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材料(688503)

搜索文档
聚和材料第二大股东拟减持 2022年上市超募18.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4-11-21 10:46
公司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持股5%以上股东陈耀民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1] 股东减持计划 - 陈耀民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7,261,00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 [1] - 其中,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420,33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840,672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 [1] - 减持价格按减持实施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陈耀民持有公司股份21,805,70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9.01% [2] - 减持计划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陈耀民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情况等情形择机决定是否实施本次股份减持计划 [2] 公司股权结构 - 陈耀民为聚和材料第二大股东 [3]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165,627,886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6,449,224股,本次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数为159,178,662股 [7]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聚和材料于2022年12月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2,80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10.00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308,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92,013.25万元 [3] - 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189,326.25万元 [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不含税)总额为15,986.75万元,其中安信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2,000万元 [4] 公司权益分派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显示,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111,910,734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38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8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0,207,974.89元,转增53,717,152股,本次分配后总股本为165,627,886股 [5]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显示,按照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的原则,拟派发现金红利180,037,512.08元(含税),调整后的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13104元(含税) [8] - 按照维持转增比例不变的原则,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8股 [8]
聚和材料: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4-11-20 18:59
公司公告 - 聚和材料(688503)公告,持股9.01%的股东陈耀民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72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 [1]
聚和材料: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4-11-20 18:55
证券代码:688503 证券简称:聚和材料 公告编号:2024-087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股东陈耀民先生持有公司股份 21,805,701 股,占 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9.01%;以上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及公司上市后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其中 9,957,150 股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 份,已于 2023 年 12 月 11 日起上市流通;11,848,551 股来源于公司实施资本公 积金转增股本取得的股份。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公司近日收到股东陈耀民先生的《关于股份减持计划的告知函》,因股东自 身资金需求,陈耀民先生计划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 7,261,008 股,拟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不超过 3%。其中,通过 集中竞价交易 ...
聚和材料2024Q3点评:下游排产放缓影响出货,新产品积极开拓
东吴证券· 2024-11-20 14:26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Q1 - Q3营收98.3亿元,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减少4.5%;毛利率8.9%,同比减少2.1pct,归母净利率4.3%,同比减少1.7pct。其中2024年Q3营收30.6亿元,同比减少4.9%,环比减少19.7%;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减少28.9%,环比减少45.3%;毛利率4.6%,同比减少7.6pct,环比减少8.4pct;归母净利率4%,同比减少1.3pct,环比减少1.9pct[2] - 下游排产放缓影响出货、银点下滑影响毛利。2024年Q1 - Q3银浆出货量超1600吨,同比增长11%,N型占比约75%。其中Q3出货超450吨,环比减少27%,同比减少26%,其中N型占比85%。Q3出货下降主要系下游需求平淡、电池排产受限所致,整体市占率保持30%以上。24Q3毛利率为4.55%,环比减少8.41pct。主要由于银点价格下行,公司高价银粉库存先进先出法导致毛利受到波动影响。展望Q4,随下游排产提升、银浆出货有望环比提升[3] - 银粉自供提升、新产品积极开拓。公司银粉自供持续提升,Q3银粉月产量达40吨,出货20吨以上,已经实现10%+银粉自供;常州投建3000吨银粉项目预计最晚25Q1开始投产,逐步爬坡支撑后续盈利。0BB胶水导入顺利,目前已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同时在推进不同电池技术的0BB工艺。BC端亦推出绝缘胶产品,未来随0BB及BC增长有望带动新产品放量[3] - 费用率持续优化、存货环比优化。公司2024年Q1 - Q3期间费用4.1亿元,同比增长35.4%;费用率4.2%,同比增长0.1pct。