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002410)

搜索文档
广联达(002410) - 关于回购股份方案的实施进展公告
2025-06-03 17:16
回购计划 - 公司拟不超21元/股回购500 - 1000万股A股[2] - 获工行北京分行1.5亿贷款额度用于回购[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回购8732100股,占总股本0.53%[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最高成交价14.20元/股,最低13.23元/股[4]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成交总金额121956165.8元(不含费用)[5]
首次随香港特首出访 北京企业代表:中东之行收获颇丰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22:21
香港与内地企业合作出海 - 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顶尖的金融、法律、咨询人才,商业信誉享誉全球,在帮助内地企业出海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1] - 广联达作为北京企业代表首次跟随香港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与科威特,并与当地企业建立业务联系 [1] -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回访广联达,共话香港与内地企业"并船出海" [1] 中东访问成果 - 中东访问是内地企业首次参与香港商贸代表团出访,代表团成员累计超过50人,其中包括20余位内地企业家,业务领域涵盖科技、金融、工商、贸易、运输物流等 [3] - 香港团队在跨文化沟通中展现出专业性,依据对方文化特点调整对接方式,保证信息准确传递,非常高效 [3] - 当地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利用BIM、AI、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广联达的核心能力高度匹配 [3] 未来合作展望 - 内地企业与香港企业"并船出海"将实现强强联手,充分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促进内地、香港和中东市场合作共赢 [4] - 未来类似的合作还将在东南亚、中亚等更多新兴市场实践 [4]
【财经面对面】建筑数字化迎来最佳时机——专访广联达董事长、总裁袁正刚
新华财经· 2025-05-30 10:15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建筑行业正从高速增长、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新时代,对高品质建筑的追求推动精益管理需求[2] - 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进入夯实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4年提出"四好"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3] - 行业从发展速度优先转向品质优先,数字化成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3] 广联达战略布局 - 公司业务划分为数字成本、数字施工、数字设计三大板块及创新单元,数字设计业务已深耕10年[4] - 数字成本领域积累20余年,从专业工具升级为智能化"数字助手",实现成本误差控制在30%以内[4][5][6] - 推行All In AI战略,所有产品线应用AI技术,例如概念方案设计软件通过数据驱动快速生成方案并同步计算成本[6] 设计成本一体化创新 - 设计阶段决定工程项目约80%成本,当前设计成本一体化趋势改变行业底层逻辑[4] - 设计方案可实时关联成本数据,水暖电等多专业协同效率提升[4] - 最新AI智能体(如concetto平台)实现日照采光分析、风环境分析等功能,结果可直通下一阶段设计软件[6] 施工管理精细化实践 - 通过数字化实现人员、物料、机械的每日使用情况透明化管理[5] - 成本管理完成从工具到工具数据一体化的转型,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管控[5] 技术研发长期投入 - 公司坚持5-10年技术研发周期,例如AI智能体等创新成果经过长期孵化[7] - 明确建筑数字化处于最佳落地时机,战略方向不受短期波动影响[7]
研判2025!中国智慧建造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智慧建造推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政策技术双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27
智慧建造行业概述 - 智慧建造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建筑施工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涵盖BIM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等关键组成部分 [3] - 主要优势包括效率提升、安全性改善、资源节约、质量保证和协同合作 [5] - 中国智慧建造市场规模从2020年0.4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61%,预计2025年达1.5万亿元 [1][15] 智慧建造关键技术 - 数字化设计采用BIM技术提升设计准确性与协作效率 [5] - 物联网实时监控施工现场,人工智能预测项目进度和安全风险 [5] - 建筑机器人市场规模1800亿元,增速高达80% [16] 智慧建造行业政策 - 2024年《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将"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纳入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章节 [8] - 2025年《智能建造技术导则》提出加快研发数字化监管系统,建立AI大模型辅助监管机制 [8] - 政策推动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形成智慧建造产业引领格局 [19] 智慧建造产业链 - 上游包括建筑材料、智能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11] - 中游涵盖智能建造系统集成商、工程总承包单位及技术服务提供商 [11]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商业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等 [11] 智慧建造市场格局 - 2024年智慧施工占比最大达4800亿元(40%),BIM软件与服务市场规模3600亿元(增速30%) [16] - 长三角地区技术引领占全国市场35%,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30%) [19] - 中国建筑2024年房屋建筑工程营业收入1321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5509亿元 [24] 重点企业分析 - 中国建筑拥有完整建筑产品产业链,承建国内多数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23][24] - 广联达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8亿元,提供数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6] - 中国中铁业务涉及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 [23] 智慧建造发展趋势 - 智能化服务聚焦AI驱动决策优化与自动化运维,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29] - 数字化建造基于BIM+GIS孪生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30] - 绿色理念融入技术内核,能耗监测系统动态优化施工用电 [31]
广联达(002410):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侧略有下滑,AI能力全面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5-25 21: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略有下滑但盈利能力维持高位,三大业务稳健发展,AI能力全面提升,海外业务稳健,股权激励升级释放长期成长信号,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4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2.40亿、64.43亿、67.10亿、69.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4.9%、3.3%、4.1%、4.0% [5] - 2024 - 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4.48亿、6.46亿、8.