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晓科技(300487)
icon
搜索文档
蓝晓科技:关于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提示性公告
2024-05-22 18:41
股东大会时间 - 2024年5月27日下午14:00召开现场会议[4] - 2024年5月27日9:15 - 15:00进行网络投票[4] - 2024年5月27日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26] 股权与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22日[7] - 2024年5月24日9:00 - 17:00登记,地点为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公司证券部[18] 换届选举 - 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应选6人,独立董事应选3人,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应选2人[14] 投票信息 - 普通股投票代码为"350487",投票简称为"蓝晓投票"[25] 其他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重复表决以首次有效结果为准[5][6] - 涉及融资融券等按深交所规定执行[11] - 现场会议会期半天,费用自理[21]
蓝晓科技_会计师事务所回复意见(修订稿)
2024-05-21 11:16
财务数据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计募资不超1.5亿,后调整为不超1.282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61] - 2020年9月末货币资金55292.65万元,受限8634.20万元,可自由支配41936.59万元[5][19] - 2019年、2020年1 - 9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699.60万元、12561.3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4808.10万元、15799.85万元[12] - 2018 - 2020年1 - 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010.98万元、 - 730.45万元、 - 26538.93万元[11] - 2018 - 2020年1 - 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141.31万元、29829.45万元、999.78万元[11]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资产总额246936.67万元,负债总额83952.21万元,资产负债率34.00%[16][18] - 2017 - 2019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0.93%,2020 - 2022年预计年均增长率30%[19][20] - 2020年1 - 9月营业收入68228.57万元,较2019年1 - 9月下降[21] - 2019年营业收入131550.94万元,应收账款30289.90万元,占比23.03%[20] - 2020 - 2022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71016.22万元、222321.09万元[20] - 2020 - 2022年预计经营性流动资金占用分别为27256.57万元、35433.54万元、46063.60万元[20] 业务数据 - 截至2020年10月末,在手订单合同金额约103027.25万元[26] - 2020年1 - 9月专用树脂收入43274.2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63.59%;系统装置收入23195.69万元,占比34.08%[22] - 2017 - 2019年专用树脂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7.30%,系统装置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27.87%[26] - 2018 - 2020年1 - 9月藏格项目收入分别为9966.32万元、20461.83万元、15346.37万元[74] - 2019年锦泰项目收入为18053.10万元[74] 项目投资 - 鹤壁蓝寨项目预算总投资30748.98万元,累计投入25169.33万元,未来预计投入5579.65万元[30] - 蒲城蓝晓项目预算总投资40351.08万元,累计投入20021.70万元,未来预计投入15181.75万元[30] - 北排基金总规模150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2175万元[34] 应收账款 - 2018 - 2020年9月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3804.59万元、59926.89万元、92478.54万元[80] - 2018 - 2020年9月营业收入分别为63198.68万元、83139.93万元、68228.57万元[80] - 2018 - 2020年9月末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4.49%、14.80%、13.98%[90] - 2018年末到2019年末应收账款回收率为74.01%;2019年末到2020年9月末,回收率为70.51%[94] - 2020年1 - 10月收到藏格锂业货款18069.73万元[99] - 2020年10月收到锦泰锂业项目回款500万元[104] 未来展望 - 产业基金投资期2年,管理及退出期3年,投资围绕北排集团主业及公司相关业务[39][47] - 国务院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公司有3000t/a碳酸锂生产线项目[115]
蓝晓科技20240515
2024-05-16 20: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水处理、盐湖提锂、锂电材料回收 - **公司**:蓝晓科技、久吾高科、蓝深新材料、国投罗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锂资源价格波动对提锂业务的影响 - **观点**:虽锂价较去年下降,但行业利润空间和前景仍乐观,价格后续会平衡 [1] - **论据**:最新提锂技术成本有优势,吸附剂为耗材,项目用量可观,业务属高附加值 [1] 盐湖提锂项目竞争情况 - **观点**:竞争激烈,产能扩张明显 [2] - **论据**:早期以矿石提锂为主,原料价格高;青海某湖原产能 2 万吨,现规划 8 - 10 万吨;周边有采矿权的都在开发,其他湖也在规划二期、三期项目 [2] 业主端赶项目进度对承接企业的影响 - **观点**:业主赶进度,承接企业投入也会抢时间点,方向一致 [3] - **论据**:无明确论据,基于行业逻辑阐述 后续项目量预估 - **观点**:青海地区今年底到明年初落地项目多,其他地区如西藏也有项目在抢进度;新增项目后续主要在西藏和国外 [3][4] - **论据**:青海地区最大项目投产 4 万吨碳酸锂,其他陆续加起来约 10 万吨;西藏有 3 - 5 万吨项目在抢进度;青海负荷接近满,后续增量靠其他地区 [3][4] 锂价对业主规划项目积极性的影响 - **观点**:锂价在 8 - 10 万左右有波动但可接受,跌到 5 - 6 万甚至跌破 5 万,行业信心降低 [4] - **论据**:各湖开发成本有差距,直接成本约 