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林化纤(000420)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碳纤维最新价格出炉,最高240元/千克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碳纤维市场价格分析 - 2025年7月11日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为83.75元/千克 [1] - 国产T300级别12K规格价格区间80-90元/千克,24/25K丝束价格70-80元/千克 [1] - 国产T700级别12K产品报价90-120元/千克,24K产品85-120元/千克 [1] - 国产T800级别12K规格价格180-240元/千克,显著高于T300级别 [1][2] 产品技术差异与市场动态 - T800级别因高技术门槛和高端应用价格远高于T300级别 [2] - 同一级别下小丝束(如12K)因工艺复杂度和性能优势价格高于大丝束(如48/50K) [2] - 短期市场价格横盘僵持态势难以迅速打破 [2] - 国内企业在原丝技术、稳定化生产、高效氧化碳化工艺等方面持续攻坚,未来有望突破成本桎梏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吉林化纤集团联合9家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开发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3] - 项目攻克原丝高效预氧化碳化技术瓶颈,实现35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稳定量产 [3] - 建立大丝束碳纤维拉挤工艺仿真模型,开发专用高效拉挤工艺与装备,实现拉挤板材高性能批量生产 [3] - 创新材料—结构—气动一体化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成功研制120米以上超长大型风电叶片 [3] - 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大丝束碳纤维及其拉挤板材制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氢能储运(高压IV型瓶)、全球风电叶片复苏、光伏热场碳碳复材、低空经济和国产大飞机供应链等领域应用渗透推动市场增长 [4] - 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4]
吉林化纤,增长65%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结构性过剩预期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市场"结构性过剩"预期,吉林化纤碳纤维销量同比增长65%超过2.5万吨,全年预计突破5.6万吨 [3] - 下游复材与制品产量同比增长5.9倍,产能利用率和内部消化能力持续上升 [3] - 增长核心来自以终端场景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完成对中国商飞、大疆、宁德时代等关键客户的测试认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3] 吉林化纤的技术路径与市场突破 - 公司原丝和碳化产品自用率分别达到91%与50%,实现从原料到复材成品的高比例闭环制造能力 [5] - 制造模式保障批量交付性能一致性,有效平衡市场波动对企业成本端的压力 [5] - 在风电、航空辅助结构、工业无人机和结构性电池壳体等中压场景实现市场突破 [5] 国内碳纤维产业集群形成 - 中复神鹰在连云港、宁夏布局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启动T800级产品中试,建立从原丝制造到结构件设计的一体化平台 [6] - 光威复材具备T800S、M40J等多个等级产品体系,在一级承力件应用保持技术优势 [6] - 企业形成从高端到中端、从高模到高强的多层级技术矩阵,满足分级市场需求 [6] 下游复材应用企业布局 - 中车青岛四方与中车长客在碳纤维动车车体、轨道交通轻量化构件中实现多项示范应用 [8] - 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整机厂商协同开发多主梁、复合壳体等中大型构件 [8] - "十四五"期间碳纤维复材被纳入先进基础材料核心攻坚目标,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和中试平台 [8] 行业竞争焦点与国际竞争力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点性能指标"向"系统集成适应性"过渡,强调工艺节奏适配、批量稳定供应和协同设计流程 [10] - 中国碳纤维逐步走出"低端替代"思维,在中模量、中应力、大尺寸复材部件领域形成错位竞争能力 [10] - 行业聚焦核心技术、产业链整合以及产业构建等复杂问题,迎来"系统工程化"加速落地的窗口期 [10] 碳材料大会与展览信息 - Carbontech2025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将围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举办 [12]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1000+行业CEO,2000+终端用户参与 [12] - N2高端装备碳材料馆将集中展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光伏等领域用碳基制品 [13]
生产线“智力”全开!吉林化纤用党建“金钥匙”打开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 2025-07-02 14:17
