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辉龙(688575)

搜索文档
亚辉龙(688575) -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3-31 19:15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董事会决定于2025年3月31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7] - 现场投票时间为3月31日,网络投票有不同时间段[7] 股东投票情况 - 现场5名股东代表222,246股,占比38.9723%[12] - 网络124名股东代表6,741,895股,占比1.1822%[12] 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终止实施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议案》,227,452,387股同意,占比99.3293%[13] - 中小投资者中5,207,537股同意,占比77.2254%[13] 会议合规情况 - 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等程序符合规定,决议合法有效[8][10][14][15]
亚辉龙(688575)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3-31 19:15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31日在深圳召开[2]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129人,所持表决权占40.1545%[2] 议案表决 - 终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通过,普通股股东同意比例99.3293%[4] - 5%以下股东同意比例77.2254%[4] 人员出席 - 公司在任董事7人出席6人,监事3人全出席,董秘出席[5] 决议情况 - 议案1为特别决议,获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且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6] 律师见证 - 见证律所是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认为决议合法有效[7]
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3-29 06:4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披露部分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以及提前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1][8] 分组1:部分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减持情况 - 减持计划实施前副董事长、总经理宋永波持有公司股份1,225,000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2148%,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持有的股份及因权益分派转增的股份且已上市流通 [2] - 2024年12月26日公司披露减持计划,宋永波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自2025年1月17日至2025年4月16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06,250股,占公司股份比例不超过0.0537% [3] - 2025年3月28日公司收到告知函,截至当日宋永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已累计减持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26%,因资金需求基本满足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3] - 减持主体无一致行动人 [5] 分组2:减持计划实施结果情况 - 因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披露实施结果 [6] - 本次实际减持情况与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承诺一致 [6] - 减持时间区间未届满已实施减持 [6] - 实际减持已达到减持计划最低减持数量(比例) [6] - 因资金需求基本满足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6] 分组3:募集资金归还情况 - 2024年4月18日公司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额度可滚动循环使用 [9] - 公司在有效期内实际最高使用5,000万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3月28日已提前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并通知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 [9]
亚辉龙(688575) - 部分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3-28 20:59
减持情况 - 减持前宋永波持股1,225,000股,占比0.2148%[3] - 原计划减持不超306,250股,占比不超0.0537%[3] - 截至2025年3月28日累计减持300,000股,占比0.0526%[4] - 减持价格16.73 - 16.80元/股,总金额5,030,500元[7] - 未完成数量6,250股,当前持股925,000股,占比0.1622%[7] 减持结果 - 实际减持与计划一致,达最低减持数量[8] - 因资金需求基本满足提前终止减持计划[4][8]
亚辉龙(688575) - 关于提前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3-28 20:19
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18日审议通过用不超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议案[1] -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1] - 实际最高用5000万元闲置资金补流[2] 资金归还 - 2025年3月28日提前归还全部补流募集资金[2]
