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联达(002410)
icon
搜索文档
广联达(002410) - 2021年8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1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电话会议,于2021年8月24日15:00 - 16:30在广联达二期大厦618会议室举行,在线参会人员314人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泰证券、安信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董事、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何平,投资者关系经理葛婧瑜 [1] 业务表现与展望 整体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表观营业总收入21.78亿元,同比增长35.3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119.95% [3] 重点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数字造价业务 - 实现收入16.79亿元,同比增长45.80%,其中云收入11.68亿元,占比69.54%;上半年签订云合同13.70亿元,增长33.29% [3] - 今年浙江、江苏、安徽、福建进入全面云转型,进展顺利,老转型地区转化率和续费率维持较高水平,有信心在2022年底完成云转型三个80%的目标 [3] - 加快增值服务拓展,成熟产品增长良好,新产品围绕AI、大数据、造价市场化改革陆续推出 [3] 数字施工业务 - 上半年新签合同额翻倍增长,15%是项企一体化解决方案合同,85%是项目级BIM + 智慧工地合同,规模化采购合同占30%,重点产品物料、劳务合同增速超100% [3][4] - 上半年实现收入3.18亿元,同比下降5.32%,二季度降幅显著收窄;新增8000个项目,新覆盖600家客户,新增项目中多模块用户提升 [4] - 投入精力进行平台建设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数字项目管理平台新增AI中台和知识中台,数字化管理系统在LTC系统基础上开始做ITR [4] 数字设计业务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0.59亿元,同比增长2871.17%,主要因鸿业并表带来0.57亿元收入 [4] - 重点推进鸿业整合工作,完成团队融合,广联达在多方面赋能取得成效,鸿业收入快速增长 [4] - 产品端有广联达自主平台数字设计产品集(邀请体验版)发版和BIMSpace2022产品更新,开始推广市场品牌 [4] 下半年工作目标和计划 - 数字造价业务深化增值服务产品价值,在搏杀地区继续突破,保持稳健增长 [5] - 数字施工业务保持合同增速,加快交付速度,利用平台和数字化运营系统支撑收入增长 [5] - 数字设计业务争取自主平台新设计产品发布beta版,打造样板项目和样板客户 [5] 财务表现 利润表 - 营业总成本18.44亿元,同比增长24.86%,各项费用增长属正常支出,薪酬增幅不大 [5] - 营业成本2.43亿元,同比增长60.59%,人工成本增加较多 [5] - 销售费用6.05亿元,同比增长26.86%,培训、差旅等增加较多 [5] - 管理费用4.52亿元,同比增加31.68%,股权激励费等增加较多 [5] - 研发费用5.57亿元,同比增长16.43%,招待、差旅等增加较多 [5] - 财务费用为 - 0.31亿元,因募集资金到位利息收入增加 [5] 资产负债表 - 应收账款6.47亿元,较期初上升53.17%,因收入增长较快,下半年会加强回收 [5] - 合同资产0.17亿元,较期初增加123.83%,主要为质保金增加 [5] - 存货0.61亿元,较期初上升 [5]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亿元,较上年减少73.92%,剔除金融业务扰动,绝对值仅下降6000万元 [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增加111.77%,因西安基地建设等支出增加 [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03亿元,由正转负,因上年同期收到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 [6] 问答环节 数字施工业务毛利率问题 - 数字施工业务从单一软件产品转为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硬件加入使毛利率下行,上半年硬件占比大、低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高影响整体毛利率 [6] - 下半年趋势难判断,项企一体化产品提升和规模采购推进可能带来销售结构和毛利率波动,未来希望提升软件产品价值,控制硬件成本 [6] 数字造价业务增长问题 - 公司对数字造价业务认知不断提升,目标从30亿提升至50亿,未来希望通过造价市场化改革、产品细分、客户细分将业务空间提升至70亿左右 [6][7] - 近几年收入超15%目标增速,对业务稳定增长有信心 [7] 数字施工业务考核策略问题 - 数字施工业务考核指标从单一营业收入考核到回款考核,再到今年的合同 + 回款双指标考核,体系逐渐成熟 [7] - 未来可能增加业务数据考核,确保业务健康稳健持续增长 [7] 新开工增速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问题 - 新开工增速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适合公司产品的项目集中在特一级资质企业的中大型项目 [7] - 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影响房建项目开工,但公司目标客户还有基建大项目,对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保持乐观 [7][8] 数字设计业务人员结构和规划问题 - 数字设计BG有600 - 700人,含鸿业科技并表的300 - 400人,产品研发、渠道、市场人员已配备 [8] - 未来会加强投入,人力成本可能上升但总量未必大幅增加,当前收入拓展主要看鸿业科技 [8] - 自主图形平台新设计产品下半年争取发布beta版,短期内不考虑收入规划,注重产品成熟度,上半年开始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8]
