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技术(300077)
搜索文档
国民技术(300077)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9: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077[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孙迎彤[12]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6月由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软件园3栋301、302变更为现地址[12] - 董事会秘书为叶艳桃,联系电话为0755 - 86916692[1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1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14]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1] 公司分红与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本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红股数为0股,每股派息数(含税)为0元,每10股转增数为0股,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583,126,700股,现金分红金额(含税)为0元,可分配利润为 -2,252,711,938.77元,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0 [170] - 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因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负,不满足相关条件,方案尚需提交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171]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11.68亿元,较2023年增长12.62%[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亿元,较2023年增长58.82%[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6亿元,较2023年增长60.88%[1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7.13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36%[1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9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5.52%[15] - 2024年子公司内蒙古斯诺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股份支付费用5865.52万元,剔除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67.56%[15] - 2024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1亿元、2.84亿元、3.06亿元、3.47亿元[19]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950.00万元,2023年为-7084.64万元,2022年为8332.91万元[22] - 公司将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961.56万元、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2870.42万元界定为经常性损益[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减亏58.82%[68][6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减亏60.88%[69] - 2024年营业成本923,719,068.25元,2023年为888,396,005.30元,同比增长3.98%[84] - 2024年销售费用43,787,956.96元,2023年为43,614,800.73元,同比增长0.40%[89] - 2024年管理费用159,185,562.60元,2023年为114,028,731.19元,同比增长39.60%,主要系子公司内蒙古斯诺终止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认剩余期间费用5,865.52万元[89] - 2024年财务费用68,649,247.58元,2023年为64,543,818.87元,同比增长6.36%[89] - 2024年研发费用186,830,833.67元,2023年为284,737,210.59元,同比下降34.38%,公司降本增效取得成效[8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277人,较2023年的360人减少23.06%;研发人员数量占比23.78%,较2023年的36.92%降低13.14%[92]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274,904,961.64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3.55%;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328,272,656.85元,占比31.66%;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351,492,019.99元,占比29.40%[92] - 2024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88,074,127.97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32.04%;2023年分别为43,535,446.26元、13.26%;2022年分别为56,176,401.23元、15.98%[9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74,108,362.75元,较2023年的934,682,715.45元增长4.22%[9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095,441,839.84元,较2023年的1,057,039,331.47元增长3.63%[9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333,477.09元,较2023年的-122,356,616.02元增长0.84%[9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217,061.85元,较2023年的528,330,941.94元减少97.69%[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5,158,071.62元,同比减少72.05%,主要因上年同期对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理财[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06,043,665.34元,同比减少30.81%,主要因本期减少银行借款及增加偿还借款[97][9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402,857,465.03元,同比减少296.59%,主要因本期减少向银行借款[97][98] - 2024年末货币资金为463,465,479.39元,占总资产比例12.48%,较年初减少8.37%,主要用于湖北斯诺项目建设及公司经营性现金净额为负[101] - 2024年末固定资产为1,171,598,908.26元,占总资产比例31.55%,较年初增加16.78%,主要系湖北斯诺项目结转[103] - 2024年末在建工程为90,898,382.53元,占总资产比例2.45%,较年初减少10.22%,因湖北斯诺项目结转固定资产[103] - 投资收益为 -4,823,022.0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79%,主要因货款结算方式变化确认债务重组损失[10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25,607,099.2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52%,主要因思齐资本及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2] - 资产减值为 -66,703,509.28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4.79%,主要因存货、开发支出及商誉计提减值损失[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72,952,312.6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13,863,493.25元[106]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账面余额合计12.87亿元,账面价值合计11.42亿元,涉及货币资金、投资性房地产等[107] - 