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6.2%、79.1%、44.0%、35.0% [5] - 2024 - 2027年预测每股盈利分别为0.15元、0.27元、0.39元、0.53元,市盈率分别为97倍、54倍、38倍、28倍,市净率分别为4.1倍、3.7倍、3.6倍、3.5倍 [5]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Q1总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减少5.53%,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390.89%;2024年总营业收入62.03亿元,同比减少4.93%,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增长116.19% [2] - 2024年毛利率84.33%,较2023年提升1.81pp;净利率4.36%,较2023年提升2.55pp,整体费用率下降,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97% [9] 业务发展情况 - 数字成本业务2024年营收49.86亿元,同比减少3.55%,业务从单工具向成本全过程应用场景升级,覆盖率由53.78%提升到79.25%,100%覆盖主流房建业态 [9] - 数字施工业务2024年营收7.87亿元,同比减少8.71%,智能塔吊防碰撞技术实现突破,物资管理发布首款自研智能硬件智验一体机 [9] - 数字设计业务2024年营收0.9亿元,同比增加3.28%,数维房建完成多个价值标杆打造,数维道路设计方案能力全面覆盖路桥隧专业,应用项目数量增长至1440家 [9] AI与海外业务 - 2024年建筑行业AI大模型和行业AI平台在中国数字建筑大会亮相,新一代AI驱动的方案设计产品Concetto首发,多个AI + 产品实践应用 [9] - 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03亿元,同比增加5.07% [9] 股权激励 - 2025年3月推出《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授予期权约2644万份,覆盖员工485人,行权价10.73元/份 [9] - 业绩目标为2025年净利润达5.63亿元(最低触发门槛3.94亿元),2026年同比增长目标30%(最低触发门槛20%),或两年累计利润不低于12.95亿元 [9]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64.43亿、67.10亿、69.8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48亿、6.46亿、8.71亿元,EPS为0.27元、0.39元、0.53元/股,对应PE为54倍、38倍、28倍 [9] - 给予2025年60xpe,对应目标价16.2元 [9]
深市企业共探“智脑赋能”新蓝海 解码AI产业发展密码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19:0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力量,推动相关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有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2] - 2025年4月份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已经达到2万亿级别,大模型的爆发使得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3] - 当前中国能够支撑大模型训练的高端智算中心相对较少,高端算力相对不足 [3] 政策与资本市场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 - 深交所将支持人工智能作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积极发挥市场功能,持续完善监管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 [2] - 深交所举办人工智能领域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为上市公司提供面向全体投资者的互动渠道 [1]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协创数据将通过全力拓展AI智能算力云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抓住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机遇,打造万卡集群的智算中心 [3] - 广联达从2015年开始建立大数据研究院,提出ALL IN AI战略,将所有的产品和人工智能进行深度融合 [6] - 神州泰岳表示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准备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及用户需求,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理解和技术本身同等重要 [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智慧物联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更新换代极为迅速,需要持续加强在人工智能、视频云、机器视觉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 [6] - 广联达在技术深度上继续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让公司的产品从岗位级到项目级到企业级都能发挥出人工智能的价值 [6] - 人工智能、物联网/通讯两大市场目前处于行业高速发展期,技术更新迭代迅速 [4] 投资者回报与社会责任 - 锐明技术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自上市以来每年持续进行现金分红,每年现金分红总额均超过公司的分红承诺及相关法规要求 [6] - 人工智能领域的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技术突破与价值创造的双重维度上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7]
广联达: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18:16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2025年4月2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分配方案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已回购股份13,224,119股后的1,638,720,223股为基数 [1][2]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2] 权益分派方案细节 - 可参与利润分配的总股本为1,638,720,223股,已回购股份13,224,119股不参与分配 [2] - 扣税后不同股东类型实际派发金额不同: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及首发前限售股个人和基金每10股派1.35元 [2] - 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持股期限决定补缴税款金额(1个月内补0.3元/10股,1个月至1年补0.15元/10股,超过1年不补缴) [3]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9日 [3] - 分派对象为截至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3] - 现金红利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3] 分红金额与价格调整 - 本次分红总金额为245,808,033.45元(1,638,720,223股×0.15元/股) [4] - 按总股本计算的每10股分红金额为1.487992元(245,808,033.45元/1,651,944,342股×10) [4] - 除权除息价格计算公式为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0.1487992元/股 [4] 其他信息 -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将因分红相应调整 [4] - 咨询联系方式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办公地址及联系人童旭 [5]
广联达(002410)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2 17:45
证券代码:002410 证券简称:广联达 公告编号:2025-04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根据《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广联达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13,224,119 股不享 有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因此,本次权益分派以公司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上已回购股份 13,224,119 股后的 1,638,720,223 股为分配基数。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2025年4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现将权益分派事宜公告如下: 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情况 1、公司 2024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 2025 年内实施利润 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不含公司已回购但未注销的股份数量),向全体股东 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1.5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如在权益分派方 ...