3 - 5 万,现锂价 10 多万仍有利润空间 [4] 技术更新带来的成本下降 - **观点**:吸附法技术改进使吸附剂用量减少,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每年吸附剂性能提升约 10% [5] - **论据**:2015 年 1 万吨产能需 8000 - 1 万方吸附剂,现只需 3000 方左右,效率提高 2 - 3 倍;每年吸附剂性能提升 10% [5] 吸附剂用量减少对营收的影响 - **观点**:吸附剂用量减少幅度不大,推出新一代产品价格上浮,利润能保持 [6] - **论据**:如 2000 方可能少 200 方,推出新产品上一代停产,新产 品性能提高价格上浮 [6][7] 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提升优化 - **观点**:用新床取代旧床,装填量减少,结合自动化设备,效率大大提高 [7] - **论据**:原装填 30 方实际利用 10 方,现只需装 10 方;原靠手动阀门,现自动化运行 [7] 材料加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 - **观点**:避免不必要竞争,业主对原厂家依赖性大 [9] - **论据**:系统与产品配套,更换厂家可能有问题,风险不可估计 [9] 蓝晓科技吸附剂价格情况 - **观点**:蓝晓科技吸附剂价格中等偏高,比平均水平高 10 - 20%;蓝深新材料现与蓝晓科技价格基本持平 [9] - **论据**:蓝晓开发早,产品经大生产考验,用户认可;蓝深早期定价高,现因竞争与蓝晓差距不明显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观点**:现在处于洗牌期,后续会剩下 3 - 4 家大的品牌,包括蓝晓、久吾、蓝深 [11] - **论据**:目前做吸附剂、设备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小厂技术储备弱,大 厂对行业理解深刻 [11] 蓝晓科技、久吾高科和蓝深新材料的差异 - **观点**:蓝晓做吸附起家,研发团队强,有高附加值产品;久吾做膜起家,技术创新方面蓝晓占优势;蓝深技术力量比蓝晓弱 [11] - **论据**:蓝晓吸附业务基本,产品更新多;久吾膜更新慢;蓝深部分人员从蓝晓跳槽,提锂技术改进不如蓝晓 [11] 铝系吸附剂在西藏地区的应用 - **观点**:西藏地区水偏碱性,铝系吸附剂曾被认为不能用,现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可应用,未来 1 - 3 年调整后的铝系吸附剂仍是主流 [13][15] - **论据**:铝系吸附剂适应酸性条件,西藏水偏碱性会造成中毒;现通过调整吸附剂合成配方和使用工艺解决中毒问题;新型钛系吸附剂有问题,处于技术储备阶段 [13][14][15] 分离吸附技术在锂电材料回收环节的应用 - **观点**:锂电材料回收用常规树脂,附加值不高,竞争激烈 [15] - **论据**:锂电材料回收主要用于磷酸铁锂、硫酸锂精制,大厂传统技术可解决,新上项目多 [15] 其他工段提升回收率 - **观点**:通过回收吸附损失部分提高回收率,降低成本;业内已在进行小试、中试,预计明年年中有成型方案 [16][17] - **论据**:吸附过程有损失,回收损失部分可增加产量,分摊成本;各企业已明确方向,正在调试技术 [16][17] 蓝晓科技在海外项目的优势 - **观点**:蓝晓科技在海外市场有优势,但面临竞争 [17] - **论据**:蓝晓在国外有分公司和收购布局,国内品牌和技术受认可;其他家也在竞争,但蓝晓在细节和经验上有优势 [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专家 2011 年开始从事水处理行业,加入现公司,主要负责树脂技术开发、市场应用和工艺方面工作 [1] - 国投罗钾 2022 年年中批下 5000 吨中试线项目,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前期调试,准备产出成品 [3] - 青海地区最快项目从 8 - 9 月立项,到 11 月底完成手续,预计明年年中投产,项目从立项到投产 6 - 12 个月 [3] - 全自动设备最早从国外引进,有缺陷,经改进后 2 - 3 年已成为标准化设备 [7]
蓝晓科技:关于参加“2024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15 18:44
报告披露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于2024年4月22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3] 业绩说明会 - “2024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于2024年5月22日15:00 - 17:00举行[3] - 活动地址为“全景路演”,网址是http://rs.p5w.net[3] - 公司董事长等高月静等人员将与投资者网络沟通[3] - 公司提前征集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问题,征集网址为https://ir.p5w.net/zj[4]
蓝晓科技: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展期及质押的公告
2024-05-08 17:47
股份质押情况 - 田晓军本次质押40万股,占所持0.52%,占总股本0.08%[2] - 初始质押22万股,权益分派后增至33万股[2] - 本次质押前921.25万股,质押后928.25万股[3] 持股与质押比例 - 田晓军持股7695万股,比例15.24%[3] - 累计质押占所持12.06%,占总股本1.84%[3] 限售与冻结情况 - 已质押中限售和冻结732万股,占78.86%[3] - 未质押中限售和冻结5039.25万股,占74.47%[3] 其他说明 - 本次质押为前期展期,不涉及新增融资[4] - 所质押股份无平仓风险,不影响公司经营治理[4]
共振成长趋势不变,规模与经营质量双升
中泰证券· 2024-05-06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吸附分离树脂行业龙头,甫一进入行业便锚定技术领先战略,以中高端应用领域拓展为抓手,带动公司整体产品布局完善和对各细分市场的全面渗透 [7] - 公司多个业务领域共振成长趋势延续,规模与经营质量双升 [1][2][3] - 生命科学、水处理和提锂业务为三大增长极,驱动2023年收入快速增长 [2][3][4][5][6] - 提锂吸附技术持续迭代,强产品竞争力构筑提锂业务深厚壁垒 [5][6] 公司投资亮点 吸附分离材料业务 - 生命科学、水处理增长极引领吸附分离材料结构优化,2023年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4] - 吸附分离材料单位毛利达1.67万元/吨,同比+19.42%,毛利率达51.13%,同比+7.16pcts [4] 提锂业务 - 提锂吸附技术持续迭代,产品性能全面领先已知竞品,并且可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 [5] - 公司在盐湖提锂领域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订单规模超过11亿元,后续提锂业务对收入和利润端产生持续贡献的确定性强 [5][6] 其他业务 - 半导体用均粒树脂、高端饮用水用树脂凭借高性价优势实现国产替代和出口领先 [7] - 环保、基础化工等领域贡献潜在增量市场 [7]
基础业务稳健发展,生命科学业务快速成长