公司自动化升级 - 吉林化纤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机械手一次可抓取12个丝饼并完成全流程处理[1] - 自动挂杆装置为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专利成果,由党支部统筹立项,党小组分工攻关完成[1] - 该自动化项目节约人力50%,人均生产效率提升30%,达到行业智能化先进水平[1] 党建引领技术创新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党支部立项创新课题和党员攻关突破关键技术[2] - 碳化一车间党支部带领制定124项攻关措施,改进后的3K碳纤维新生产线实现提产提效和节能降耗[2] - 每个党支部都有创新课题,每名党员承担创新任务,形成全员创新机制[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全球优质人造丝、腈纶纤维和竹纤维生产基地,同时在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2] - 3K小丝束碳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改进后产品价格提升且市场供不应求[2] - 自动化生产线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体现国际化布局[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新华网· 2025-07-01 10:06
公司技术创新与自动化升级 - 吉林化纤集团在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生产车间采用自动化装置,机械手一次可抓取12个丝饼,大幅减少人力需求 [1] - 自主设计的自动挂杆装置为公司专利成果,由车间党支部统筹立项,党小组分工攻关完成 [1] - 该自动化项目节约人力50%,人均生产效率提高30%,达到行业智能化先进水平 [1] 党建引领与创新机制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党支部立项创新课题和党员攻关突破关键技术 [2] - 每个党支部设有创新课题,每名党员承担创新任务,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 - 碳化一车间党支部带领制定124项攻关措施,改进后的3K碳纤维生产线实现提产提效和节能降耗 [2]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传统纺织原料领域拥有全球优质的人造丝、腈纶纤维和竹纤维生产基地 [2] - 3K小丝束碳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改进后产品价格提升且市场抢手 [2] - 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发展态势良好 [2]
2025年中国腈纶供需及进出口现状简析,国产替代进程深化,净出口实现逆转[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43
腈纶产业发展概述 - 腈纶是一种由丙烯腈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聚丙烯腈纤维 [2] - 腈纶纤维具有耐候性、耐日晒、耐化学试剂等优点,但吸湿性和耐磨性较差 [2] - 腈纶纺织品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等领域,可通过纯纺或与天然纤维混纺满足不同需求 [2] 腈纶行业政策背景 - 政策聚焦环保治理与产业升级,化纤行业被纳入重点环境风险管控对象 [5] - 国家发改委将粘胶短纤维等纳入节能降碳改造范围,推动行业绿色技术发展 [5] - 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园规划推动产业集群补链强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 腈纶行业产业链 - 上游以丙烯腈为核心原料,中游通过聚合工艺形成差别化纤维制造能力 [8] - 下游对接纺织服装、装饰材料及工业用布领域 [8]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丙烯腈装置强化成本控制,并向碳纤维原丝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8] 腈纶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生产全球30%以上的腈纶织物和服装,拥有最大的腈纶服装市场 [10] - 2019-2024年产量从58万吨波动回升至62万吨,需求量由64.3万吨微降至61.93万吨 [10] - 2024年供需缺口收窄至0.07万吨,表明国产替代进程深化 [10] 腈纶产业进出口贸易 - 2019-2024年进口量从8.9万吨缩减至4.44万吨,出口量从2.6万吨攀升至4.51万吨 [12] - 2024年实现净出口逆转,标志国产腈纶国际竞争力提升 [12] - 产品结构向高端户外面料、阻燃纤维等特种领域倾斜,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12] 腈纶产业企业竞争 - 吉林化纤凭借原丝技术积累稳居全球第一梯队,2020-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9.6% [14] - 中石化上海石化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巩固市场份额 [14] - 国际巨头通过大丝束原丝技术抢占碳纤维赛道,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14] 吉林化纤集团 - 拥有大规模腈纶纤维生产能力,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短纤、长丝等 [16] -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出碳毡、可降解纤维等新品,品种从18个增至200余个 [16] - 2023年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1.8%,2024年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3.9% [16] 腈纶产业发展趋势 - 将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目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削减30%以上 [18] - 开发超细旦阻燃腈纶、导电智能纤维等特种材料,切入新能源汽车、医疗传感器等新兴领域 [18] - 差异化产品占比将明显提升,配套建设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支撑定制化订单 [18]
