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搜索文档
违规领千万罚单 上海银行“掉队”待解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07:13
高管变动与合规风波 - 上海银行新任董事长顾建忠任职资格获上海金融监管局核准,正式上任即面临合规舆论风波 [2] - 2025年8月前四天公司接连收到央行2921.75万元罚单(涉及8项违法行为)和浙江监管局380万元罚单(杭州分行6项违规),年内累计被罚没3581.75万元 [2][3][4] - 罚单主要指向内控制度不健全、反洗钱业务违规、信贷业务违规三大领域,涉及2020-2023年历史问题,公司称已全部整改完毕 [3][4] 财务表现与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降至1.18%实现两连降,营收同比回升4.8%至529.9亿元结束两年下跌趋势 [2] - 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不良贷款核销超100亿元/年,2024年股价涨幅超70%居A股银行首位,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3.27万亿元(同比+1.37%) [5][6][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97亿元(+3.85%)被南京银行超越,净利润62.92亿元(+2.27%)排名城商行第四 [7] 业务结构调整与竞争地位 - 2020年房地产业贷款达1567亿元(占总贷款14.3%),个人消费贷峰值1750.6亿元(占个人贷款54.4%),批发零售业不良率曾达10.8% [5] - 资产规模被江苏银行(2022年)、宁波银行(2025年一季度3.39万亿元)超越,城商行排名降至第四 [6] - 营收从2020年起先后被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超越,2025年一季度排名降至第五 [7] 高管增持与战略方向 - 2025年新董事长顾建忠带领10名董监高以10.46-10.70元/股增持股票,释放信心信号 [8] - 公司提出从"总量指标"转向"结构性细项指标",加强事前事中风险管控 [6] - 董事长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目标打造百年老店 [9]
3千万罚单与460万增持:上海银行合规风波下的信心博弈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0:45
核心监管处罚事件 - 2025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上海银行总行开出罚单 罚没金额达2921.75万元 涉及8项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 占压财政存款 违反信用信息管理 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未保存客户身份资料 未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2][3][4] - 2025年8月4日浙江金融监管局对杭州分行罚款380万元 涉及绩效考评不合规 资产池业务管理缺陷 国内信用证业务管理不审慎 贷款管理不审慎 票据贴现业务管理不审慎 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6项违规 [2][5] - 2025年总行及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没3581.75万元 26名责任人被处罚 违规集中在内控制度不健全 反洗钱业务违规 信贷业务违规三大领域 [5] 公司整改与回应 - 央行处罚问题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 所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2][7] - 浙江监管局处罚问题发生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 通过健全制度体系 优化管理流程等措施积极整改 [7] - 公司强调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 依法稳健经营 [8] 历史业务风险暴露 - 2020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达1567亿元 较2016年末增长近2倍 占总贷款比例14.3% [9] - 2019年末个人消费贷余额峰值1750.6亿元 占个人贷款总额54.4% [9] - 2021年末房地产业不良率峰值达3.05% 不良余额47.6亿元 [9] - 2020年末消费贷不良率达1.87% 不良余额29.7亿元 [9] - 批发零售业2019年末不良率高达10.8% 2018-2020年不良余额连续超30亿元 [9] - 2021年末全行不良率升至1.25% 连续两年维持高位 [10] 资产质量改善措施 - 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不良贷款核销金额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10] - 风险管理从注重总量指标转向关注结构性指标 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10] - 2024年末不良率回落至1.18% 实现连续两年下降 [2][13] - 2025年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71.24% 较2024年末回升1.43个百分点 [13] 同业竞争地位变化 - 2022年末江苏银行资产规模超越上海银行 使上海银行从城商行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10] - 2025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39万亿元 超越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 上海银行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第四 [11] - 2020年营收被江苏银行超越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三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被南京银行超越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五 [1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2.92亿元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四 [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529.9亿元 结束连续两年下跌趋势 同比增长4.