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方生物(688382)

搜索文档
益方生物20260629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公司 益方生物[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TYK2 抑制剂优势**:在银屑病治疗中 PASI 100 指标约达 50%,显著优于 BMS 已上市药物和武田药物;PASI 90 指标也大幅领先;药代动力学数据显示能全天保持药物暴露量在 IC90 以上,优于竞品[2][3][4] - **临床试验设计**:未来与 BMS 已上市的 TYK2 抑制剂头对头比较时,有望选更严格终点指标 PASI 90,体现疗效优势,为商业化奠基[4] - **适应症拓展**:除银屑病外,在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已启动临床试验,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获数据;其他在研 TYK2 抑制剂探索红斑狼疮和神经炎症等适应症,拓展将提升分子商业化价值[2][4] - **公司估值**:国内市场保守估值 100 亿元人民币(1.5 倍 PS),正常估值 150 亿元人民币(3 倍 PS);海外市场预计估值 200 亿元人民币;整体估值预计 300 亿元人民币,未来股价有较大空间[2][5] - **KRAS G12C 抑制剂前景**:市场前景乐观,销售峰值有望达 15 亿元;进入空白市场,患者和医生教育需求低,销售放量较顺利[2][9] - **贝福单抗预期**:销售放量面临上市晚和安全性考量挑战,但在 17 FY TKI 领域仍有望达 15 亿元及以上销售峰值[10] - **头对头三期临床试验重要性**:是评估创新药是否具备“Best - in - Class”潜力的黄金标准,能直接比较疗效和安全性,降低研发风险,提高成功率[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管线布局**:核心驱动因素是 TYK2 抑制剂进展;管线丰富,涵盖已上市的贝福和 KRAS G12C 抑制剂、处于三期临床的口服 SERD,TYK2 抑制剂银屑病适应症将进三期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试验已启动,2025 年 AACR 会议展示两个临床前分子[3] - **TikTok 抑制剂情况**:在银屑病治疗中展现优异临床数据,某款达 33%的 PAC100 缓解率,银屑病是商业化基础适应症,随其他适应症临床数据发布,商业化价值预计提升;BD 讨论主要基于银屑病适应症现有数据[6][7][8]
益方生物20260626
2025-06-26 23: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益方生物、贝达药业、正大天晴、艾伯维、强生、安进、诺华、礼来、BMS、武田、PTGX、Nimbus、DICE、赛诺菲 [1][3][11][13] - **行业**:创新药研发行业、银屑病治疗行业、痛风治疗行业、乳腺癌治疗行业 [2][3][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益方生物创新药管线情况 - **三代 EGFR TKI 贝福替尼**:由贝达药业负责销售,2024 - 2025 年销售趋势好,有望替代艾克替尼,扩大在 EGFR 突变肿瘤靶向药市场份额 [2][3] - **KRAS G12C 靶向小分子抑制剂**:2024 年上市,由正大天晴负责销售,销售情况好,预计获较好销售峰值 [2][3] - **口服 SERD 抑制剂**:国内进度最快,计划联合 HER2 ADC 或 CDK4/6 抑制剂推进一线治疗,对外授权国内公司销售,明后年完成关键临床试验并申报上市,有望成中国首个上市口服 SERD [2][6] - **TYK2 抑制剂**:2024 年银屑病二期临床试验展全球 BIC 潜力,已开启 IBD 等适应症临床研究,有望全球授权 [2][4] - **URAT 抑制剂**:改进自雷西纳德,国内外二期临床,美国联合别嘌醇试验,有望解决痛风市场安全性问题 [2][4] - **两款抗肿瘤药物(临床前阶段)**:WRN 抑制剂在 AACR 大会口头报告,有良好临床前数据 [4] 益方生物核心竞争力 - 由海归科学家创立,具备优秀立项能力及强大临床推进能力,能在不同领域和适应症开发具 BIC 潜力新药,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卓越立项及持续推动高质量创新研发 [3][8] 银屑病治疗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与迭代**:全球银屑病治疗市场经历多轮药物迭代,2023 年全球市场约 340 亿美元,美国接近 300 亿美元,从 TNF 阿尔法生物制剂到 IL - 23 单抗,疗效和给药周期显著提升,进入 PASI90 和 PASI100 时代 [5][9] - **未来发展方向**:提高药物便利性和疗效,生物制剂延长给药间隔或改口服是趋势,口服药若解决注射问题可扩大市场 [5][9][10] - **跨国药企布局**:艾伯维、强生、安进、诺华、礼来等布局银屑病口服药,部分面临专利到期压力,需开发新替代品 [11] - **第一代口服药表现**:如阿柏西普 2024 年峰值销售额 22 亿美元,未来可能达 25 - 30 亿美元,针对轻重症适应症,效果略逊生物制剂,但安全性好,在轻中度人群广泛应用 [12] - **下一代新兴技术和靶点**:包括 LL20、TYK2 抑制剂等,L17 和 L23 改口服,IRAK4 抑制剂有治疗潜力,跨国企业积极开发 [13] TYK2 抗体情况 - **发展现状**:开发以解决传统 JAK 抗体安全性问题,新一代 TYK2 药物有效性更好,如武田新型 TYK2 抗体二期临床表现优于 BMS 一代产品,在 IBD、SLE 等适应症有潜力 [14][15] - **全球交易情况**:交易活跃,如 PTGX 与强生、Nimbus 与武田、DICE 与礼来合作,艾伯维购买临床前阶段 TYK2 抗体,一期美国完成交易总包价值 10 - 20 亿美元,各大公司对新型抗体预期高 [16] 武田公司进展 - 药物针对银屑病适应症已上市,银屑病关节炎全球三期临床试验成功,预计很快上市,正在进行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三期临床试验,探索斑秃等其他适应症并启动研究 [17] - 其 BIC TikTok 抑制剂开发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全球二期临床试验,数据预计 2026 年公布 [18] 益方生物 TYK2 抑制剂 D2,570 情况 - 对 TYK2 亲和力高,对 JAK1 选择性好,中国银屑病二期临床试验中,高剂量组 PASI 100 有效率 50%,优于多种同类药物,入组患者基线差仍疗效优,有望成下一代全球 best in class 药物,对比其他药物表现出更高疗效,新一代口服 TGF - β 抑制剂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并争夺单克隆抗体市场份额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强生调研显示,未接受治疗的美国银屑病患者中 30%因注射问题、75%因安全性拒绝生物制剂,已使用生物制剂患者中 75%愿替换成相似疗效且更便利口服药 [10] - 溃疡性结肠炎 2024 年销售额接近 200 亿美元,市场缺乏高效药物 [18] - 目前银屑病市场中,口服用药占比不足 5% [19][20]
