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和材料(688503)
icon
搜索文档
聚和材料(688503)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5-08 17:31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合计38.2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0.64%[13]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77元/股,较2023年下降3.28%;稀释每股收益1.76元/股,较2023年下降3.30%[20]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72元/股,较2023年增加5.52%[20]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6%,较2023年减少0.46个百分点;扣非后为8.59%,较2023年增加0.25个百分点[20] - 2024年营业收入124.88亿元,较2023年增加21.35%[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较2023年下降5.45%[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较2023年增加2.52%[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44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5.60%;总资产79.7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41%[21] 研发情况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4%,较2023年增加0.50个百分点[20] - 2024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84,188.02万元,较2023年变化幅度31.01%[30]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合计84,188.02万元,较2023年变化幅度31.0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研发人员265人,本科及以上179名,含55名硕士、7名博士[25] - 硅基薄膜钝化接触材料与低成本金属化制备技术预计总投资1300万元,本期投入1281.778252万元[32] - 全钝化接触薄晶硅电池高效导电银浆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998.485201万元[32] - 电池TOPCon p+发射极激光辅助烧结高效银浆技术预计总投资2800万元,本期投入2742.025216万元[32] - TOPCon电池氧化铝钝化超薄n+poly预计总投资7500万元,本期投入7266.733973万元[32] - 低固含高效接触导电银浆技术单耗下降20%-30%[33] - 国产高目数合金网版超细线印刷浆料实现量产,涉及金额1.15亿[33] - 全钝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成套银浆技术接近第一梯队,涉及金额9500万[33] -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低体电阻率超细线印刷浆料开发,涉及金额3000万[33] - 高效晶硅电池低固含细线印刷主栅银浆开发,82%固含产品成功量产,涉及金额3300万[33] - 高性能低成本单晶无机体系技术及工程化应用项目投入3.5亿[34] - 端电极浆料完成客户小试,涉及金额1200万[34] - 低温烧结铜端浆开发在客户端中试,涉及金额500万[34] - 新型光伏定位胶开发完成大部分客户测试和量产,涉及金额1600万[34] - 车载LTCC低收缩高导电率内电极银浆开发项目预算1800万美元,已投入1773.797246万美元[35] - 片式电阻K值段钌系金属粉料和浆料开发项目预算700万美元,已投入648.818984万美元[35] - 车载反光镜电极点胶银浆开发项目预算550万美元,已投入532.360532万美元,两家龙头客户测试通过并小批量采购[36] - N型光伏电池技术专用高导电球形银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850万美元,已投入797.727916万美元,基本完成小试配方开发[37] - 电池用高性能HJT片状银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4800万美元,已投入4688.315239万美元,完成月产10吨以上量产能力打造[37] - 新型电子半导体接合材料开发项目预算500万美元,已投入205.703012万美元,在目标客户处完成产品验证[37] - 各项目合计预算8.74亿美元,已投入8.4188015918亿美元[38] 募投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总额为292,013.26万元,本年度投入85,864.60万元,已累计投入247,942.10万元[40]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9,896.25万元,占比3.39%[40]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65.16%,本年度实现效益50,009.42万元[40] - 常州工程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5.02%[40]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9.82%[40] - 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34.33%,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1] - 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59.26%,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1]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9.98%[41] - 超募资金回购股份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100%[41] - 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509.81万元[41] - 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新增用地40,000平方米,新增总建筑面积22,322平方米,购置设备397台/套,年产电子银粉3,000吨[42] - 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总建筑面积19,958平方米,购置设备222台/套,年产专用电子功能材料从5,000吨调整为300吨[42][43] 资金管理与股份变动 - 2022 - 2024年分别可用不超250,000.00万元、150,000.00万元、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募集资金购买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为41,300.00万元[43] - 2024年使用56,7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29.95%[43] - 2024年回购股份计划使用超募资金不超15,000万元,资金总额15,000 - 