其中Q3期间费用1.2亿元,同比减少6%,环比减少29.1%;费用率3.9%,环比减少0.5pct。2024年Q1 - Q3经营性净现金流为 - 8亿元,同比减少58.3%。其中Q3经营性现金流为 - 2.7亿元,环比减少65.7%,同比减少135.9%。2024年Q1 - Q3资本开支1.5亿元,同比增加103.6%。其中Q3资本开支0.6亿元,同比增加250.3%,环比增加5.9%。24Q3末存货9.1亿元,较年初减少31.1%[4] -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考虑行业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4 - 26年归母5.8/7.2/8.3(前值为7.4/8.9/10.2)亿元,同增32%/23%/15%,给予25年23X,维持“买入”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A - 2026E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分别为6504、10290、14235、15605、17339,同比分别为27.94%、58.21%、38.33%、9.62%、11.11%[1] - 2022A - 2026E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分别为391.21、442.08、584.74、717.83、827.84,同比分别为58.53%、13.00%、32.27%、22.76%、15.33%[1] - 2023A - 2026E每股净资产(元,LF)分别为29.70、22.81、25.86、29.28[11] - 2023A - 2026E资产负债率(%,LF)分别为34.36、36.01、36.98、37.51[11] - 2023A - 2026E毛利率(%)分别为9.82、9.10、9.03、8.92[11] - 2023A - 2026E归母净利率(%)分别为4.30、4.11、4.60、4.77[11] 产品业务总结 - 银浆业务受下游排产影响,2024年Q1 - Q3出货量超1600吨,同比增长11%,N型占比约75%,Q3出货超450吨,环比减少27%,同比减少26%,其中N型占比85%,整体市占率保持30%以上[3] - 银粉自供提升,Q3银粉月产量达40吨,出货20吨以上,已经实现10%+银粉自供,常州投建3000吨银粉项目预计最晚25Q1开始投产[3] - 0BB胶水导入顺利,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同时推进不同电池技术的0BB工艺,BC端推出绝缘胶产品[3]
聚和材料24三季报点评:受需求影响业绩有所波动,新技术、新产品有望导入贡献新增长
中泰证券· 2024-11-17 18:05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考虑下游电池排产偏弱影响银浆出货节奏等情况下修公司业绩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7.0/8.4亿元(前预测值6.2/8.0/9.3亿)同比+27%/+25%/+21%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聚和材料新产品新技术加速导入有望打造未来新增长曲线如子公司德朗聚相关产品的推进新产品陆续导入客户量产节奏有望加快[4] 报告相关目录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8.26亿同比+32.8%归母净利润4.21亿同比-4.5%毛利率8.9%同比-1.3pct24Q3实现营收30.61亿同比-4.9%环比-19.7%归母净利润1.22亿同比-28.9%环比-45.3%毛利率4.6%同比-6.7pct环比-8.4pct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66亿、162.66亿、184.43亿增长率分别为34%、18%、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7.0亿、8.44亿增长率分别为27%、25%、21%每股收益分别为2.31元、2.89元、3.49元[2] 财务状况 - 2023 - 2026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显示了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各年度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各项指标的数值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EBIT增长率、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等各项比率[10]
聚和材料:公司简评报告:行业导致业绩短期波动,新技术逐步落地
东海证券· 2024-11-12 15: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业绩有波动,银价波动及下游排产造成业绩短期波动,但受益于技术持续迭代及新业务发展,预计公司龙头地位持续稳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数据 - 2024年Q1 - 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6亿元,同比+32.80%;实现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4.47%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1亿元,同比-4.87%,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28.87%[5] - 2024 - 2026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35.77/159.07/178.36亿元(2024 - 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为147.17/170.19/191.92亿元),同比+31.94%/+17.16%/+12.13%,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5.67/7.30/8.32亿元(2024 - 2026年原预测值分别为6.41/8.15/9.24亿元)[7] 业绩波动原因 - 盈利方面,由于银价在二季度末大幅上升,后续回落导致公司Q3库存银粉成本较高,造成毛利率下降,Q3下游电池环节低开工率导致环比承压,预计后续随着电池片开工率上行有望出货反弹[5]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银浆产业链向上游一体化有望促进主营业务降本增效,子公司聚有银的银粉产品已实现PERC银浆、TOPCon银浆全系列覆盖,银粉单月产能超过40吨,产品单月销售超过20吨,另外常州3000吨银粉项目有望明年达产[6] - 胶黏剂方面,德朗聚针对0BB技术工艺开发出的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也是行业唯二实现量产的公司,正在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中快速推进;同时,针对BC组件封装要求,德朗聚同样成功推出新型绝缘胶与电池保护胶系列产品,未来随着0BB、BC技术导入,相关新品有望实现放量电子浆料方面,匠聚积极导入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未来将不断丰富及完善产品线,实现更多市场覆盖和客户渗透[6]
聚和材料:重研发持续创新,非银浆业务稳固发展
长江证券· 2024-11-11 17:04
