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郑州银行(002936)
icon
搜索文档
派的早、红包大!银行派现潮启幕,分红总额突破6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4:14
银行分红季开启 - 银行分红季于本周正式开启 中国银行于4月20日发布公告 A股每股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红利0.1216元 股权登记日为4月24日 除权除息日为4月25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为4月25日 [1] - 截至4月23日已有36家银行披露分红计划 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 包含去年超2300亿元的中期分红 [1][2] 国有大行分红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全年累计分红金额超4200亿元 较上年增加近100亿元 分红总额创新高 分红比例稳定在30%及以上 分红频次均增至一年两次 [2]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分红金额领跑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紧随其后 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派现846.61亿元和713.6亿元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为281.46亿元和259.41亿元 [3] - 六大行合计分红额占银行业分红总额比重超70% 展现头部银行盈利能力和分红力度优势 [3] 股份制银行分红情况 - 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分红总额领跑股份制银行 董事会通过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议案 将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3] - 招商银行自2013年起将30%以上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 去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3% 每股现金分红两元 [3] - 兴业银行首次将分红比例提升至30%以上 2025年择机启动中期分红 中信银行计划分红比例也超30% [3] 不同类型银行分红比例 - 国有大行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 股份制商业银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 2023年达29.4% [4] - 城商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有所下滑 2023年为24.8% 农商行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2% 为各类银行中最低 [4] 银行分红承诺与案例 - 浙商银行现金分红总额42.84亿元 占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的30.12% 较2022年37%和2023年31.98%略有下降 [5][6] - 杭州银行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长3.26倍 每股分红增长3.25倍 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07倍 累计派发现金分红超188亿元 超过IPO、定增、部分可转债转股的融资总额 [6] - 华夏银行拟分配现金股利48.55亿元 连同中期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 全年共派发现金股利64.46亿元 [7] - 郑州银行计划分红1.82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为9.69% 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 但为时隔四年首次分红 [7]
上市城商行2024业绩盘点!郑州银行营收同比降超5%,北京银行净利排名被宁波银行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4-24 08:40
营收表现 - 14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13家营收实现正向增长,仅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1][2][4] - 江苏银行以808.15亿元营收位居榜首,北京银行(699.17亿元)和宁波银行(666.31亿元)分列二三位[3][4]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最快达11.32%,利息净收入266.27亿元同比增长4.62%,非利息净收入236.46亿元同比增长19.98%[4] - 厦门银行营收规模最小为57.61亿元,但实现2.82%的正增长[3][4] 净利润表现 - 江苏银行(318.43亿元)、宁波银行(271.27亿元)和北京银行(258.31亿元)位列净利润前三[5] - 北京银行净利润增速0.81%创近四年新低,被宁波银行超越退至第三位[1][6] - 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和齐鲁银行(17.77%)净利润增速领先[6] - 仅厦门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61%[3] 资产质量 - 10家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下降,郑州银行1.79%为最高,成都银行0.66%为最低[7][8][10]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41.45%居首,北京银行(208.75%)和郑州银行(182.99%)垫底但仍达标[9][11] - 郑州银行公司贷款不良率2.05%,中长期贷款不良率2.4%,信用卡不良率升至2.55%[10] 资产规模 - 14家城商行总资产均实现正增长,北京银行以42215.42亿元居首[12][13][15] - 江苏银行(16.12%)、苏州银行(15.28%)和宁波银行(15.25%)资产增速领先[13][15] - 江苏银行与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差距从3400余亿元缩小至2600余亿元[16] 发展战略 - 多家城商行强调区域优势发展,宁波银行实施"区域市场,协同发展"策略[16] - 南京银行定位"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17] - 杭州银行制定区域差异化营销策略优化客户结构[17]
回馈投资者!近6000亿“红包雨”即将来袭
金融时报· 2025-04-23 19:10
上市银行分红总额 - 截至4月22日,26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2024年分红方案,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近6000亿元,较去年增加超百亿元 [1] 国有大行分红情况 - 六大国有银行2024年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超4200亿元,占全行业分红总额超七成 [1] - 分红比例均稳定在30%及以上 [1]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派息总额领跑行业,建设银行分红金额达1007.54亿元 [1]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分别派现846.61亿元、713.6亿元、281.46亿元和259.41亿元 [1] 股份制银行分红表现 - 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分红总额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1] - 兴业银行分红总额达220.21亿元,分红比例首次突破30% [1] - 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及浦发银行2024年分红总额均超过百亿元 [2] - 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拟分红金额分别为84.06亿元、64.46亿元、42.84亿元 [2] 招商银行分红政策 - 招商银行自2013年起将30%以上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3% [2] - 每股派现两元 [2] - 董事会通过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分红比例为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利润的35% [2] 中小银行分红亮点 - 宁波银行拟每10股派发9元,现金分红金额达59.43亿元,现金分红比例22.77%,较2023年提高6.8个百分点 [3] - 杭州银行拟分配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39.87亿元,占净利润24.47% [3] - 与2016年度相比,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长3.26倍,每股分红增长3.25倍,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07倍 [3] - 郑州银行拟每10股派现0.20元,现金分红总额1.82亿元,分红比例9.69%,系2020年以来首次分红 [3] 行业分红趋势 - 上市银行2024年分红比例整体稳定,个别银行分红比例提升 [4] - 市值管理考核要求提升背景下,预计上市银行将保持分红稳定并通过中期分红等方式回馈投资者 [4]
