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智能(300276)

搜索文档
三丰智能(300276)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2 21:30
证券代码:300276 股票简称:三丰智能 编号:2025-007 经与会监事认真审议,形成以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2024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2024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表决结果:同意 3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获得通过。 本议案尚需提交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审议通过《2024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决议的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次会 议的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4 月 11 日以电话、电子邮件和当面送达的方式送达,会 议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以现场表决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应到监事 3 人,实到监事 3 人。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委托公司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召集,监 事会主席陈钟名先生主持会议。会议的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 ...
三丰智能(300276)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2 21:29
证券代码:300276 股票简称:三丰智能 编号:2025-006 表决结果:同意 9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获得通过。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 会议的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4 月 11 日由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以电话、电子邮件和当 面送达的方式送达,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1 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的方式在公司 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应到董事 9 人,实到董事 9 人,公司董事长朱汉平先生因 工作原因未能主持本次会议,由经过半数以上董事推举的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 副总经理柯国庆先生代为主持本次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高管列席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通知、召集和召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 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经全体参会董事认真讨论,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审议通过《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公司独立董事沈道富先生、石璋铭先生、刘惠好女士、李德先生向董事会递 交了 2024 年度 ...
三丰智能(300276)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5-04-22 21:29
业绩数据 - 2024年净利润29,214,626.49元,母公司净利润25,587,813.81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1,937,665,984.87元,上年度1,735,065,076.30元[5] - 最近三年平均净利润 -153,079,448.44元[5] 利润分配 - 2024年拟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股本[4] - 2024年现金分红和回购注销总额均为0元[5]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60,189,067.22元,上年度64,564,005.02元[5]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82,101,055.85元,占营收比例3.64%[5]
三丰智能(300276) - 2024年内控审计报告
2025-04-22 20:40
业绩相关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总额100%[13] - 相关企业经营场所涉及金额5110万元[25] 内部控制 -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财务报告内控有效[6] - 董事会认为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未发现非财务内控重大缺陷[11] - 报告期公司无财务、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及重要缺陷[22] - 公司无其他内控相关重大事项说明[23] 授权与资质 - 董事长获董事会授权时间为2025年4月21日[24] - 信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文号及批准日期[26] - 两证书编号、批准注册协会及发证日期[31][36] 内控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资产、营收、利润总额潜在错报缺陷标准[15][16] - 非财务报告内控直接财产损失缺陷标准[19]
三丰智能(300276)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22 20:4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账面金额为193,766.60万元,较上期17.35亿元增长11.68%[9][38] - 2024年度营业成本16.54亿元,较上期14.49亿元增长14.14%[38] - 2024年度营业利润3101.92万元,较上期2166.05万元增长43.21%[38] - 2024年度净利润3404.89万元,较上期2474.83万元增长37.60%[38]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1.46万元,较上期2032.65万元增长43.72%[38]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2元,上期均为0.01元[38] 财务状况 - 2024年末合并资产总计43.67亿元,较期初49.48亿元下降11.73%[23][28] - 合并负债期末合计23.99亿元,较期初30.15亿元下降20.43%[28] - 合并股东权益期末合计19.68亿元,较期初19.33亿元增长1.81%[28] - 