2025年吉林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壮大“四个基地”和优势产业集群[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36
吉林市宏观经济分析 - 2024年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33.2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0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90.6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2.50亿元(增长4.7%)[2] - 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2%,增速全省第一,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累计盘活55户"双停"企业,新增产值40亿元[4]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07个(总投资1845亿元),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3.3%和98.5%,产业投资占比达70%(提高23.3个百分点)[6] 吉林市产业结构与政策 - 实施"一个中心,四个基地"战略,推动化工、碳纤维、冰雪、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包括:化工产业产值增长20%(千亿级规模)、碳纤维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元(复材制品占比超25%)、冰雪产业打造世界超级滑雪大区(两大雪场接待游客均超百万人次)[8][9] - 2021年《吉林市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目标3500亿元,增加值800亿元,工业企业户数700户以上,五年工业投资累计1500亿元,民营经济占比超60%[11] - 2024年出台《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若干举措》,涵盖财政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绿色化发展等8大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13] 化工产业 - 化工为吉林市第一大支柱产业,2023年石化行业营收下降4.8%,原油加工量925.3万吨(增长2.7%)[15] - 吉林化工园区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783亿元(占全市40%),其中化工产值770亿元(占全省50%以上),招商引资资金同比增长27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17] - 2025年规划重点包括:吉化转型升级项目投产(乙烯、丙烯腈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ABS产能全国第一),精细化工比重提升至45%,实施20个延链补链项目[9] 碳纤维产业 - 吉林市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纤维产能全国第一,2023年产量11.1万吨(增长38.3%),形成原丝—碳丝—复材—制品完整产业链[19][21] - 吉林化纤集团为全国唯一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原丝覆盖1K-50K系列,T300-T700级产品稳定量产,2022年12000吨碳纤维项目投产[19][21] - 2025年计划推动碳谷3万吨原丝二期、吉化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建设"零碳"制品产业园,拓展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等应用领域,自用原丝比例提升至80%[9]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布局低空经济、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1][24] - 强化创新引领,通过技术攻关、科技招商、成果转化等手段推动产业链提质,支持企业牵头重大科技项目[24] - 区域差异化发展案例:龙潭区聚焦数字化/低碳化转型(依托吉石化项目),舒兰市打造"大米城""钼城"等特色产业集群[13]
吉林化纤(000420) - 000420吉林化纤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5:14
产品业务情况 - 碳纤维 2023 - 2024 年处于调整期,公司碳纤维亏损,2025 年 3 月和 5 月提价将改善业绩 [1] - 湿法 3K 碳纤维产品产能 600 吨/年,将根据市场情况增加产能 [1][2] - 公司不生产碳纤维原丝,现有 1.2 万吨碳纤维复材生产线,子公司凯美克有 600 吨小丝束生产能力 [2] - 粘胶长丝产能 9 万吨,2024 年和 2025 年 1 - 5 月满产满销,是否提价看供需关系 [2] - 2024 年粘胶纤维业务收入占比高且同比增长,碳纤维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6] - 2024 年碳纤维受市场调整影响表现偏弱,粘胶长丝市场表现景气 [5] - 公司碳纤维产品订单主要在风电领域,正拓展多领域应用 [5] 订单与合作情况 - 120 亿军工订单信息不真实,与航天科技或航天科工集团暂无大订单,有订单会披露 [1][4] 公司计划与策略 - 市值提升、资产并购重组、股东回报政策等相关计划有则披露 [2][5] - 利用国资和地域资源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精细化管理控制风险 [4] - 按市场情况调整小丝束和湿法 3K 碳纤维产能 [4] - 发展好传统粘胶纤维业务,做优做强碳纤维业务 [6] - 通过产销融合对接客户需求,攻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5]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502.56%,主要集中在碳纤维领域,针对提质降耗攻关 [5] 行业与竞争力情况 - 化学纤维行业充分竞争,公司有技术、人才、市场等体系优势 [5]
刚刚!证监会表态将出台深化“双创”改革政策措施!