毛利率“不适用”、研发人员大幅减少 益方生物回复年报监管问询
经济观察网· 2025-06-26 14: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下降9.0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0亿元,同比亏损减少15.41% [1] - 96%的收入依赖技术授权及销售提成,其中格索雷塞研发里程碑收入1.51亿元(占比89%),贝福替尼销售提成1637.86万元(占比9.7%) [1] - 毛利率披露为"不适用",因收入主要为一次性研发里程碑收入,各期毛利率不具备可比性 [1] 研发与管线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3.84亿元,同比下降13.22% [2] - 研发人员较去年减少36人,主要因D-1553(格索雷塞)注册临床试验结束,临床监查需求缩减 [2] - 研发人员调整未涉及关键岗位或研发投入收缩,系基于产品管线研发周期的人力资源配置 [2] - 公司聚焦肿瘤、代谢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与贝达药业、正大天晴、辉瑞、默沙东等企业达成合作 [2] 应收账款与风险 - 应收贝达药业1.8亿元里程碑款项逾期,已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按10%比例计提) [2] - 贝达药业表示将按协议履行付款义务 [2] - 公司目前除贝福替尼、格索雷塞两款已授权产品外,其余产品处于新药上市申请或临床研发阶段,尚未商业化 [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通过临床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推进,获得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以改善盈利状况 [3] - 目前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需保持较大研发投入 [3]
益方生物现4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33.8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1:50
大宗交易情况 - 6月25日发生4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量33.80万股,成交金额1025.48万元,成交价格均为30.34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11.42% [2] - 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1笔交易中,合计成交金额200.24万元,净买入200.24万元 [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11亿元 [2] 市场表现 - 6月25日收盘价34.25元,上涨3.85%,日换手率3.90%,成交额5.27亿元 [2]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169.62万元,近5日累计上涨8.52%,近5日资金净流入3882.17万元 [2] - 最新融资余额2.25亿元,近5日增加1862.56万元,增幅9.03% [2] 交易明细 - 中信建投证券北京望京营业部买入14万股,成交金额424.76万元 [2] - 华泰证券北京分公司买入6.6万股,成交金额200.24万元 [2] - 国投证券连云港营业部买入6.6万股,成交金额200.24万元 [2]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6.6万股,成交金额200.24万元 [2] - 所有卖方均为中国国际金融上海分公司 [2]
亏损2.4亿、1.8亿应收逾期!益方生物年报问询函回复曝光经营隐忧
新浪证券· 2025-06-25 18:3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 69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 40亿元 亏损同比扩大14 5% [1] - 技术授权及销售提成收入占比达96% 其中格索雷塞研发里程碑收入1 51亿元(占比89%) 贝福替尼销售提成1637 86万元(9 7%) [2] - 营业成本仅392 39万元 主要为贝福替尼2%销售额分成支付给第三方技术授权费 [2] 财务异常与监管关注 - 核心产品贝福替尼1 8亿元里程碑款逾期 占应收账款总额77% 已计提1800万元坏账准备(按10%比例) [3] - 毛利率指标"不适用" 因收入结构以一次性里程碑款为主 [2] - 格索雷塞相关应收账款1 62亿元已全额收回 显示正大天晴履约能力稳定 [3]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 - 贝福替尼(第三代EGFR抑制剂)中位PFS达22 1个月 但国内已有6款同类产品上市 面临奥希替尼等先发优势 [4] - 格索雷塞(KRAS G12C抑制剂)为国产第二款获批产品 全球市场2023-2032年增长预期仅27% 海外竞品安进索托拉西布2023年销售额同比降2% [4] - 国内劲方生物/信达生物的福泽雷塞已抢先上市 格索雷塞需通过联合用药临床试验寻求差异化 [4] 研发管线进展 - 口服SERD药物D-0502(乳腺癌)处于III期注册临床 预计2026年获批 [5] - URAT1抑制剂D-0120(痛风)完成IIb期试验 但美国联合用药试验进度缓慢 [5] - TYK2抑制剂D-2570(银屑病)II期数据积极 但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刚启动试验 [5] - 研发投入3 84亿元 同比下降13% 人员缩减36人因部分临床试验结束 [5] 募投项目调整 - 原"总部基地建设项目"两次变更 最终调整为"上海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 调减募资金额 [6] - 新药研发项目资金使用率仅45 31% 公司解释为"按计划推进"但未明确延期风险 [6]
