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贝特(688759)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次“纳新” A股包容度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0-28 21:40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与首批企业上市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上市,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1] - 此次上市的3家未盈利公司为禾元生物-U(688765.SH)、西安奕材-U(688783.SH)、必贝特-U(688759.SH)[1] - 科创成长层是科创板"1+6"政策举措的核心,旨在吸纳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截至目前该层公司总数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592家 [5] 政策背景与监管表态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资本市场工作重点为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包容性和覆盖面 [1]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将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包容性和竞争力 [4] 首批上市企业特征与选择标准 - 禾元生物-U和必贝特-U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均为生物医药企业 [6] - 西安奕材-U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上市,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半导体行业 [6] - 企业高管表示制度创新为处于不同赛道的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科创成长层企业表现与融资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科创成长层存量32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7.79%,净利润大幅减亏71.23亿元 [7] - 截至9月底,共有16家次科创成长层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合计拟募集资金295亿元,其中8家已完成发行,合计募集资金132亿元 [7] 市场参与机构观点与角色转变 - 中信证券认为科创成长层以更包容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的监管逻辑为"硬科技"企业量身打造资本市场新赛道 [7] - 保荐机构价值观从"盈利导向"转向"未来导向",更强调技术硬度、研发投入强度和商业模式潜力 [9] - 券商角色从"合规把关人"转变为"价值发现者",从"保上市"转向"助成长" [9] 未来发展方向与计划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提出下一步将坚持"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12] - 易方达基金表示将推动科创板指数体系完善与创新,开发更精准高效的投资工具 [11] - 券商将探索如何更好契合国家战略方向,协助"硬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制度获得发展 [11]
3只新股大涨,中一签最高赚3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1:29
事件概述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未盈利公司于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集体鸣锣上市 [1] - 这是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再次迎来未盈利企业上市,3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以来该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3只新股上市首日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3] - 若以盘中最高价计算,打新中一签500股,投资者在N奕材-U、N禾元-U、N必贝特-U可分别赚约15580元、30720元、15565元 [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禾元生物** - 公司为创新药企,首创“稻米造血”,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 [6]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药品 [6][7]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6] - **必贝特** - 公司为创新药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7]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产品处于III期或I期临床试验阶段 [7] -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8] - **西安奕材** - 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8]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排名,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 [8]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8] 科创板“1+6”改革与科创成长层 - 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并引入相关制度试点 [3] - 上交所已将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也自上市之日起进入 [11] - 上交所表示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3] 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与展望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自运行以来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8家为创新药企业,3家为疫苗企业,1家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11]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2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已有21家公司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12] - 22家企业中,16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借助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12] - 其中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达到近半数 [13] - 此次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适用范围将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3]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次“纳新”,A股包容度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第一财经· 2025-10-28 21:15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与首批企业上市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迈出新步伐 [1] - 此次上市使科创成长层公司总数达到3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592家 [5] - 科创成长层是科创板"1+6"政策举措的核心,旨在为未盈利科技型企业提供上市新赛道 [4][5] 首批上市企业概况 - 首批3家未盈利企业为禾元生物-U(688765.SH)、西安奕材-U(688783.SH)、必贝特-U(688759.SH),均为"硬科技"企业 [1][5] - 禾元生物-U、必贝特-U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属于生物医药行业 [5] - 西安奕材-U选择科创板第四套标准上市,隶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半导体行业 [5] 制度创新与改革背景 - 科创成长层的设置是响应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的政策导向,是新"国九条"、"科八条"等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 [1][5][7] - 科创板"1+6"改革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破解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困局,上市标准从"盈利导向"转向"未来导向" [4][7][8] - 改革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预先审阅等制度试点,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升 [5][7] 市场表现与融资成效 - 存量32家科创成长层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79%,净利润大幅减亏71.23亿元 [6] - 截至9月底,共有16家次科创成长层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合计拟募集资金295亿元,其中8家已完成发行,募集资金132亿元 [6] 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评价 - 企业代表认为制度创新为其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使其得以借助资本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 - 科技型企业的阶段性亏损并非经营不善,而是前期高研发投入所致,需要资本市场的制度包容性以应对全球竞争 [5] 中介机构角色转变 - 保荐机构的价值观从"盈利导向"转向"未来导向",更强调技术硬度、研发投入强度和商业模式潜力 [8] - 保荐机构角色从"合规把关人"转变为"价值发现者"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尽职调查重心转向技术审慎和未来展望 [8][9] 指数投资与市场生态建设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为开发更聚焦未盈利高研发企业的精准化指数奠定基础,为指数化投资提供更丰富的底层资产 [7] - 市场将着力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以营造"资金愿意来、企业留得住、投资者有回报"的生态 [10][11] 未来发展方向 - 监管层表示将坚持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上市 [10] - 未来将深化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引导要素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 [10]
