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祥科技(301180)
icon
搜索文档
万祥科技(30118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54]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07,992,604.98元,上年同期599,877,755.06元,同比增长1.35%[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299,129.42元,上年同期79,728,317.69元,同比增长38.34%[3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9,934,524.72元,上年同期68,326,002.80元,同比增长119.44%[3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上年同期0.22元/股,同比增长27.27%[3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708,226,947.62元,上年度末1,807,174,079.13元,同比下降5.48%[3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55,484,544.31元,上年度末1,143,796,678.53元,同比增长9.76%[3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996263.66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559615.14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收益1171318.32元,其他营业外收支 -147314.20元,所得税影响额1587355.60元[38]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35%;营业成本4.26亿元,同比下降3.61%[89] - 销售费用852.45万元,同比下降20.33%;管理费用2807.90万元,同比增长28.93%[89] - 财务费用 -1932.61万元,同比增长4252.90%,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所致[89] - 所得税费用1919.87万元,同比增长38.67%,主要系利润总额增加所致[89] - 研发投入3728.46万元,同比增长53.47%,主要系研发投入增加所致[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亿元,同比增长119.44%,主要系净利润增加所致[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7亿元,同比增长238.05%,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5亿元,同比下降633.06%,主要系偿还借款增加所致[92]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117.13万元,占利润总额0.90%;资产减值 -713.32万元,占比 -5.51%;营业外收入63.90万元,占比0.49%;营业外支出81.77万元,占比0.63%;信用减值损失217.32万元,占比1.68%;其他收益959.10万元,占比7.41%[93] - 资产构成中,货币资金期末2.18亿元,占总资产12.77%,较上年末比重降14.00%;应收账款期末3.85亿元,占比22.53%,降2.12%;存货期末2.39亿元,占比13.98%,升1.49%等[9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初105.60万元,本期购买527.19万元,出售105.60万元,期末527.19万元[101]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420万台,同比下降14.1%;第二季度约6720万台,同比下降14.7%[44] - 2022年一季度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6320万台,同比下降6%,第二季度为5450万台,同比下降18.6%[44] - 2022年一季度主流笔电厂商成品个人电脑库存攀升至148亿美元,同比暴增56%[44] - 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428.5万辆,同比增长63%,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02GWh,同比增长75.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2.6%,同比增长41.7%[48] - 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0%,预计2022年销量达600万辆,同比增长87%[48] - 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型储能市场累计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5GW,新增投运规模10GW,同比增长67.7%;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规模5.73GW,新增规模首次突破2GW,同比增长74.5%[49] - 2022上半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4.5GWh,接近2021全年水平;电力储能电池出货量30GWh,超2021全年[5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重点发展精密结构件等系列产品,同时规划新能源应用领域产业布局,新增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战略方向[43] - 公司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动力/储能方面延伸至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动力电池CCS模组[53] - 公司新增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两个战略方向,产品有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CCS模组[58] - 公司缩减笔记本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投资,增加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两个新战略方向[119] 公司产品与客户 - 公司消费电子类产品包括热敏保护组件等系列,是智能设备重要功能组件[54]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新普科技、惠州德赛等,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惠普等终端品牌[54] 公司生产与销售 - 公司依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新品开发和量产产品执行不同生产流程[63]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与客户签《框架协议》,按订单约定安排生产等[64] - 公司通过商务拜访等方式开拓新客户和新业务[65] 公司采购与研发 - 公司采购模式分为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类型[69]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订单响应式和改良式,各研发职能部门有不同侧重点[73][75][7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具备技术、研发、团队、成本控制、客户资源和自动化自主设计等核心竞争力[77][78][82][83][84][8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4.34亿元,报告期投入3716.40万元,累计投入1.04亿元,累计变更用途1亿元,占比23.02%[105]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21739.9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86.61万元,投资进度6.84%,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6]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柔性功能零组件产品扩能项目承诺投资1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57万元,投资进度0.17%,预计2024年0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9]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502.0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789.11万元,投资进度58.28%,预计2022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9]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5193.1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155万元,投资进度99.27%[109]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43435.1万元,本报告期投入3716.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447.29万元[109] - 公司将“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变更为“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柔性功能零组件产品扩能项目”[113]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709.70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53.78万元[1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合计14000.00万元[114]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计划继续实施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投资项目[114] -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不存在问题或其他情况[114] 委托理财与资产情况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44,500万元,未到期余额21,5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及已计提减值金额[12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124][125]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和重大股权[126][127] 子公司情况 - 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3,642,535.71元,净利润20,249,088.98元[130] - 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401,253.02元,净利润 -23,593,959.39元[130] - 两家子公司均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30] 公司风险与应对 - 公司存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采取加强风险教育等应对措施[131] - 