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帆医疗(002382)

搜索文档
蓝帆医疗(002382) - 关于参加山东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度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11-11 19:04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山东辖区上市公司2022年度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及山东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承办 [1] - 活动通过全景网提供的网上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1] - 活动时间为2022年11月16日下午14:00 - 16:00 [1] - 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参与活动 [1] 公司参与情况 - 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将参加此次活动 [1] - 参与沟通交流的公司人员有董事长刘文静女士,董事、总裁钟舒乔先生,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崔运涛先生,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兼首席法务官黄婕女士 [1]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年9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
2022-11-11 15:59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研发开放日,时间是2022年9月9日09:30 - 12:00,地点在上海浦东新区张衡路1077号2幢 [1] - 参与单位有西南证券、前海鸿富基金等17家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心脑血管事业部CEO于苏华等多位人员 [1] 心脑血管事业部介绍 - 蓝帆柏盛是心脑血管事业部控股平台,整合多个主体后全球布局,拥有高端人才研发管理团队,在售产品多样,BioFreedom®是高出血风险患者领域全球“金标准”产品 [2] - 公司秉承一年一巨星、做有特点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与外部收购并重四大研发策略 [2] - 公司核心优势:是中国唯一坚持自主创新且技术领先、学术高度享誉全球的高值耗材企业,心脏瓣膜产品有论文发布和多项临床试验,冠脉领域使用独家专利药物BA9,BioFreedom®支架比ONXY支架死亡率低22%;是中国唯一完成全球化布局的高值耗材企业,搭建国际国内双向联动研发机制,实现海内外研发成果互通、技术共享 [2] 上海研发中心介绍 - 蓝帆医疗价值观是开放、包容、规范、共创,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 [3] - 上海研发中心功能定位是自主创新、海外引进产品本土化以及基于中国市场用户需求进行自主开发和产品创新,通过协同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创新、海内外共创 [3] 各业务产品管线介绍 结构性心脏病 - 结构性心脏病条线全球发明专利近100件,Allegra TM产品一个月全因死亡率低至1.2%,具有独创直筒、碗口、V型裙边设计亮点 [3] 冠脉及外周介入 - 心脑血管事业部布局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系统(IVL),针对支架植入手术前原发性冠状动脉血管钙化病变(狭窄程度≥50%)预处理和球囊扩张,技术优势明显 [4] - 外周介入赛道重磅在研产品LA9外周药物球囊扩张导管,适用于特定动脉,使用独家全球专利药物LA9,缓释和吸收效果好 [4] 神经介入 - 神经介入赛道产品覆盖缺血性、失血性脑卒中及相关通路,已获批1款,在研11款,申请专利30余件,8件已授权 [4] - 研发技术平台搭建完成,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未来有望依托销售网络快速销售产品,在手术入路方面有创新性 [4] 微创外科 - 在售产品管线包括星曜系列电动腔镜吻合器、星晖系列智能电动腔镜吻合器、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设备等,各有优势 [5] - 处于临床注册进程中即将上市的一次性穿刺用腔内闭式镜头清洗器是全球唯一可清洗腔镜镜头的产品 [5]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年9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15:57
近期业绩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25.74亿元,亏损1.80亿元 [1] - 心脑血管事业部上半年亏损1.57亿元,原因包括心脑血管产品受集采影响价格下跌、联营企业股价下跌致投资亏损1628万元、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确认股份支付费用2207.68万元、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06亿元 [1] - 防护事业部因各类手套产品售价从疫情期间高位大幅下滑,2022年上半年小幅亏损 [1] 后续经营发展 心脑血管业务 产品研发与上市 - 原创自研冠脉药物涂层球囊(DCB)即将上市,预计成市面上第一款雷帕霉素DCB,后续还有血管内再狭窄适应症DCB待获批 [2] - 正在研发全球独家第二代DCB,使用专利药物BA9改良版本,药物吸收效率大幅提升 [2] - 今年有一款微导管产品上市用于全钙化病变治疗,还有血管内冲击波碎石(IVL)、CTO球囊、双腔微导管和新一代抽吸导管等产品预计两年内陆续获批上市 [2] - 特殊球囊方面,乳突球囊、刻痕球囊等管线预计明后年陆续上市 [2] - Allegra™已在欧洲上市,2022年上半年植入量达400多条,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110%,升级款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3] 市场机遇 - 上一轮心脏支架集采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下一轮续标方案即将出炉,价格机制可能有明显变化,公司密切关注 [2] - 心脑血管业务全球化是核心竞争优势,海外业务占比大于国内,随着心脏支架续标新局面及新产品上市,将迎来广阔发展机遇 [2][3] 健康防护业务 - 手套行业处于产能出清阶段,头部企业要在疫情后扩大市场份额,2022年上半年公司PVC手套出口份额约18%,为全国和全球第一;丁腈手套市场份额从疫情前5%以下提升到2021年上半年9.5%、2022年上半年超20% [3][4] 交流问答要点 集采影响 - 上一轮集采推动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行业积累深厚、平台型、产品管线丰富的公司能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心脑血管事业部销售渠道扩展,对接国内医院超2300家,国内市场心脏支架年销量集采后第一年超40万条,市场份额升至全国第二 [3] 营收趋势 - 心脑血管产品国内心脏支架用量、价格及续标变化较易估测,海外市场随新产品上市和上量,营收及利润增长可能性大;健康防护产品头部企业后疫情时代主题是扩大市场份额 [3][4] 防护手套毛利率 - 防护手套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因行业价格竞争和产能出清,不同公司计算口径有差异,公司PVC手套生产工厂毛利率有正向贡献,丁腈手套相对较差 [4] 产能情况 - 今年未新建PVC和丁腈产能,现阶段常用PVC手套产能190亿支,丁腈手套产能200亿支 [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根据项目需求分配,心脏瓣膜领域和全钙化病变方面相关产品线将持续投入,预期未来研发投入至少维持现有水平 [5] 可转债转股价格 - 公司可转债存续期较长,认为目前股价被极度低估,后续结合基本面和股价情况判断决定,并及时履行信批义务 [5] 心脏支架标内标外占比 - 集采中标产品价格500 - 700元左右,公司中标产品469元,标外市场产品价格7000元上下,2022年上半年公司中标产品心跃支架销售20多万条,数量占比较高 [6] 伟思医疗投资 - 伟思医疗由公司联营企业阳和投资投资,投资损益源于股价波动,属私募股权投资,与初始投资成本相比收益良好 [6] 心脑血管海外市场 - 公司拥有全球化销售网络,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份额名列前茅,心脏支架业务扣除汇率影响后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7%,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TAVR)营收同比增长约110% [6] 产品对比优势 - 与乐普、微创相比,在全钙化病变解决方案上产品线布局更完整、突出技术含量;雷帕霉素药物球囊与市场已有产品有显著差异化;二尖瓣和三尖瓣研发团队在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展工作;神经介入产品围绕桡动脉入路布局;具备全球化网络优势,海外业务比重高 [7][8]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年10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10:1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382,证券简称蓝帆医疗 [1] - 2022 年 10 月 12 日 10:00 - 11:00 举行电话会议,7 家机构投资者参与 [1] 各事业部简介 - 防护事业部是业内首家全品类手套制造商,健康防护手套产能约 500 亿支 [1] - 护理事业部主营医疗急救包,是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与多家车企长期合作 [1] - 心脑血管事业部下辖多条产品线,冠脉支架全球生产销售近 100 万条,全球销量排第四 [1] - 微创外科事业部布局各类创新外科产品,目标是打造国产外科器械第一品牌 [1] 心脑血管事业部产品介绍 中国市场 - 拥有三份心脏冠脉支架注册证和五份球囊及药球注册证,柏腾™ BA9 DCB 填补国内空白 [2] - 代理沃福曼医疗的 OCT,国内销量国产第一 [2] 海外市场 - 冠脉介入领域拥有多个系列产品 [2]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拥有 Allegra™ 和 Tricento 瓣膜,Tricento 二期产品有 8 个型号可量产 [2] 集采政策解读 - 价格上限定为 798 + 50 元(配送服务费) [2] - 报量不得低于上年实际采购量的 95%,标外市场缩小 [2] - 创新医疗器械暂难实施带量采购,为创新产品留市场空间 [2] 针对集采公司见解 - 集采常态化鼓励创新,企业应控制成本,核心是规模化 [3] - 集采对大企业利好,强者恒强,也鼓励企业研发投入 [3] - 公司具备全球多地生产能力,全国市场份额第二,有研发实力 [3] 公司产品策略 支架产品 - 标内布局 1 - 2 款,主打质量和供货稳定;标外布局 1 - 2 款,主打差异化适应症 [3] 普球产品 - 以集采产品为主,国产、进口全进集采,预计 2024 年完成全国省份集采准入,主打定价空间策略 [3] 药物球囊产品 - 一代柏腾™ BA9 DCB 针对小血管,二代明年增加支架内再狭窄适应症 [3] - 新一代预计 2023 年临床,药物吸收疗效提高 60 倍,拓展适应症 [3] - 进口 BA9 DCB 欧洲临床完成,CE 获批后引进国内 [3] CTO 病变及冠脉钙化复杂病变 - 布局多款产品,预计明后年陆续上市 [3][4] 公司销售策略 一年一巨星 - 2021 - 2025 年每年上新一款产品 [4] 布局产品差异化 - 国内外产品线、标内标外市场、特殊适应症均有差异化产品 [4] - 神经介入产品围绕桡动脉入路布局 [4] 同一经销商网络覆盖多产品线 - 超 50% 经销商进入其他赛道,可借助其覆盖多产品线 [4] 心脑血管事业部销售情况 - 2022 年 1 - 6 月海外销售收入剔除汇率影响比 2021 年同期上升 17.6% [5] - 2022 年上半年海外累计销售支架近 20 万条,恢复到 2019 年水平 [5] - Allegra 瓣膜在 16 个国家植入超 2000 例,上半年达去年全年植入量 [5] - 吉威集采第一年销售 45 万条,植入 35 万条;2022 年上半年植入 17.1 万条,较同期上涨 6%,全国市场份额 23%,排第二 [5] - BioFreedom® 覆盖超 400 家医院并拥有植入 [5] 心脑血管事业部未来战略定位 质量与研发 - 以质量为根本,研发为基础,多次检查检测 100% 通过 [5] - 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全球 24 小时研发机制,改变上市策略 [5] 技术与学术 - 冠脉介入领域产品临床数据刊载顶级期刊,有专利许可收入 [5][6] - 瓣膜介入领域 Allegra 设计独特,安全性高,临床研究成果多 [6] - 外周介入领域 LA9 亲脂性高,缓释效果好 [6] - 神经介入领域建立医工合作机制,研发多款产品 [6] 全球化布局 - 是中国国产企业里唯一完成全球化布局的高值耗材企业 [6] 交流问答 第一轮集采价格低原因 - 冲击集采第一名,获取额外政策数量加持,策略正确,市场份额扩张 [7] 未来产品应对集采计划 - 产品做国内外市场,国内走创新通道或针对特殊适应症 [7] - 集采常态化对大公司有利,标外市场依产品优势争取 [7] - 瓣膜短期内集采可能性不大,神经介入产品股动脉入路列入集采,桡动脉入路主打标外 [7] 柏腾™ 药物球囊优势 - 疗效好,副作用小,BA9 亲脂性高,释放时间长 [7][8] - 在此基础上研制 BA9 PLUS、LA9、BA11 [8] 心脑血管介入产品销售地区 - 在海外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不同地区市场份额不同 [9]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年11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07 07:22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2年11月3日19:00 - 20:10,形式为电话会议,参与机构有信达证券、中金公司等23家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心脑血管事业部CEO于苏华,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崔运涛,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婕 [1] 分组2:公司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 2022年1 - 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未提及具体金额,心脑血管事业、护理事业部、防护事业部营收分别占比约37.56%、15%、5%和8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45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亿,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2.28% [1] 分组3:主要业绩变动因素 心脑血管事业部 - 前三季度累计盈利635.35万元,主要源自高端医疗器械投资布局进入收获期,对同心医疗会计核算变更贡献利润约2.30亿,从疫情和集采冲击中恢复,冠脉产品营收剔除汇率影响较上年同期提升14%,全球支架销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68亿,期权激励计划和联营企业投资亏损不涉及现金支出 [1][2] 防护事业部 - 所处一次性手套行业处于阵痛调整期,2022年前三季度手套产品综合销量超过240亿支,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丁腈手套国内企业出口市场份额从2021年前三季度的10.86%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20.26%,稳居全国第二,PVC手套出口市场份额19.26%,保持中国和全球第一 [2] 护理事业部 - 前三季度累计盈利2,575.27万元、同比增长超过50%,累计营收达到21,403.72万元、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37个百分点,“年产1000万套急救包项目”已正式投产 [2] 分组4:心脑血管事业部情况 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 累计盈利635.35万元,从全球疫情和国内集采冲击中逐步恢复 [2] - 冠脉介入业务销量同期增长10%,剔除汇率影响,冠脉产品营收较上年同期提升14% [2] - BioFreedom已进入全国大部分省份、覆盖医院超过400家 [3] - 创新医疗器械优美莫司药物球囊柏腾® BA9 DCB获批上市,填补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在药物球囊领域应用的空白 [3] - 结构性心脏病业务销售量同期增长超过100%,目前主要在欧洲销售,在中国还处于临床阶段 [3] 产品介绍 - 中国拥有心跃、心阔等三款冠脉支架产品和心迅等五款球囊产品,代理沃福曼医疗的OCT,国内销量占据国产产品第一 [3] - 海外拥有BioMatrix™系列和BioFreedom®系列冠脉支架产品、Powerline®球囊和Rise NC™球囊,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领域拥有Allegra™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和Tricento瓣膜,Tricento二期产品有8个型号可满足量产需求 [3] 集采政策解读 - 价格上限定为798 + 50元(配送服务费),低于上限均可中选,竞争降价压力缓和 [3] - 本轮报量规则是不得低于上年实际采购量的95%,标外市场会进一步缩小 [3] - 创新医疗器械暂难以实施带量采购,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3] 针对集采公司的见解 - 未来集采将呈现常态化态势,报量根据历史使用量上报,对大企业利好,鼓励创新,企业需更好控制成本 [4] - 公司具备全球多地生产能力,生产基地互为备份,原材料可自产,在全国支架市场份额可达第二,有意愿和实力坚持研发投入 [4] 公司产品策略 - 支架产品策略:标内市场布局1 - 2款产品,主打质量稳定、供货稳定;标外市场布局1 - 2款产品,主打HBR、左主干等差异化适应症 [4] - 普球产品策略:未来以集采产品为主,国产、进口产品全部进入集采,预计2024年完成全国省份的集采准入,主打国产和进口产品不同定价的市场策略 [4] - 药物球囊产品策略:布局两代药物球囊,一代柏腾® BA9 DCB已在国内拿证,明年增加支架内再狭窄适应证,新一代药物球囊预计2023年开始临床,进口BA9 DCB欧洲临床已完成,CE获批后引进到国内 [4][5] - CTO病变及冠脉钙化复杂病变整体解决方案策略:针对CTO病变布局四款产品,针对冠脉钙化复杂病变布局多款产品,预计明后年陆续上市 [5] 公司销售策略 - 一年一巨星策略:2021年上新OCT,2022年上新BioFreedom®,2023年上新柏腾® BA9 DCB,2024年预计上新震波球囊,2025年预计上新DCA(定向旋切) [5] - 布局产品差异化策略:国内外产品线同步推进,标内和标外市场推出不同主打产品,针对不同适应症推出相应产品 [5] - 同一个经销商网络覆盖多产品线:借助同一个销售网络覆盖冠脉介入、神经介入、外周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等多产品线 [5] 未来战略定位 - 质量是根本,研发是基础,公司各项检查和检测均100%通过和合格 [6] - 坚定不移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全球24小时研发机制,研发策略改为国内外同步上市或国内先上市,心脑血管事业部全球研发投入从2020年超2亿提升至2021年超3亿 [6] - 追求技术领先和学术高度,在冠脉介入、瓣膜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领域均有技术优势和学术成果 [6] - 公司是中国国产企业里唯一完成全球化布局的高值耗材企业,实现研发、制造、市场、人才全球化,采取因地制宜的产品、渠道及市场策略 [6][7] 分组5:公司管理层与参会人员交流答复 - 手套行业终端价格仍在磨底阶段,预计本次调整时间比以往3 - 4个季度更久,市场力量会驱动供需平衡、价格修复,公司防护事业部前三季度健康防护手套销量达240亿支,较去年同期增长30%,产能从250亿支增长到500亿支 [7] - “年产1000万套急救包项目”已正式投产,是公司下属子公司新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国内最大的急救包单体生产车间,全部达产后护理事业部核心产品急救包产能将提升约一倍,将优化生产布局、提升海外市场占有率、扩大国内市场影响力,护理事业部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2.1亿营收和超2500万元净利润,盈利同比增长超50%,毛利率提升 [7][8] - DCB球囊2023年销售目标预期约几万条,公司正在积极对接入院工作 [8] - 心脑血管事业部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超70%由海外市场贡献,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在去年7.1亿基础上增长;防护事业部销售收入约90%由海外市场贡献,10%由国内市场贡献,营收占合并层面营收的80%左右,未来供需恢复平衡且产能翻倍状态下,预计为公司贡献3 - 4亿净利润和充沛现金流 [8] - 个人认为二轮集采心脏支架价格不会大幅度下降,国家医保局规定798元以下均可中标,预计不会出现各大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大幅降价的情形 [8] - 第一轮心脏支架集采各大厂家打压产品价格,之后集采降价要求相对温和,第二轮集采变相给了各厂家提价空间,公司相信集采是常态化的,未来会用更温和的方式推进 [9]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减少14.68%;年初至报告期末37.56亿元,同比减少42.86%[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2.16万元,同比增长255.91%;年初至报告期末亏损1.45亿元,同比减少104.23%[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0.7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8.8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32%[6] - 非经常性损益本报告期合计2.38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合计2.68亿元[7] - 营业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2817219305.18元,下降42.86%,因防护事业部产品销量增加但售价大幅降低[24] - 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15095508.60元,增长561.24%[24]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097283154.50元,下降100.13%[24] - 营业外收入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7083297.66元,增长129.28%[24] - 投资收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2.15亿元,增长561.24%,因对同心医疗核算重分类[27]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0.97亿元,下降100.13%,因上年含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款等[27] -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加4655.25万元,增长87.14%,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5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48亿元,下降89.80%,因销售商品等收到现金减少[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20.