30,000万元[43][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回购股份5,416,410股,占股本比例2.2379%,支付资金净额15,001.6087万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等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无质押、冻结情形[45] - 刘海东等部分人员年度内直接持股增加[46] - 公司年初直接持股总数为24235281股,年末为35868215股,年度内增加11632934股[46] 其他 - 国投证券负责聚和材料2024年度上市后持续督导工作[2] - 2024年度聚和材料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等需特殊处理事项[3][5][6] - 公司主要产品光伏导电浆料需随下游技术迭代调整配方[7] - TOPCon、HJT等N型高效电池已取代单晶PERC电池成市场主流[7] -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产品线覆盖主流电池技术路线,加快产品升级[26] - 公司积累众多优质客户,包括通威太阳能、晶科能源等行业龙头[27] - 公司为下游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商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8][29] - 东方日升等客户处于不同合作阶段[35] - 公司与有机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自制树脂UV26A在客户端已验证通过,另一款自制树脂即将中试[35] - 钌系粉料按中试批次稳定生产,完成中阻段三个规格基础配方开发,在两家客户进行样品验证[35]
聚和材料(688503)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5-08 17: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上升21.35%[14]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5.45%[1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14] - 2024年末总资产79.76亿元,较期初增长6.41%[14] - 2024年年末负债总额33.34亿元,同比增长29.42%[44]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00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6.2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48.31%[5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总额2.80亿元[5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6.52%[5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督促各项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执行[27]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提升公司规范运营和治理水平[28]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28] - 20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巩固和提升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2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63] - 公司拟修订《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部分条款[64] - 公司拟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67]
A股“掌门”薪酬曝光:13名董事长年薪超千万,药企霸榜前三甲
第一财经· 2025-05-08 12:12
董事长薪酬总体分布 - 2024年A股4231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合计57.89亿元,13位年薪超1000万元[1] - 薪酬呈橄榄型分布,100-200万元区间最集中达1402人占比33%(每3位有1位在此区间)[1][4] - 100万元以上与以下董事长人数基本持平(2093人vs2138人)[6] 高薪董事长行业特征 - 千万级董事长主要来自医药生物(药明康德4180万/迈瑞医疗2493.9万/百济神州2019.38万)、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1][2] - 医药行业包揽前三名,体现"高研发投入-高回报"特性[3] - 传媒行业董事长平均年薪178万元居首,电子行业175万元次之[11][12] 薪酬变动趋势 - 千万级董事长数量持续减少:2022年27人→2023年16人→2024年13人[4] - 可比样本中37%董事长降薪,58%涨薪[8] - 典型降薪案例:隆基绿能董事长薪酬降92%至89.55万,梅花生物董事长降84%至201万[9][10] 行业分化现象 - 传媒行业薪酬增长显著:三七互娱董事长年薪涨62%至1380万,高管团队同步大幅加薪[11] - 证券业(非银金融)和房地产业降薪明显:万科原董事长郁亮年薪降至33.6万[13] - 医药生物/美容护理行业平均年薪173万元,建筑装饰/环保等行业不足100万元[12]
聚和材料(688503):银浆盈利稳定,铜浆稳步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5-07 19: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2024年实现收入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4.18亿元,同比下降5%;2024Q4实现收入26.61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 -0.03亿元。2025Q1实现收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0.9亿元,同比增长18% [2][4] - 2024年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2024吨,保持行业领先,N型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1576吨,占比77.87% [10]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8.42亿元,占收入比例6.74%,各技术路线均有成果,首创铜浆产品并小规模出货 [10] - 2024年公司各项减值计提充分,后续有望轻装上阵 [10] - 