亚辉龙: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6 20:4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归属的股份登记工作,15.94万股将于2025年4月1日上市流通,本次股份变动后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归属后基本每股收益将相应摊薄 [1][8][9]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的决策程序及相关信息披露 - 2022年1月14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发表意见 [1][2] - 2022年1月15日,公司披露独立董事公开征集委托投票权的公告 [2] - 2022年1月17 - 27日,公司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公示,监事会未收到异议 [3] - 2022年2月7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披露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 [3] - 2022年2月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调整和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授予日和价格 [4] - 2022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4] - 2023年1月16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废、调整和授予预留部分(第二批次)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5] - 2023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部分和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 [5] - 2024年1月17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废、调整和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 [6] - 2024年4月18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与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废和首次授予部分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 [6] - 2025年1月17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与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废、调整和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 [7]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的基本情况 - 本次归属股份数量涉及16名核心骨干(预留授予第二批次) [7] - 本次归属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 [8] - 本次归属人数共计16人 [8] 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股票的上市流通安排/限售安排及股本变动情况 - 本次归属股票的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4月1日 [8] - 本次归属股票的上市流通数量为15.94万股 [8] - 激励对象中不包含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8] - 本次股本变动后,总股本从570,267,400股变为570,426,800股,实际控制人不变 [8] 验资及股份登记情况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激励对象出资情况进行审验,截至2025年2月21日,公司收到认购款1,660,469.80元,变更后累计注册资本为570,426,800.00元 [8] - 本次归属新增股份于2025年3月25日完成登记 [8] 本次归属后新增股份对最近一期财务报告的影响 - 以归属后总股本为基数计算,在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公司2024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将相应摊薄 [9]
亚辉龙(688575) -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二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2025-03-26 19:34
股票激励与股本变动 - 2025年3月25日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第二批次)第二个归属期股份登记[3] - 本次上市股数159,400股,4月1日上市流通[4] - 2022 - 2023年多次授予限制性股票[7][8] - 本次归属限制性股票15.94万股,归属比例50%,16人归属[12][13] - 变动前股本570,267,400股,变动后为570,426,800股[14] - 收到16名激励对象股票认购款1,660,469.80元[16] 业绩情况 - 2024年1 - 9月净利润218,637,338.69元[17] - 2024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17] - 本次归属后2024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将摊薄[17] - 本次归属限制性股票占归属前总股本约0.03%[17]
亚辉龙(688575) - 关于自愿披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公告
2025-03-24 17:3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获肝素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3/20[2] - 公司已有171项化学发光试剂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共244个发光试剂国内注册证[3] 未来展望 - 注册证利于丰富产品线等,提升竞争力,但无法预测对业绩影响[3][4]
亚辉龙(688575)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3-20 17: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30167.23万元,同比降15.03%[8] - 2024年非新冠自产业务收入166786.99万元,同比增25.80%[8] - 2024年非新冠自产化学发光业务收入151594.57万元,同比增29.75%[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决定终止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9] - 作废已授予未归属的175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9] 会议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3月31日15:00在深圳启德大厦8栋会议室召开[7] - 激励计划终止议案须经出席会议股东表决权2/3以上通过[10] - 股东提问不超5分钟,次数不超2次[5] - 股东大会推举计票人、监票人[5]