每周股票复盘:郑州银行(002936)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9%
搜狐财经· 2025-04-19 03:20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价1 84元 较上周上涨0 55% [1] - 本周最高价1 86元(4月14日) 最低价1 82元(4月16日) [1] - 当前总市值167 29亿元 城商行板块排名14/17 A股全市场排名895/5146 [1] 财务业绩 - 2024年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8 76亿元 同比增长1 39% [2] - 实现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四增长" [2] - 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末下降84BP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76BP [4] 战略规划 -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定位 [5] - 零售业务推进数字化驱动和运营改革 向线上化、综合化转型 [5] - 对公业务聚焦政务金融、产业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 [5] - 风险内控构建全风险管理架构 信用风险模块化推进 [5] 数字化转型 - 已正式启动数字化转型 各项目稳步推进 [3] - 调研DeepSeek大模型应用场景 计划本地化部署 [3] - 科技赋能提升信贷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4] 资本管理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12 06% 一级资本充足率10 8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 76% [3] - 以内源资本积累为主 适时开展外源资本补充 [3] 成本控制 - 2024年高管薪酬总额压降超10% [4] - 开展"倾斜一线 优化资源配置"和"降本增效"工作 [4] 政策响应 - 推出消费贷款升级方案 优化还款期限和频次 [6] - 开展利率优惠、限时抢券、消费贷"以旧换新"活动 [6] - 迭代"郑 e贷(消费)"产品 优化新市民和灵活就业客群服务 [6] - 创新按揭贷款还款方案 支持青年群体安家需求 [6]
终结三年负增长!郑州银行2024年净利18.76亿资产质量创三年新高
北京商报· 2025-04-18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郑州银行通过降本增效、业务转型和资产优化等举措扭转近三年净利润负增长态势,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将继续深化转型以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6] 战略聚焦双轮驱动 - 银行将“降本增效”和“业务转型”作为重要抓手提升经营效率和服务能力 [2] - 降本增效方面,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 [2] - 业务转型方面,推进零售、对公、风险内控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信贷支持,推出线上化智能化金融服务产品 [2] 剥离百亿低效资产 - 2024年9月银行向中原资产出售150亿元信贷及其他资产,改善流动性,降低资产损失风险 [3] - 资产转让是优化资产结构关键一步,可将资源投入高收益低风险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3] 三重引擎驱动净利转正 - 战略上以“对外客户体验第一,对内提升效率第一”为指引,精准定位和差异化服务赢得客户 [4] - 风险管理上采取审慎主动策略,加强贷前中后管理,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9%,连续两年下降 [4] -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绿色金融等领域,开辟新业务增长点,如制定绿色金融规划提供专项贷款 [4] 战略升维启新程 - 未来坚持企业理念,深化业务转型和资产优化,力争“十四五”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5] - 业务布局上加大零售和普惠金融投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银行 [5] - 风险管理上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与外部合作,探索创新工具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5] - 社会责任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支持力度 [6]
人事更迭后,郑州银行企稳信号初现
华尔街见闻· 2025-04-17 20:25
行业背景 - 银行业在监管趋严、大行下沉背景下面临资本管理、风险管控等多方面挑战 [1] - 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正经历转型阵痛,郑州银行作为典型案例折射行业困境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8.77亿元(同比-5.78%),归母净利18.76亿元(同比+1.39%),利润增速较上年回升25.01个百分点 [1] - 2024年利润增速创A股上市城商行之最,但相比同业10%-15%的增速仍不突出 [1] - 2020年后因房地产风险敞口暴露,不良核销走高,2023年盈利能力甚至不及10年前水平 [5] - 2024年实现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四项关键指标同步增长 [17] 历史发展轨迹 - 2013-2016年高速扩张期:连续4年营收增速>25%、净利增速>15% [4] - 2015年登陆港交所,2018年登陆深交所,成为首家"A+H"上市城商行 [4] - 2020年后业绩持续低迷,2023年不良贷款率居银行板块第一,房地产业不良率达6.48% [6]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前董事长王天宇因违法放贷等违规被"双开" [6] - 2022年末赵飞从农业发展银行空降,2023年升任董事长 [8] - 2024年末邮储银行李红接任行长,2025年Q1完成6位高管更替 [8][9] - 当前高管团队中仅2位"老将"留任,其余均为外部引入 [10][11] 薪酬与分红改革 - 2024年管理层薪酬同比降幅达25.86%,超额完成两年压降目标 [12] - 薪酬分配向基层倾斜,优化资源配置 [13] - 重启时隔四年的分红计划,每10股派0.2元,分红率9.69% [14] 业务转型举措 - 重点发展县域经济:惠农服务覆盖2363个村镇,乡村振兴卡新增8.66万张 [20][22]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同比+44.50%) [24] - 对公贷款增速6.11%,零售贷款增速8.09%,其中消费贷增幅达38.8% [26] 资产质量 - 2024年不良率压降0.08个百分点至1.79%,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82.99% [28] - 房地产不良金额21.23亿元(同比+12.26%),不良率升至9.55% [30] - 住宿餐饮及农林牧渔业不良率仍呈增长态势 [30] - 计划建立全风险管理架构应对信用风险 [31] 区域竞争力 - 存款增速高出河南省平均水平3.26个百分点,贷款增速高出0.74个百分点 [18] - 员工平均资产1.09亿元、网点平均资产37.16亿元,显著高于省内平均水平 [18]