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33亿元,增长100.22%,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78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65亿元,增长91.74%,因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01亿元,增长163.00%,因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9] - 公司负债合计从63.78亿美元降至51.89亿美元,降幅约18.63%[47] - 营业总收入从65.73亿美元降至37.56亿美元,降幅约42.86%[48] - 营业总成本从40.36亿美元增至40.94亿美元,增幅约1.43%[48] - 营业利润从36.59亿美元降至 - 1.51亿美元,降幅超100%[52] - 净利润从34.19亿美元降至 - 1.45亿美元,降幅超100%[52]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从5181.71万美元增至4.61亿美元,增幅约790.75%[52] - 综合收益总额从34.71亿美元降至3.16亿美元,降幅约90.89%[54] - 基本每股收益从3.41美元降至 - 0.14美元,降幅超100%[54] - 稀释每股收益从3.12美元降至 - 0.10美元,降幅超100%[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05.36亿美元增至108.87亿美元,增幅约3.33%[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41.39亿元,上期为67.65亿元[55]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3.78亿元,上期为2.57亿元[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5.73亿元,上期为70.94亿元[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3.18亿元,上期为45.91亿元[5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55亿元,上期为25.03亿元[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1.53亿元,上期为21.17亿元[5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1.49亿元,上期为40.46亿元[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7.80亿元,上期为15.77亿元[5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8.58亿元,上期为25.20亿元[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71亿元,上期为 - 4.30亿元[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脑血管事业部前三季度累计盈利635.35万元,原联营企业转换资产差额贡献利润约2.30亿元[11] - 剔除汇率影响,冠脉产品营收较上年同期提升14%,全球支架销量回复到疫情前水平[11] - 国内市场冠脉支架市场份额提升至23%,跃居全国第二,BioFreedom®支架进入全国大部分省份[11] - 剔除汇率影响,瓣膜介入产品营收较上年同期接近100%增长,覆盖欧洲16个国家[11] - 2022年前三季度防护事业部手套产品综合销量超240亿支,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14] - 2022年前三季度丁腈手套国内企业出口市场份额升至20.26%,PVC手套出口市场份额19.26% [14] - 公司护理事业部前三季度累计盈利2575.27万元,同比增长超50%,累计营收达21403.72万元,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1.37个百分点,国内市场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0%[15]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401435592.57元,下降62.22%,系银行理财产品到期赎回及转让所致[16][1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2780628.16元,增长448.49%,因期末销售商品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6][1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178511403.08元,增长302.65%,因蓝帆医疗(上海)有限公司科创项目预付土地款增加[16][1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100000000元,增长9003.40%,系投资上海佳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所致[16][1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129742004.42元,增长1033.02%,因收到银行借款[16][19]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3.3790452345亿元,较1月1日的28.3986397231亿元有所下降[41]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4379048825亿元,较1月1日的6.4522608082亿元大幅减少[41]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7.2373078785亿元,较1月1日的7.7658229455亿元略有降低[41] - 2022年9月30日预付款项为2.3749331124亿元,较1月1日的0.5898190816亿元大幅增加[41] - 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9.4143100104亿元,较1月1日的11.2453635521亿元有所减少[4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6.7977496603亿元,较1月1日的63.4127120634亿元下降[44]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13.9622919184亿元,较1月1日的105.7260430118亿元增加[44]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60.7600415787亿元,较1月1日的169.1387550752亿元减少[44] - 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1.4230155094亿元,较1月1日的0.1255954652亿元大幅增加[44]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22.0455795688亿元,较1月1日的31.8414187869亿元减少[44]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8146名[32] - 淄博蓝帆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16%,持股数量2.53亿股,质押1.35亿股[32] - 北京信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5.97%,持股数量6007.61万股[32]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1 00:00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5.74亿元,上年同期51.88亿元,同比减少50.39%[2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0亿元,上年同期34.42亿元,同比减少105.24%[28]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亿元,上年同期21.26亿元,同比减少89.40%[28]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0.18元/股,上年同期3.38元/股,同比减少105.33%[28]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8.21亿元,上年度末169.14亿元,同比减少6.46%[28]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6.27亿元,上年度末105.36亿元,同比增加0.86%[28]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57400.71万元,同比降低50.39%;营业利润18371.48万元,同比降低105.00%;利润总额 -17639.32万元,同比降低10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043.27万元,同比降低105.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055.78万元,同比降低109.