天天基金网· 2025-05-21 19:46
重磅资讯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指出,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3] - 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成,A股上市公司科技成色和创新动能不断提升 [3]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接近3.6% [3] - 沪深300市盈率12.6,明显低于境外市场主要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4]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支持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 [4] 经济数据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 [5] - 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5] 科技突破 - 小米实现3nm芯片研发设计突破,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成为中国内地3nm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 [6][7] - 小米玄戒O1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7] 数据复盘 - 2025年5月19日A股市场数据:东方财富全A涨0.12%,成交额10863.05亿元;沪深300跌0.31%,成交额1848.88亿元;中证500涨0.09%,成交额1410.99亿元;中证1000涨0.45%,成交额2140.13亿元;中证2000涨0.86%,成交额3720.57亿元 [9] - 板块指数表现:上证指数平盘,成交额4371.78亿元;深证成指跌0.08%,成交额6492.96亿元;创业板指跌0.33%,成交额2902.69亿元;科创50平盘,成交额176.61亿元;北证50涨2.37%,成交额325.76亿元 [9] 盘面解读 - 市场整体表现:三大指数除上证走平外均下跌,沪指几乎平盘报收,风格指数除沪深300外全线上扬,沪强深弱特征明显 [12] - 市场涨跌情况:A股上涨3398家、下跌1597家,涨跌比2.1:1,涨停121家、跌停0家,沪深成交1.09万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7.69亿元 [12] - 行业表现:化学纤维(申万二级)日涨幅3.28%,恒天海龙、吉林化纤等涨停;股权转让(东财概念)日涨幅2.72%,天汽模、正虹科技等涨停 [13][15] 市场热点 - 化学纤维行业因吉林化纤调价通知带动板块上涨,湿法3K碳纤维供不应求,5月13日起各牌号产品每吨分别上涨10000元 [13] - 碳纤维在风电领域应用需求预计到2025年接近4万吨,体育休闲领域需求稳定,预计随冰雪经济发展继续增长 [15] - 股权转让概念受《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实施推动,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监管要求等 [15] 后市展望 - 市场短期基本面修复预期尚未证伪,下行风险有限,或进入热点及风格加速轮动阶段 [17] - 短期关注AI产业链、自主可控、受益关税战缓和的出海及高股息红利品种;中期关注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 [18] 行业主题 - 国企改革近年不断加码,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提出需考虑国家战略、产业安全、社会责任等因素 [20] - 新一轮国企改革举措包括优化经营指标体系、强化市值管理、科技创新、加大并购重组力度等 [20]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七大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20]
低空经济拉升碳纤维产品价格
中国化工报· 2025-05-21 10:17
吉林化纤碳纤维涨价及市场影响 - 吉林化纤宣布自5月13日起旗下湿法3K碳纤维各牌号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万元/吨 因供不应求[1] - 公司表示涨价主因低空经济拉动无人机需求暴增 导致湿法碳纤维销量大涨[1] - 湿法3K碳纤维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较低 对业绩影响有限 主营产品仍为黏胶纤维[1] - 吉林化纤上半年已两次上调碳纤维价格 3月18日首次调价涉及3K/6K产品涨5000元 12K及以上规格涨3000元[1] - 受涨价消息刺激 A股碳纤维板块普涨 吉林化纤近3交易日涨幅超22% 奇德新材/蒙泰高新/中复神鹰等跟涨[1] 行业供需格局与需求前景 - 光大证券指出碳纤维价格企稳后 具备规模成本优势的头部厂商盈利将改善[2] - 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终端需求放量 将利好高端高性能碳纤维批量生产商[2] - 光威复材表示低空经济发展将持续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造增量市场空间[2] - 奇德新材预计随着产业链工艺提升 原材料成本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 下游应用扩展将推动需求大幅增长[2] - 券商预测2025年风电领域碳纤维年需求量将接近4万吨 压力容器领域需求增长30% 光伏行业需求也将显著回升[2]
吉林化纤(000420) - 关于参加2025年吉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5-20 16:01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吉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2] - 活动于2025年5月27日15:00 - 16:30通过网络远程方式进行[2] - 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2] 交流安排 - 总经理金东杰等将在线与投资者交流[2] - 交流内容涵盖2024年度业绩等方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