广联达(002410) - 2021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00:14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时间为2021年7月9日10:00 - 11:00和14:00 - 15:00 [2] - 调研地点在广联达二期大厦507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有贝莱德、中信证券、工银瑞信基金等,现场调研10位投资者签署调研承诺函,线上会议8位参会者未签署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总裁袁正刚、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投资者关系经理葛婧瑜 [2] 业务发展思路 - 公司认为施工业务应坚定走平台化发展之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需求是系统化的,单品价值凸显不够,平台协同可提升决策效率、加快产品交付和实现规模化发展,2019年基于20多款施工单品软件构建BIM + 智慧工地数字项目管理平台,现升级为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 [3] 业务市场空间 - 数字造价业务转型后新市场空间一方面来自深度经营客户,可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来自拓展品类,如基建、电力、水利等细分行业,造价市场化改革也会带动数据类增值服务 [3] - 造价业务对施工业务有拉动作用,公司正在研发施工算量软件 [3][4] 业务规模化能力构建 - 产品端通过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提升新产品、新项目研发速度,开发效率成倍提升,交付速度更快 [4] - 渠道端直销渠道遍布全国,市场对品牌认知提升,沉淀出广联达数字施工铁三角销售模式,新人培养周期缩短,出单速度加快 [4] 设计软件研发进展 - 去年收购的鸿业科技在产品端和渠道端较成熟,上个月发布BIM Space2022系列软件 [4] - 广联达自主图形平台的设计软件在研发中,3月份推出广联达建筑设计产品集(邀请体验版),预计今年下半年有beta版本发版 [4] 施工业务管理重点 - 关注客户需求,总裁参与多家千亿级施工企业高层拜访,探讨数字化转型路径与解决方案 [4] - 关注PaaS平台建设,今年会更深入 [5] - 关注施工业务的LTC体系建设,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运作和管理,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5]
广联达(002410) - 2021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23:5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21年10月27日15:00 - 16:30,地点在广联达二期大厦618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中信证券、中泰证券、安信证券等,在线参会人员371人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董事、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何平,投资者关系经理葛婧瑜 [1] 业务表现 整体业务 - 2021年前三季度表观营业总收入36.01亿元,同比增长39.14%;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106.89% [3] 数字造价业务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6.48亿元,同比增加39.75%,其中云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65.87%,云收入占比69.28% [3] - 1 - 9月累计签订云合同21.82亿元,同比增长39.25% [3] 数字施工业务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28.85%;7 - 9月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90.87% [3] 数字设计业务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0.9亿元,子公司鸿业科技贡献约0.87亿元收入 [3] - 自主平台设计产品广联达数维设计产品集发布建筑设计产品beta版,年底还将上线结构和机电两款产品beta版 [3] 财务表现 利润表 - 营业总成本30.80亿元,同比增长31.71%;营业成本4.46亿元,同比增长77.71% [4] - 销售费用10.11亿元,同比增长27.83%;管理费用7.32亿元,同比增加28.04% [4] - 研发费用9.12亿元,同比增长28.50%;财务费用为 - 0.50亿元 [4] 资产负债表 - 应收账款6.94亿元,较年初上升64.29%;预付款项1.41亿元,较年初上升205.14% [4] - 合同资产0.31亿元,较年初上升314.23%;存货0.81亿元,较年初上升206.38% [4] - 应付账款1.56亿元,较年初上升64.22%;合同负债20.42亿元,相较期初增加24.13%,其中18.54亿是造价云相关合同负债 [4]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8亿元,较上年减少53.34%,剔除金融业务扰动后今年前三季度为5.71亿元,去年同期6.62亿 [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增加13.01% [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4] 问答环节 数字施工业务毛利率 - 三季度数字施工业务毛利率与上半年大致相同,因该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比重增加,公司整体毛利率小幅下降 [5] 数字施工业务产品线 - 目前对收入贡献最大的是BIM + 智慧工地的项目级产品,如劳务、物料、项目BI等,已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5] - 新产品方面,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绿色施工及BIM技术类产品在持续打磨验证,短期内贡献有限 [5] - 成熟产品如劳务管理、物料管理产品推出基建专版,会带来增量收入 [5] 数字施工业务发展 - 组织上从子公司独立发展转变为母公司协同作战;产品端贴近客户,从软件产品提升到整体解决方案,研发采用平台化思路 [6] - 渠道方面迭代打法,沉淀营销方法论,培养人才;今年调整经营策略和考核,上半年拓展合同,下半年抓回款和交付 [6] - 行业面临挑战,倒逼产业内参与方转型升级,公司希望加强研发投入,打造数字建筑平台 [6] 数字造价业务贡献 - 工程信息等增值服务前三季度增速高于数字造价业务整体水平 [6] - 电子政务业务表现不错,定位为入口级业务;广阳岛项目属数字城市业务,三季度未到结算期,年内会有收入贡献 [6][7] 数字设计业务考核目标 - 短期内围绕产品研发进度、创新点、发版情况及满足客户需求等进行考核,对鸿业科技有收入考核 [7] - 中长期希望和客户一起探索设计院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用收入衡量 [7]
广联达(002410) - 2022年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3:30