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535.84万元,同比降低89.40%[114]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5.74亿元,上年同期51.88亿元,同比减少50.39%,主要因产品售价降低[142]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22.86亿元,上年同期20.00亿元,同比增加14.25%,主要因产品销量增长[142]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1.70亿元,上年同期1.44亿元,同比增加18.28%[142]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1.44亿元,上年同期1.61亿元,同比减少10.36%[142] - 本报告期财务费用 - 0.39亿元,上年同期1.16亿元,同比减少133.19%,主要因美元汇兑收益增加、欧元汇兑损失减少[142] - 本报告期所得税费用0.04亿元,上年同期2.21亿元,同比减少98.17%,主要因公司盈利减少[14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76亿元,上年同期2.28亿元,同比减少22.70%[14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5亿元,上年同期21.26亿元,同比减少89.40%,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42]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上年同期 - 14.15亿元,同比减少115.38%,主要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142] - 本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6亿元,上年同期 - 9.17亿元,同比减少87.33%,主要因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142] - 报告期投资额2.58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6.31亿元,变动幅度 -84.21%[159]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268.78万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121.15万元[32]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为588.36万元[32] - 除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为-671,620.41元,所得税影响额为3,610,612.72元,合计为30,125,141.45元[34] 公司战略发展 - 2013年公司确立“A+X”发展战略,2021年底战略全面升级,重新定义“新医疗+大健康”并进军新零售[38] 医疗器械市场情况 - 202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5,043亿美元,2017 - 2024年复合增速5.6%,2024年市场规模或将达5,945亿美元[39] - 美国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40%份额,欧洲占约30%份额[39] - 2022 - 2026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1%[42] - 2022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5元[43] - 疫情后一次性手套售价从高位回落,部分产品产能过剩[44] - 2019年全球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达4.95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44亿美元,2020 - 2026年复合增长率5.90%[47] - 2019年中国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达2.53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4.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62%[47] 公司业务板块布局 - 公司构建多业务板块布局,包括心脑血管、健康防护和急救护理业务[49] 心脑血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脑血管事业部主体柏盛国际设备产能达142.6万条/年,下属子公司吉威医疗国内心脏支架植入量位列第二[53] - 2022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冠脉支架销售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营收同比增长约110%[54] - 2022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集采产品心跃®支架销量超20万条,市场份额提升至23%[54] - 国家集采落地以来,公司中选产品抽检结果100%合格[54] - 2022年6月,公司参股投资孵化的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正式获批上市[52] - 公司心脑血管事业部上半年亏损1.57亿元,其中投资亏损1628万元,股份支付费用2207.68万元,研发投入1.06亿元[108] - 公司心脑血管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海外冠脉支架销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经导管介入主动脉瓣膜营收同比增长约110%,国内冠脉支架市场份额提升至23%[109] - 心脑血管领域产品受益患者累计超620万人[118] - 子公司柏盛国际是全球排名第四的心脏支架企业,吉威医疗在中国冠脉支架市场以支架植入量统计排名第二[119] 健康防护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健康防护业务以医疗手套为核心,年产能超500亿支[58] - 公司丁腈手套国内企业出口市场份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9.5%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20.9%[58] - 手套产品综合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60] - 防护事业部取得20余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60] - 公司防护事业部手套产品综合销量超160亿支,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109] - 公司丁腈手套国内企业出口市场份额从2021年上半年的9.5%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20.9%,PVC手套出口市场份额约为18%[109][111] - 公司防护事业部净利润出现1177万元经营亏损[111] - 公司龙山基地丁腈手套产能规模100亿支/年,以自有燃煤锅炉供能,具备成本优势且持续盈利[112] - 公司PVC手套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上半年平均生产负荷超90%[113] - 健康防护领域产品涵盖超20种单品[120] 急救护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急救护理产品以急救包为核心,分为九大系列,公司推出急救包定制服务[68][70] - 2022年上半年,护理事业部实现盈利并同比增长[61] - 公司重点推进国内新营销战略,上线家庭急救包等新产品[61] - 公司与滴滴出行、招商银行、中国人寿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提供急救包定制解决方案[61] - 护理事业部国内市场营收2740.58万元,武汉必凯尔及其子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696.93万元,同比增长超20%[113] - 护理领域产品超70种,急救包分十大系列共45款产品[121] - 2021年中标淄博市政府2000台AED民生项目,2022年中标青岛地铁AED项目[121]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在全球搭建八个研发和临床注册平台,构建全球24小时研发体系[57]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1.76亿元,已获专利技术超600项[114] - 公司搭建全球八个研发和临床注册平台,拥有近千名研发技术人员,收获专利600余项[122] - 公司心脏瓣膜产品有26篇文献、8项上市后临床试验[127] - BioFreedom®支架比ONXY支架死亡率低22%[127] - 公司创新层级达到“创新3.0”级,为中国企业最高创新层级[131] - 公司独家专利药物BA9的BioMatrix™支架亲脂性达普通药物10倍[134] 公司销售网络 - 国内市场公司拥有超2300家医院的医疗器械销售网络[137] - 国际市场公司海外销售网络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38] 金融资产相关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6.45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1.90万元,本期购买9000万元,出售4.4亿元,期末数2.94亿元[15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111.07万元,本期购买8000万元,期末数8111.07万元[154]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本期购买800万元,期末数800万元[154] - 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6.4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11.90万元,本期购买1.78亿元,出售4.4亿元,期末数3.83亿元[154] 受限资产情况 - 固定资产期末账面价值2.37亿元、无形资产3872.26万元因银行借款抵押受限,货币资金受限金额合计5.09亿元[155][158] 金融衍生品投资 - 中国银行期权组合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1271.60万元,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0.88万元[161] - 兴业银行远期结汇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1441.98万元,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16.02万元[161] - 2022年1 - 6月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初始投资累计金额为7357.07万元,确认投资收益39.88万元[16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0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314404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5325.32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311627.35万元[1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314.89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比例为0.00% [167] - 