为基准,15%幅度或是值得参考的回撤"阈值" [23] - 本轮市场短期走势叠加"止盈交易"属性,指数短期"震荡"概率大于"V型修复";中长期支撑A股走牛的长期逻辑未破坏 [24] 固定收益核心观点 - 食品价格继续对冲核心通胀,9月核心CPI同比涨幅1.0%,但食品价格使CPI整体保持同比微降;食品低通胀或具有持续性 [26] - 在股市保持强势的情景下,政策利率降息的难度可能增加,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仍是降息掣肘因素 [26][27] 交通运输行业影响 - 中美互征港口费将明显增加跨太平洋航线运营成本,船公司或尝试通过附加费将成本转嫁货主 [3][28] - 根据USTR细则,赴美船队在2026年或被征收超30亿美元的额外费用,中远海运集团预计征费高达15.27亿美元,占总体近半 [30] - 为规避费用,可能催生经第三国中转的"迂回贸易",航线网络或将重构;国内主要对美港口货物吞吐量可能受影响,内贸港口受影响较小 [31]
合肥建投30亿元增资皖芯集成,晶合集成放弃优先认购权,但仍有控制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56
合肥建投增资皖芯集成 - 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出资30亿元增资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1] - 增资完成后,合肥建投将成为皖芯集成第二大股东,持股22.85% [1][2] - 晶合集成仍对皖芯集成具有控制权,合并报表范围不变 [1] 皖芯集成历史融资与股权结构 - 2024年9月,皖芯集成曾引入外部投资者增资,晶合集成出资41.50亿元,外部投资者出资54亿元 [2] - 此次增资完成后,晶合集成持有皖芯集成33.7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2] - 合肥建投为晶合集成控股股东,合计控制上市公司39.73%的表决权 [3] 皖芯集成业务与财务状况 - 皖芯集成是晶合集成三期项目的建设主体,计划建设12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产能约5万片/月 [4] - 公司重点布局55纳米-28纳米显示驱动芯片、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微控制器及逻辑芯片 [4] - 2024年营业收入约1.66亿元,净利润约-3.22亿元;2025年1-6月营业收入约7.82亿元,净利润约-1.76亿元,收入增长显著 [4] 晶合集成运营与产品进展 - 晶合集成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高位,订单充足,收入规模稳定增加 [5] - 55纳米中高阶单芯片及堆栈式CIS芯片已批量生产,28纳米逻辑芯片已通过功能性验证 [5] - 新产品量产将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新增长点 [5] 增资的战略意义 - 增资旨在增强皖芯集成资金实力,提升其在集成电路项目研发、产能扩充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1][2] - 有利于加快拓展车用芯片特色工艺技术产品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 - 双方产能可相互支援,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2]
晶合集成(688249.SH):皖芯集成拟实施增资扩股 本次增资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
格隆汇APP· 2025-10-16 19:39
交易概述 - 晶合集成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拟实施增资扩股,由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以现金方式出资30亿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28.4亿元 [1] - 皖芯集成现有股东均不参与本次增资,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 [1] - 本次增资完成后,皖芯集成的注册资本将由958,855.38万元增加至1,242,892.50万元 [1]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皖芯集成的股权比例将下降为33.7521% [1] - 公司仍为皖芯集成第一大股东,且提名的董事占皖芯集成董事会席位过半数,公司对皖芯集成仍具有控制权 [1] - 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 [1] 增资目的与影响 - 增资旨在增强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的资金实力 [1] - 增资将提升皖芯集成在集成电路项目研发、产能扩充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1]
晶合集成(688249) - 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2025-10-16 19:02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458,889,352.83元,2024年12月31日为3,218,428,335.97元[17]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597,684,639.97元,2024年12月31日为3,285,992,186.86元[17]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2,506,772,984.52元,2024年12月31日为9,315,305,282.37元[17]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266,488,587.13元,2024年12月31日为71,846.46元[17] - 2025年6月30日负债合计4,864,173,227.10元,2024年12月31日为3,286,064,033.32元[17] - 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9,101,489,110.25元,2024年12月31日为9,277,669,585.0元[17]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3,965,662,337.35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563,733,618.34元[17]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782,211,145.42元,2024年度为165,607,961.08元[18] - 2025年1 - 6月营业成本733,455,013.23元,2024年度为159,231,994.63元[18]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282,510.18元,2024年度为20,439,659.27元[22]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6,737,839.69元,2024年度为33,023,248.86元[22] - 2025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423,022,010.10元,2024年度为6,597,901,421.91元[22] - 2025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70,000,000.00元,2024年度为9,620,000,100.00元[22] - 2025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428,468.88元,2024年度为20,350,750.00元[22] - 2025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648,905,808.49元,2024年度为2,989,164,338.50元[22] - 2025年1 - 6月所有者权益合计本年增减变动金额为 - 176,180,474.77元[25] - 2025年1 - 6月未分配利润为 - 498,519,982.29元[25] 资产情况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存款为340,258,530.01元,2024年12月31日为2,989,164,338.50元[186] - 2025年6月30日1年以内应收账款为946,924,608.93元,2024年12月31日为165,858,856.46元[186]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4,286,658.40元,2024年12月31日为1,968,792.83元[188] - 2025年6月30日存货账面余额为171,355,103.87元,账面价值为156,052,742.69元;2024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为59,472,281.68元,账面价值为59,462,863.99元[191] - 2025年6月30日其他流动资产中待抵扣进项税为7,168,030.64元,2024年12月31日为115,358.08元[191] - 2025年6月30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5,183,500,684.93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06,805,855.97元[193] - 2025年6月30日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6,788,450,127.63元,2024年12月31日为6,764,359,719.24元[195] - 2025年6月30日存货跌价准备为15,302,361.18元,2024年12月31日为9,417.69元[191] - 2025年6月30日土地使用权、房屋及建筑物合计金额为487,674,437.13[198] - 