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97亿元 同比增长3.85% [12][1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2.92亿元 同比增长2.27% [12][13] - 2024年股价涨幅超70% 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 [12] - 2024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倍 创历史新高 [2][12] 高管变动与增持 - 2025年8月5日顾建忠董事 董事长任职资格获上海金融监管局核准 [2][13] - 2025年7月25日10名董监高买入公司股票 合计投入460-470万元 [14][15][16] - 顾建忠买入10万股 投入超百万元 为单笔最大增持 [15][16] - 行长施红敏2024年税前报酬100.6万元 同比下降3.2万元 [13] - 副行长胡德斌 汪明2024年税前报酬89.9万元 同比下降9.6万元 [13]
恒丰银行向大股东转让50多亿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6年连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1:33
重大资产交易 - 山东金资与恒丰银行签订协议 批量受让恒丰银行不良资产 合同金额合计546549.95万元(约54.65亿元)[2][3] - 该交易属于山东金资主责主业范围 是日常经营性业务 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3] - 山东金资是国内最大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注册资本496亿元 具备省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经营资质[3] 股权结构变化 - 山东金资持有恒丰银行51837548017股 持股比例46.61% 为第一大股东[3] - 中央汇金与山东金资150亿股恒丰银行股份转让已完成交割 该交易发生于半年前[4] 银行经营状况 - 恒丰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7.75亿元 同比增长1.98% 净利润53.57亿元 同比增长4.30%[6] - 不良贷款率1.49% 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6年下降[6] - 2024年直接向第三方转让金融资产原值28.59亿元 较2023年22.08亿元有所增加[6]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9.77亿元 净利润14.54亿元 多项经营指标超进度完成[7] 战略发展规划 - 恒丰银行制定"3年-5年-10年"高质量发展纲要 力争3年基本达到上市条件[6] - 目标5年盈利能力达到股份制银行中游水平 10年综合竞争力迈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6]
民生银行资本债投资价值分析:存量不良基本化解,基本面或迎拐点
华源证券· 2025-07-13 13: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民生银行存量不良资产基本化解,基本面发展向好,市场高估了其信用风险,二永债收益率下行空间较大,投资性价比较高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权结构较稳定,公司治理明显改善 - 股权结构稳定,民企持股分散,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稳定在60%以上,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0.18%外,大股东持股比例无明显变动,第一大股东为大家人寿保险,其背后是国企 [6][7] - 受主要股东股权质押影响有限,相关民企股东对银行实际经营话语权低,银行经营受影响小 [9] - 管理层人员流动水平较高,多为到龄退休离任,高管多内部提拔,外部主要来自大行,民营股东话语权较弱,较难干预银行经营 [14][15] - 董事会结构合理,经营独立性较高,成员多元化、经验丰富,单一民企股东在董事会话语权弱,部分质押股权超50%的股东成员或被限制表决权 [16][17] 资产规模大,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 资产规模庞大,2020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2.98%,为系统重要性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7.81万亿元,在同组银行中规模最大 [19] - 资产端以贷款和金融投资为主,占总资产80%以上,2024年末贷款规模占比56.25%,金融投资规模占比30.69% [26] - 贷款稳步增长,行业结构优化,2017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7.04%,高于资产规模增速,对公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房地产贷款规模占比下降,贷款集中度不高 [28][34][41] - 金融投资以政府债券为主,信用风险低,截至2024年末,金融投资占总资产30.69%,债券投资规模占比约89.42%,持有低风险债券比例高,流动性较好 [45][49] 存量不良基本化解,资产质量稳步改善 - 存量不良基本化解,2020 - 2022年累计清收处置不良和存在风险隐患资产超3000亿元,2018 - 2024年合计核销与转出不良资产达3852.09亿元,2023和2024年处置速度放缓,与同业相比力度有所放缓 [52][56][59] - 不良生成明显下行,资产质量指标改善,不良贷款生成率由2020年末的3.63%降至2024年末的1.49%,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47%,逾期贷款与逾期贷款率有所上升,关注类贷款额略有回升但迁徙率下降明显,资产质量指标优于个别上市股份行 [71][72][75] 负债结构优化,经营业绩或迎拐点 - 负债结构优化,流动性指标良好,近三年存款占负债比重为60%左右,对同业负债依赖下降,应付债券规模上行,流动性监管指标符合要求,资本充足指标总体保持平稳 [80][85][90] - 经营业绩回暖,息差压力有望缓解,2022 - 2024年业绩低迷,25Q1营收同比增速较高,ROE较低未来或改善,净息差收窄在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息差有望企稳,后续负债成本压降空间大 [98][103][114] 如何看待民生资本债投资价值 - 存量不良基本化解,基本面或迎拐点,存量不良资产基本化解,预计未来3年业绩有望小幅改善 [120][122] - 民生银行资本债信用风险较低,资本工具现存1750亿元,均正常付息,过往到期均主动全部赎回,二永债利差高于行业水准,市场高估其信用风险,二永债投资价值大 [123][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