报告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丨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同比下降4.47%,2024Q3收入同比下降4.87%、环比下降19.69%,归母净利同比下降28.87%、环比下降45.3%,2024Q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2%[1][4] - 2024Q3光伏电池行业排产较弱,公司往头部客户集中,N型浆料占比提升,财务上有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冲回,2024年1 - 3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 - 7.98亿元且同比持续改善,截止2024Q3总资产86.16亿元,所有者权益46.5亿元,资产负债率46.03%[5]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3亿元,占营业收入6.42%,截止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240人,占总人数比例达32.92%[5] - 展望后续,银浆方面重视研发,非光伏业务稳健扩张,光伏方面重视产品创新有新技术新产品突破,非光伏业务开发出多种产品并将技术延展到其他行业[6] -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2024年2月5日公告首期回购股份计划,回购资金总额3 - 6亿元,实际使用3.7亿元,2024年7月公告新一期回购计划,资金总额1.5 - 3亿元[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8.26亿元,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4.21亿元,同比下降4.47%;2024Q3实现收入30.61亿元,同比下降4.87%,环比下降19.69%;归母净利1.22亿元,同比下降28.87%,环比下降45.3%;2024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7.02%[1][4] - 2024Q3公司资产减值冲回3828万,信用减值冲回4257万,2024年1 - 3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 - 7.98亿元且同比持续改善,截止2024Q3总资产86.16亿元,所有者权益46.5亿元,资产负债率46.03%[5] -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显示了2023 - 2026年各项指标的情况,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的数值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还有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基本指标[10] 公司运营方面 - 2024Q3光伏电池行业排产较弱时公司往头部客户集中,N型浆料占比提升[5]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6.3亿元,占营业收入6.42%,截止2024年6月30日研发人员240人,占总人数比例达32.92%[5] - 展望后续,银浆方面重视研发,非光伏业务稳健扩张,光伏方面重视产品创新有新技术新产品突破,非光伏业务开发出多种产品并将技术延展到其他行业[6] -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2024年2月5日公告首期回购股份计划,回购资金总额3 - 6亿元,实际使用3.7亿元,2024年7月公告新一期回购计划,资金总额1.5 - 3亿元[6]
聚和材料: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消化高价库存毛利率短期承压
华创证券· 2024-11-01 2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61亿元,同比下降28.87%,环比下降45.30%;归母净利率3.99%,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1] - 公司银浆出货量超450吨,N型银浆出货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5%,但三季度初银价下行导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1] - 公司积极推进上游银粉产能建设,有助于提效降本,目前正在有序推进3000吨电子级银粉项目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1-3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8.26亿元,同比下降4.47%;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1] - 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0.61亿元,同比下降28.87%,环比下降45.30%;归母净利率3.99%,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3-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290/13,598/18,021/21,370百万元,442/562/704/815百万元 [3] - 公司2023-2026年毛利率预测分别为9.8%/8.7%/8.6%/8.5%,净利率预测分别为4.3%/4.1%/3.9%/3.8% [3]
聚和材料:2024年三季报点评:N型银浆占比提升,多元化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极
民生证券· 2024-10-31 2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光伏银浆业务 - 23Q3 受下游排产影响出货承压,N 型银浆占比持续提升 [2] - 布局上游银粉,保障原材料供应和降本 [2] 多元化布局 - 横向多元化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极 [2] - 非光伏银粉版块上,MLCC 领域用银粉、钌粉、铜粉均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35.52、153.78、170.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6.98、8.73亿元 [2] - 2024-2026年PE分别为23X、18X、14X [2]
聚和材料(688503) - 聚和材料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2024-10-30 18:1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6亿元,同比增长3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滑4%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7% [2] - 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超过1,610吨,同比增长11%,N型占比约73% [2] - 单三季度出货量超过450吨,环比承压主要因为下游电池环节开工率低迷 [2] 财务状况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6亿元,所有者权益46亿元,资产负债率46% [3] - 货币资金及金融性交易资产接近20亿元,银粉银浆等储备接近10亿元 [3] - 应收账款从2024年中报的28亿元下降至24亿元 [3] 研发投入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已超过6亿元,同比增长43% [3] - 单三季度N型产品占比达85% [3] - 公司储备的新技术、新产品近期有明显突破 [3] 新业务发展 - 银粉板块:单月产能超40吨,产品单月销售超过20吨 [4] - 胶黏剂板块:针对0BB技术工艺开发的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 [4] - 电子浆料板块:已在通信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等市场实现产品布局及单月吨级量产出货 [5]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公司针对行业金属化降本不断储备新技术,近期已在龙头客户中取得一定测试进展 [7] - 0BB胶水方面,公司已针对不同结构的组件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并在关键龙头客户中实现了大规模交货 [10] - BC绝缘胶方面,公司成功将其延伸至BC绝缘胶技术中并在龙头客户测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0] 市场与竞争 - 公司积极拥抱能够推动电池行业降本增效的新技术,与客户站在统一战线 [8] - 公司在银粉板块的布局情况,自供比例及外销计划,控制在50%自供比例 [9] - 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浆、粉、胶"为核心的材料科技集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