公司定位与目标 - 广联达未来应成为科技公司,非单纯软件公司 [2] - 二次创业目标是“用科技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成功标志为工程进度加快50%、成本降低1/3、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50%、零质量缺陷、零安全事故 [4] - 希望到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成熟时,服务30万工程项目,行业投资40%的项目使用广联达平台 [4] 业务情况 业务结构与发展阶段 - 数字造价业务是传统业务,在几十亿体量仍快速增长 [5] - 数字施工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期,九三结束希望成为收入主力 [5] - 数字设计业务近年围绕产品打磨,目标是快速推广和提升市场占有率,战略意义大 [5] 业务收入模式 - 数字建筑平台成型后,几块业务成有机整体,收入模式多样 [5] 设计业务商业化 - 设计业务未来2 - 3年进入推广期,以用户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为第一目标 [7] - 此前收购的鸿业科技、芬兰的MagiCAD贡献稳定收入,未来结合项目管理可能获新方向收益 [7] 行业发展与影响 SaaS行业 - SaaS是软件行业转型升级方向,对客户提高使用便利性,对开发者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5] - 广联达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换,即PaaS成型 + 生态的节点期 [5] 房地产行业 - 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增速11.0%,建筑信息化投入占总产值比重不到千分之一 [6] - 房地产行业波动对广联达影响较小,其面向整个建筑大产业,房地产规模对建筑业总产值影响约1/3 [6] 其他问题 业务转化 - 从项目制到整体平台业务(如采购业务)技术上无障碍,但施工工程采购牵扯利益关系,透明化不易实现,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后会逐步渗透 [6] 客户续费 - 从造价软件需求和目前数据看,大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续费无差异 [6]
广联达(002410) - 2022年1月12日-1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3:3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1年主要业务板块较好完成年初目标,数字造价业务进入全面云转型后平抑地产周期影响,新转型区域进展顺利;数字施工业务通过重点产品和客户突破加速订单拓展和产品交付;数字设计业务与广联达鸿业整合顺利,上线基于自主BIM图形平台的数维设计产品集 [2][3] 数字造价业务 - 计划2022年底完成数字造价云转型目标,届时大部分收入由云相关产品和服务贡献,剩余为电子政务业务及非订阅制软件 [3] - 长期希望通过造价市场化改革、产品细分、客户细分三个维度,将数字造价业务空间提升至70亿元左右 [3] 数字施工业务 - 成熟产品线中,项目级的劳务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硬件比例约40%-50%,项目BI、安全管理等解决方案因合同而异 [3] - 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初期,公司首要目标是快速拓展业务,不会为盈利放慢业务规模化发展脚步 [3] 下游客户结构 - 数字造价业务按合同口径统计,施工单位占比约一半,房地产开发商占比约10%,其余由中介咨询机构、非房地产建设单位、政府、学校等构成 [4] - 数字施工业务客户主要是施工单位,因目标客户承接多种工程,较难拆分住宅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比例,大部分以房建领域公共建筑为主 [4] 自主平台设计软件 - 数维设计产品集发布的是邀请测试和公测版本,尚未正式发版,短期内定位是持续打磨产品,完成样板项目和客户验证,暂无商业化计划 [4] 股份回购计划 - 2021年第一期3 - 4亿元股份回购计划于8月3日实施完毕,累计回购5,983,476股,成交金额约4亿元,其中5,617,000股用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4] - 2021年第二期8 - 1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截至12月31日,累计回购10,055,330股,成交金额约6.44亿元,股份用于后续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 [4]
广联达(002410) - 2022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3:1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于2022年6月16日14:00 - 16:40举行,地点在广联达二期大厦621会议室,形式为进门财经+腾讯会议+zoom线上直播 [1] - 参会人员共335人,其中327位来自投资机构,6位来自媒体,2位为个人投资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刁志中、高级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云浪生等多位高管 [1] 主题演讲内容 - 董事长刁志中做《管理竞争优势 实现指数级增长》主题分享 [2] - 副总裁刘晓栋介绍数字建筑平台 [2] - 副总裁卢旭东介绍客户成功指标体系 [2] - 助理总裁付卫国做《立大基建潮头,谋数字基建新篇》主题分享 [2] 互动交流问答 PaaS平台相关 - 公司定位数字化使能者,为数字化运营公司和应用服务商提供PaaS平台,提升其数字化能力,推动产业变革,这是建设PaaS平台的思考逻辑 [2] - 公司在PaaS平台上做核心SaaS应用,如针对工程项目的数维设计软件等;子行业和子要素应用通过投资、合作和技术赋能与生态伙伴共同开发,界定自研边界为PaaS平台是核心竞争力,四梁八柱应用自研,子行业和子要素合作开发 [2][3] - 商业模式是生态伙伴利用平台,公司给予赋能并获得相应回报,如为大中型施工企业提供PaaS平台开发环境做私有化部署和个性化开发,目前PaaS平台刚成型,九三期间会更成熟 [3] 数字施工业务相关 - 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是数字建筑核心,工程项目管理需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的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沉淀核心功能并连接智能设备,与300多家硬件厂商建立生态伙伴关系 [3][4] - 商业模式从产品解决方案到PaaS平台转变,公司发挥平台优势,携手生态伙伴为工地项目使能,软件端提升产品价值,硬件端研发投入并可能采用外延手段提升服务和盈利能 [4][5] - 目前施工业务毛利率大于60%且近两年基本稳定,九三期间希望施工业务实现盈利 [5] 设计业务相关 - 数维设计产品以数据为中心,采取云+端模式,支撑设计业务和意图实现,数据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奠定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基础,具备跨阶段协同优势 [5][6] - 数维设计内置专业规范,沉淀设计经验以算法训练软件,使设计流程更合规、健全和智能 [6] - 打造开放的内容、应用和社区生态,数字设计平台未来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形成应用生态,未来3 - 5年希望实现真正的一体化业务全面协同 [6]
广联达(002410) - 2022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之演示文稿
2022-11-17 22:12
