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材料(688503)

搜索文档
聚和材料(688503)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7-17 17:00
业务计划 - 公司计划用自有资金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13] - 交易目的是规避原材料银价波动不利影响[13] 交易额度 - 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4亿元[13] - 预计任一交易日持有最高合约价值不超25亿元[13] - 额度自股东会批准起十二个月内有效[13] 交易类型 - 交易类型主要包括白银期货、期权合约[14] 风险与应对 - 业务存在市场、操作等多种风险[15][16] - 公司已制定制度锁定价格、对冲风险[17] 审批情况 - 议案经董事会审议,提请临时股东会审议[19]
电新行业2025Q2前瞻及策略展望
长江证券· 2025-07-15 17:19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电新行业2025Q2进行复盘并对Q3做出策略展望,认为光伏、储能、锂电、风电、电力设备各细分板块基本面有向好趋势,新方向人形机器人和AIDC也有发展机遇,给出各板块投资建议和重点关注事件及个股[1][7] 光伏板块 H1行情复盘 - 1 - 2月国内光伏新增并网39.5GW,同比增长7.5%;1 - 3月新增并网59.7GW,同比增长30.5%;1 - 4月新增并网104.9GW,同比增长74.6%;1 - 5月新增并网197.9GW,同比增长150.0%。3月以来受国内抢装拉动,产业链价格普遍上涨,4月后抢装需求退坡,供应链价格松动下行[11] - 期间政策频出,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等,也有海外政策影响,如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双反终裁等[11] Q2业绩前瞻 - 量的层面,预计Q2出货环比增加,硅料环节企业出货环比趋势分化;利的层面,硅料价格有下降趋势,硅片、电池、组件受益于抢装涨价,光伏玻璃盈利受益于成本下降,光伏胶膜和逆变器盈利水平有望平稳[13] 需求分析 - 国内装机预期上修,5月新增光伏装机92.92GW,同比+388.03%,创单月新高;1 - 5月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149.97%,维持全年装机250 - 300GW判断,下半年国内地面电站旺季有望带动装机快速增长[15] - 海外市场有望复苏,5月组件出口21.37GW,同比 - 7.95%,环比 + 3.67%;1 - 5月累计出口101.30GW,同比 - 3.53%。非欧美市场5月出口12.42GW,同比 + 6.42%,欧洲十二国5月出口8.85GW,环比 + 9.57%,同比 - 22.74%,连续3个月环增[15] 供给分析 - 硅料6月产量约10.2万吨,环比基本持平,7月预计在10.3 - 11.0万吨区间,增量来自个别企业复产产线[22] - 硅片7月主要厂商计划降低开工率至4成左右;电池7月排产未使价格止跌,价格或进一步下探;组件7月排产环比下滑2%左右[26] 价格分析 - 抢装退坡后价格下跌,硅料7月上调报价,如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等有不同程度上涨[27] 政策分析 - 官方密集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预期强化,具体措施包括供需协同、规范政府行为、强化行业自律等[33] 策略展望 - 基本面主材底部明确,政策纾困预期加强,落后产能或加速退出;辅材跟随主链修复;新技术BC进展积极,金属化降本受关注[38] - 投资建议优选硅料环节和电池组件环节[38] - 关注产业链价格、组件排产、供给侧政策出台节奏,推荐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个股[38] 储能板块 H1行情复盘 - 受美国关税、补贴政策及国内政策影响,板块波动。如2月取消强制配储,美国多次加征关税等,但部分美国敞口小的标的超跌修复,户储企业排产环增带动板块景气抬升[42] Q2业绩前瞻 - 量的层面,Q1国内抢装带动大储出货增长,欧洲户储从被动去库存转向主动备货;利的层面,各环节价格和盈利自2024Q4企稳,2025Q1平稳,Q2单位盈利有望环比改善[44] 需求分析 - 电芯出货2025年1 - 5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196.5GWh,同比增长118%;终端需求1 - 5月国内储能累计装机13.4GW/32.1GWh,容量同比增长57%;累计中标36.6GW/153.1GWh,同比 + 191%[54] - 关税窗口对美增发,非美海外大储保持高增,美国1 - 5月累计装机4.615GW,容量同比增长49.5%;欧洲、澳洲、智利等区域需求旺盛[59] - 逆变器1 - 5月出口33.40亿美元,同比 + 7.96%;非欧美市场出口19.49亿美元,同比 + 13.01%;欧洲市场需求稳步增长[64] 价格分析 - 大储价格逐步企稳,小储电芯出现涨价[65] 策略展望 - 基本面大储产业链价格企稳,看好2025H2国内需求预期修复,海外非美需求增长有望兑现业绩;户储产业链转入主动补库,但终端需求增速弱,下半年海外工商储及户储新市场或带动景气提升[68] - 投资建议看好大储板块beta、户储景气及AIDC相关机会[69] - 关注国内市场化政策、大美丽法案后产业链对美布局等,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个股[69] 锂电板块 H1行情复盘 - 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如美发布“对等关税”、储能取消强配、固态电池催化等,基本面整体向好[73] Q2业绩前瞻 - 出货环增,景气延续,盈利底部盘整,不同环节量利趋势有差异,如电池量利环比或上升,负极量增利降等[75] 需求分析 - 短期国内重卡、欧洲动力、新兴储能超预期,2月起新能源车上牌渗透率维持在50%以上,产业链排产Q1淡季不淡,6月恢复,9 - 11月或进入旺季[77] - 长期乐观预期下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速有望达30%以上,2026年仍有望维持20%以上[80] 盈利分析 - 短期涨价预期兑现,盈利拐点显现,供给端产能利用率底部确立,但总量过剩需时间消化,结构性紧缺边际递减[83][85] - 锂电池格局稳定,盈利稳健,国内动力电池CR6超85%,储能价格企稳,有望迎来盈利修复[90] - 锂电材料关注7 - 8月排产环增、锂价修复窗口,Q3可能出现锂价反弹和板块上行窗口期[91][94] 固态电池分析 - 下半年催化因素多,但3 - 5年维度量产存争议,后续有峰会、政策检验等事件[95] 策略展望 - 基本面锂电池量利预期上修,电池材料可能出现反弹窗口,固态电池7月或演绎供应链逻辑[98] - 