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和通(300638)
icon
搜索文档
那个3年套走10亿元的董事长 又要参与广和通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5-01 10:26
公司概况 - 广和通是深交所上市公司(300638 SZ),主营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研发与销售,2017年上市,现为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企业 [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81 89亿元,较2016年3 44亿元增长2280%,连续8年正增长,九成收入来自无线通信模块业务 [5] - 在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应用场景的无线通信模块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全球第一 [5] 业务发展 - 无线通信模块业务覆盖共享单车、智能家电、汽车导航等领域,可将传统设备升级为智能设备 [4][5] - 2024年推出具身智能及端侧AI解决方案,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但该业务尚处开发阶段,对业绩贡献有限 [6] - 2024年7月以10 65亿元出售子公司锐凌无线的车载前装业务,该业务2023年净利润2 04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36% [11][14] 财务表现 - 2024年模组产品毛利率18 2%,较2022年20 2%和2023年21 0%持续下滑,主因客户偏好高性价比产品导致售价下调 [6] - 2024年扣非净利润5 04亿元,同比下滑5 84%,出售锐凌无线后未来净利润可能进一步减少 [16] 资本运作 - 2024年4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赴港二次上市,募资主要用于扩大AI模组及端侧AI业务规模 [3][6] - 董事长张天瑜2020-2023年累计减持套现10 18亿元,另质押9193万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8 69亿元(2023年分红率51 9%) [9] - 2022年通过定增募资1 7亿元收购锐凌无线剩余51%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14] 行业环境 - 无线通信模块领域技术迭代快,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率承压 [6] - 2023年8月美众议院提议将中国制造蜂窝模组列入管制清单,迫使公司出售锐凌无线境外业务以避免商誉减值风险 [15][16]
广和通港股IPO背后:募投必要性存疑?市场格局好但产业链话语权是否强
新浪证券· 2025-04-30 16:16
A股上市公司赴港股上市热潮 - 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30家A股上市公司递表或发布港股上市公告 [1] - 代表性公司包括蓝思科技、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等,其中宁德时代已通过备案 [2] - 港股国际化属性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多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提及"全球化战略"目标 [2][3] 政策支持与市场背景 - 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文件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证监会同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 [3] - 港股二次上市成为企业拓展国际资本平台、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广和通港股募资案例 - 拟募集资金用于AI技术研发(通信/机器人领域)、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深圳)、战略并购及偿还债务 [5]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11%降至2024年8.78%,但募资仍强调技术投入 [6] - 账面资金14亿元覆盖有息债务12亿元,财务费用三年下降45%(2022年0.49亿→2024年0.28亿) [8]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模块(96.1%收入占比),细分领域数传模组(43.7%)和智能模组(52.4%) [11][12] - 2024年新增端侧AI解决方案(收入8000万)和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百万级) [11] - 全球市场份额15.4%排名第二,汽车电子(24.6%)、智慧家庭(36.6%)、消费电子(75.9%)细分市场均居首位 [12][14]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58.3%,最大客户贡献17% [18] - 应收账款达20亿元占总资产25.78%,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32.74% [16][18] - 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不足1亿)与可转债募资项目(土建投入占比56%-90%)存在矛盾,项目最终终止 [10][13]
广和通(300638):业务调整致短期承压,加码AI端侧与机器人赛道布局
国金证券· 2025-04-30 15: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业务调整使收入短期承压,但盈利能力环比改善,车载和FWA业务支撑主业增长,加码AI端侧和机器人赛道有望成第二增长曲线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简评 - 2025年4月29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Q1实现营业收入18.56亿元,同比减少12.59%;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37.30% [2] 经营分析 - 业务调整致收入短期承压,盈利能力环比改善:受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剥离影响,2025年Q1营收同比下滑12.6%,剔除该业务影响后1Q25营收同比增长;盈利端因该业务毛利率高,剥离后产品结构受影响,毛利率承压,1Q25毛利率17%,同比降4.51pct,环比升2.04pct,预计2025年毛利率环比渐趋稳;费用端经营效率提升,销售费用同比降34.65%,财务费用因汇兑损失减少骤降93.57%;1Q25净利率6.5%,环比增5.5pct [3] - 车载、FWA支撑主业增长:预计收入主要由车载和FWA业务贡献,车载业务受新客户拓展驱动,FWA业务受益于5G渗透率提升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美国、印度的5G FWA连接量分别达1160万、230万 [3] - 加码AI端侧、机器人赛道:2024年成立AI研究院,布局端侧AI技术生态,发布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在机器人领域成立产品线,推出全自动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交付首批订单;在具身智能领域,Fibot项目与全球领先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合作,RTK视觉融合定位方案获多足机器人领域头部厂商认可并达成合作意向,看好该领域成第二增长曲线 [4]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98/107.42/133.