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 - 建筑信息化发展空间巨大,2021年中国建筑业信息化投入约235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29.31万亿的0.08%,欧美国家占比在1%以上,数字化时代该比例将继续提升 [6] - 2021年美国建筑业规模约为中国的45%,广联达营收56亿,在全球AEC行业排名第四,前三名均为美国企业,其在美国本土营收总和约140亿,2022年中国基建和城市更新市场扩大 [7] - 中国40年改革开放、20年高速增长得益于城镇化,而美国100年前完成城镇化后建筑信息化仍持续增长,管理红利持续性和后劲更强 [8] 二次创业成果与展望 二次创业三大任务 - 造价软件业务的云化全部完成 - 数字建筑产业平台打造初步成型 - 数字广联达的建设找到牵引纽带 [12] 八三目标回顾与收获 - 价值观升级到3.0 - 3+X落地,造价BG实现全国云转型,施工BG合同额Double增长,设计BG数维建筑产品集取得突破,各BU和创新中心业务持续发展,数字建筑平台初次成型 - 数字化转型,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数字化认知和思维能力,建立客户成功指标体系,数字人力、财经系统上线 [15] 数字建筑平台 - 架构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具备纵向一体化和横向平台化特点,930版平台整体开放,为大客户、数科公司、SaaS开发企业和个人提供平台赋能服务 [16][17] - 平台特色为专业性强、技术先进、覆盖度完整、有自主知识产权、云原生、云中立等,价值量化指标在开发、部署、运行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35][36] - 样板客户能力基本齐备,持续迭代,全部统一到技术中台 [38] - 不同阶段平台定位和业务模型不同,从项目级到企业级再到产业级,客户生态不断扩大 [40] 客户成功指标体系 建设意义 - 应对数字化大潮、VCUA时代和组织变大带来的挑战,保证产品为客户提供价值,确保组织内部各价值链单元工作方向正确、形成合力、自我驱动、持续优化 [45] 指标内容 - 涵盖营销、销售、服务、人力、财务、供应链、行政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指标 [47] - 不同场景和功能级有具体指标值和提升举措,如单据量达标率、称重单据量、单据有效达标率、运单填写率等 [49][51] 应用案例与成效 - 以智慧物料为例,通过指标体系提升产品价值,形成闭环,部分指标有显著提升,如试点项目效益指标、客户加购率、集采率等 [52] - 客户成功指标已纳入公司战略和产品管理体系,按流程驱动运行和迭代,多个产品取得良好效果,如劳务管理、安全管理、安装算量等产品 [53] 数字基建 传统基建升级需求 - 国家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建定位堪比“双碳”战略,需适度超前释放红利 [61][62] 基建概况 - 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多个领域,不同交通基础设施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和建设方式,涉及众多参与方 [63][65] - 中国基建成绩瞩目,但存在高能耗问题,建筑业用钢、碳排放、能耗占比较高,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和总利润可观,但平均利润率较低 [66] 数字基建解决方案 - 包括企业经营、项目建造、岗位提效数字化方案,利用多种技术助力企业落地数字化战略 [71] - 项目层数字化是转型关键,具备造价高、投资大等工程特点和环境复杂、风险多等业务特性,核心场景为跨时空“调度” [72] - 数字化协同与指挥解决远程管理难题,数字化生产和制造实现精益管控,数字化施工和作业助力提质增效,数字化标杆引领基建行业数字化发展 [74][75][76][78] 市场前景 - 到2035年,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达到90%,打造“全国123出行交通圈” [81] - 公路、铁路、城市轨交等工程领域有一定投资规模、新开标段数量和施工数字化投入,市场规模可观 [82] - 基建业务未来可参与更多方面,包括更多参与方、工程领域、建设阶段和建设方式 [83]
广联达(002410) - 2022年10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0-28 18:25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线上进门财经会议形式,于2022年10月27日15:00 - 16:00在广联达二期大厦618会议室举行,线上参会人员共300人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树剑,董事、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何平,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程岩,投资者关系经理葛婧瑜 [2] 业务表现 整体业务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4.61亿元,同比增长23.89%;实现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增长34.27%。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18.83%;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7.49% [3] 数字造价业务 - 前三季度实现33.39亿收入,同比增长26.08%,其中云收入2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60%,云收入占比72%。1 - 9月累计新签云合同27.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91%;7 - 9月新签云合同10.62亿,比去年7 - 9月的8.12亿增长30.84% [3] - 快速增长得益于数字新成本的推广,契合客户数字化管理转型诉求,且造价云转型进入全面收官期 [3] 数字施工业务 - 前三季度实现8.9亿收入,同比增长32.46%,在去年同期高基数背景下克服外部环境困难实现既定目标。第三季度合同额快速增长,服务项目数增加5000多个,1 - 9月项目级产品覆盖项目数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 [3] - 施工业务将聚焦优质大客户和大项目,力争实现全年收入增长目标 [3] 数字设计业务 - 前三季度实现收入0.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因房建系列产品受地产下行、设计院订单不饱和影响阶段性收入下滑,路桥、基建相关产品部分云合同无法当期确认 [4] - 7月份发布的数维建筑设计产品集和数维市政设计产品处于样板客户和样板渠道阶段,产品规划和价值方向受客户高度认可,市政产品快速切入大中型设计院市场,今年是产品打磨期,价值变现需时间 [4] 财务表现 利润表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4.61亿元,同比增长23.89%,主要因数字造价业务、数字施工业务收入增长 [4] - 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37.81亿,同比增长22.77%,营业总成本增幅小于收入,营业成本增长较快,各项费用增幅较低 [4] - 营业成本7.39亿元,同比增长65.59%,主要是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外购原材料以及实施交付人员增加 [4] - 销售费用11.54亿元,同比增长14.16%;管理费用8.57亿元,同比增长17.02%;研发费用10.24亿元,同比增长12.30%;三项费用增速均低于收入增速,前三季度三项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低于70%,费用率近年来持续下降 [4] 资产负债表 - 应收账款10.12亿元,相较期初增长104.66%,三季度回款力度提升致较半年度金额下降,大部分为数字造价业务产生,预计能按时收回 [4][5] - 预付款项0.91亿元,相较期初增长150.06%,主要因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预付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 [5] - 合同负债25.26亿元,相较期初增加18.74%,其中造价云合同负债24.19亿元,相较期初增长18.23% [5] 现金流量表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3.