投资建议推荐有阿尔法的电池、产品升级和涨价的环节、新技术方向及相关标的[98] - 关注固态电池论坛峰会、新能源车销量等,推荐宁德时代、厦钨新能等个股[98] 风电板块 H1行情复盘 - 受市场传闻、项目进展、政策等因素影响,Q2海风管桩、陆风零部件企业出货交付起量,市场预期Q2业绩显著修复[101] 引言 - 新政刺激风电抢装,Q2海风开工加速放量,25年1 - 5月风电新增装机约46.28GW,同比增长134%;海风新增开工约5.65GW,同比增长23%[105] Q2业绩前瞻 - 海风管桩业绩景气,陆风环节有所分化,管桩、海缆、零部件量利同比环比上升,风机交付起量,下半年盈利有望修复[111] 各环节分析 - 管桩企业出货同比放量,有望量利双增,折旧摊薄效应显著[113] - 海缆Q2去年高基数,Q3有望加速,企业在手订单充裕[117] - 风机交付起量,价格企稳,下半年随着涨价订单交付,毛利率有望修复[120] - 铸锻件原材料价格下降,Q2交付起量,盈利有望持续修复[123] 策略展望 - 基本面海风Q2开工提速,业绩修复拐点明确,中长期装机有望增长;陆风短期景气加速,下半年重视风机盈利修复[128] - 投资建议推荐管桩、陆风零部件,关注风机、海缆环节[128] - 关注海风、陆风排产等,推荐天顺风能、东方电缆等个股[128] 电力设备板块 H1行情复盘 - 强催化偏少,总体表现跟随电新指数,受国网投资预算、招标等因素影响[131] Q2业绩前瞻 - 业绩总体持续向好,部分环节有望高增,2025年1 - 5月电网基建工程投资达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各环节量利趋势有差异[134] 国内情况分析 - 在建特高压密集投运,规划项目加快推进,下半年预计4直4交特高压核准开工设备招标,电源侧需求和利润率有超预期空间[137][149] - 特高压设备招标规模下半年有望快速释放,预计总体招标体量可达约550亿元,换流阀设备空间约166亿元[139] 海外情况分析 - 海外贸易环境缓和,亚非拉基建拉动出口增长,部分品种出口金额保持高位,但短期出口增速未加速,海外公司国内业务预期走弱[148] 策略展望 - 基本面特高压有望核准开工招标,电力数智化投资有望增长,出海需求向好[149] - 投资建议关注特高压、电力数智化、出海方向及电改配用电赛道[149] - 关注特高压招标核准等,推荐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个股[149] 新方向板块 H1行情复盘 - 人形机器人以消息驱动为主,分四个阶段,经历上涨、震荡、回落、再上行过程,产业进展逐步推进[152][154] - AIDC回调充分、低位震荡,受海外算力、云厂Capex等因素影响[155] Q2业绩前瞻 - 人形机器人海外特斯拉量产节奏调整,国内厂商后续量有望超预期;AIDC相关标的增速有望提升;AI应用短期内难以看到优质Agent放量[159] 各领域分析 - 人形机器人从丝杠谐波到灵巧手部件,海外与国产链并行,较多核心零部件具备批量制造能力,特斯拉链和国产链均有进展[160] - AIDC产业趋势确定,国内需求无虞,短期受美国芯片限制影响建设节奏,新技术海外链已布局直流架构[167] - AI应用优质开源大模型促进前景良好,电力领域有望加快AI技术落地[169] 策略展望 - 基本面人形机器人终端厂商25年量产趋势明确,AIDC算力建设需求有望大增,AI应用有望在电力等领域发挥作用[169] - 投资建议首推AIDC相关、关注AI应用和人形机器人量产驱动[169] - 关注DeepSeek模型发布等,推荐麦格米特、科华数据等个股[169]
聚和材料: 关于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股东会召开基本情况 - 股东会召开日期为2025年7月29日14点30分,地点在常州市新北区浏阳河路66号公司会议室 [1] - 投票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9:15-15:00,其中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时段为9:15-9:25、9:30-11:30、13:00-15:00 [1] 会议审议事项 - 本次股东会议案已通过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相关公告于2025年7月11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媒体 [3] - 无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 [3] 投票规则与程序 - 股东可通过证券公司交易终端或互联网投票平台(vote.sseinfo.com)投票,首次使用需完成股东身份认证 [3] - 同一表决权重复投票时以第一次结果为准 [3] - 融资融券、转融通等特殊账户投票需按《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执行 [2] 参会资格与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3日,A股股东(股票代码688503)有权参会 [5] - 自然人股东需持身份证及股票账户卡原件登记,法人股东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等材料 [5] - 异地股东可通过信函或邮件登记,需在2025年7月28日17:00前送达 [6] 其他会务安排 - 现场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9:00-17:00,地点与会议召开地址一致 [6] - 参会股东需提前半小时签到并携带身份证明文件 [6] - 会议联系方式包括公司地址、电话021-33882061及联系人林椿楠 [6]
聚和材料: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股东陈耀民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8,574,36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7.67% [1] - 本次质押股份数量为7,800,000股,占其持股比例41.99%,占公司总股本3.22% [1] - 质押起始日为2025年7月9日,质权人为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1] - 质押用途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未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业绩补偿担保 [1] 累计质押股份情况 - 本次质押后,陈耀民累计质押股份11,700,000股,占其持股比例62.99% [1] - 未质押股份数量为6,874,365股,占其持股比例37.01% [1] - 已质押股份中无冻结或限售股份 [1] 其他信息 - 公司未披露质押融资具体金额及利率等细节 [1] - 公告未提及行业或公司业务层面的影响分析 [1]
