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济医药(300404)
搜索文档
博济医药(300404)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制定、修订相关制度的公告
2025-08-26 20:34
证券代码:300404 证券简称:博济医药 公告编号:2025-067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由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删除"监 事会"、"监事"及监事相关规定,部分由"审计委员会"代替; 2、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 | | 第一条 为维护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 | 第一条 为维护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 | | --- | --- | --- | | 序 号 1 | 原章程内容 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 | 修订后章程内容 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职工和债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制定、修订相关制度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召开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 章程>的议案》《关于修订、制定公司相关制度的议案》,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公司章程》的修订情况 鉴于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对象自主行权、公司限制性股票部分回购注销及归属 登记完成,截至本公告 ...
博济医药(300404) - 2025年半年度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6 20:34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 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 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2 号——公告格式》等有关规定,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博济医 药")董事会编制了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 报告。 一、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金额及资金到位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230 号)同意注册,公 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 33,450,584 股,发行价格 10.26 元/股,募集资金总 额 34,320.30 万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678.63 万元,公司实际募 集资金净额为 33,641.67 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 2021 年 6 月 18 ...
博济医药(300404) -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08-26 20:34
证券代码:300404 证券简称:博济医药 公告编号:2025-068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情况概述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的原因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进行的。公司及下属子公司 对 2025 年半年度末各类存货、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 形资产、商誉、持有待售资产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各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回收的可能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持有待售 资产的可变现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认为上述资产中部分资产存在一定的 减值迹象,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需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资产进行计 提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范围和总金额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 2025 年半年度末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范围 包括合同资产、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 ...
博济医药(300404)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26 20:33
证券代码:300404 证券简称:博济医药 公告编号:2025-070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根据《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 关规定,经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第 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决议于 2025 年 9 月 12 日以现场投票与网 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将本次股东大会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本次股东大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1、股东大会届次: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股东大会的召集人:公司董事会。 3、会议召开的合法、合规性:本次会议的召开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 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召集程序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 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4、会议召开时间: (1)现场会议召开时间:2025 年 9 月 12 日(星期五)下午 14:30。 (2)网络投票时间:2025 年 9 月 12 日。其中,通过深圳 ...
博济医药(300404)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6 20:32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 议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会议采取现场投票方式对议案进行表 决。本次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以专人送达、电子邮件、电话、微信等方 式发出。会议应到监事 3 人,实到 3 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刘菁纯女士主持。本 次监事会的召集、召开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及相关法规的规定。 二、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证券代码:300404 证券简称:博济医药 公告编号:2025-066 表决结果:同意 3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 3、 审议通过了《关于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经审核,监事会一致认为: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2025 年半年度 报告摘要》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的反映了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经营的实际情 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
博济医药(300404)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6 20:30
证券代码:300404 证券简称:博济医药 公告编号:2025-065 本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经审议,董事会一致认为: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2025 年半年度 报告摘要》符合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报告内容 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 议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会议采取现场结合通讯投票的方式对 议案进行表决。本次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以专人送达、电子邮件、电话、 微信等方式发出。会议应到董事 7 人,实到 7 人,会议由董事长王廷春先生主持, 部分监事和部分高管列席了本次董事会。本次董事会的召集、召开符合《公司法》 《公司章程》及相关法 ...