合并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60亿元,较期初4.41亿元下降41.00%[23] - 合并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14亿元,较期初4.17亿元增长23.47%[23]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2024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审计将存货减值准备和收入确认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并执行多项审计程序[8][9] 资产变动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11,193,967.70元,较期初下降11.03%[160][162]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51,732,543.73元,较期初增长46.50%[162] - 无形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为191,996,519.52元,较期初下降7.24%[164] 未来展望 - 公司自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66] 会计政策 - 2024年12月会计政策变更,调增2023年度合并利润表营业成本,调减销售费用[132]
三丰智能(300276)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专项审计报告
2025-04-22 20:40
业绩总结 - 审计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审核三丰智能2024年财务报表[3] 数据相关 - 湖北三丰机器人2024年预付款累计1455.28万元,期末余额1124.11万元[12] - 上海鑫燕隆2024年预付款累计47772.8万元,期末余额32555.26万元[12] - 湖北三丰汉巍智能2024年预付款累计678.40万元,期末余额275.56万元[13] - 湖北三丰小松物流技术2024年其他应收款累计749.35万元,期末余额200.00万元[13] - 湖北三扬石化2024年其他应收款累计3100.00万元,期末余额3100.00万元[13] - 黄石久丰智能机电2024年其他应收款累计2000.00万元,期末余额43995.13万元[13] - 其他关联方及其附属企业2024年累计发生29312.79万元,期末余额43995.13万元[13] 审计相关 - 审计公司认为三丰智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表符合规定[9]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表应与已审计财报一并阅读[10] 事务所信息 -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序号0017384[15] -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编号101014[15] - 会计师事务所批准执业文号京财会许可[2011]0073号[15] - 会计师事务所批准执业日期2011年09月09日[15] 证书信息 - 某证书编号420003204827,发证日期2006年9月12日[20] - 某证书编号110101410211,发证日期2015年2月23日[25]
三丰智能(30027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2 20:4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937,665,984.87元,较2023年的1,735,065,076.30元增长11.68%[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14,626.49元,较2023年的20,326,539.55元增长43.73%[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340,151.58元,较2023年的10,520,962.52元增长45.81%[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8,189,065.17元,较2023年的68,206,885.95元下降185.31%[2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209元/股,较2023年的0.0145元/股增长44.14%[20]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0209元/股,较2023年的0.0145元/股增长44.14%[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1%,较2023年的1.07%增长0.44%[20]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4,367,193,327.59元,较2023年末的4,947,712,849.55元下降11.73%[20]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45,274,428.61元,较2023年末的1,914,240,887.31元增长1.62%[20]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3,766.60万元,同比增长11.68%[49] -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1.46万元,同比增长43.73%[49] - 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34.02万元,同比增长45.81%[4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长11.68%[58] - 2024年销售费用2966.38万元,同比降8.61%;管理费用1.09亿元,同比降3.96%[69]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248人,较2023年的261人减少4.98%,占比17.41%,较2023年的16.54%增加0.87%[75]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60189067.2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1%;2023年投入64564005.02元,占比3.72%;2022年投入57347983.61元,占比4.30%[7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04790297.75元,同比减少42.31%;现金流出小计1162979362.92元,同比减少37.03%;现金流量净额 -58189065.17元,同比减少185.31%[76]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752519.23元,同比减少16.61%;现金流出小计20754991.59元,同比减少24.39%;现金流量净额 -10002472.36元,同比增加31.28%[76]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3719697.91元,同比减少13.20%;现金流出小计243036276.26元,同比增加4.00%;现金流量净额 -89316578.35元,同比减少57.81%[76] - 投资收益1646398.8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5.3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36034.53元,占比 -0.44%;资产减值 -30456925.11元,占比 -98.17%[79] - 营业外收入1444645.53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66%;营业外支出1438537.64元,占比4.64%;其他收益25607228.13元,占比82.54%[79] - 信用减值损失 -37419007.7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20.61%;资产处置收益 -29413.98元,占比 -0.09%[79]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60332529.19元,占总资产比例5.96%,较年初减少2.96%;应收账款514459681.72元,占比11.78%,较年初增加3.36%[81] - 2024年末存货2263357408.63元,占总资产比例51.83%,较年初增加0.06%;合同负债1601937773.59元,占比36.68%,较年初减少3.69%[81] - 报告期投资额为5,03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0,0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74.85%[86] 各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4,858,921.48元、582,614,444.57元、494,545,751.04元、435,646,867.78元[23]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560,781.29元、 - 1,431,080.28元、9,369,744.18元、10,715,181.30元[23] - 2024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9,736,768.71元、 - 5,309,124.54元、5,307,899.02元、5,604,608.39元[23] - 2024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4,659,674.42元、 - 103,081,539.03元、 - 79,930,488.26元、149,482,636.54元[23]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13,874,474.91元、9,805,577.03元、21,258,827.57元[27][28] - 公司及子公司增值税返还享受即征即退优惠政策,涉及金额5,442,722.04元,属经常性损益[28] - 公司及子公司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涉及金额7,978,600.58元,属经常性损益[28] 市场规模与行业定位 - 2018 - 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5.4%,2023 - 2024年增速分别为19.4%、6.3%[30] - 公司定位为工业自动化转型方案供应商,跻身行业第一层次梯队[33] - 公司围绕工业自动化转型研发,在多领域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占有率优势[34]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企业之一,服务众多高端优质企业[35] - 公司定位为“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智慧工厂”各环节[40] 业务板块构成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变,涵盖五大业务板块[36] - 智能输送成套装备可实现多种功能,应用于多个行业[37] - 智能焊装生产线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催生新需求[37] - 工业移动机器人及智能立体仓储系统设备为多行业提供智能物流解决方案[38] - 高低压成套及电控设备因相关产业投资加快市场前景广阔[38] - 公司其它业务包括智能停车系统集成、油品贸易等[38] - 公司以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为主线,形成业务循环获取营收[39] 业务销售与价格情况 - 本季度公司产品整体市场销售均价和核心零部件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变动均未超30%[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行业收入14.47亿元,占比74.70%,同比增长14.36%[58] -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收入5.33亿元,占比27.50%,同比增长25.21%[58] - 华北地区收入7749万元,占比4.00%,同比增长443.32%[58] - 智能焊装生产线新增订单金额10.19亿元,确认收入订单金额11.89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25.49亿元[60] - 移动机器人及智能仓储系统集成新增订单金额1.96亿元,确认收入订单金额2.87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4.91亿元[60] - 2024年汽车终端应用市场销售收入10.71亿元,毛利率12.33%,同比增减分别为6.53%和 -2.94%[60] - 汽车行业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14.36%,毛利率12.12%,同比降1.81%[61] - 智能输送成套设备营业收入同比增25.21%,营业成本同比增32.50%,毛利率降4.62%[61] - 西北区营业收入同比增566.48%,营业成本同比增634.83%,毛利率降7.98%[61] - 汽车销售量12.72亿元,同比增16.76%;工程机械销售量1.16亿元,同比降7.59%[62]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合计12.69亿元,占比76.74%,同比增19.28%[64] 公司战略与合作 - 2024年1月与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建产业成果项目库和成果转化基地[52] - 2024年公司被纳入黄石市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第一批试点企业[53] - 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梳理和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加大智能制造系统投入[55][56] - 公司与比亚迪、上汽等众多优质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8] - 报告期内国内新能源汽车总装及焊装产线领域市场份额提升,头部客户合作数量增加[50] - 报告期内海外订单占比不断增长,与Stellantis集团新增多地订单[50] 研发成果与展望 - 开发智能排产算法,将排产周期缩短15%-30%,减少人工干预比例[70] - 烟机自动化装配工作站提升装配精度至±0.1mm级别[70] - 无牙丝杆输送机将设备定位精度提升至±0.1mm级别,预计未来2年内新增市场份额10%[71] - 模块化空中单轨RGV预计未来3年内带动智能物流业务营收增长25%-30%[71] - 充电式高速自行小车产品线预计未来5年贡献公司总营收的25%-30%,海外订单占比从15%提升至25%[71] - 基于3D视觉快速建模及喷涂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预计3年内带动公司智能机器人业务营收增长25%-30%[71] - 