广联达董事长袁正刚:数字化为精细化管理赋能,推动建筑业重塑价值曲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23:23
行业转型趋势 - 房地产行业惯性增长失效 建筑行业旧有发展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新模式需回归对"好房子"的本质追求 [1] - 行业正迈入以"高质量 新科技 好服务"为核心的新周期 建筑行业变化已经开始 [2] - 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围绕客户价值 核心是回归"好房子"并重构价值链 [2] 数字化与"好房子"理念 - "好房子"标准包括舒适 安全 智慧 绿色四项要求 数字化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手段 [2] - 提出"刚刚好"房子理念 通过数字化实现需求建模与成本分析 在真实需求与支付能力间寻找最优解 [3] - 数字化可解决粗放建造导致的成本不清 管理无序问题 避免设计施工环节的资源浪费 [3] 精细化管理实践 - 精细化管理分为工地层 项目层 企业层三个层级 分别聚焦生产要素管控 数据集成分析 资源配置优化 [7] - 工地层重点管理劳务 物料 设备三大要素 通过数字工地产品实现精确掌控 [7] - 项目层采用PMSmart系统集成现场数据 企业层通过PMLead系统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7] 产业AI应用路径 - 产业AI需融合通用能力 行业知识 专业软件 不能仅依赖流程自动化 [8] - 专业软件形成的结构化数据是基础 需与AI模型结合才能实现价值转化 [9] - 产业AI成功要素包括高质量数据 价值导向场景 可靠模型 三者构成"树根 果实 树干"关系 [9][10] 企业战略方向 - 广联达从单岗位软件商转型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 以"好房子"与"好科技"为破局关键词 [1] - 2015年启动自研设计软件项目 构建"设计一模到底"解决方案 实现全生命周期信息协同 [2] - 提出"省钱 省心 省力"主张 通过科技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管理博弈复杂度 提升作业效率 [5]
广联达(002410) - 002410广联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9:28
公司经营目标 - 2025 年聚焦核心产品、区域和重点客户,兼顾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实现业绩稳定增长,3 月发布股权激励,利润考核目标持续增长 [1][2] - 数字成本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传统造价工具稳定,数据服务等业务较快增长;数字施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聚焦三个核心单品规模化放量,改善毛利率,减亏;数字设计业务规模化放量,房建设计打造应用标杆,道路设计快速增长并实现盈利 [2] 大模型与产品 AI 应用 - 建筑行业大模型将沿大语言模型 - 多模态大模型 - 空间智能大模型演进,公司已打造 AecGPT 大模型,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构建 AI 平台,有实际落地案例 [2] - 将大模型与工程软件融合,提供系列行业 AI 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多个应用场景 [2] 海外业务布局 - 海外业务是今年战略重点,加大投入,主要拓展亚洲和欧洲市场 [2] - 欧洲以收购的子公司为基础,开发机电一体化三维设计软件平台,已有部分客户试用,未来推向市场,以设计为主推广施工业务 [2][3] - 亚洲市场基建活跃,加大营销渠道建设和产品开发投入,新成立香港客户部助力国际化业务 [3] 提质增效计划 - 业务聚焦设计一体化、成本精细化、施工精细化和全球化发展四个方面 [4] -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业务支撑,自 2015 年建立大数据研究院,近两年深度融合产品与人工智能 [4] 现金流与净利润差异 - 经营性现金流高于净利润反映公司经营良性健康,原因包括产品价值受客户认可,回款健康;部分损益表项目非付现支出;回款节奏影响,一季度现金流常为负,后续回正并超净利润 [5] 数字设计产品进展 - 历经十年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功能满足设计师需求,当前重心是让客户掌握使用 [5] - 通过参加行业大赛、与高校合作、与业主合作等方式推广,已走向全球,发展态势超预期 [5][6] 费用管控 - 一季度销售和研发费用增加,原因包括业务范围延展、产品迭代升级、产品周期阶段变化和预算投入节奏调整 [6] - 公司有成熟的预算弹性调控机制,资源优化的成本控制效应将逐渐显现,预算投入与业务节奏吻合 [7][8] 行业影响与应对 - 建筑行业转型,客户对精细化管理需求上升,认可公司产品价值,促使现金流优于净利润 [9] - 公司调整内部产品结构,聚焦核心产品;调整业务范围,从房建向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拓展,产品就位并加速市场拓展 [9] - 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时代,更需数字化和软件,数字建筑大会规模超以往,体现客户对数字化关注度提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