收购介入主动脉瓣膜公司NVTAG100%股权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13914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123261.2万元,投资进度88.59% [169] - 收购CBCHII6.63%的少数股权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4367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43676万元,投资进度100.00% [169] - 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27786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17784.19万元,投资进度64.00%,本报告期实现效益 - 261.66万元[169] - 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1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9412.17万元,投资进度94.88%,本报告期实现效益 - 724.12万元[169] - 公司将“收购介入主动脉瓣膜公司NVT AG100%股权及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结项后15799.54万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72] - 公司将“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结项,合计11971.93万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含约5922.59万元待支付款项[172] - “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报告期效益分别为 -261.66万元、 -724.12万元[172] - 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项目承诺投资28600万元,完成率100%[173] - 偿还银行贷款承诺投资32000万元,完成率100%[173]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12200万元,完成金额36893.79万元,完成率302.41%[1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自筹资金先期投入17527.12万元并置换,其中“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新型手套)项目”4758.19万元,“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12768.93万元[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将27771.47万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7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可转债募集资金余额为314.89万元,后续补充为流动资金[177] 子公司财务数据 - 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428936.40元,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净利润为 -9592486.49元等各子公司财务数据[180] - 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639,247,913.45元,营业利润15,184,105.89元,净利润15,428,936.40元[183] -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9,216,061.53元,营业利润 - 10,615,419.82元,净利润 - 9,592,486.49元[184] - Biosensors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ies Pte. Ltd.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72,603,071.05元,营业利润39,729,618.02元,净利润36,222,502.58元[184] - 武汉必凯尔救助用品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2,928,116.50元,营业利润9,818,727.02元,净利润7,364,045.26元[184] - 淄博蓝帆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35,780,023.18元,营业利润 - 74,411,365.51元,净利润 - 53,479,094.83元[184] - Biosensors Europe SA报告期
蓝帆医疗(00238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6-28 00:0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8%[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43%[27] -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股,同比下降37.91%[2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2.63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1.09亿元,同比增长3.04%[1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570.92万元,同比降低34.28%[8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2%,同比下降8.99个百分点[30]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健康防护产品原材料成本27.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0.77%[119] - 健康防护产品加工费用11.59亿元,同比增长82.75%[11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43%至3.73亿元[131]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60.04%至3.92亿元[13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21%至1.67亿元[133]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0.47%至4.39亿元[1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84%至22.46亿元[1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7.73%至65.16亿元[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大幅增长246.67%至24.67亿元[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58.70%至-11.76亿元[146] 业务线表现:健康防护业务 - 健康防护产品收入73.54亿元,占总收入90.70%,同比增长8.91%[115] - 健康防护产品销售量261.23亿支,同比增长7.17%[118] - 健康防护产品库存量46.18亿支,同比大幅增长99.05%[118] - 防护手套年产能增加包括手术手套第一期6000万副和第二期6000万副项目投产[56] - 年产75亿支丁腈手套项目和年产45亿支PVC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6] - 年产100亿支高端丁腈手套项目及越南8亿支PVC手套项目顺利投产[56] - 防护事业部健康防护产品净利润为24.92亿元[80] - 75亿支/年健康防护手套项目累计投入9.25亿元,项目进度100%,预计收益1.58亿元[164] - 100亿支/年高端健康防护手套项目累计投入15.56亿元,项目进度80%[164] - 健康防护领域面临供过于求价格回落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200] 业务线表现:心脑血管业务(医疗器械) - 心脑血管产品收入7.10亿元,同比下降28.01%,毛利率58.50%[115][118] - 心脑血管产品销售量74.8万条,同比增长50.81%[118] - 心脑血管事业部亏损7.37亿元[81] - 公司心脏支架年产能达142.6万条,受益患者累计超600万人[45] - 心跃TM(EXCROSSAL)支架销量超过35万条同比增长超过330%[61] - 冠脉支架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排名第二[61] - 销售网络扩大至超过2300家医院[61] - BioFreedomTM支架在中国超半数省份实现挂网[60] - BioFreedom™ Ultra支架进入28个欧洲和南美洲国家销售[60] - 印尼国家球囊集采中标取得当地市场份额50%[60] - RISE™ NC球囊扩张导管2021年6月获中国药监局注册证[62] - 公司全资子公司NVT作为第五个获得欧盟CE认证的TAVR生产商,其产品短期临床死亡率极低为1.2%[91] - 新产品BA9 DCB于2021年8月进入药监局特别审查程序,预计成国内唯一适用于小血管病变的莫司类药物球囊[97] - 心跃TM支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30%[103] - 公司拥有超过2300家医院的销售网络[103] 业务线表现:护理业务 - 武汉必凯尔2021年销售急救包超过1000万套[67] - 武汉必凯尔2021年销售口罩近7000万个[67] - 武汉必凯尔2021年销售反光背心160多万个[67] - 护理事业部武汉必凯尔净利润为-1,275.28万元[82] - 武汉必凯尔累计净利润12,810.76万元,累计业绩完成率188.28%[84] - 子公司急救包年产能超1,000万套,口罩年产能超2.3亿个,反光背心年产能超400万个[51] - 公司旗下武汉必凯尔及湖北高德年产医疗急救包超1,000万套,为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且与德系车企长期合作[91] - 武汉必凯尔是特斯拉车载急救包全球供应商[103] - 护理事业部销售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境外[79]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51,821.37万元,已获专利超过550项[8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加49.47%至5.18亿元[13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39%,较上年增加1.98个百分点[142]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6.96%至829人,占比9.78%[139]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同比增加44.25%至7969万元[142] - 