益方生物(68838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2025-06-24 18:17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879.04万元,营业成本392.39万元,归母净利润 - 24,020.38万元[1] - 正大天晴研发里程碑收入16,000.00万元(含税),格索雷塞销售提成146.84万元,贝达药业贝福替尼销售提成1637.86万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确认金额36477.63万元,实际付款进度18125.88万元,应收账款余额18351.75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817.58万元[16] - 应收贝达药业里程碑款项1.8亿元逾期,已按1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15][16][17] - 2023 - 2024年贝福替尼销售提成分别为552.69万元、1,637.86万元[27] 产品进展 - 格索雷塞许可产品2L NSCLC于2024年11月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2L NSCLC MAH于2024年11月转移完成[4] - 截至2025年6月,D - 0502Ⅲ期临床整体入组进度约60%,预计2027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2027 - 2028年在中国提交NDA[43][44] - D - 0120中国Ⅱb期临床于2024年11月完成,预计2027年完成Ⅲ期高尿酸血症临床试验,2028年在中国提交NDA[46] - D - 2570银屑病Ⅱ期临床于2024年11月完成所有访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Ⅱ期临床试验于2025年5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48] - 2025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的临床前药物候选化合物YF087及YF550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的突破性研究壁报展示环节[36] 市场数据 - 全球NSCLC发病数从2019年的193.76万例增至2023年的216.94万例,预计2032年达274.32万例[19] - 中国NSCLC发病数从2019年的83.02万例增至2023年的92.66万例,预计2032年达114.54万例[19] - 2023 - 2024年前三季度奥希替尼销售额分别约52亿元、30.31亿元;2023年阿美替尼销售额约35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40亿元;2024年伏美替尼销售额约35亿元[21] - 全球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3.1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7.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0%[22] 财务相关 - 公司向D公司支付技术入门费1000万元计入研发费用,根据贝福替尼年净销售额的2%支付技术许可费计入营业成本[1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8434.70万元,同比下降13.22%,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发费21643.87万元,占比56.31%[42] - 2024年公司前五大研发服务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12217.44万元[51] - 2024 - 2022年公司研发外包金额分别为19830.82万元、23500.27万元、29090.64万元,占比分别为51.60%、53.06%、63.04%[54] - 截至2024年末,新药研发项目募集资金使用进度约45.31%[64]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2025年启动D - 2570针对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34] - 未来两年格索雷塞NSCLC一线治疗相关研发里程碑款项合计不超过8,000万元[29] - 公司无法准确预测未来两年内与销售相关的里程碑款项或销售提成收入[30] 其他事项 - 2022年11月米拉蒂起诉公司侵害其技术秘密,要求赔偿9,900万元,2024年9月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12月米拉蒂提起上诉,截至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日,案件二审已立案,尚未开庭审理[83][84] - 公司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临床项目管理SOP》等制度,设置专门研发部门及清晰架构[57] - 采购金额超过50万时,申请付款流程前,研发部门或个人需提前向财务部发送采购付款邮件报备[58][59][60]
益方生物(68838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对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报问询函的专项说明
2025-06-24 18:15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6,879.04万元,营业成本392.39万元,归母净利润 - 24,020.38万元,期末应收账款16,534.16万元[4] - 2024年正大天晴格索雷塞研发里程碑收入15,094.34万元,销售提成收入146.84万元[6][7] - 2024年贝达药业贝福替尼销售提成收入1,637.86万元[7] - 公司授予正大天晴知识产权许可,款项16,000.00万元(含税)[10] - 公司向D公司支付贝福替尼技术入门费1,000万元计入研发费用,按年净销售额2%支付技术许可费计入营业成本[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确认金额6477.63万元,实际付款进度18125.88万元,应收账款余额8351.75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817.58万元[14] - 2024年研发投入38434.70万元,同比下降13.22%[44] - 2024年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发费21643.87万元,占研发投入比56.31%[44] - 2024年研发外包金额19830.82万元,占研发费用比51.60%[55] 市场数据 - 全球NSCLC发病数从2019年193.76万例增至2023年216.94万例,预计2032年达274.32万例;中国从2019年83.02万例增至2023年92.66万例,预计2032年达114.54万例[19] - EGFR突变阳性在全球约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30% - 35%,在亚洲人群中达40% - 50%[19] - G12C约占所有KRAS突变的15%,在约13%的NSCLC、3% - 4%的CRC中发生突变[23] - 全球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市场预计从2023年3.1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27.