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000902)

搜索文档
新洋丰: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2024-06-14 16:49
评级与信用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AA,评级展望稳定,可转债信用等级AA,与前次一致[8] - 预计公司未来12个月信用质量持稳[14] 财务数据 - 2024年第一季度末母公司货币资金9.84亿元,刚性债务13.69亿元,所有者权益75.30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6.79亿元[15]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总资产168.49亿元,总负债64.84亿元,刚性债务21.46亿元,所有者权益103.65亿元[16] - 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33.35亿元,净利润3.43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量 -11.51亿元[16] - 2024年第一季度末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38.48%,权益资本与刚性债务比率483.02%,流动比率143.41%,现金比率34.93%[16] 业务经营 - 公司磷复肥产能位居国内前列,经营创现能力较强,融资渠道畅通[9] - 20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02亿元、159.58亿元和151.00亿元,化肥业务占比95%左右[29][30] - 2023年公司其他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7亿元,较上年上涨31.99%,占营业收入的4.08%[30]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5亿元,同比减少24.52%[30] - 2024年第一季度磷肥、常规复合肥和新型复合肥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减少[30] - 公司有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投产,2023年该业务呈亏损[23] - 2021 - 2023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8.90%、14.54%和14.89%,2023年化肥业务毛利率同比回升1.41个百分点[31] 产能与销售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具备年产798万吨复合肥、185万吨磷酸一铵的生产能力和90万吨磷矿石开采能力,配套生产硫酸310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32] - 2022年公司复合肥产能净增加90万吨,2021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复合肥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34] - 2023年公司磷肥销量162.41万吨,同比减少1.66%;复合肥销量400.83万吨,同比增长4.45%,其中新型复合肥销量112.26万吨,同比增长23.60%,占营业收入比重同比上升3.85个百分点至24.27%[35] - 2022年公司磷肥与复合肥平均销售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2023年较上年下降,2024年一季度有所回升[36] - 公司拥有一级经销商约6000多家,终端零售商7万多家,2023年东北、华北、华南和南方地区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4.85%、23.40%、30.42%和20.26%[37] - 2023年公司在境外地区销售额为3.51亿元,较上年减少13.57亿元,占比下降至2.32%,实现汇兑收益137.96万元[37] - 2024年第一季度复合肥产能利用率为50.42%,磷肥产能利用率为97.69%[37] - 2024年第一季度复合肥销量85.81万吨,产销率85.32%,销售均价2803.80元/吨;磷肥销量36.55万吨,产销率80.90%,销售均价3104.00元/吨[38] 采购与资源 - 2023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为21.75%[40] - 2023年尿素、氯化钾和硫磺全年采购均价较上年分别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下降[43] - 2023年公司磷矿产量为67.18万吨,磷矿自给率为14.99%[44] - 2022 - 2023年洋丰集团分别将雷波新洋丰100%股权、竹园沟矿业100%股权转让给公司[44] - 截至2023年末,雷波新洋丰磷矿资源储量为24.31亿吨,具备90万吨磷矿石开采能力;竹园沟矿业磷矿资源储量为9050.30万吨,平均地质品位为24.93%[44] 项目投资 - 截至2024年3月末,主要在建项目总投资约43.99亿元,累计已投入19.19亿元[46][48] - 合资公司湖北洋丰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3000万元,洋丰楚元认缴21450万元,占65%[49] - 15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一期5万吨)和磷酸铁及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12.60亿元,截至2024年3月末已投资10.43亿元[49] 可转债情况 - 2021年3月25日公司公开发行10.00亿元、期限6年的可转债,2024年5月14日调整转股价格为17.39元/股[20] - 截至2024年3月末,可转债余额约10亿元,累计转股金额6.51万元,尚未转股金额99,993.49万元,转股进度慢[14][20] - 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9.91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合成氨技改项目,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投入9.97亿元,资金及利息已全部使用[21]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新增产能释放、项目投资、安环、可转债到期未转股等风险[14] 其他 - 2021 - 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并范围有变动,截至2024年3月末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合计34家[22] - 2022年和2023年农用氮磷钾化肥(折纯)产量分别为5,573.38万吨和5,71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54%和5.0%,2022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为5,079.2万吨,同比减少2.16%[27] - 2021 - 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别为50.56、54.59和58.94次/年[57]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85%至3.28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9.77%至1.64亿元[63] - 2021 - 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分别为2.51亿元、2.51亿元和3.76亿元[79] - 2023年公司关联采购金额2.89亿元,关联销售金额958.60万元[96]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59.41万元,应付关联方账款0.92亿元[96] - 截至2024年3月末,洋丰集团持有公司49.42%的股权,所持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4000万股,占其持股数量的6.45%,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19%[98] - 杨才学持有洋丰集团40.70%的股权并直接持有公司4.7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98]
新洋丰:关于“洋丰转债”恢复转股的公告
2024-05-19 15:36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000902,证券简称为新洋丰[1] - 债券代码为127031,债券简称为洋丰转债[1] 转债情况 - 洋丰转债转股起止时间为2021年10月8日至2027年3月24日[4] - 洋丰转债暂停转股时间为2024年5月13日至2024年5月20日[4] - 洋丰转债恢复转股日期为2024年5月21日[3][4]