公司拥有超过550项专利,在全球设立8个研发平台和24小时研发体系[99] - 公司下属柏盛国际研发全球首款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支架EXCEL及欧洲首个写入ESC指南的BioFreedomTM支架[97] - 公司投资国产OCT第一品牌沃福曼医疗,布局心脑血管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冠脉、结构性心脏病及神经介入产品[98] 市场趋势与行业数据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达到8,336亿元,2016-201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9.8%[44] - 全球TAVR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70亿美元,中国TAVR市场2017-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138.1%[48] - 全球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4.95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7.4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90%[50] - 中国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2.53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4.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62%[50] - 中国家庭应急包配备率仅5%,远低于欧美70%和日本90%,年意外受伤约3.5亿人次其中现场救援不力致死约350万人[92] - 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5.2万亿增至2019年8.1万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达13.4万亿人民币[96] 投资与产能扩张 - 公司投资1.55亿元于沃福曼医疗,扩展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业务[49] - 公司拟投资数亿元打造全球医疗急救包龙头企业[52] - 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医疗护理事业部总部及产业园项目[67] - 新增1000万套医疗急救包产能项目在湖北省团风县启动[67] - 新增6万吨高档水刺非织造新材料产能项目启动[67] - 对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投资1.55亿元,持股比例14.76%,本期投资亏损724.47万元[160] - 报告期投资额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36.16亿元下降30.07%[157]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1.5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60] - 在建工程项目本年投入23.74亿元(81790.28万元+155579.96万元)[164] - 收购介入主动脉瓣膜公司NVT AG 100%股权项目累计投入123,261.2万元,投资进度达88.59%[184] - 收购CBCHII 6.63%少数股权项目累计投入43,676万元,投资进度100%[184] - 第三期年产20亿支健康防护手套项目累计投入17,784.19万元,投资进度64%,报告期实现效益38,880.55万元[184] - 年产40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累计投入29,412.17万元,投资进度94.88%,报告期实现效益18,099.11万元[184] - 收购武汉必凯尔100%股权项目累计投入23,274.68万元,投资进度81.38%[184]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累计投入32,000万元,投资进度100%[18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36,893.79万元,超出计划投资302.41%[184] 战略与合作协议 - 公司2018年启动"A+X"战略,成为跨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54] - 公司与维伟思医疗合作拿下淄博市2,000台AED政府订单[54] - 公司与维伟思医疗合作推动AED普及化,2021年12月获淄博市政府订单2,000台[93] - 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全渠道深度合作布局[104] - 公司确立"低值+中值+高值"耗材一体化产业平台,构建防护、心脑血管及护理三大事业部[93] - 公司战略升级重新定义新医疗加大健康,正式进军新零售[199]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由蓝帆集团变更为蓝帆投资[25] - 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健康防护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和护理业务[25] - 公司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26]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6]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6] 非经常性损益与资产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0.94亿元人民币,主要为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10.96亿元[37] - 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款及股份折合金额合计10.96亿元[85] -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69,844.98万元[85] - 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1.17亿元占利润总额-157.14%[149]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98亿元占利润总额81.53%[149] 销售与客户集中度 - 境外收入73.50亿元,同比增长21.81%,占总收入90.64%[115] - 直销收入77.22亿元,同比增长5.77%,占总收入95.23%[11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8.8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3.25%[128][12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4.7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5.87%[130] - 海外销售结算账期一般为1-2个月[74] - 直销模式下给予大型客户15-60天账期[74] - 柏盛国际销售赊销账期一般在2-4个月左右[77]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169.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1%[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3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77个百分点至16.79%[151] - 固定资产占比大幅上升13.92个百分点至26.90%[151] - 长期借款占比上升3.53个百分点至8.98%[151] - 境外资产占净资产比重达34.46%[151] - 受限资产总额2021年为12.03亿元,2020年为10.75亿元,同比增长11.9%[156]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2021年为9.21亿元,其中银行借款质押6.50亿元,信用证保证金2.28亿元[156] - 固定资产抵押银行借款2.38亿元,无形资产抵押银行借款4344.87万元[156] - 远期结售汇保证金640.22万元,股权回购款1585.16万元[156] 融资与资金管理 - 公司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314,404万元[180]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已使用金额为38,924.57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06,302.03万元[180]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5,607.47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180]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17,527.12万元,其中手套项目投入17,527.12万元[187] - 2021年度将节余募集资金27,852.73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87] - 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5,607.47万元,用于武汉必凯尔收购项目[187]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180] 金融衍生品交易 - 衍生品投资总额合计158,140,000元[167] - 远期结汇投资单笔最高金额1,942.62万元[170] - 期权组合投资单笔最高金额5,970.4万元[173] - 报告期衍生品投资实际损益金额区间为-10.32万元至10.27万元[170][173] - 所有衍生品投资占公司期末净资产比例均为0.00%[170][17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167] - 远期结汇合约共涉及13笔交易[170][172][173] - 期权组合合约共涉及6笔交易[173] - 衍生品投资操作方均为中国银行且非关联交易[170][173] - 公司金融衍生品初始投资累计金额为45,665.68万元,确认投资收益68.41万元[179] - 公司金融衍生品业务包括期权组合和远期结汇,单笔交易金额最高达2,238.9万元[176] - 金融衍生品交易未出现涉诉情况,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176] - 公司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10亿元[179] - 报告期内公司衍生品会计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179] - 公司通过专职人员监控金融衍生品合约,严格控制操作风险[176] 主要子公司业绩 - 