14家上市城商行去年业绩“谁与争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7 20:16
行业概况 - 14家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披露2024年业绩,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部分银行通过地域优势和差异化经营实现亮眼增长 [1] - 头部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营收均超500亿元,虽规模不及国有大行,但营收增速表现突出 [1] - 14家城商行平均营收增速达5.31%,南京银行(11.32%)、江苏银行(8.78%)、宁波银行(8.19%)增速领先,江浙地区优质信贷资源支撑其持续增长 [2][3] 财务表现 - 营收方面: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至128.77亿元,主要因对公贷款业务(收入降至82.57亿元,占比64.12%)受房地产客户拖累 [3][4] - 净利润方面: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增速最高,山东省内两家银行形成良性竞争 [4] - 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1%至25.94亿元,主因LPR下调导致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减少 [5][6] 资产质量 -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7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城商行1.76%),拨备覆盖率182.99%虽达标但低于江苏银行(208.75%) [7][9] - 杭州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541.45%)和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89.35%)资产质量最优 [9] - 重庆银行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降至1.21%,显示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9] 战略布局 - 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12.61%),宁波银行达3.13万亿元,杭州银行突破2万亿元 [10] - 宁波银行聚焦汇率/利率管理,机构存款同比增长20.15%至2814亿元,零售公司存款增长16.54%至2812亿元,AUM达11282亿元(+14.3%) [11] - 北京银行提出六大创新应用方向,包括平台经营、财富经营等,计划通过数字化和金融市场业务补充息差收窄影响 [11]
不良率连降、拨备覆盖率突破182%!郑州银行2024年风险管控“双引擎”显效
北京商报· 2025-04-17 16:27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9% 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1][2] - 拨备覆盖率182.99% 较三季度166.23%显著提升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1][2] - 成立不良资产处置专班 实施分层分类处置 综合运用司法催收等手段 不良资产有效清理 [2] 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 构建"三道防线"协同机制 分支机构为第一道防线 风险管理部门为第二道 内部审计为第三道 [3] - 2025年目标建立全风险管理体系 模块化推进各领域工作 加强数字化风控 [3] - 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实现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 [5] 经营成果与战略方向 - 不良清收成效显著 专业团队采用多元化手段 优化资产结构 [4] - 贷款审批与贷后管理精细化运作 信用风险有效降低 [4] - 依托稳固根基与进取策略 计划持续拓宽业务版图 [5]
郑州银行4000亿存款背后的‘硬核答卷’:服务实体、科技破局、风险筑基
中金在线· 2025-04-17 10:2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存款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45.38亿元,全年存款增量435.77亿元,超过前两年增量总和 [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876.90亿元,全年存贷款增量分别为435.77亿元和270.82亿元,存贷款增速12.07%和7.51%,分别高出全省金融机构3.26和0.74个百分点 [1] 本地市场战略 - 深耕本地市场作为核心战略,精准把握本地企业和居民需求 [2] - 设立科技特色银行,推出科创特色产品,加强政企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2] - 优化网点布局,拓展线上渠道(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提升服务便捷性 [2] 产品创新与科技应用 - 推出多样化存款产品(定期、活期、通知存款)及特色贷款产品("郑e贷经营""E采贷") [3] -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客户精准画像和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客服与风控效率 [3] - 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3] 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严格审查客户信用状况 [5] - 监测市场利率、汇率变化,加强市场风险分析 [6] - 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7] 品牌建设举措 - 通过户外广告、公益活动(扶贫、环保、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9] - 打造"客户体验第一"的企业文化,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9] 未来发展定位 -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宗旨,强化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 [10]
郑州银行:深耕“五篇大文章”金融主线 赋能河南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金融界· 2025-04-16 17:4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区域性银行,积极融入河南发展大局[1] - 公司战略愿景是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4]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 - 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推动机制、会议机制和监视机制保障战略落地[2] - 重点支持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和"三个一批"项目,采用清单化、台账式管理[2] - 典型案例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项目,以及省投资集团、郑煤机等重点企业[2]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 实施"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3] - 推出订货贷、企采贷等7款专项金融产品,坚持"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原则[3]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小微企业6,586户[3] 房地产金融支持 - 落地11个地市40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4]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满足合理融资需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