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7.0%[23] - EGFR在中国NSCLC患者中占比达40% - 50%[33] - KRAS G12C突变在中国约4.3%的肺癌、约2.5%的结直肠癌、约2.3%的胆管癌患者中发生[33] 产品数据 - 贝福替尼二线治疗II期临床中位PFS为16.6个月,颅内ORR为66.7%;一线治疗III期试验中位PFS为22.1个月[20] - 格索雷塞单药II期研究ORR为52%,DCR为88.6%,中位DOR为12.5个月,中位PFS为9.1个月,中位OS为14.1个月,≥3级不良反应率低,导致停药的TRAE发生率为0[24][25] - D - 0502单药治疗ER阳性、HER2阴性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受益率达47.1%,ORR为15.7%,中位PFS为7.4个月[46] 未来展望 - 与贝达药业、正大天晴合作,预计贝福替尼和格索雷塞收入规模有望增长[32][33] - 若合作方商业化工作不顺利,两款产品收入规模有下降或持续较小风险[34][35] - 2025年计划启动D - 2570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3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3月自主研发的临床前药物候选化合物YF087及YF550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壁报展示环节[39] - 现有1款处于注册临床试验阶段产品D - 0502,2款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产品D - 0120、D - 2570和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44] - D - 0502预计III期临床试验2027年完成,2027 - 2028年在中国提交NDA[45][46] - D - 0120中国IIb期临床2024年11月完成,III期预计2027年完成,2028年提交NDA;美国II期临床已完成患者入组,预计今年读出数据[47,48] - D - 2570银屑病II期临床2024年11月完成,预计2027年完成III期,2028年提交NDA;溃疡性结肠炎II期临床2025年5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无 其他新策略 - 建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临床项目管理SOP》等制度[56] - 通过加强临床统筹、寻求合作、积淀技术等举措降低D - 0120研发进度略晚于预期的影响[50] - 将总部基地建设项目调整后的节余募集资金投入新药研发项目[74]
益方生物(688382) - 益方生物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5-06-24 18:15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879.04万元,营业成本为392.39万元,归母净利润为 - 24,020.38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16,534.16万元[2] - 2024年度格索雷塞相关收入15,094.34万元,贝福替尼销售提成收入1,637.86万元,合计16,879.04万元[5] - 公司授予正大天晴研发里程碑许可产品2L NSCLC相关款项16,000.00万元(含税),于2024年11月确认收入[7]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为38434.70万元,同比下降13.22%[44]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福替尼二线治疗获批累计确认金额8000万元,实际付款进度0%,应收账款余额8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800万元,逾期金额8000万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福替尼一线治疗获批累计确认金额1亿元,实际付款进度0%,应收账款余额1亿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000万元,逾期金额1亿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福替尼上市后年净销售额提成累计确认金额2321.98万元,实际付款2125.88万元,应收账款余额196.1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9.80万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格索雷塞相关累计确认金额16155.65万元,实际付款16000万元,应收账款余额155.65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7.78万元[13] - 公司应收贝达药业里程碑款项1.8亿元逾期,已计提坏账准备1800万元[14] 市场数据 - 全球NSCLC发病数从2019年的193.76万例增至2023年的216.94万例,预计到2032年增至274.32万例[17] - 中国NSCLC发病数从2019年的83.02万例增至2023年的92.66万例,预计到2032年增至114.54万例[17] - 全球EGFR突变阳性约占NSCLC患者的30% - 35%,亚洲人群中比例达40% - 50%[17] - 全球KRAS G12C抑制剂药物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3.1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7.