小批量多品种零部件产品的自动化喷涂渗透率提升30%,替代进口设备成本降低40%[71] - WBS、PBS的三维仿真动画数据库及仿真研发全流程圆满完成,满足各项验收条件[70] - 充电式高速自行小车产品研发全流程圆满完成,满足各项验收条件[71] - 烟机自动化装配工作站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大幅提升烟机产出量[70] - 喷涂车间能耗降低20%[72] - 半导体晶圆洁净自动搬送系统目标3年内进入3家头部晶圆厂供应商名录[72] - 半导体晶圆洁净自动搬送系统有望在3 - 5年内打破日企垄断格局[72] - 重载辊筒移栽式工业移动机器人可实现跨通道或跨厂房输送搬运作业[73] - 地牛式SLAM泊车工业移动机器人首创用于汽车总装生产线终端新车无人自动下线转运[73] - 潜入式SLAM泊车工业移动机器人与传统机械车库相比,相同占地和层数上可提高20%以上车位容量[73] - 地轨式工业移动机器人解决重型机械行业装配作业输送问题,已投入市场应用[73] - 复合协作机器人完成新产品样机制造、系统集成和简单工艺实操[74] - SCARA工业机器人完成新产品样机制造、系统集成和简单工艺实操[74] - 重载辊筒移栽式工业移动机器人具备载重能力强、辊道速度可自动调节等功能[73] - 地牛式SLAM泊车工业移动机器人采用超薄及高承载的结构设计等多项技术[73] - 潜入式SLAM泊车工业移动机器人工作机制简化、全系统冗余性好,提高车库整体工作效率[73] - 复合协作机器人结合移动机器人灵活性和机械臂操作能力,实现复杂自动化作业[74] 子公司经营情况 - 黄石久丰智能机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总资产96,292,273.30元,净资产65,112,719.73元,营业收入61,009,831.61元,营业利润6,324,054.10元,净利润5,329,750.7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下降13.83%,净利润下降13.53%,期末在手销售订单含税0.32亿元[93][94] - 湖北三丰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95,903,556.27元,净资产19,146,789.12元,营业收入60,352,496.23元,营业利润6,210,248.86元,净利润6,128,172.0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77.59%,净利润上升51.10%,期末在手销售订单含税0.82亿元[93][95] - 湖北三丰小松物流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004万元,总资产379,599,345.96元,净资产36,062,939.11元,营业收入193,523,584.95元,营业利润5,837,566.47元,净利润5,714,218.22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12.29%,净利润下降43.72%,期末在手销售订单含税4.09亿元[93][95] - 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
三丰智能:对控股子公司增资585万元
快讯· 2025-04-15 15:46
三丰智能(300276)公告,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慧昇半导体增资585万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475万元,股 东蔡崧源认缴出资70万元,股东高启全认缴出资40万元。增资后,慧昇半导体注册资本由361万元增加 至946万元,公司持有慧昇半导体69.7675%的股权,仍为其控股股东。慧昇半导体公司名称已变更为慧 昇半导体(黄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也进行了变更。慧昇半导体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的净资 产分别为137.75万元和102.46万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4.42万元和0元,净利润分别为-77.25万元和-35.29 万元。 ...
三丰智能(300276) - 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4-15 15:42
证券代码:300276 股票简称:三丰智能 编号:2025-002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对外投资概述 三丰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丰智能"或"公司")为支 持下属子公司慧昇半导体(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昇半导体"或"标的 公司")的经营发展,根据公司内部相关决策程序及与慧昇半导体其余三名股东 蔡崧源先生、高启全先生、赵伶俐女士友好协商,决定对慧昇半导体进行增资。 慧昇半导体本次增资 585.00 万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 475.00 万元,股东蔡崧源 认缴出资 70.00 万元,股东高启全认缴出资 40.00 万元;增资后,慧昇半导体注 册资本由 361.00 万元增加至 946.00 万元,慧昇半导体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发生 变化,公司将持有慧昇半导体 69.7675%的股权,仍为其控股股东。同时慧昇半 导体根据业务需求,对其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进行变更。 本次增资的标的公司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次增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不 构成《上市公司重 ...
强势反弹,机器人ETF基金(562360)盘中涨幅最高超2%
界面新闻· 2025-03-26 10:56
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强势上涨1 34% 成分股中华辰装备(300809)上涨13 79% 华东数控(002248)上涨10 05% 秦川机床(000837)上涨9 97% 三丰智能(300276)和新时达(002527)等个股跟涨 [1]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上涨1 10% 最新价报1 01元 盘中成交额达1545 63万元 换手率3 5% [1] - 机器人ETF基金近3月累计上涨13 91% 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2683 72万元 [1] 行业分析 - 机器人板块短期加速上涨后出现正常回调 但长期趋势依然看好 202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率先在工厂端实现放量 [2] - 模型端发展面临挑战 语言模型到多模态模型再到具身模型难度数量级飙升 模型端是人形机器人实现泛化应用的主要壁垒 [2] - 海外特斯拉采用端到端模型 国内厂商大多采用分层模型 模型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机器人实操大数据训练 模拟仿真短期内难以解决sim2real问题 [2] - 人形机器人作为AI的最佳载体 远期有望伴随AI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化进程 [2] 相关产品 - 机器人ETF基金(562360)是跟踪机器人行业表现的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