新洋丰: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5-10 19:51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表66人,代表股份783,098,993股,占比62.4116%[5][6] - 现场出席10人,代表股份699,533,894股,占比55.7516%[6] - 网络出席56人,代表股份83,565,099股,占比6.6600%[6] - 中小投资者60人,代表股份92,734,237股,占比7.3908%[6] 议案审议结果 - 多项议案全体股东同意比例大多超99.9%,如《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比例99.9817%[7]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比例达99.9927%[8]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比例99.9481%[8] - 《关于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同意比例99.9331%[9][10]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预案》同意比例99.9919%[10] - 《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比例99.9927%[10] 其他信息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合规,表决结果有效[12] - 备查文件含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和法律意见书[13] - 公告发布于2024年5月10日[15]
新洋丰:关于实施权益分派期间洋丰转债暂停转股的公告
2024-05-10 19:51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000902,简称为新洋丰[1] - 债券代码为127031,简称为洋丰转债[1] 转债信息 - 洋丰转债转股起止日期为2021年10月8日至2027年3月24日[3] - 2024年5月13日至2023年度权益分派登记日暂停转股[3] - 恢复转股时间为2023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后首个交易日[3] 转股价格调整 - 派送红股等不同情况有对应转股价格调整公式[5]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于2024年5月10日[4]
新洋丰:新洋丰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4-05-10 19:51
会议安排 - 公司于2024年4月16日决定5月10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6] - 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18日、4月25日刊登股东大会通知及补充通知[6] 参会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10名,持有表决权股份699,533,894股,占比55.7516%[10] - 参加网络投票股东56名,代表表决权股份83,565,099股,占比6.6600%[11] - 参加会议中小投资者股东60名,代表表决权股份92,734,237股,占比7.3908%[12] 议案表决 - 《公司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782,955,393股,占比99.9817%[16] - 《公司2023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782,955,393股,占比99.9817%[19]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同意782,955,393股,占比99.9817%[20] - 《公司2023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782,955,393股,占比99.9817%;中小投资者同意92,590,637股,占比99.8451%[21]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783,041,793股,占比99.9927%;中小投资者同意92,677,037股,占比99.9383%[22][23] - 《关于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的议案》同意783,041,793股,占比99.9927%;中小投资者同意92,677,037股,占比99.9383%[24] - 《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782,692,435股,占比99.9481%;中小投资者同意92,327,679股,占比99.5616%[25] - 《关于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同意85,492,661股,占比99.9331%;中小投资者同意83,773,191股,占比99.9318%[26][27][28] - 《关于公司2024年度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预案》同意783,035,293股,占比99.9919%;中小投资者同意92,670,537股,占比99.9313%[29] - 《关于公司2024年度监事薪酬的预案》同意783,035,293股,占比99.9919%;中小投资者同意92,670,537股,占比99.9313%[30] - 《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项目变更的议案》同意783,041,793股,占比99.9927%;中小投资者同意92,677,037股,占比99.9383%[31] 会议结论 - 本次股东大会召集人为公司董事会,具备召集人资格[14] - 本次股东大会表决程序符合相关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32] - 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等程序符合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33]
业绩短期承压,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恢复
东兴证券· 2024-05-06 16:30
公司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洋丰是国内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凭借一体化成本优势、渠道客户黏性和产品自主创新,构筑了稳固的经营护城河。近年来复合肥销量连续稳定增长;同时布局精细磷化工产业,打开长期发展空间。预计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3.68、16.17和18.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7、1.26和1.4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1、9和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新洋丰是国内领先的磷复肥生产企业,始建于1982年,于2014年3月借壳上市。截至2023年底,公司具有各类高浓度磷复肥产能约983万吨/年,磷矿石产能90万吨/年,磷酸铁5万吨/年,配套生产硫酸310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公司主营的磷复肥产品包括磷肥(主要为磷酸一铵)、常规复合肥、新型复合肥三大板块多个系列。此外,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新材料、磷石膏建材等产业链相关领域。 [1] 2024年1季度业绩 - 新洋丰发布2024年1季报:公司1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5亿元,YoY-24.52%,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YoY-15.83%。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渠道备货推迟等因素影响,公司1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原材料方面,今年1季度原材料价格同比出现波动,对下游经销商备货产生一定干扰;此外,公司复合肥在东北地区的市占率较高,东北地区今年3月份气温异常,造成销售推迟,这些因素共同造成公司1季度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从利润角度看,公司1季度毛利率有所回升,同比提升2.25个百分点至17.98%,带动公司净利润降幅低于收入降幅。 [1]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期间,受到全球流动性提升、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复合肥产品的原材料——单质肥的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扰乱了复合肥经销商的采购节奏,行业整体库存低迷,给复合肥企业的销量和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原料单质肥价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并且逐步企稳,预期下游复合肥经销商采购备货节奏将逐步恢复正常,届时公司复合肥销量和盈利水平有望恢复至合理水平。公司新型复合肥占比不断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近几年加大了在新型复合肥产品方面的投入力度,从产品力、渠道力、服务力出发把握市场,大力发展新型肥蓝海市场。公司新型肥和普通肥的销量比例已经从2018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1:2.5,未来目标是做到1:1。公司新型肥的毛利率较普通肥高,新型肥的占比不断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1] 财务指标预测 - 指标预测包括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具体数据如下: - 营业收入(百万元):2022A 15,957.73,2023A 15,099.87,2024E 16,813.64,2025E 18,578.63,2026E 20,675.55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22A 1,309.35,2023A 1,206.56,2024E 1,367.76,2025E 1,617.42,2026E 1,892.56 - 净资产收益率(%):2022A 15.26%,2023A 12.59%,2024E 12.94%,2025E 13.77%,2026E 14.42% - 每股收益(元):2022A 1.02,2023A 0.94,2024E 1.07,2025E 1.26,2026E 1.47 [1]
新洋丰: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4月29日业绩说明会活动记录
2024-04-29 16:5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15:00 - 16:00举办2023年年度业绩说明会[1] - 参与人员为投资者,接待人员含副董事长、总裁杨华锋先生等[1] - 形式为网络远程,可通过链接查看具体内容[1]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1]
新洋丰20240424
2024-04-27 21:14
经营情况 - 今年一季度经营情况总体正常,主要受原材料波动影响[1] - 东北地区天气变冷导致销售受影响,预计销售量下降5万吨[2] - 复合肥行业库存处于低水平,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经销商备货节奏[5] - 一季度销量下滑5.5万吨,主要受东北天气和原材料价格影响[6] - 经营性现金流量一季度表现不佳,主要因销售延迟和预售账款[7] - 复合肥行业市占率提升,小企业难以生存,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8] - 公司市占率在过去几年内提升至约10个百分点左右[9] 产品和技术 - 公司新型肥销量增速较快,主要应用于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推广新型肥料产品[10] - 公司技术服务团队规模扩大至200人,通过技术服务推广新型肥料[12] 财务状况 - 富豪肥销量同比减少5.5万吨,磷酸一氨销量减少14.86万吨,将在第二季度反映在业绩中[17] - 长期负债增加6亿,现金上的增加3亿,主要用于三个项目的投资,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18] - 公司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加,具体原因待财务核实[25] -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主要由宜昌子公司搬迁导致,一次性损失,不会再出现[25] 市场展望 - 复合肥行业竞争激烈,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市占率目标从10%扩增到15%甚至20%[19] - 富豪肥企业有广阔市场空间,有望占据市场份额超过15%[20] - 林思高绿色循环利用投资已达8亿,公司在环保投入上占据先机,有望受益于全行业成本上升[21] - 预测零矿石价格可能下跌40%,公司仍能保持盈利,未来零化肥将成为重要利润增量来源[24]
下游拿货积极性有望提升,看好2024年复合肥销量快速增长
天风证券· 2024-04-26 17: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151亿元,同比下降5.38%[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5亿元,同比下滑24.52%[2] - 公司2023年全年磷复肥销量同比增长6.30%[2] - 公司2023年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2]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16.61、19.95亿元[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新型复合肥收入增长达12.5%[2] - 公司磷矿自给能力有望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2] - 公司2024年复合肥销量有望提升,看好磷复肥龙头业绩拐点[2] - 公司2023年常规复合肥收入下滑,新型复合肥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2]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年复合肥销量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2] - 公司2024年复合肥销量有望提升,维持“买入”评级[2]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6年预计货币资金将达到5969.63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54.7%[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新型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23.60%[2] - 公司2023年新型复合肥销量同比增长23.60%[2]
原料下降叠加天气因素致复合肥销量同比略下滑,在建工程奠定未来增长
申万宏源· 2024-04-26 15:32
业绩总结 -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33.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28亿元,销售毛利率同比、环比上升至17.97%[1] - 1Q24年磷酸一铵、尿素、氯化钾价格同比分别下滑7%、16%、33%,复合肥销量略有下滑,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下跌和气温影响[1] - 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1.81亿[5] - 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为1.61元[5]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变更洋丰楚元投资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和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奠定未来增长基础,公司在建工程继续增加至20.16亿元[2] 其他 - 公司承诺独立客观出具报告,不接受任何形式补偿[6] - 公司隶属于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可能持有或交易报告提到的投资标的[7] - 投资评级体系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8] - 行业投资评级分为看好、中性和看淡三个等级[9] - 不同研究机构采用不同评级术语和标准,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多方观点[10] - 报告采用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指数[11] - 客户应以完整报告为准,不应仅依靠短信或电话推荐[12] - 公司不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承担风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