博济医药(300404)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20:2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同比增长5.8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7万元,同比下降48.3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8.8万元,同比下降53.28%[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07元/股,同比下降48.42%[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8%,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25]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1,448,457.0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8%[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69,864.2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33%[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88,298.7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28%[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8%至3.61亿元[57] - 净利润为1756万元,同比下降43.2%[1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7万元,同比下降48.3%[17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07元,同比下降48.4%[177] - 公司营业收入从3.41亿元增长至3.61亿元,增幅为5.9%[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从2.06亿元增至2.22亿元,增长7.6%[169] - 母公司净利润为1568万元,同比下降42.5%[179]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3.39亿元,同比增长6.6%[176] - 研发费用为2320万元,同比下降13.5%[176] - 研发投入同比减少13.50%至2319.97万元[5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从15248万元增至16160万元,增长6.0%[18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4.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43.46%[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343.46%至2124.53万元[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4亿元,同比增长23.2%[1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084亿元,同比增长22.0%[18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479万元增至2125万元,增长343.3%[18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且扩大,从-5953万元增至-13728万元,流出增加130.5%[18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603万元增至1271万元[18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从22599万元增至29763万元,增长31.7%[184]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1448万元增至1449万元[184]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713万元扩大至-9688万元[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32459万元降至16511万元,减少49.1%[183]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11297万元降至4483万元,减少60.3%[185] 业务线表现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289,794,388.07元,同比增长6.78%[39] - 临床研究服务新增合同额7.52亿元[39]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78%至2.90亿元,毛利率为30.64%[60] - 临床前研究服务实现收入40,871,230.19元,同比下降2.21%[41] - 临床前研究服务新增合同额约0.91亿元[41] - 其他咨询服务收入23,491,645.67元,同比增长31.79%[43] - 其他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1.79%至2349.16万元[60] - 服务业收入占总收入绝大部分,毛利率为31.06%[6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5.6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81%[2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02个百分点至10.60%[64] - 存货同比增长,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8个百分点至15.74%[64]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64个百分点至14.94%[64] - 公司总资产从1,450.59亿元增长至1,563.95亿元,增幅为7.8%[168][169] - 合同负债从1.93亿元增至2.34亿元,增长21.1%[168] - 短期借款从1,595万元大幅增至5,195万元,增幅达225.7%[168]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657亿元,较期初2.701亿元下降38.7%[16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62亿元,较期初0.237亿元大幅增长559.1%[167] - 存货期末余额为2.462亿元,较期初1.895亿元增长29.9%[167]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111亿元,较期初0.796亿元增长39.4%[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27亿元,较期初1.697亿元下降4.2%[167]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0.652亿元,较期初1.250亿元下降47.9%[167]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8.994亿元,较期初7.803亿元增长15.3%[167] - 货币资金(母公司)从1.11亿元减少至4,483万元,降幅达59.5%[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母公司)从2,013万元大幅增至1.18亿元,增幅达488.3%[171] - 存货(母公司)从1.05亿元增至1.34亿元,增长28.5%[172] - 应付账款(母公司)从1.17亿元增至1.37亿元,增长17.3%[172] -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从6.12亿元微增至6.20亿元,增长1.3%[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973,381万元增至1,000,175万元,增长2.8%[187] 业务运营和市场风险 - 公司面临政策变化风险,若NMPA新药审批要求更严格或节奏变化将影响公司业务和收入[3] - 公司部分创新药研发服务合同执行周期较长,存在延期或终止风险[4] - 个别项目试验周期延期可能导致公司需向申办方支付延期违约金[5] - 国内CRO公司快速成长加剧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行业竞争[6] - 公司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扩大带来管理风险[8] - 公司业务扩展到临床前研究服务和CDMO服务等领域,面临新业务拓展未达预期风险[8] - 公司利用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优势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创新药临床和临床前承接业务[3] - 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约定可追加服务费用的情况,以管理成本超支风险[4]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实施和战略布局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6] - 公司面临政策变化风险,NMPA审批要求变化可能影响新药研发投入和注册申报进度[90] - 公司面临合同执行风险,新药研发周期长可能导致合同延期或终止[91] - 公司面临试验周期延期风险,项目延期可能导致支付违约金[92]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国内CRO行业竞争加剧[92] 合同与订单情况 - 公司新增业务合同金额约8.70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39] - 公司在执行的合同尚未确认收入的金额约31.95亿元[39] - 临床研究服务新增合同额7.52亿元[39] - 临床前研究服务新增合同额约0.91亿元[41] - 日常经营重大合同总金额超过5.1亿元,其中与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公司的合同金额为1.01亿元,本期确认收入284.53万元[135] - 与宁波鲲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同金额为5358万元,因项目中止,累计确认收入仅389.81万元,存在合同无法履行的重大风险[135][13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圣制药完成技术转让,合同金额为450万元[138] 