报告期投资额为2.13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03亿元,变动幅度为-57.61%[109] - 年产10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13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8.76亿元,项目进度为81.96%,累计实现收益-233.26万元[110] - 报告期末公司金融机构负债中约50%为一年内到期的金融负债,整体资产负债率提升至71.65%[125]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约6.2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比例16.72%[126]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收入为62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高出年初预测6个百分点[26]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幅为11.2%,亚太地区(除日本外)预计年度增长率将维持在10%以上[26][44] - 2023年全球MCU市场规模282亿美元,预计2029年成长为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5%[30] - 预计2024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到78.4亿美元,2029年将达到1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09%[30] - 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1545.1GWh,同比增长28.5%,中国出货量1214.6GWh,同比增长36.9%,占比78.61%[35] - 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中国出货量211.5万吨,同比增长23.61%,全球占比95.9%[35] - 2024年中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78.5万吨,占比提升至84.4%,硅基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为3.3%[35] - 2022年全球MCU市场中前五大厂商控制了81%的市场份额,前六大厂商占有率高达87%,且均为国际厂商[46] - 2023 - 2024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集中释放,形成阶段性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承压,盈利水平下滑[53] - 2025年负极材料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呈现触底反弹态势[53] 集成电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集成电路业务销售数量、营业收入和毛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6]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业务销售量增加近80%,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增长28.25%[68][69] - 芯片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2%,技术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49.87%,其他业务同比减少42.24%[73]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业务毛利率33.38%,同比增加4.01%[74]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销售量34,068.33万颗,同比增长79.37%;生产量39,473.30万颗,同比增长119.37%[78]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成本384,714,316.61元,占比41.65%,同比增长22.87%[82]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营业成本合计397,391,303.02元,占比43.02%,同比增长20.96%[82] - 芯片类产品2024年营业成本379,617,815.35元,销售金额555,724,780.00元;2023年营业成本299,473,232.00元,销售金额417,140,724.80元,营业成本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6.76%、33.22%[85] 负极材料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极材料业务销售数量增加约35%,石墨化加工数量增加约271%,负极材料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1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69] - 负极材料销售及加工同比增长4.28%[73] - 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7.83%,同比增加5.77%[74] - 负极材料销售量26,468.02吨,同比增长34.91%;生产量27,127.12吨,同比增长38.39%[79] - 石墨化加工销售量5,977.74吨,同比增长270.99%;生产量6,943.64吨,同比增长378.57%[79] - 负极材料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179,316,362.73元,占比19.41%,同比减少18.41%[82] - 负极材料营业成本合计526,327,765.23元,占比56.98%,同比减少5.99%[83] - 分业务,负极材料营收571,017,793.40元,营业成本526,327,765.23元,毛利率7.83%,营收同比减少0.11%,营业成本同比减少5.99%,毛利率同比增加5.77%[76]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涵盖集成电路领域及新能源负极材料两个领域[25] - 公司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从事芯片研发设计及销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37] - 公司采用Fabless轻资产经营模式,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业务外包[38] - 公司围绕四大核心领域打造四大产品阵列,未来将升级扩展通用MCU产品、推出系列化BMS芯片产品[40] - 通用MCU产品线覆盖电池及能源管理、机器人等多个应用领域和方向[41] - 安全芯片产品线应用于金融支付、物联网安全等领域[42] - 射频芯片产品线应用于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42] -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领域BMS电量计产品已批量出货,高可靠性汽车电子、工业储能电源管理BMS AFE芯片进入产品验证阶段[42] - 公司将拓展“通用+安全”产品战略,实施“国内+国际、双市场”战略[48][49] - 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承担,其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石墨化加工服务[50] - 公司将“降本增效、提质进位”作为经营目标,聚焦中高端产品,提高研发能力[54] - 公司持续加大对潜在客户资源投入,加快推动导入及量产,拓展海外客户[54] -
国民技术(300077) - 关于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的专项说明
2025-04-16 19:4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净利润为-2.35亿元[2] - 2024年度研发投入2.75亿元,营收11.68亿元[3]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9.55亿元,占比28.08%[4] - 近三年平均净利润为-2.80亿元[4]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2] - 2024年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总额为0元[3]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总额为0元[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22.53亿元[2] - 截至2024年底,母公司报表未分配利润-13.77亿元[2] 决策情况 - 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意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6][8] - 2024年度不派现不触及其他风险警示[3]