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33%,主要因业务拓展人工成本及费用增加,销售回款放缓。第三季度加大回款力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 [5]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入同比增加10%,主要是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14%,主要是人员薪酬增加 [5] - 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3.14亿元,去年同期为 - 12.04亿元,主要是购买理财产品、项目建设及子公司购置土地等支出增加 [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5亿元,去年同期为 - 4.63亿元,主要是回购股票金额相较去年减少 [5] 互动问答 数字设计业务 - 公司自研数维设计系列产品基于自主知识产权BIM三维图形平台,以数字化驱动数据融合,打造一体化智能设计,能为中国设计师提供更符合本地化需求的产品 [5][6] - 数维建筑设计产品集和数维市政设计产品进入样板客户和样板渠道阶段,市政领域数维道路设计产品完成底层平台平滑切换,预计2023 - 2025年设计业务有较快商业化进程 [6] 成本大数据解决方案 - 拉通客户业务、造价和经营数据,解决客户成本管理问题,满足施工单位、中介机构、建设方等成本管控诉求 [6] - 通过积累市场数据和现场数据反映工程实际成本,用数据驱动价值管理与成本管理落地,算准目标成本,积累历史数据并挖掘应用价值,赋能项目精细化管控 [6] 毛利率问题 - 三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因综合解决方案类业务实施交付人员人力成本支出增加,随着四季度业务进展,全年毛利率预计回到正常水平 [7] 数字施工业务 - 今年更聚焦央企、国企、基建类客户,感受到行业格局优化,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对平台能力要求更高,公司将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 [7] 现金流问题 - 公司通过组织保障(销售人员、财经人员、项目负责人协同抓回款)、考核保障(销售人员提成与回款挂钩)、现金管理(严格客户信用审核机制,结合大数据分析把控商业票据质量)保障现金回收 [8] - 四季度是收入和回款高峰期,公司有信心保持健康现金流 [8]
广联达(00241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19.68%;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4.38亿元,同比增长24.8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7.4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38亿元,同比增长34.27%[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7亿元,同比下降27.33%[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3.7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8.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1%[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4.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81%,主要因数字造价和施工业务收入增长[9] - 年初至报告期末利息收入1735.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23%,因金融业务战略方向调整[9]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成本7.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9%,因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硬件及实施交付成本增加[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7%,因收入增长且成本费用有效控制[10] - 少数股东损益1687.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4.98%,因报告期收购武汉子公司少数股权[10]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33%,因业务拓展成本费用增加及销售回款放缓[11] - 年初至报告期末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因购买理财产品等支出及研发投入[11]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44.61亿元,较上期36.01亿元增长23.89%[23]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37.81亿元,较上期30.80亿元增长22.40%[23] - 年初到报告期末利润总额6.98亿元,较上期5.32亿元增长31.24%[24] - 年初到报告期末净利润6.55亿元,较上期5.13亿元增长27.75%[2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亿元,较上期4.75亿元增长34.27%[24]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8760.93万元,较上期 - 1.57亿元有所增加[24] - 综合收益总额为5.68亿元,较上期3.56亿元增长60.60%[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468元,较上期0.4024元增长35.90%[24] - 