山东蓝帆新材料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08亿元,营业利润3.556亿元,净利润2.881亿元[196] - 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606亿元,营业亏损1.305亿元,净亏损0.492亿元[197] - Biosensors Interventional Technologies营业收入3.125亿元,营业利润0.484亿元,净利润0.378亿元[197] - 武汉必凯尔救助用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989亿元,营业亏损38.22万元,净亏损21.05万元[197] - 淄博蓝帆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545亿元,营业利润1.49亿元,净利润1.187亿元[197] - NVT AG营业收入0.235亿元,营业亏损0.738亿元,净亏损0.797亿元[198] 荣誉与资质 - 成为海关总署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试点企业(全国仅20余家)[109] - 入选ACCA《中国企业未来100强》榜单及中证医药50指数[109] - 吉威医疗荣获2021企业社会责任行业典范奖[109] - 公司作为唯一医疗器械企业代表参加国务院医疗保障工作座谈会[109] - 冬奥会相关企业话题总阅读量破5亿[1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清田路21号[20]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一诺路48号[20] - 公司股票代码00238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 - 公司英文名称为BLUE SAIL MEDICAL CO.,LTD.[20] - 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文静[20] - 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家子公司[105]
蓝帆医疗(00238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6-28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8%[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12.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43%[27] - 基本每股收益1.13元/股,同比下降37.91%[2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2.63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8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1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下降34.28%[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健康防护产品原材料成本2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77%[119] - 健康防护产品加工费用1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75%[11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4.43%至3.73亿元人民币[130]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60.04%至3.92亿元人民币[13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0.21%至1.67亿元人民币[133]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0.47%至4.39亿元人民币[133] 各条业务线表现:健康防护业务 - 健康防护产品收入73.5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70%,同比增长8.91%[115] - 健康防护产品毛利率45.80%,同比下降17.68个百分点[115] - 健康防护产品销售量261.23亿支,同比增长7.17%[118] - 健康防护产品库存量46.18亿支,同比增长99.05%[118] - 健康防护产品净利润为24.92亿元[80] - 公司年产75亿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7] - 公司年产45亿支PVC健康防护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7] - 公司年产100亿支高端健康防护丁腈手套项目建成投产[57] - 越南8亿支PVC手套项目顺利建成[57] - 公司拥有超500亿支各品类手套产能[89] - 丁腈手套项目年产能达75亿支[80] - 手术手套项目新增产能1.2亿副/年[80] - 防护手套海外销售采用经销商模式为主国内以直销终端客户为主[73] 各条业务线表现:心脑血管业务 - 心脑血管产品收入7.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1%[115] - 心脑血管产品销售量74.8万条,同比增长50.81%[118] - 心脑血管事业部亏损7.37亿元[81] - 公司心跃TM(EXCROSSAL)支架销量超过35万条,同比增长超过330%[61] - 公司冠脉支架国内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使用量排名升至第二[61] - 公司冠脉支架2021年国内植入量排名第二[90] - 心跃TM(EXCROSSAL)支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30%[103] - 公司心血管介入器械累计受益患者超600万人[90] - 公司心脏支架年产能达142.6万条 受益患者累计超600万人[45] - 公司TAVR产品临床死亡率仅1.2%[91] - 公司BA9 DCB产品成为国内首款适用于小血管病变的莫司类药物球囊[97] - BioFreedomTM支架已在中国超过一半省份实现挂网[60] - 柏盛国际在印尼国家球囊集采中取得第一名,获得当地50%市场份额[60] - NVT AG与柏盛国际欧洲团队完成整合实现冠脉和瓣膜销售渠道共享覆盖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0个国家[66] 各条业务线表现:护理业务 - 护理事业部武汉必凯尔净利润为-1275.28万元[82] - 武汉必凯尔2021年销售急救包超1000万套口罩近7000万个反光背心160多万个[67] - 公司年产医疗急救包超1,000万套[91] - 公司急救包年产能超1000万套 口罩年产能超2.3亿个 反光背心年产能超400万个[51] - 护理事业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产品覆盖德国英国等多个国家[67]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73.5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64%,同比增长21.81%[115] - 海外客户主要采用信用证和FOB结算方式账期一般为1-2个月中东地区采用预收款方式[74] - 海外订单提前45-60天接收稳定客户采用翻单模式[74] - 国内直销客户通常获得15-60天账期[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投资 - 公司战略升级为"新医疗+大健康",正式进军新零售市场[200] - 公司将着力发掘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潜力,深耕国内市场[200] - 公司投资1.55亿元于沃福曼医疗推动血管内断层成像系统业务开发[49] - 公司拟投资数亿元将武汉必凯尔打造为全球医疗急救包龙头企业[52] - 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医疗护理项目新增1000万套急救包和6万吨水刺非织造材料产能[67] - 公司投资国产OCT第一品牌沃福曼医疗[98] - 公司设立高格医疗用品等5家新子公司,预计对未来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正向影响[1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5.18亿元[86]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18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3.47亿元增长49.47%[13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1.98个百分点至6.39%[141] - 公司拥有超过550项专利[99] - 公司在新加坡、美国、瑞士、德国、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搭建了全球八个研发平台[99] - 公司拥有上千名研发技术人员[99] - 公司设立三级研发机制并构建全球24小时研发体系[99]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6.96%,从1,135人减少至829人[138]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3.06%,从49人增至75人[138]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同比增长44.25%,达到79,690,263.35元[14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资产与债务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2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77个百分点至16.79%[150] - 应收账款减少至7.7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6个百分点至4.59%[150] - 存货增加至11.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4个百分点至6.65%[150] - 固定资产大幅增加至45.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3.92个百分点至26.9%[150] - 长期借款增加至1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53个百分点至8.98%[150] - 在建工程增加至8.