3只新股大涨,中一签最高赚3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28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企业上市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3家未盈利企业于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体鸣锣上市,成为科创板“1+6”改革后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3只科创板新股上市首日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3] - 按科创板中一签500股计算,以盘中最高价计,打新股民在N奕材-U、N禾元-U、N必贝特-U分别可赚约15580元、30720元、15565元 [4] 科创板“1+6”改革政策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设置科创成长层等制度试点平稳推进 [3]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指出,上交所将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3]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3][14] 禾元生物公司概况 - 公司来自生物医药行业,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上市后首批新注册企业之一,首创“稻米造血”技术 [6] - 公司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其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20—30g/kg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 [6]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 [6][7]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6] 必贝特公司概况 - 公司为创新药企,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开发 [7]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7] -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7] 西安奕材公司概况 - 公司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8]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排名,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 [8]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8][9]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其中18家为创新药企业,3家为疫苗企业,1家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10]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22家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中,已有21家公司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10] - 22家公司中,16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25亿元 [11] - 22家公司中已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达到近半数 [12] 保荐机构观点 - 保荐机构需坚持行业定位,从“会计师思维”转向“科学家+投资人思维”,加强对技术壁垒、管线价值等非财务指标的判断 [12] - 第五套标准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高投入、长周期、高潜力”的企业打开了通往公开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相关未盈利企业申报意向踊跃 [14]
10月28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6.0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7:33
科创板整体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483.69亿元,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6.03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257只,下跌330只,主力资金净流入股194只,净流出股397只 [1] - 有53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111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 [2] 新股表现 - 今日上市新股C禾元-U收盘涨幅213.49%,换手率83.76%,主力资金净流入17.76亿元 [1] - C奕材-U收盘上涨198.72%,换手率73.42%,主力资金净流入12.95亿元 [1] - C必贝特-U收盘上涨74.41%,换手率73.25%,主力资金净流入4.13亿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个股 - C禾元-U主力资金净流入17.76亿元,流入率63.83%,涨幅213.49% [2] - C奕材-U主力资金净流入12.95亿元,流入率39.91%,涨幅198.72% [2] - C必贝特-U主力资金净流入4.13亿元,流入率37.30%,涨幅74.41% [2] - 金山办公主力资金净流入3.86亿元,涨幅6.38% [2] - 中船特气主力资金净流入6008.43万元,涨幅15.71% [2] 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个股 - 中芯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出8.44亿元,股价下跌1.35% [1] - 澜起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3.69亿元,股价下跌1.09% [20]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3.43亿元,股价下跌2.11% [20] - 有研硅主力资金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出 [2] - 必易微主力资金连续流出12天,泰凌微主力资金连续流出11天 [2] 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 半导体行业个股资金分化明显,中芯国际、澜起科技资金大幅流出,而华峰测控资金连续7天净流入 [1][2] - 医药生物板块中,康希诺主力资金净流入2658.11万元,涨幅2.27% [3] - 光伏行业天合光能主力资金净流出5807.40万元,股价下跌1.61% [19]
科创板活跃股排行榜(10月28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7:29
科创板整体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下跌0.84%,报收1471.73点,全日成交量为42.68亿股,成交额为2344.38亿元,加权平均换手率为2.24% [1] - 科创板个股涨跌分布为257只上涨,330只下跌,其中涨幅超过10%的有6只,涨幅在5%至10%的有20只 [1] 个股换手率分布 - 换手率超过20%的个股有4只,换手率10%至20%的有11只,换手率5%至10%的有73只,换手率3%至5%的有110只,换手率1%至3%的有292只,换手率不足1%的有102只 [1] - 换手率最高的个股为今日上市的新股C禾元,换手率达83.76%,日成交额27.8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76亿元 [1] - 换手率居前的个股包括C奕材(换手率73.42%)、C必贝特(换手率73.25%)、艾森股份(换手率25.73%)和赛分科技(换手率18.65%) [1] 高换手率个股市场表现 - 在换手率超5%的个股中,今日上市新股涨幅显著,C禾元上涨213.49%,C奕材上涨198.72%,C必贝特上涨74.41% [2] - 其他涨幅居前的高换手率个股包括中船特气(上涨15.71%)、艾森股份(上涨11.32%)和燕麦科技(上涨10.04%) [2] - 跌幅居前的高换手率个股有赛诺医疗(下跌9.39%)、华丰科技(下跌9.17%)和福立旺(下跌8.78%) [2] 高换手率个股行业分布 - 电子行业在高换手率个股中数量最多,有36只个股上榜 [2] - 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紧随其后,分别有16只和9只个股上榜 [2] 资金流向分析 - 高换手率个股中,有24只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居前的为C禾元(17.76亿元)、C奕材(12.95亿元)和C必贝特(4.13亿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多的个股包括西部超导(3.26亿元)、东芯股份(3.17亿元)和赛诺医疗(2.76亿元) [2] - 杠杆资金方面,近5日融资余额增加较多的个股有华丰科技(增加3.44亿元)、西部超导(增加3.25亿元)和生益电子(增加2.79亿元) [3] - 融资余额减少金额较多的个股有金山办公(减少4.87亿元)、东芯股份(减少1.17亿元)和司南导航(减少4185.57万元) [3] 三季度业绩表现 - 已公布三季报的43只高换手率个股中,净利润同比增幅较高的有仕佳光子(增幅727.74%)、臻镭科技(增幅598.09%)和华丰科技(增幅558.51%) [3] - 生益电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中值为11.14亿元,同比增幅达497.50% [3]