年初到报告期末利息收入为3249.88万元,较上期5544.85万元下降41.40%[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45.81亿元,上期为41.66亿元[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2.34亿元,上期为36.88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47亿元,上期为4.78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45亿元,上期为1.27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8.59亿元,上期为13.31亿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3.14亿元,上期为 -12.04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95亿元,上期为4.24亿元[2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6.45亿元,上期为8.87亿元[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3.50亿元,上期为 -4.63亿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12.93亿元,上期为 -12.01亿元[26] 资产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0.12亿元,较期初增长104.66%,主要因业务拓展和实施交付使回款节奏放缓[7]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9081.43万元,较期初增长150.06%,因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致预付外购软硬件及服务增加[8]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36亿元,较期初增长682.96%,因解决方案类业务增长使已验收未结算交付项目增加[8]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3.93亿元,较期初下降50.63%,主要因报告期支付上年度年终奖[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25.26亿元,较期初增长18.74%,因数字造价业务SaaS服务相关递延服务收入持续增长[8]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 -1.23亿元,较期初下降250.94%,因持有的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及外币报表汇率变动[8]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2720597399.40元,较年初4049520757.96元减少[20]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012304972.63元,较年初494634645.36元增加[20]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4904050695.87元,较年初5121552190.37元减少[20]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474334905.86元,较年初4946073950.99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0378385601.73元,较年初10067626141.36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910856528.83元,较年初3637079617.52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95048705.43元,较年初157802816.26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负债合计4105905234.26元,较年初3794882433.78元增加[21]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62.72亿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103.78亿元[22] 股东相关信息 - 刁志中持股比例15.95%,持股数量1.90亿股,其中质押3660.83万股[12] 项目投资情况 - 造价大数据及AI应用项目投资进度78.83%,年初至报告期末投入1.08亿元,累计投入1.94亿元[15] - 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项目投资进度93.09%,年初至报告期末投入8964.83万元,累计投入4.54亿元[15] 公司回购与激励计划 - 公司2021年9月拟回购资金8 - 10亿元,2022年8月提前结束回购,累计回购13728376股,占比1.1524%,成交金额848308718.67元[17] - 2022年9月27日,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登记完成,登记数量769.85万股[18]
广联达(00241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广联达,代码002410,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6]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5] - 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营业周期为12个月[143]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部分境外子公司采用当地货币,如新加坡元、美元、港元等[143][144]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7.55亿元,上年同期21.50亿元,同比增长28.16%[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亿元,上年同期2.86亿元,同比增长38.77%[1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781.04万元,上年同期1.54亿元,同比下降150.60%[1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7.06亿元,上年度末100.68亿元,同比下降3.59%[1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58亿元,上年度末57.88亿元,同比下降3.96%[11]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27.70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1.78亿元,同比增长27.19%[119]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23.25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18.44亿元,同比增长26.1%[119]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3.99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