聚和材料: 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7
交易目的 - 公司及子公司拟开展白银期货、期权合约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仅限于实需背景之下,从事与公司日常经营产品原材料银粉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以规避原材料银价大幅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 通过白银期货、期权合约进行对冲操作,利用合理的金融工具锁定成本,降低风险,提高公司竞争力,保证经营业绩相对稳定 [2][5] 交易金额及期限 - 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预计动用的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预计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 [1][2] - 额度自公司股东会批准通过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有效,有效期内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1][2] 交易类型及资金来源 - 交易类型主要包括白银期货、期权合约 [3]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使用募集资金从事该业务的情形 [3] 审议程序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议案》,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1][3] - 公司股东会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上述额度范围和期限内,开展并审批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具体操作方案、签署相关协议及文件 [2][3] 交易风险分析 - 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存在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违约风险等,如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期权价格走势相背离可能造成损失 [4] - 其他风险包括判断偏差、资金流动性风险、合约活跃度低导致的成交风险、系统风险等 [4] 风险控制措施 - 公司以规避和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为主要目的,禁止任何风险投机行为,交易必须与公司实际业务相匹配 [4][5] - 公司制定《证券投资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明确操作原则、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 [4][6] - 公司通过分级管理形成监督机制,内部审计部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 [4][5] 交易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通过白银期货、期权合约进行对冲操作,可锁定成本,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具备必要性 [5] - 公司已制定相关制度并加强内部控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具有可行性 [6] 会计处理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进行核算与会计处理,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相关项目中 [6]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本次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与日常经营需求紧密相关,可降低原材料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并具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
聚和材料(688503)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0 20:15
股票激励计划 - 作废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3.91万股[3][4]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18.74元/股调整为18.33元/股[7] - 2024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可归属限制性股票127.15万股[10] 业务决策 - 公司及子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4亿,最高合约价值25亿[15][16] 会议表决 - 多项议案表决结果均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5][14][17][20]
聚和材料: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0
交易情况概述 - 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目的是规避原材料银粉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经营业绩稳定,增强财务稳健性 [1] - 交易类型主要包括白银期货和期权合约 [2]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 [2] - 预计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 [1] - 额度自股东会批准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可循环滚动使用 [1] 审议程序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的议案 [2] - 议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2] - 股东会授权经营管理层在额度范围内审批具体操作方案并签署相关协议 [1][2] 交易风险分析及风控措施 - 主要风险包括市场价格背离、判断偏差、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等 [3][4] -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严格遵循套期保值原则、制定交易策略、限制持仓量、分级管理等 [4] - 公司已制定《证券投资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明确操作流程和风控措施 [4][5] 交易对公司的影响及相关会计处理 - 金融衍生品交易有助于锁定原材料成本,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提高竞争力 [5] - 持仓量不超过现货需求量,确保交易与业务实际需求匹配 [5] - 会计处理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和列报 [6]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已履行必要审议程序 [6] - 业务与日常经营需求相关,可降低原材料波动对业绩的影响 [6] - 公司已制定相关制度并采取风控措施,保荐机构无异议 [6]
聚和材料: 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10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情况 - 本次拟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27.15万股,占首次授予总量的39.93%,涉及142名激励对象[1][17] - 归属股票来源为公司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授予价格经调整后为18.33元/股[1][18] - 首次授予日为2024年7月9日,第一个归属期为2025年7月9日至2026年7月8日,归属比例为40%[7][10] 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考核要求: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增长率不低于20%[2][3] - 2024年实际业绩:光伏导电银浆出货量增长率为21.35%,触发公司层面100%归属比例[13] - 个人层面绩效考核结果影响归属比例:139名激励对象获100%归属,3名因"C"评级仅获50%[14][15] 激励计划实施进展 - 总授予量3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57%),其中首次授予358.6万股,预留21.4万股[1][7] - 已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因19名激励对象离职及1名退休作废38.05万股,因3名考核不达标作废3.91万股[8][15] - 预留部分8.9万股未授予自动失效,剩余授予价格同步调整为18.33元/股[7][8] 公司治理程序履行 - 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归属条件议案,独立董事发表核查意见[4][19] - 法律意见书确认程序合规,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21] - 股权激励费用已按会计准则在等待期内摊销,本次归属不影响财务状况[20]
聚和材料: 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20:09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18.74元/股下调至18.33元/股,调整原因为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完毕[1] - 调整方法依据《激励计划(草案)》规定,采用派息公式P=P0-V(P0为原价,V为每股派息额0.41317元/股),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7] - 本次调整属于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事项,无需再次提交股东会审议[7] 决策程序与信息披露 - 公司于2024年6月19日启动激励计划,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并于6月20日披露公告[1][2] - 独立董事王莉女士在2024年6月20日公开征集委托投票权,用于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2] - 激励对象名单经2024年6月20日至29日公示无异议,监事会于7月1日出具核查意见[3] 股东大会及后续执行 - 2024年7月5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7月6日披露内幕信息自查报告[3][4] - 2024年7月9日董事会调整激励计划事项并确定首次授予日,8月26日审议预留部分授予[4][5] - 2025年4月24日董事会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7月9日审议首个归属期符合条件事项[5] 财务与合规影响 - 调整后授予价格18.33元/股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7]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为调整程序合法合规,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规定[7][8] - 法律意见书确认调整事项符合监管要求,已履行必要批准程序且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8]
聚和材料(688503) - 关于作废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7-10 20:02
激励计划时间线 - 2024年6月19 - 20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并公告[1][2][3] - 2024年6月20 - 29日对激励对象名单内部公示[3] - 2024年7月5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议案[4] 作废股票情况 - 2025年7月9日决定作废2024年部分限制性股票3.91万股[1] - 因5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3.70万股[8] - 因3名激励对象绩效为"C"评级作废0.21万股[10] 影响说明 - 本次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无重大影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