研发与资质能力 - 公司累计为客户获得新药证书近70项,生产批件近130项,医疗器械注册证40余项[50] - 公司累计提供临床研究服务上千项,与近1,000家临床试验服务机构合作[50] - 公司临床前评价实验室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并获得8项药物GLP认证批件[54] - 公司临床前评价实验室于2018年、2021年、2024年三次通过国家药监局GLP现场检查[54] - 公司药物创新制剂研发平台近三年重点开展经鼻吸入剂、滴鼻剂及眼耳给药无菌制剂等研究[52] - 公司通过GLP认证复查并获得8项认证资质[138] - 公司及子公司在报告期内获得八项发明专利[140] 投资与募投项目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6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1.43万元[67]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8.04万元,较上年同期200万元下降35.98%[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3.01亿元,其中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1.43万元[73] - 金融资产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40.54亿元,售出金额为27.6亿元[73]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3.36亿元[7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88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85.66%[75]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8315.24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24.72%[7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531.34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5] - 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100%,累计投入金额2155.14万元[78] - 创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8,295.99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65.94%,累计投入金额5,470.6万元[79] - 临床研究服务网络扩建与能力提升项目承诺投资总额4,782.8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47.63%,累计投入金额2,278.23万元[7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92.5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02.75%,累计投入金额18,914.77万元[79]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合计33,641.6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28,818.74万元[79] - 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DMO)平台建设项目已于2024年终止,剩余募集资金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9] - 创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临床研究服务网络扩建与能力提升项目的建设期已延长至2025年6月[79]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变更实施主体及地点,创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增加广州实施地点,临床研究服务网络增加上海实施地点[80]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404.05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73.58万元,共计2477.63万元[80] - 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3年1月20日全部归还[80] - 公司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利息收入、理财收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0]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4326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15560万元[84] - 委托理财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其中募集资金参与的投资额为4000万元[83][84] - 公司委托理财类型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理财产品,未出现逾期或减值情形[83][84]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衍生品投资及委托贷款情况[85][86] 股权激励计划 - 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115.64万份,行权价格为8.73元/股,涉及60名激励对象[99] - 注销因离职激励对象已授予但未行权的股票期权1.344万份[99] - 注销第二个行权期到期未行权的股票期权22.264万份[10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向29名激励对象实际归属45.84万股限制性股票[101] - 2023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可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数量为55.02万股,涉及33名激励对象[102][103] - 作废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5.36万股,原因为个人放弃、离职或绩效考核未达标[102][103] - 4名激励对象合计解除限售第一类限制性股票23万股[102][10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向22名激励对象实际归属114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04] - 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三个行权期合计行权445,725份[15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实际归属458,400股[150] - 前述股权激励事项合计导致公司股份总数增加904,125股[15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20万股[15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3万股[150] 子公司表现 - 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净利润为357.39万元[89] - 广州华圣制药有限公司净亏损为194.55万元[89] - 杏林中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00.84万元[89] - 广州九泰药械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64.50万元[89] - 深圳博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净亏损为641.48万元[89] - 广东药谷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净亏损为348.83万元[89] - 公司对肇庆博济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89.29%增至100%,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141] - 公司对重庆博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71%增至76%[142] 关联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重庆博峰微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临床前研究服务,关联交易金额为21.42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0.52%[118] - 公司向关联方重庆博峰微球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临床研究服务,关联交易金额为290.57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1.00%[118] - 公司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不超过3,900万元[120] - 报告期内公司实际发生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517.9万元[120] - 重庆博峰微球科技向关联人提供临床前研究服务,交易金额188.6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6.25%[119] - 河南艾美氏生物科技向关联人提供临床研究服务,交易金额14.0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5%[119] - 重庆博峰微球科技向关联人提供其他咨询服务,交易金额1.8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8%[119] - 广州华圣细胞科技向关联人出租办公室,交易金额0.81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5%[120] - 