展望后续,公司铜浆稳步推进,银浆加工费保持稳定,非光伏有望逐步贡献盈利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488|13112|17046|20455| |营业成本(百万元)|11401|11912|15564|18715| |毛利(百万元)|1086|1200|1482|1740| |营业利润(百万元)|483|678|826|988| |利润总额(百万元)|481|678|826|988| |净利润(百万元)|410|610|744|8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418|610|744|889| |EPS(元)|1.77|2.52|3.07|3.6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895|317|764|406|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96|-65|-10|-1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59|-78|-78|-78|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32|174|676|318| |每股收益(元)|1.77|2.52|3.07|3.6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3.70|1.31|3.16|1.68| |市盈率|25.02|12.69|10.40|8.70| |市净率|2.31|1.54|1.34|1.16| |EV/EBITDA|18.62|12.55|9.63|8.04| |总资产收益率|5.2%|7.3%|7.9%|8.6%| |净资产收益率|9.0%|12.2%|12.9%|13.4%| |净利率|3.3%|4.7%|4.4%|4.3%| |资产负债率|41.8%|40.2%|39.0%|36.0%| |总资产周转率|1.61|1.60|1.91|2.06| [17]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45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核心要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滑5.45%,扣非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65.33万元,同比增长18.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58.69万元,同比增长5.90% [1] - 2024年度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2024吨,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1] - 2024年N型产品占比达78%,2025年第一季度N型占比已超过95% [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8.4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6.74% [1] - 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约7% [1] -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90亿元,所有者权益49亿元,资产负债率46% [1] - 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损失1.4亿元,2025年一季度几乎不再计提资产及信用损失 [1] - 截止2024年底,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0%,支付资金总额5.2亿元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4元,预计派发金额1亿元 [1] 新产品与新业务突破 - TOPCon领域实现量产TOPCon电池密栅窄线宽背面细栅银浆,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实现量产89%细栅和83%主栅浆料量产 [1] - HJT领域20%及其以下银含低成本浆料实现大批量量产,完成0BB技术的超低银含45%主栅开发及量产 [1] - X-BC领域完成P区和N区的钢板印刷高效银浆量产 [1] - 无银化领域首创推出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已在多个头部客户内部进行测试并实现小规模出货 [1] - 钙钛矿领域完成单结钙钛矿超低温固化的背电极浆料开发 [1] - 拟投资12亿元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1] - 拟投资3亿元在常州建设"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出新一代光伏组件封装定位胶、绝缘胶及电池保护胶等系列产品 [1] - 子公司匠聚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打破海外企业垄断 [1] 问答环节重点 - 铜浆产品在多轮可靠性测试中性能表现优异,多家客户DH500湿热、DH1000紫外、DH2000热循环及TC焊接拉力等系列测试中,同步实现小批量试产与订单交付 [2] - 公司最新综合市占率约30%,个别产品如TOPCon背细、BC P-Poly等导电浆料市占率已超40% [2] - 2024年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约2024吨,N型占比约78%;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接近410吨,N型占比约95%;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超440吨,N型占比约96% [3]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约9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例约7% [3] - X-BC电池 P-Poly区浆料产品市占率超过80% [3]
聚和材料(688503):Q1业绩有所修复 浆料龙头加快产品迭代+新技术导入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Q4业绩环比下滑,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产品迭代升级,新技术加速导入,下修公司业绩但维持“买入”评级 [1][3] 业绩情况 2024年年报 - 2024年实现营收124.88亿,同比+21.4%,归母净利润4.18亿,同比-5.4%,毛利率8.7%,同比-1.1pct [1] - 24Q4实现营收26.61亿,同比-7.9%,环比-13.1%,归母净利润-0.03亿,同比-340.6%,环比-102.5%,毛利率7.9%,同比+1.2pct,环比+3.3pct [1] 2025年一季报 - 2025Q1实现营收29.94亿,同比+1.4%,环比+12.5%,归母净利润0.90亿,同比+18.2%,环比+3012.0%,毛利率6.3%,同比-1.9pct,环比-1.5pct [1] 业绩变动原因 - 24Q4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出货下滑(Q4银浆出货约411吨,环比-9%),以及存在信用+资产减值1.1亿 [1] - 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主要系银浆加工费保持稳定,出货环增所致,25Q1银浆出货440吨,环比+7%,单吨利润预计在20万元+ [1] 收入拆分 光伏导电浆料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23.2亿元,同比+21%;实现出货2024吨,同比+1%,收入增速高于出货增速主要系银粉价格在24年上涨明显,对应单位价格6087元/kG;实现毛利率8.6%,同比-1.1pct [2] 其他电子专用浆料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7亿元,同比+170%,毛利率22.3%,同比+6.7pct [2] 产品与技术 新产品导入 - 子公司德朗聚针对新型光伏组件开发出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中快速推进;同时成功推出新型绝缘胶产品,助力BC组件产业化进程 [3] 首创光伏铜浆产品 - 公司实现“种子层+铜浆”技术突破攻克铜高温氧化抑制难题,纯铜浆料的电池效率表现与银浆对照组基本持平,已对接主流一体化组件客户及配套设备厂商,铜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考虑下游终端需求变化影响银浆出货节奏等情况,下修公司业绩,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0/6.9亿元(前预测值25 - 26年7.0/8.4亿元),同比+18%/+22%/+1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3]