05亿元,同比增长31.15%[120]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7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86亿元,同比增长38.76%[120]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3.81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2.85亿元,同比增长33.74%[120]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3374,2021年半年度为0.2428,同比增长38.96%[121]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21.58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16.09亿元,同比增长34.19%[12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利润6.08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54亿元,同比增长71.66%[12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利润总额6.06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53亿元,同比增长71.66%[12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5.72亿元,2021年半年度为3.36亿元,同比增长70.24%[12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72亿元,2021年同期为3.36亿元[123] - 2022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77亿元,2021年同期为23.75亿元[12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30亿元,2021年同期为25.35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08亿元,2021年同期为23.82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781.04万元,2021年同期为1.54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6亿元,2021年同期为1.25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40亿元,2021年同期为5.31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24亿元,2021年同期为 - 4.06亿元[125] - 2022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794.63万元,2021年同期为1.88亿元[12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43亿元,2021年同期为 - 7.58亿元[1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1228733311亿元,上年同期为4.9058749315亿元[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988.630601万元,上年同期为 - 3.4628719594亿元[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794.63465万元,上年同期为8600.08531万元[12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7297224332亿元,上年同期为6.6798834116亿元[12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9502589682亿元,上年同期为 - 5.8198748806亿元[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5.865519972亿元,上年同期为 - 7.4474184311亿元[128]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9337847346亿元,上年同期为32.486399034亿元[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0682647626亿元,上年同期为25.0389806029亿元[128] - 本期股本增加146.367万元,期末余额为11.90788428亿元[129][13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2.5931862162亿元,期末余额为60.1342508596亿元[129][130] - 公司2022年期初股份数量为1,185,714,628股,期末为1,187,652,948股[132][133] - 公司2022年期初资本公积为3,134,646,446.43元,期末为3,277,410,865.90元[132][133] - 公司2022年期初盈余公积为265,366,328.39元,期末为615,160,685.39元[132][133] - 公司2022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1,554,202,802.21元,期末为1,642,096,728.26元[132][133] - 公司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57,810,912.19元,期末为6,475,832,561.07元[132][133] - 公司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65,850,670.46元[132] - 公司2022年所有者投入普通股金额为1,938,320元,投入资本带来的资本公积增加119,698,064.43元[132] - 公司2022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63,980,125.13元[132]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95,815,494.50元[132] - 公司2022年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金额为97,715,597.97元[133] - 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45亿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46亿元,期末余额为57.92亿元[135] - 2021年半年度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9.37亿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1.88亿元,期末余额为57.49亿元[136][137] - 2022年本期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146.37万元[135] - 