国投证券· 2024-05-06 08: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24.89亿元,同比增长29.62%[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7.17亿元,同比增长33.35%[1] - 公司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3亿元,同比增长47.63%[1] - 公司2023年总毛利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43.4%[1]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48.9%,同比增长4.88%[1] 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57、36.42、46.3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42、11.64、14.96亿元[3] - 公司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4631亿元,净利润将达到1495.8亿元[4] - 公司预计2026年ROE将达到24.0%[4] - 公司预计2026年P/S比率将为5.1[4] - 公司预计2026年EBITDA/营业收入比率将为42.9%[4] 业绩评级 - 买入评级表示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300指数15%及以上[5] - 增持评级表示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300指数5%至15%[5] - 中性评级表示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5] - 减持评级表示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300指数5%至15%[5] - 卖出评级表示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300指数15%以上[5]
23年报及24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符合预期,生科板块持续高增
国泰君安· 2024-04-30 17:32
业绩总结 - 公司24Q1业绩符合预期,生科、水处理、环保等业务发展快速,维持“增持”评级[1] - 23Q4及24Q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29.62%,实现归母净利7.17亿元,同比增长33.40%[1] - 生科板块增长快速,23年同比收入增长40%,节能环保领域亦增速较高,23年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37%[1] - 蓝晓科技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454.2亿元,较2022年增长137.8%[2]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15.34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33.8%[2] - 蓝晓科技的PE比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45.04下降至2026年的15.79[2] 市场展望 - 可比公司中,华恒生物的PE比率较低,分别为2023年41.11、2024年29.44、2025年21.26[3] 报告声明 - 分析师声明保证报告数据来源合规,独立客观公正[4] 其他 - 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9] - 投资者应联系发送机构获取更详细信息或进行交易,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10] - 评级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以沪深300指数为比较标准[11]
业绩同比增长,平台型公司行稳致远
太平洋· 2024-04-29 10: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35%[1] - 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35%[1] - 公司2023年综合毛利率为48.9%,较2022年提升4.88个百分点[2] - 公司业绩同比增长,展现稳健发展态势[6] - 预测2026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99百万,较2022年增长113.02%[6] - 预测2026年净利润将达到1,480百万,较2022年增长176.64%[6] 股东回报 - 公司2023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68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9.97%[1]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3/12.24/14.7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4] - 公司ROE在2022年至2026年间保持在19.75%至20.86%之间[6] - 公司销售净利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稳定在28.00%至35.88%之间[6] - 公司总资产预计2026年将达到10,172百万,较2022年增长122.42%[6] - 公司预测2026年EPS为2.91,较2022年增长169.44%[6] - 公司预计2026年PE为15.42,较2022年下降76.08%[6]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2026年预计将达到2,019百万,较2022年增长179.12%[6] 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在15%以上,建议买入[8]
23年业绩大幅增长,多领域发展打开空间
华安证券· 2024-04-27 15: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29.62%[1] - 盐湖提锂大项目收入5.2亿元,贡献营收20.9%,同比增长85.16%[2] - 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9.73、12.12、1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24.6%、20.0%[8] - 主要财务指标中,2023年营业收入2489百万元,2024年预计3243百万元,2025年预计4007百万元,2026年预计4812百万元[10] - 蓝晓科技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481.2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93.3%[11]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143.2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98.1%[11] - 公司的ROE在2026年预计为20.7%,呈现稳定的盈利能力[11]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费用支出1.47亿元,占营收5.93%,近5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4.63亿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