聚和材料(688503):浆料出货保持稳增 铜浆产品加速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5-01 08:3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 88亿元 同比+21 35% 归母净利润4 18亿元 同比-5 45% 扣非归母净利润4 06亿元 同比+2 52%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 94亿元 同比+1 38% 归母净利润0 90亿元 同比+18 24% 扣非归母净利润0 89亿元 同比+5 90% [1] 主营业务分析 - 光伏导电浆料2024年收入123 21亿元 同比+20 75% 占总营收比重显著 [1] - 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达2024吨 其中N型产品1576吨 占比77 87% [1] -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全球光伏产业扩张 N型电池技术升级导致单位耗量上升 [1] 研发与产能布局 - 产品线覆盖主流电池技术路线 拟投资12亿元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实现电子级金属粉体量产 [2] - 拟投资3亿元建设"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项目" 达产后年产300吨无机粉体 [2] 创新产品进展 - 首创可量产光伏铜浆产品(纯铜/银包铜) 显著降低电池金属化成本及碎片率 [2] - 铜浆产品完成多轮可靠性测试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未来有望大规模放量 [2] 行业趋势 - 可再生能源转型加速推动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支撑导电浆料市场需求 [1] - N型电池技术路线确立带动导电浆料技术迭代与耗量提升 [1]
聚和材料(68850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银浆出货环比改善,技术创新铸就竞争优势
华创证券· 2025-04-30 18: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42.37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营收 124.88 亿元,同比+21.35%;归母净利润 4.18 亿元,同比-5.45%;2025Q1 营收 29.94 亿元,同比+1.38%,归母净利润 0.90 亿元,同比+18.24% [2] - 一季度银浆出货量环比改善,N 型占比快速提升;光伏导电浆料实现技术路线全覆盖,铜浆产品有望迎来突破;向上延伸产业链布局,横向拓宽产品矩阵 [10]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3/6.26/7.43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15/12/10 倍,给予 2025 年 20x PE,对应目标价 42.37 元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124.88 亿、138.23 亿、154.79 亿、165.9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1.4%、10.7%、12.0%、7.2% [5]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18 亿、5.13 亿、6.26 亿、7.4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5.4%、22.7%、22.0%、18.7% [5]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73 元、2.12 元、2.59 元、3.07 元,市盈率分别为 18 倍、15 倍、12 倍、10 倍,市净率分别为 1.6 倍、1.5 倍、1.3 倍、1.2 倍 [5]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24203.36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8066.48 万股,总市值 76.00 亿元,流通市值 56.73 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 46.47%,每股净资产 19.62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70.95/24.44 元 [6] 业务情况 - 2024 年光伏银浆出货量 2024 吨,N 型银浆出货占比 78%;2024Q4 出货约 410 吨;2025Q1 出货超 440 吨,环比增长 7%,N 型占比提升至约 95% [10] - 光伏导电浆料覆盖 TOPCon、HJT、X - BC 及钙钛矿叠层电池等技术路线,首创可量产应用于光伏领域的铜浆产品 [10] - 拟投资布局上游金属粉体及无机粉体产能,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出系列胶黏剂产品,切入高端电子浆料领域 [10]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展示 2024 - 2027 年预测数据,涉及货币资金、应收票据、营业总收入等多项指标 [11] - 2024 - 2027 年成长能力指标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1.4%、10.7%、12.0%、7.2%,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5.4%、22.7%、22.0%、18.7% [11] - 2024 - 2027 年获利能力指标中,毛利率分别为 8.7%、8.9%、9.3%、9.9%,净利率分别为 3.3%、3.7%、4.0%、4.5% [11]
聚和材料(688503):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N型浆料优势显著,持续推进铜浆导入
民生证券· 2025-04-29 14: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且环比扭亏 [1] - 银浆出货小幅增长,N型浆料优势显著,光伏铜浆有望加速导入,非光伏导电浆料业务稳步发展 [2][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21.35%;归母净利润4.18亿元,同比 - 5.45%;扣非净利润4.06亿元,同比+2.52% [1] - 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1.38%,环比+12.50%;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18.24%,环比扭亏;扣非净利润0.89亿元,同比+5.90%,环比扭亏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41.36、152.13、164.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6.58、8.40亿元 [4][5] 业务情况 - 2024年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2024吨,同比增长1.06%,N型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1576吨,占比达77.87%;实现收入123.21亿元,同比增长20.75%;毛利率为8.56%,同比下降1.08pct [2] - 2024年首创可量产应用于光伏领域的铜浆产品,已对接主流一体化组件客户及配套设备厂商,实现小批量出货 [3] - 匠聚依托电子浆料平台化技术开发适配微型化、高频化元器件的专用浆料,德朗聚开发出高性能导电胶等系列产品,封装定位胶已规模化量产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488|14,136|15,213|16,401| |增长率(%)|21.4|13.2|7.6|7.8|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418|496|658|840| |增长率(%)|-5.4|18.6|32.9|27.5| |每股收益(元)|1.73|2.05|2.72|3.47| |PE|18|15|12|9| |PB|1.6|1.5|1.4|1.3| [5]