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0%[21] 产品数据 - 贝福替尼二线治疗中位PFS为16.6个月,颅内ORR为66.7%;一线治疗中位PFS为22.1个月[19] - 格索雷塞单药在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中ORR为52%,DCR为88.6%,中位DOR为12.5个月,中位PFS为9.1个月,中位OS为14.1个月[2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在政策、竞争格局和产品迭代未重大变更时,贝福替尼和格索雷塞收入规模有望增长[30] - 若合作方商业化工作不顺利或无自主外销产品,公司收入规模有下降或持续较小风险[3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格索雷塞开展NSCLC一线治疗和结直肠癌等新适应症临床研究,D - 2570计划2025年启动针对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33] - 2025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的临床前药物候选化合物YF087及YF550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壁报展示环节[35] - D - 0502Ⅲ期临床试验截至2025年6月整体入组进度约60%,预计2027年完成,2027 - 2028年在中国提交NDA[45] - D - 0120中国Ⅲ期高尿酸血症临床试验预计2027年完成,2028年在中国提交NDA,美国痛风Ⅱ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读出数据[48] - D - 2570银屑病Ⅱ期临床研究2024年11月完成,预计2027年完成Ⅲ期临床,2028年提交NDA申请,溃疡性结肠炎Ⅱ期临床试验2025年5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50] 研发供应商与外包 - 2024年公司前五大研发服务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12217.44万元,其中A公司5299.21万元、B公司3424.76万元、C公司1595.57万元、D公司1392.39万元、E公司505.51万元[53][54] - 近三年公司研发外包金额分别为2024年19830.82万元、2023年23500.27万元、2022年29090.64万元,占比分别为51.60%、53.06%、63.04%[57] 总部基地项目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2023年10月和2024年8月进行2次变更,现变更为上海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并调减募集资金金额[76]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居里路1号)在建工程期初余额50.00万元,本期增加225.10万元,减少275.10万元,主要转入管理费用[80] 诉讼情况 - 2022年11月米拉蒂起诉公司等侵害其技术秘密,要求赔偿9,900万元[90] - 2024年9月一审法院判决驳回米拉蒂诉讼请求,12月米拉蒂提起上诉[90][91]
益方生物: 益方生物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30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20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1000弄63号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135人,持有表决权数量258,155,916股,占公司表决权总数的44.6383%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由王耀林先生主持,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结果 - 所有议案均获得通过,无被否决议案 [1] - 普通股股东对多项议案的同意比例均超过99%,最高达99.9909% [1][2][3] - 反对票比例最高为0.1931%,弃权票比例最高为0.0603% [2][3] 表决细节 - 涉及重大事项的议案中,5%以下股东的表决情况未披露具体数据 [3] - 律师李辰亮、王珏玮见证认为会议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 [3] 公司公告 - 公告由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编号2025-024 [1][4]
益方生物: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关于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24
股东大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召集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并于会议召开20日前在指定媒体披露通知,列明投票方式、时间地点及审议事项等关键信息 [3]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0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1000弄63号举行,由董事长王耀林主持,网络投票时间覆盖交易时段9:15-15:00 [4] - 实际召开情况与公告完全一致,程序符合《公司法》《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 [4] 出席人员与召集人资格 - 现场会议出席股东及代理人代表有效表决权股份177,031,407股,占股权登记日总表决权股份30.6109%,网络投票股东135名代表258,155,916股,占比44.6383% [4][5] - 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资格符合法规要求,出席人员包括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 [5] 表决程序与结果 - 会议审议12项议案,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无临时提案或修改议案情形 [6] - 关键议案表决结果: - 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年报及财务决算报告均获通过 [7][8] - 2025年财务预算、利润分配方案及董事/监事薪酬议案通过 [8] - 取消监事会及修订《公司章程》等特别决议议案获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同意 [9] - 表决程序合法有效,统计结果由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数据支持 [6][7] 法律意见结论 - 律师确认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结果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与公司章程,决议合法有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