亚辉龙20250316
2025-03-16 23: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体外诊断、AI医疗 - 公司:亚辉龙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胰岛功能标化评估数据平台相关 - **平台背景和特点**:2025年3月14日发布,由亚加达联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研发,历经八年,基于大规模临床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用于糖尿病患者及医生临床检验结果分析,解决传统诊断依赖主观判断和数据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3]。 - **技术创新**:通过AI技术全面升级,将患者区域、年龄、既往病史等参数纳入深度学习系统,提供精准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应用场景广泛,实现更高效、精准、可及的慢病管理[5]。 - **重要性体现**:有助于区分不同类型糖尿病,影响用药方案,约20%糖尿病患者因误诊错误使用胰岛素,准确评估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6]。 - **评估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OGTT测量胰岛素和C肽浓度计算胰岛功能,但传统方法受多种干扰因素影响,亚辉龙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积累七八年临床数据,精确模拟复杂参数[7]。 - **发展方向**:完善并推广平台,扩展应用到社康门诊、药店、居民家中,成为家庭医生一部分;积累临床案例数据,优化模型,实现精准个性化慢性疾病管理[8]。 - **应用场景**:用于检验科,注册后销售给医院;供临床医生使用,输入患者数据输出胰岛功能参数,累积复诊数据调整用药;用于预防、体重管理及内分泌紊乱人群,推广到社区健康管理和家庭[11]。 - **市场教育和收费模式**:市场教育集中在教会临床医生使用和解读结果,平台提供红绿灯模式提示;收费模式与传统医疗软件类似,注册后销售给医院或供医生使用[12]。 - **DMC影响**:DMC使公司利用智能化手段优化产品,提高计算模型准确性,更好校正因子,积累数据更新迭代平台,提高结果准确度,推动市场教育及商业化进程[13]。 - **注册情况**:正在申请二类证书,预计注册周期较快,注册前已试用推广,注册完成后启动临床销售路径,平台有基础功能并将增加智能化功能[3][17]。 公司业务相关 - **进军领域核心壁垒**:与内分泌科专家合作,积累丰富数据和实际案例,开发出精确评估并指导临床用药的平台,有深厚医学背景支持,能将医生主观经验量化成标准[22]。 - **AI应用优势和挑战**:优势是读取、学习和传播医疗信息壁垒,结合诊疗数据形成完整方案,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优化产品效果;挑战是与教育领域相比,医疗信息输入单一[23]。 - **胰岛功能评估系统核心壁垒**:一是标准化监测流程,解决判读范围不确定性和医生经验限制问题;二是糖尿病检测产品技术优势,如化学发光法抗体等技术获国内外认可[24]。 - **商业化前景和市场空间**:现阶段采用“A乘以B加C”模式,医院端推广推动试剂和产品应用;下一阶段拓宽应用场景,迭代硬件,集采推广和竞争加剧使试剂价格下降但使用量增长,提升商业化前景[30]。 - **糖尿病相关项目收入贡献**:预计未来1 - 2年通过快速推广带来显著业绩增长,收入贡献体现在糖尿病相关收入和使用客户群体两个维度[33]。 AI在医疗领域应用相关 - **应用前景**:AI产业进步使拟人化思考成为可能,可应用到各行各业减负增效和提升产品规模;在胰岛功能评估方面,可模拟顶级专家诊疗水平,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内分泌系统诊疗水平[15][16]。 - **在特定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具有放大效应,结合全科学术权威对疾病的理解,在专科医生稀缺时提供有效支持,如自免荧光自动判读系统,未来更多特定疾病领域将需要AI支持[3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多模态数据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在糖尿病不同阶段整合血检、生化影像等多维度数据,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系统性能和识别准确率,提升医疗效率[18]。 - **糖尿病足治疗和胰岛功能恢复关键点**:治疗采用多模态方法,以胰岛功能为核心,产品AI化需多模态数据读入和综合分析,与杨涛教授合作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诊疗方案[19]。 - **AI平台效率提升和准确率评估**:积累大量病例数据,模型校正后患者诊疗情况改善,提高诊断准确性,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平台可明确指导临床用药,提升效率[20]。 - **体外诊断公司提升诊疗效率方式**:亚辉龙过去七八年基于产品进行大量数据研究,软件平台自动输出参数,结合AI增加家庭医生诊疗意见报告,符合临床需求,已升级即将大范围推广[25]。 - **胰岛功能评估系统兼容性**:数据基于亚辉龙平台试剂盒结果,理论上可兼容其他品牌,但需大量数据积累和研究,短期内其他厂家难调整参数适应平台[26]。 - **市场竞争情况**:已有几家厂商开发相关产品,Big Un产品软件市场占有率最大,亚辉龙可保持领先但无法排除竞争[27]。 - **数据积累和研究工作**:平台已可用,希望收集更多参数进行胰岛功能研究,未来几年积累大数据引入校正参数推动研究发展[29]。 - **其他疾病领域应用**:关注字面、升值、糖尿病、糖代谢、肝病、心肌心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脑卒中七个板块,多靶标结合AI检测方案将在这些慢性病领域拓展,提高临床效果[31]。 - **糖尿病管理软件推广**:通过杨主任及其协会、引导论坛等平台推向全国三甲医院,再扩展至社区和家庭,推广阶段未遇重大阻碍,临床需求迫切[35]。 - **糖尿病管理软件发展方向**:开发小型仪器设备,让社区和家庭进行更准确健康监测,提供全面数据支持,帮助患者和医生做出判断和决策[36]。 - **平台合作模式和商业化权责利益分层**:与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明确产出归属,收益按比例投入研究;其他医院免费使用平台,录入数据用于软件升级迭代,不涉及利益分成[37]。 - **平台AI落地挑战和发展方向**:AI落地有应用场景实现和壁垒突破,需结合AI技术推陈出新,未来致力于胰岛功能开发及迭代,提供个性化、精准、及时诊疗建议[38]。 - **平台开发历程和行业标准化作用**:平台开发持续七八年,目标是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和引领标准化评估体系建立,无形资产和信任构成行业地位,注重在诊疗和检测方面的话语权[39]。 - **亚辉龙在AI加IBD领域发展现状**:持续深耕并取得一定成果[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