聚和材料(688503):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出货环比提升,新技术有望突破
东吴证券· 2025-04-28 14: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5.4%;2025年Q1营收29.9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下降3012%,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8] - 2024年浆料出货2024吨,N型出货量1576吨,占比达77.87%;2025年Q1银浆出货约440吨+,环增10%、同降20%,预计N型占比95%+,Q1出货量环比增长,测算单kg毛利约431元/kg,单吨净利约20万/吨,预计全年出货2400吨+ [8] - 2024年研发投入达8.42亿元,占营收6.74%,BC浆料出货有进展,首创光伏铜浆产品,已对接主流厂商,产品性能优异且已小批量出货,2025年H2或有望量产 [8] - 2025年Q1期间费用1.1亿元,同环比-7.7%/58.2%,费用率3.8%,同环比-0.4/1.1pct;经营现金-1.2亿元,同环比-90.7%/21.8%;Q1资本开支0.9亿元,同环比206.6%/39.2%;Q1末存货8.9亿元,较年初-33.2%;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447元,合计拟派发约1亿元,股利支付率24% [8] - 考虑行业竞争加剧,下调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96/6.23/8.12亿元,同比19%/26%/30% [8]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290|12,488|14,240|15,810|17,854| |同比(%)|58.21|21.35|14.03|11.02|12.9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42.08|418.01|495.58|623.34|812.03| |同比(%)|13.00|-5.45|18.56|25.78|30.2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83|1.73|2.05|2.58|3.36| |P/E(现价&最新摊薄)|17.35|18.35|15.48|12.30|9.45|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31.69元 - 一年最低/最高价24.15/74.30元 - 市净率1.62倍 - 流通A股市值5,725.27百万元 - 总市值7,670.05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9.62元 - 资产负债率46.47% - 总股本242.03百万股 - 流通A股180.66百万股 [6]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6,791|7,811|8,928|9,851| |非流动资产|1,185|1,282|1,376|1,376| |资产总计|7,976|9,093|10,303|11,227| |流动负债|3,297|3,886|4,474|4,585| |非流动负债|37|36|36|36| |负债合计|3,334|3,923|4,510|4,62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4,644|5,172|5,796|6,608| |少数股东权益|-2|-2|-2|-2| |所有者权益合计|4,642|5,170|5,794|6,606| |负债和股东权益|7,976|9,093|10,303|11,227| [9]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12,488|14,240|15,810|17,85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11,401|13,066|14,485|16,370| |税金及附加|26|19|21|23| |销售费用|49|56|62|70| |管理费用|86|93|103|116| |研发费用|310|342|379|429| |财务费用|41|59|44|35| |加:其他收益|97|24|27|0| |投资净收益|-22|59|59|0| |公允价值变动|-26|-60|-60|0| |减值损失|-141|-70|-40|0|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483|560|702|812| |营业外净收支|-2|0|0|0| |利润总额|481|561|702|812| |减:所得税|71|65|79|0| |净利润|410|496|623|812| |减:少数股东损益|-8|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8|496|623|81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73|2.05|2.58|3.36| |EBIT|606|619|746|847| |EBITDA|683|631|761|847| |毛利率(%)|8.70|8.25|8.38|8.32| |归母净利率(%)|3.35|3.48|3.94|4.55| |收入增长率(%)|21.35|14.03|11.02|12.93|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45|18.56|25.78|30.27| [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895|961|422|346| |投资活动现金流|-296|-64|-69|0| |筹资活动现金流|1,059|443|416|-90| |现金净增加额|-158|1,338|769|256| |折旧和摊销|77|12|15|0| |资本开支|-212|-90|-105|0| |营运资本变动|-1,523|318|-341|-556| [9]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9.19|21.37|23.95|27.30|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42|242|242|242| |ROIC(%)|7.32|7.05|7.49|8.64| |ROE - 摊薄(%)|9.00|9.58|10.75|12.29| |资产负债率(%)|41.80|43.14|43.77|41.1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18.35|15.48|12.30|9.45| |P/B(现价)|1.65|1.48|1.32|1.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