2021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193.83万元[136]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72亿元[135]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36亿元[136] - 2022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53亿元[135] - 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96亿元[136] - 2022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7687.90万元[135] - 2021年半年度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6398.01万元[136]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55,416.56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7,952,908.55元[1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367,945.21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为12,477,840.39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 - 1,868,535.05元,所得税影响额为4,077,467.35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 - 48,972.59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757,080.90元[14] 业务板块构成 - 公司业务分为数字造价、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业务板块和多个创新业务单元,还有国内和海外业务[17] - 数字造价业务以订阅制SaaS模式提供服务,是成熟业务;数字施工业务是成长业务,市场渗透率低;数字设计业务是新兴业务,部分产品领先[17] - 海外业务包括数字造价国际化产品开拓东南亚市场,数字施工国际化产品覆盖欧洲市场[18] 战略规划与实施 - 公司形成清晰战略规划体系,每年进行自上而下年度战略规划[20]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传递战略,配套完善价值评价和薪酬激励制度保障战略落地[20] 研发投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7.90亿元,同比增长19.14%,占营业收入28.68%[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字造价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同比增长25%[26] - 报告期内数字造价业务签署云合同17.07亿元,同比同口径增长24.58%[26] - 报告期末造价业务相关云合同负债21.93亿元,相较年初增加1.47亿元[26] - 报告期内数字造价业务确认的云收入15.60亿元,占造价业务收入比例达到74.32%[26] - 截至报告期末,2020年数字造价业务转型地区转化率达到70%,续费率达到[26] - 云计价云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29.01%;云合同6.29亿元,同比增长32.16%;期末云转型相关合同负债余额8.23亿元[27] - 云算量云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28.62%;云合同4.82亿元,同比增长8.20%;期末云转型相关合同负债余额6.40亿元[27] - 2021年新转型地区转化率达60%,首年度续费率超80%[28] - 数字施工业务上半年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56.94%,新增项目数1万个,新增客户500家[28] - 2022上半年新签署合同中企业级产品占比约15%,项目级产品占比约85%,基建相关合同占比超10%[29] - 数字设计业务上半年营收0.49亿元,同比下降16.77%,还原后同口径约0.5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9] - 海外业务上半年营收0.78亿元,同比增长3.68%[32] - 报告期内甲方成本样板客户价值验证通过3家,产品和项目试点客户10家[28] - 截至报告期末,数字施工项目级产品累计服务项目数近7万个,累计服务客户近6000家[28] - 数字造价业务收入20.99亿元,占比76.18%,同比增长25.00%;数字施工业务收入4.99亿元,占比18.14%,同比增长56.94%[35] 业务效率提升情况 - 数维房建设计常规住宅指标计算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土建、安装科目主体构件设计算量效率提升50%[30] - 数维市政道路综合方案设计产品设计效率较海外同类产品提升30%[30] 业务服务情况 - 数字高校业务疫情期间为700所院校的4000多位教师和8万多学子提供线上教学和学习服务[31] 业务增长原因及成本变动情况 - 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7.55亿元,同比增长28.16%,主要因数字造价、数字施工业务收入增长[33] - 营业成本4.01亿元,同比增长64.76%,因解决方案类业务收入增长,实施交付人力成本增加[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781.04万元,同比下降150.60%,因业务扩张成本费用增加及销售回款放缓[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4亿元,同比下降29.08%,因西安基地建设等支出[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50亿元,同比下降9.39%,因报告期股利分配增加[33] - 原材料成本1.64亿元,占营业成本40.94%,同比增长29.66%;人工成本1.54亿元,占比38.52%,同比增长127.22%[37] 收益与支出占比情况 - 投资收益104.3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23%,主要为参股公司分红等;资产减值4116.80万元,占比9.12%,为计提应收款项等减值准备[38] - 营业外收入73.12万元,占比0.16%,为取得违约金等;营业外支出269.26万元,占比0.60%,为对外捐赠支出[38]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情况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865,804,125.24元,占总资产比例29.53%,较上年末比重减少10.69%,主要因募投项目支出、回购股份及分配股利[39]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021,597,902.40元,占总资产比例10.53%,较上年末比重增加5.62%,因业务拓展放缓回款节奏[39] - 合同负债本报告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