广州博峰微球科技向关联人出租办公室,交易金额0.2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4%[120] - 广州艾美氏生物科技向关联人出租办公室,交易金额0.2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4%[11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21]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23]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关联交易,财务公司与关联方无金融业务往来[125][126] 担保情况 - 华圣制药以房产抵押担保主债权,最高余额为3910万元[70]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20,717.8万元[133]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5,717.8万元[133]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20,000万元[133] - 报告期末公司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50,000万元[133]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为5.72%[134] - 公司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余额为0[134]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0[134] - 公司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0[13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公司股份总数增加904,125股至383,340,553股,增幅约0.24%,主要源于限制性股票归属和股票期权行权[145][146][14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84,710股至104,951,716股,占比从27.86%降至27.38%[14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488,835股至278,388,837股,占比从72.14%升至72.62%[145]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667,000股,占总股本0.70%[156] - 前三大股东王廷春、柴长茂、横琴广金美好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7.79%、2.63%、1.44%[156] - 王廷春、赵伶俐及横琴广金美好基金三方形成一致行动关系[15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4,855户[154] - 最大股东王廷春持股比例为30.96%,持股数量为118,674,37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为89,005,777股[154] - 股东赵伶俐持股比例为5.01%,持股
博济医药(300404)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847.7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11.76元,单日上涨3.43% [1] - 换手率16.99%,成交量47.67万手,成交金额5.5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47.71万元,占成交额3.32%,其中大单净流入1949.38万元(占比3.5%),超大单净流出101.67万元(占比0.1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39亿元,同比减少17.06% [1] - 归属净利润390.06万元,同比减少76.38%,扣非净利润169.79万元,同比减少88.28% [1] - 流动比率1.935,速动比率1.418,资产负债率31.99%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2年,位于广州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1] - 注册资本38198.970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0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王廷春 [1] 投资与知识产权布局 - 对外投资3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1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9条,专利信息47条,行政许可44个 [2]
破局创新药商业化全球路径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举行
中证网· 2025-08-23 13:57
大会概况 -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在深圳南山举行 由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与博济医药共同主办 深圳博瑞和科兴制药联合承办 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与国际化发展[1] - 大会采用线下主会场加线上云直播双模式 吸引行业近3500人参与 其中近200位医药行业专家 企业代表及投资人线下参会 超3300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会[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AI等技术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加快 商业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1] -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成为常态 2024年License-out交易金额突破4000亿元 首付款近360亿元 预计2030年将超700亿元[2] - ADC 双抗 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亮点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工程性制造迈向原始创新[2]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9万亿美元 肿瘤 自免 代谢等领域仍是增长主力[2] 企业竞争力与战略 - 中国药企在研发管线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 热门靶点占比超60% 具备出海实力[2] - 科兴制药作为平台型企业 已与39家国内药企合作 覆盖包括欧盟在内的70多个国家[2] - 科兴制药积极推进药械出海双百行动 为深圳乃至全国药企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2] 政策与市场准入 - 丙类医保目录落地需要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 加强医疗真实世界数据共享 推进医保加商保一站式结算机制[3] - 丙类目录从纸上谈兵走向用药口袋是关键 让创新药真正惠及中国患者[3] 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从本土创新走向全球价值的关键阶段[3] -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 资本助力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合作 在全球医药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3] - 大会为产业提供前沿洞察和实用策略 为企业与资本 国内与国际合作搭建高效平台[3]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顺利举行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22:09
大会概况 - 第五届深圳生物医药创新大会于8月21日在深圳南山举办 由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与博济医药共同主办 深圳博瑞医药与科兴制药联合承办 聚焦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1] - 大会采用线下主会场加线上云直播双模式 吸引近3500人参与 其中近200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人亲临线下 超3300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同步参会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AI等技术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加快 商业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9万亿美元 肿瘤自免代谢等领域仍是增长主力 [2] - 中国药企在研发管线数量上位居全球前列 热门靶点占比超60% 具备出海实力 [2] 企业出海策略与实践 - 医药出海面临地缘政治注册壁垒商业化难度等挑战 国际商业化成功需具备市场洞察高效注册渠道覆盖学术支持和风险管控五大能力 [3] - 科兴制药作为平台型企业 已与39家国内药企合作 覆盖包括欧盟在内的70多个国家 [3] - 科兴制药在深圳市药械办指导下积极推进药械出海双百行动 为深圳乃至全国药企提供一站式出海服务 [3] 产业协同与发展方向 - 大会呼吁大湾区产学研医投各界加强协同 共同构建开放融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2]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从本土创新走向全球价值的关键阶段 需通过技术创新资本助力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合作提升全球地位 [3] - 大会聚焦创新药商业化内外双循环 重点探讨医保准入多层次支付及商保目录支持 License-out策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价值重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