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7.96/10.19亿元,对应PE为29.2/23.7/18.5倍 [5]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716|8,189|8,598|10,742|13,367| |营业收入增长率|36.65%|6.13%|5.00%|24.93%|24.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64|668|646|796|1,01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54.63%|18.53%|-3.26%|23.11%|28.02%| |摊薄每股收益(元)|0.736|0.873|0.844|1.039|1.33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85|0.57|1.02|1.07|1.06|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7.99%|18.53%|14.93%|15.53%|16.58%| |P/E|25.86|23.09|29.20|23.72|18.53| |P/B|4.65|4.28|4.36|3.68|3.07|[10] 附录: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公司2022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指标及比率分析,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 [12]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买入|4|13|15|17|31| |增持|3|3|4|4|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1.43|1.19|1.21|1.19|1.00|[13]
广和通:Q1业绩符合预期,毛利率环比修复-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025年39x PE(前值:38x),对应目标价29.65元(前值:28.89元)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18.56亿元,同比下滑12.59%;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基本符合预期,同比减少37.30%,业绩下滑系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所致 [1] - 1Q25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7.0%,同比减少4.5%,环比提升2.0pct,随着出货结构有望优化,毛利率或延续改善趋势;费用管控良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9%/1.86%/7.16%,分别同比-0.64/-0.18/-1.56pct,主要系出售业务及推动降本增效所致 [2] - 短期国内车载、海外FWA等业务需求有望向好,出货结构改善后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长期AI算力向边缘侧渗透,公司作为领先厂商,有望把握边缘计算市场机遇,AIPC、户外机器人等市场或贡献新业绩增长点 [3] - 维持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8/6.9/8.0亿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目标价29.65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24.65元,市值18,868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616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10.18 - 42.01元,BVPS 4.87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716|8,189|7,980|8,920|9,731| |+/-%|36.65|6.13|(2.55)|11.78|9.0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563.55|667.96|581.93|687.74|800.23| |+/-%|54.63|18.53|(12.88)|18.18|16.3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4|0.87|0.76|0.90|1.05| |ROE(%)|20.27|19.83|14.94|15.18|15.17| |PE(倍)|33.48|28.25|32.42|27.44|23.58| |P/B(倍)|6.02|5.23|4.51|3.87|3.33| |EV/EBITDA(倍)|22.79|22.26|26.41|22.48|19.15| [10] 盈利预测 资产负债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5,486|6,283|6,523|7,116|8,077| |现金|1,025|1,120|1,093|1,574|2,640| |应收账款|1,939|1,946|2,043|2,204|1,850| |存货|1,286|979.72|1,160|1,151|1,251| |非流动资产|1,610|1,266|1,222|1,186|1,158| |资产总计|7,095|7,549|7,744|8,302|9,235| |流动负债|3,315|3,647|3,296|3,200|3,366| |非流动负债|651.67|289.41|251.42|213.43|175.43| |负债合计|3,967|3,936|3,547|3,414|3,54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133|3,604|4,186|4,874|5,674| |负债和股东权益|7,095|7,549|7,744|8,302|9,235| [25] 利润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7,716|8,189|7,980|8,920|9,731| |营业成本|5,930|6,606|6,420|7,165|7,806| |营业利润|624.10|670.32|597.92|705.81|831.75| |利润总额|623.09|670.48|597.10|705.10|831.16| |净利润|564.99|676.84|584.21|691.12|805.1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3.55|667.96|581.93|687.74|800.23| |EBITDA|836.43|839.40|687.57|785.21|862.25| [25] 现金流量表(人民币百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653.98|439.89|562.59|547.19|1,142| |投资活动现金|(283.18)|(479.27)|4.31|(22.81)|(16.12)| |筹资活动现金|(208.70)|(244.19)|(593.81)|(43.11)|(59.71)| |现金净增加额|161.70|(268.43)|(26.90)|481.28|1,066| [25]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36.65|6.13|(2.55)|11.78|9.09|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75.12|7.41|(10.80)|18.04|17.84| |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63|18.53|(12.88)|18.18|16.36|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3.14|19.33|19.54|19.68|19.78| |获利能力 - 净利率|7.32|8.27|7.32|7.75|8.27| |获利能力 - ROE|20.27|19.83|14.94|15.18|15.17| |获利能力 - ROIC|18.59|21.09|18.34|19.97|24.96|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5.91|52.14|45.80|41.12|38.35|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6.41|5.11|(8.28)|(17.55)|(35.1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65|1.72|1.98|2.22|2.40|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03|1.21|1.36|1.58|1.76|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14|1.12|1.04|1.11|1.11|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73|4.21|4.00|4.20|4.8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45|3.84|3.50|3.80|4.00|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74|0.87|0.76|0.90|1.05|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85|0.57|0.73|0.71|1.49|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4.09|4.71|5.47|6.37|7.41| |估值比率 - PE(倍)|33.48|28.25|32.42|27.44|23.58| |估值比率 - PB(倍)|6.02|5.23|4.51|3.87|3.33| |估值比率 - EV/EBITDA(倍)|22.79|22.26|26.41|22.48|19.15| [25]
广和通(300638) - 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4-29 17:21
会议相关 -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1] 报告披露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于2025年4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
广和通(300638) - 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7:17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4月24日发通知,4月28日现场召开[2] - 应参与监事3名,实际参与3名[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表决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经营实际情况[2] - 报告具体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相关公告[2]
广和通(300638)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7:16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4月24日发通知,4月28日召开[2] - 应参与董事5名,实际参与5名[2] 议案情况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2] - 议案表决5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广和通(300638)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6: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8.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59%[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30%[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6.25%[5] - 本期营业总收入18.556184866亿元,上期为21.2295163625亿元,有所减少[21] - 本期营业利润为124,145,335.06元,上期为190,147,236.02元[22] - 本期净利润为120,559,717.92元,上期为190,251,218.95元[22]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549元,上期为0.2467元;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1543元,上期为0.2464元[22]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48,593,671.30元,上期为109,060,643.97元[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本期发生额3511.47万元,较上期减少34.65%,主要系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导致销售费用减少[10] - 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67.77万元,较上期减少93.57%,主要系本期汇兑损失减少所致[10] - 本期营业总成本17.4775343804亿元,上期为19.6173833441亿元,有所降低[21]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5.2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3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7.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44%[5]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3.31亿元,较期初减少30.91%,主要系出售锐凌车载前装业务本期代收代付款项减少[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发生额9307.23万元,较上期增加161.55%,主要系本期新增贷款导致筹资现金流入增加[10]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62.5975886184亿元,期初为62.8275956973亿元,略有下降[18]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2.6603442962亿元,期初为12.6629573956亿元,基本持平[19]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34.6363840555亿元,期初为36.4668120799亿元,有所降低[19]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3.2237482666亿元,期初为2.8941321038亿元,有所增加[19] - 