2025年6月30日土地使用权、房屋及建筑物账面价值为463,290,715.34[198] - 2025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软件及其他账面原值为77,377,636.86[198] - 2025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软件及其他账面价值为71,531,456.62[200] - 2025年6月30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482,625,829.41[200] - 2025年6月30日可抵扣亏损为773,674,498.94[200] - 2025年6月30日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合计为1,256,300,328.35[200] 审计与基础信息 - 审计涵盖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及2025年1 - 6月利润表等报表[6]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15] - 法定代表人等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评估持续经营能力[8] - 公司经营地址为合肥市新站区综合保税区内西测河路88号[3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邱显寰[33]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期会计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39] - 公司正常营业周期为一年[40]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41] 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54]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以摊余成本计量三类[55] - 公司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盈及盘亏金额计入当年损益[92] - 公司存货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91] - 动力及基础设施折旧年限为20 - 30年,年折旧率为5.00 - 3.33%;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 - 10年,年折旧率为20.00 - 10.00%;电子设备及其他折旧年限为3 - 5年,年折旧率为33.33 - 20.00%[108] - 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合同含多项履约义务按单独售价相对比例分摊交易价格计量收入[149] - 公司通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且不对其进行折现[163]
晶合集成:10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8:50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二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1]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中,集成电路业务占比98.6%,其他业务占比1.4% [1] - 截至新闻发稿时,公司市值为764亿元 [1]
晶合集成(688249) - 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涉及的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2025-10-16 18:47
公司基本信息 - 被评估单位是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40100MA8PU2572N,成立于2015年05月19日,注册资本为200613.5157万元人民币[11][18][19] - 委托人是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43.7504%股权[11][32] 股权变动 - 2022年12月设立时,合肥晶策出资0.01万元,持股0.0005%;合肥芯航出资2,000.00万元,持股99.9995%[20] - 2024年4月第一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01万元增至5,000.01万元,晶合集成持股60.00%[20] - 2024年9 - 12月第二次集体增资,16家企业出资955,00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953,855.3736万元,1,144.626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晶合集成认缴419,502.6069万元,持股43.7504%[26]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45,888.94万元,非流动资产1,250,677.30万元,资产总计1,396,566.23万元[29] - 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259,768.46万元,非流动负债226,648.86万元,负债总计486,417.32万元[29]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78,221.11万元,营业成本73,345.50万元[29] - 2024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为 - 0.94,营业利润为 - 32,234.23,利润总额为 - 32,233.05,净利润为 - 32,233.05[30] - 2025年1 - 6月资产减值损失为 - 1,530.20,营业利润为 - 17,623.51,利润总额为 - 17,618.95,净利润为 - 17,618.95[30] 评估相关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评估结论有效期自2025年6月30日至2026年6月29日[14][17] - 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评估,选取收益法评估结果作为结论[16] - 收益法评估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012780.83万元,增值102631.92万元,增值率11.28%[16] - 资产基础法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79,344.09万元,与收益法相差33,436.74万元,差异率3.41%[95]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于2029年度进入盈利阶段,2029 - 2038年企业所得税率为0%,自2039年起企业所得税率恢复为25%[87] 人员数据 - 截止评估基准日,公司有员工569名,其中制造369名,管理17名,研发183名[27]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12英寸晶圆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应用于车载等多领域[26][27]
晶合集成(688249)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及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暨关联交易的核查意见
2025-10-16 18:47
交易信息 - 合肥建投拟现金出资300,000万元认缴皖芯集成新增注册资本284,037.11万元[2] - 皖芯集成注册资本将由958,855.38万元增至1,242,892.50万元[2] - 本次增资后公司持有皖芯集成股权比例降至33.7521%[3] - 本次交易标的为皖芯集成股权,交易类型为放弃优先认购权[15] 财务数据 - 2025年1 - 6月公司资产总额1,396,566.23万元,2024年1 - 12月为1,256,373.36万元[18] - 2025年1 - 6月公司净资产910,148.91万元,2024年1 - 12月为927,766.96万元[18]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78,221.11万元,2024年1 - 12月为16,560.80万元[18] - 2025年1 - 6月公司净利润 - 17,618.95万元,2024年1 - 12月为 - 32,233.05万元[18] - 2025年6月30日合肥建投资产总额77,128,751.57万元,净资产25,903,062.16万元[14] - 2025年1 - 6月合肥建投营业收入2,409,132.63万元,净利润 - 98,107.31万元[14] - 采用收益法评估后皖芯集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1,012,780.83万元,增值102,631.92万元,增值率11.28%[22] 审批与协议 - 2025年10月16日公司董事会6票赞成通过增资扩股及放弃优先认购权议案[5] - 本次交易尚需股东会审批且关联人回避表决,还需有权部门同意[7] - 协议自满足先决条件且签字盖章后生效,需完成相关授权、评估等手续[30] - 本次交易相关协议未签署,实施存在不确定性[35] 其他要点 - 过去12个月内公司关联交易金额累计达3,000万元且占比1%以上[8] - 合肥建投直接持有公司23.35%股份,间接持有16.39%,合计控制39.74%表决权[9] - 标的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度合并报表口径可供分配利润的30%[27] - 晶合集成有权通过多种方式收购投资方所持皖芯集成股权,投资者可选择是否参与[28] - 公司控股股东不得处置持有标的公司股权且要保持实际控制权,不得从标的公司投资退出[33] - 本次增资符合公司及皖芯集成发展需要,增资后公司仍为第一大股东且有控制权,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