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7个百分点至5.21%[1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45亿元,本期购买金额15.6亿元,出售金额21.32亿元[154]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达12.03亿元,主要原因为银行借款质押(6.5亿元)和信用证保证金(2.28亿元)[155] - 境外资产CBCH II及子公司规模达36.31亿元,占净资产比重34.46%,目前处于亏损状态[15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非经常性损益与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10.94亿元人民币,主要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37] - 商誉减值计提16.98亿元[85] - 商誉减值损失达2,117,249,308.75元,占利润总额-157.14%[14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1,098,472,037.33元,占利润总额81.53%[14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84%[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8.84%,为2,245,545,736.13元[14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246.67%,达2,466,530,549.09元[14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3.64%,降至1,483,918,718.21元[1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58.70%,减少1,176,282,577.75元[14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行业与市场数据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19年达6365亿元 2016-2019年复合增长率19.8% 预计2021年达8336亿元[44] - 全球TAVR市场规模2018年35亿美元 预计2024年达70亿美元[48] - 中国TAVR市场规模2020年5.56亿元 2017-2020年复合增长率138.1%[48] - 西班牙TAVR植入量2018-2011年复合增长率10%[48] - 全球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4.95亿美元 预计2026年达7.4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9%[50] - 中国医疗急救包市场规模2019年2.53亿美元 预计2026年达4.0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62%[50] - 中国家庭应急包配备率约5% 远低于欧美70%和日本90%[92] - 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5.2万亿增至2019年8.1万亿人民币[96] - 预计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达13.4万亿人民币[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6] - 公司控股股东由蓝帆集团变更为蓝帆投资[25] - 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健康防护业务、医疗器械业务和护理业务[25] - 公司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计[26]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6] - 公司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齐鲁化学工业区清田路21号[20] - 公司办公地址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一诺路48号[20] - 公司股票代码00238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 - 公司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6] - 公司英文名称为BLUE SAIL MEDICAL CO.,LTD.[20] - 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6家子公司[105] - 公司完成Biosensors Deutschland等3家子公司的吸收合并和注销,对未来生产经营无影响[197] - 全资子公司NVT是第五个获得欧盟CE认证的TAVR生产商[98]
蓝帆医疗(002382)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为12.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01%[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01%,减少18.69亿元[14] - 营业收入从31.67亿元大幅下降至12.98亿元,减少18.69亿元(-59.0%)[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44.9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05%[5] - 公司净利润为净亏损5244.92万元,对比上年同期净利润17.18亿元[43] - 营业利润为亏损5976.03万元,对比上年同期盈利18.59亿元[4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同比下降102.9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对比上年同期1.69元[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0%,同比下降15.82个百分点[5] 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 - 营业成本为11.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5.4%[4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4.64%,减少3907万元[14][17] - 研发费用从1.13亿元下降至0.74亿元,减少0.39亿元(-34.7%)[4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9.70%,减少5373万元[14][17] - 财务费用从0.67亿元大幅下降至0.14亿元,减少0.53亿元(-79.7%)[40]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2.05%,减少2440万元[14][17]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28.96%,减少218万元[14][17]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97.39%,减少1.39亿元[17] 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89.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8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2.85%,减少10.37亿元[18][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89.11万元,对比上年同期11.17亿元[47][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91亿元,同比下降50.4%[47]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15亿元,同比增长35.2%[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73.20%,增加14.45亿元[18][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净流出8.35亿元[50]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21亿元,同比下降76.8%[5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3.18亿元,对比上年同期净流出9.02亿元[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158.03%,增加10.25亿元[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97亿元,较期初增加3.77亿元[50][5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63.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50%[5] - 公司总资产从169.14亿元下降至163.21亿元,减少5.87亿元(-3.5%)[33][39]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5.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97%[13] - 存货从11.25亿元下降至10.08亿元,减少1.15亿元(-10.2%)[33] - 应收账款从7.77亿元下降至7.07亿元,减少0.70亿元(-9.0%)[33] - 短期借款从0.13亿元下降至0.10亿元,减少0.02亿元(-19.7%)[36] - 长期借款维持在15.20亿元水平[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5.67亿元,较上期基本持平[39]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05,902,102.22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636,760,269.26元[30] 业务线表现 - 手套产品综合销量同比增长约19%,但未能抵消售价下降影响[8] - 国内集采中标产品销量增加约20%,国内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约500%[9] 投资收益和联营企业影响 - 联营企业阳和投资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为-1749.45万元人民币[9]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54.75%,减少4945万元[14][17] 股东和持股信息 - 淄博蓝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59,421,909股[26] - 北京信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86,762,002股[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3,303,076股[26]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35%[26] 公司披露和注册事项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公告于2022年4月2日披露[27] - 子公司产品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日本PMDA注册于2022年4月20日披露[30] - 公司进行内部重组事项于2022年1月14日披露[3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事项于2022年1月14日披露[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