国民技术: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2137.58万元
快讯· 2025-04-16 19:4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 04亿元 同比增长31 87%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2137 58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7480 68万元 [1]
A股芯片股走高,富满微20%涨停,思瑞浦大涨15%,纳芯微、圣邦股份、国民技术纷纷拉升。
快讯· 2025-04-11 09:40
A股芯片股市场表现 - 富满微股价涨停,涨幅达20% [1] - 思瑞浦股价大幅上涨15% [1] - 纳芯微、圣邦股份、国民技术等芯片公司股价均出现拉升 [1]
电子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32.91亿元,工业富联等12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4-10 17:4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0日沪指上涨,申万多数行业上涨,电子行业涨幅居前且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同时给出电子行业个股资金流向情况 [1][2] 市场整体表现 - 4月10日沪指上涨1.16%,申万31个行业上涨,商贸零售、纺织服饰涨幅居前,分别为4.83%、3.78%,电子行业上涨2.58%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00.43亿元,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32.91亿元,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入16.50亿元,日涨幅0.64% [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17.80亿元,农林牧渔行业净流出8.97亿元,医药生物、钢铁、基础化工等行业也有较多净流出 [1]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461只个股中,438只上涨,12只涨停,20只下跌 [2]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233只,12只净流入超亿元,工业富联净流入8.43亿元居首,其次是歌尔股份、胜宏科技 [2] -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中,9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紫光国微、国民技术、北方华创净流出居前 [2][3]
国民技术(300077) - 关于与浦项未来签署《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暨接受关联担保的公告
2025-04-07 18:12
投资与股权 - 2021年11月浦项未来1.41176471亿元对内蒙古斯诺增资,持股12.8451%[2] - 国民技术3000万元回购浦项未来2.7296%股权[5] 回购相关 - 2025年1月7日内蒙古斯诺未达成上市条件,浦项未来有权行使回购权[3] - 浦项未来剩余股权回购选择权行权日变更为2026年1月7日[5] - 若行使回购权,国民技术1.11176471亿元加4%单利回购剩余股权[6] - 国民技术或指定第三方有权主动回购10.1155%剩余股权[8] 其他 - 内蒙古斯诺承诺优先保障浦项未来每年不超2万吨石墨化代加工需求[5] - 国民技术以60%股权、董事长以100万股股票提供质押担保[6] - 2025年4月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11] - 支付部分股权回购款短期影响现金流,预计无重大不利影响[12]
国民技术(300077) - 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07 18:12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4月7日通讯召开[1] - 应参加董事7人,实际参加7人[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与浦项未来签署补充协议并接受关联担保议案[2] - 该议案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 - 议案以6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1票回避获通过,关联董事孙迎彤回避表决[2]
国民技术(300077) - 关于为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的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3-28 16:32
担保额度 - 为湖北斯诺新增不超15000万元连带责任担保额度[3] - 本次担保后对湖北斯诺担保余额为33767.70万元,剩余可用5000万元[6] - 提供担保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为215053.23万元[10] 担保情况 - 公司及内蒙古斯诺为湖北斯诺融资提供1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4] - 公司与内蒙古斯诺《保证合同》被担保债权本金各1000万元[8][9] 担保数据 - 截至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102251.46万元(不含本次)[10] - 对外担保总余额占2023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87.30%[10] 其他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情况[10] - 无逾期、涉诉及败诉担责情形[10]
国民技术(300077) - 关于与专业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2025-03-26 17:2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1月20日公司与广东冯源半导集电基金相关方签署合伙协议[1]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参与认缴新增出资额,认缴比例0.8850%[1] 其他信息 - 广东冯源半导集电基金3月25日完成备案登记,编码SATX92[2] - 基金管理人是冯源(宁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是平安银行[2]
国民技术龙虎榜数据(2月21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2-21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国民技术2月21日涨停,介绍当日龙虎榜、资金流向及融资融券等交易数据,还提及近半年上榜龙虎榜表现和近5日主力资金流向情况 [1][2] 股价表现 - 2月21日涨停,全天换手率23.94%,成交额35.92亿元,振幅21.61%,日收盘价涨幅达20.00% [1]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11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涨1.86%,上榜后5日平均涨17.30% [1] 龙虎榜数据 - 机构净买入6988.38万元,深股通净买入5334.13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3.17亿元 [1] - 上榜的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8.99亿元,买入成交额6.69亿元,卖出成交额2.29亿元,合计净买入4.40亿元 [1] - 买五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金额8331.30万元,卖出金额1342.92万元,净买入6988.38万元 [1] - 深股通为第一大买入及卖出营业部,买入金额1.97亿元,卖出金额1.44亿元,净买入5334.13万元 [1] 资金流向 - 2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63亿元,特大单净流入11.92亿元,大单资金净流出1.29亿元 [1]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64亿元 [1] 融资融券数据 - 2月20日两融余额为8.18亿元,融资余额为8.15亿元,融券余额为208.56万元 [2] - 近5日融资余额合计减少2245.73万元,降幅为2.68%,融券余额合计增加15.61万元,增幅8.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