科创成长层“上新”,禾元生物等三家首批新注册企业集体鸣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7:09
科创板市场动态 - 科创板于10月28日迎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企业集体上市,标志着科创板时隔两年后再次接纳未盈利企业 [1] - 三家公司自上市之日起被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成为科创板“1+6”改革以来科创成长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上市首日,三只新股集体高开,西安奕材大涨361%,禾元生物大涨203%,必贝特大涨175%,截至收盘涨幅分别约为199%、213%、74% [2] 科创板“1+6”改革与科创成长层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今年6月实施的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科创成长层及相关制度试点平稳推进 [1]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指出,上交所将把好准入关,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上交所已将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纳入科创成长层,新注册的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进入该层 [7] 禾元生物公司概况 - 禾元生物是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首创“稻米造血”技术,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 [3]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的重组蛋白药物 [3][4] - 公司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中1个产品已上市,5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 -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9.97万元、2426.41万元、2521.61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271.0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0.82亿元 [3] 必贝特公司概况 - 必贝特是一家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同样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6]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另有1个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产品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6]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暂未获得营收,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亿元、-1.73亿元、-0.56亿元和-0.74亿元 [6] 西安奕材公司概况 - 西安奕材来自半导体行业,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 [6]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6%和7% [6]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5亿元、14.74亿元、21.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7.3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13.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40亿元 [7]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实施成效 - 自2019年运行至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支持22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包括18家创新药企业、3家疫苗企业和1家高端医疗器械企业 [7]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这22家企业中已有21家的48款药物或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另1家已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8] - 22家公司中,16家年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年营收超过10亿元,艾力斯和神州细胞凭借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的重磅单品,2024年营收分别突破35亿元和25亿元 [8] - 已有9家公司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占比近半数 [9]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此次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10] - 业内人士指出,第五套标准为“高投入、长周期、高潜力”的前沿领域企业打开了通往公开资本市场的通道,目前相关未盈利企业申报意向踊跃 [10]
双双大涨!两家未盈利药企同日登陆科创板,均已有产品获批上市
北京商报· 2025-10-28 16:58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 10月28日,禾元生物、必贝特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首日,两只新股均实现大涨,其中禾元生物涨幅更猛,大幅收涨213.49%。 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迎来上市。3家企业中,有两家为生物医药企业,分别为禾元生物(688765)、必贝特(688759)。上市首 日,禾元生物、必贝特股价双双大涨,其中禾元生物收涨213.49%,必贝特收涨74.41%。作为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禾元生物、 必贝特均未实现盈利。不过,截至目前,两家企业均已有产品获批上市。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新股大涨的背后逻辑,主要源于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高成长性的乐观预期以及新股稀缺性 带来的情绪驱动。投资者看好这些企业创新产品未来商业化潜力,认为其可能带来超额回报。同时,科创板板块效应和资金追逐热点的行为放大了短期涨 幅,反映出市场对政策支持行业的高度信心。 多层次管线布局 截至目前,禾元生物、必贝特均尚未实现盈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禾元生物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44亿元、-1.87亿元、-1.51亿元、-1 ...
科创成长层首批“上新”,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集体亮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29
事件概述 -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公司于10月28日集体亮相上交所上市仪式 [1] - 三家公司成为科创板"1+6"改革以来科创成长层的首批新注册公司 [1] - 此举旨在进一步增强科创板的"硬科技含量" [1] 募资情况 - 西安奕材首发募资46.36亿元 [1] - 禾元生物首发募资25.99亿元 [1] - 必贝特首发募资16.00亿元 [1] - 三家公司合计募资总额达88.35亿元 [1]
N必贝特-U收盘涨74.41% 首日成交11.0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6:09
公司上市首日表现 - 公司股票于今日上市,开盘上涨175.03%,收盘涨幅为74.41% [2] - 全天成交量为3403.43万股,成交额为11.07亿元,换手率为73.25% [2] - 在当日上市的4只新股中,公司涨幅最小,为74.41% [2][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一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专注于创新药自主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 [2] - 公司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 [2] - 公司致力于开发全球首创药物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 [2]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本次发行总量为900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量为2160.00万股 [3] - 发行价格为17.78元/股,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4772481% [3] - 公司首发募资金额为16.00亿元 [3] 募资用途 - 募资主要投向新药研发项目、清远研发中心及制剂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