期末负债合计37.8601323221亿元,期初为39.3609441837亿元,有所下降[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合计37.2838576492亿元,期初为36.0433517604亿元,有所增加[20]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为1139.429433万元,期初为862.571488万元,有所上升[20]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9,448,631.64元,上期为 - 171,556,292.90元[24] - 本期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15,142.56元,上期为1,415,263.47元[25] - 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34,554,904.12元,上期为 - 25,495,763.43元[25] - 本期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09,835,674.68元,上期为978,262,425.94元[25] - 本期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75,280,770.56元,上期为952,766,662.51元[25] 股东持股情况 - 张天瑜持股比例36.78%,持股数量281,512,495股,其中限售股211,134,371股,质押93,700,330股[13] - 应凌鹏持股比例3.33%,持股数量25,526,106股,其中限售股19,144,579股[13] - 新余市广和创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52%,持股数量19,281,816股[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78%,持股数量13,603,136股[13] - 张天瑜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70,378,124股[13] 限售股解除情况 - 许宁期初限售股154,086股,本期解除限售15,157股,期末限售股138,929股[15] - 王红艳期初限售股244,635股,本期解除限售20,931股,期末限售股223,704股[15] - 陈仕江期初限售股252,335股,本期解除限售16,206股,期末限售股236,129股[15] - 其他股权激励限售股期初2,189,570股,本期解除限售540,290股,期末1,649,280股[15] 公司重大事项 - 2025年3月21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议案,4月25日递交申请并刊登资料[16] 非经常性损益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0.99万元[6]
为数字经济“筑基” 深市通信企业竞逐AI与算力新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2:55
行业整体发展 - 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达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新兴业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收入占比升至25%,同比增长10.6% [2] - 通信行业在5G标准必要专利、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万兆光网、低空智联网、星间及星地通信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1] - 深市通信企业聚焦"连接+算力+AI",助力全球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1] 中兴通讯 - 5G基站、核心网、固网产品发货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二 [1][2] - 推出分布式智算资源池、自研"定海"芯片、AI Booster训推平台,实现国产智算服务器规模化商用 [2] - 自研星云大模型在研发效率、通信能效、行业生产效率等场景表现卓越 [2] - 全球专利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申请专利9.3万件,授权4.8万件,发明专利占比超90%,芯片专利授权超2000件,AI专利超5000件 [5]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资115.1亿元用于5G研发,2021年以26.1亿元收购中兴微电子剩余18.82%股权 [4][5] 太辰光 - 2024年研发投入7064.28万元,同比增长27.75%,在多芯低损插芯、密集连接产品、光柔性板布纤方案、高速光模块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 - 光柔性板、超小型连接器及多芯保偏产品在CPO解决方案中应用前景良好 [3] - 2024年营收13.78亿元(+55.73%),净利润2.61亿元(+68.46%) [3] - IPO募资6.58亿元建成江西九江光器件生产基地,产能提升200%,CPO关键器件市占率升至全球前三 [5] 广和通 - 自主研发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实现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能力在模组级产品中"轻量化落地" [1][3] - 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厘米级定位和无埋线作业 [3] - 上市后实施3期股权激励计划,覆盖70%研发骨干,研发团队扩大至1249人(占员工总数66.61%) [6] 资本市场支持 - 深交所通过多元化工具助力通信企业,如中兴通讯募资投入5G研发、太辰光IPO扩产、广和通股权激励等 [4][5][6] - 股权激励政策帮助高科技企业吸引人才,如广和通研发团队规模显著扩大 [6] - 上市提升公司知名度,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 [6]
AI玩具蕴藏大商机 深圳拥有从算法研发到内容服务的完整生态链
深圳商报· 2025-04-28 00:49
大湾区AI玩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 大湾区AI玩具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举办 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大湾区AI专委会成立 [1] - 现场展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教育机器人 智能玩偶 益智AI玩具等产品 [1] - 组创微 广和通 灵优智学 嘉之亨等企业展示最新研发成果 [1] 深圳AI玩具产业生态 - 深圳拥有从算法研发到内容服务的AI玩具完整生态链 [2] - AI专委会整合大湾区政策 技术 市场资源 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与行业标准体系 [2] - 推动智能交互技术应用与数据安全建设 构建全产业链协作平台 [2] - 广和通展示灵核MagiCore AI轻算力解决方案 满足智能玩具交互需求 [2] AI玩具市场现状与前景 - 2023年全球玩具市场规模1097亿美元 AI玩具市场规模132.5亿美元 渗透率12% [3] - 2024年为中国AI玩具发展元年 市场处于早期阶段 [3] - AI玩具定价为普通玩具几倍到几十倍 行业毛利率70%-80% 个别超90% [3] - 九学王集团预计2025年智能教育终端累计出货量超4000万台 [3] AI玩具行业挑战 - 市场同质化严重 部分产品功能仅停留在语音对话 儿歌播放等浅层次 [4] - 传统玩具商面临研发门槛高 技术迭代快 团队搭建难三重困境 [4] - AI技术快速迭代带来滞后风险 [4] AI玩具未来发展趋势 - AI玩具赛道深度融合教育与情感陪护属性 具有千亿级真实需求 [4] - 智能玩具将打破传统功能边界 构建"人-物-场"教育新生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