募投项目经济效益若不达预期,相关折旧、摊销、费用支出增加,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加强资金管理和市场开拓[134] - 公司生产规模扩大使运营成本和费用增加,若不能扩大销售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将影响收益,公司将加强自动化研发和管理升级[135] - 电子和动力储能电池行业变化快,公司若不能保持技术创新和升级,现有技术和产品将面临被淘汰风险,公司将增加研发投入[136][139] - 公司未来发展对人才需求增加,若人才不能及时到位,将影响发展步伐,公司将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并优化激励机制[140] - 宏观经济波动和产业政策变化若导致下游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将关注经济形势、拓展新领域并加强管控[141] - 公司加大动力、储能电池类产品投入,若市场开拓未达预期,将面临发展风险,公司将调整策略、加大投入并优化产品结构[142][144] - 地缘冲突和疫情若加剧,全球供需失衡将降低行业需求,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将增加研发投入、扩大市场份额[145] 投资者关系 - 2022年5月13日,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接待参加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谈论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146] - 2022年5月20日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82.94%,审议通过12条议案[150] 社会责任履行 - 公司重视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企业与社会效益一体化发展理念[160] - 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股东知情权、参与权及分红权,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61] - 公司遵守劳动法规,建立市场化薪酬体系,强化人才培育,关注员工身心健康[164][166][167][168] - 公司遵循合作共赢原则,择优甄选供应商,加强与供应商沟通合作[171][173] -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树立精益服务理念,加强质量管理和廉洁从业[174][175][176] - 公司加强劳动保护,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质升级[179] - 公司致力于减少生态影响,践行环境保护及能源节约型发展[180] - 公司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少污染物排放[181] - 公司加强环境监管落实力度,确保对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182] - 公司依法纳税,履行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责任[186] - 公司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融入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187] 股东承诺 - 黄军、张志刚等承诺自2021年11月16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91] - 陈国、周金龙承诺自2021年11月16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94] - 黄军、张志刚等承诺目前及将来不从事与公司同业竞争活动,对违反承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194] - 卜树仁、曹瀚等承诺按规定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进行完整披露,减少新增关联交易[197] - 卜树仁、曹瀚等承诺不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输送利润,按规定决策和披露关联交易[200]
万祥科技(3011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8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4000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1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募投项目经济效益不达预期、成本和费用增加等风险[7] - 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公司若不能保持创新将面临产品和技术被淘汰风险[8][9][10] - 公司未来发展对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可能面临人才匮乏风险[9] - 公司产品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经济波动及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经营业绩[9] - 2022年以来地缘冲突和疫情导致全球供需失衡,可能使行业需求降低,影响公司业绩[9] 公司财务数据(2021年整体)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85%[3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亿元,较2020年增长49.79%[3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21.11万元,较2020年增长166.21%[3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8.0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5.49%[33]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8元/股,较2020年增长45.45%[33]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80%,较2020年增长1.89%[3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144.94万元,同比增长19.85%;净利润17,587.64万元,同比增长49.79%[87] 公司财务数据(2021年各季度及其他)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2.78亿元、3.89亿元、3.43亿元[3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36万元[41]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41.57万元[41] - 2021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4万元[41] 行业市场规模 - 2009 - 2019年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450亿美元增长到71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1.3%,预计2025年达9390亿美元[51]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37万辆,同比增长100%,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GWh,同比增长114%[54]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渗透率由5.4%提高至13.4%[54] - 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可达5790.8MW,储能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7.4%[55] - 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预计2022年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5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形成精密结构件、热敏保护组件等产品矩阵,围绕锂离子电池展开业务[50]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掌握各生产环节核心技术[5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热敏保护组件、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等,应用于主流消费电子产品[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可用于小微型智能终端[58]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新普科技等,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58]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与客户签《框架协议》,按订单生产、发货、结算[66] - 公司通过商务拜访等开拓新客户,与终端品牌商建立稳定合作[67] - 公司依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新品和量产产品执行不同流程[68] - 公司采购模式分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71]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订单响应式和改良式[75] 公司优势 - 公司技术覆盖全面,具备自主自动化研发等能力[79] - 公司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能快速响应客户设计变化[80] - 公司人才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利于工艺提升[81] - 公司与苹果等知名终端品牌商建立合作关系[84] - 公司通过与客户长期合作,积极进行客户深度开发[85] 公司各产品收入情况 - 消费电子产品行业收入1,288,345,539.28元,占比96.76%,同比增长21.04%[92]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收入420,383,157.32元,占比31.57%,同比增长34.71%[92] - 微型锂离子电池收入15,041,606.98元,占比1.13%,同比增长146.36%[92] - 境外收入38,058,971.03元,占比2.86%,同比增长61.47%[92] 公司各产品产销情况 - 热敏保护组件销售量28,874.44万件,同比增长3.50%[97]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生产量6,397.16万件,同比增长160.24%[97] - 精密结构件销售量63,660.72万件,同比增长82.74%[97] - 柔性功能零组件销售量163.08万件,同比增长299.72%[97] - 微型锂离子电池生产量213.09万件,同比增长322.12%[97]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8.40%[10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7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0.36%[104] 公司费用情况 - 2021年销售费用为2780.15万元,同比增长33.49%[105] - 2021年管理费用为5583.94万元,同比增长36.63%[105]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48.95万元,同比下降91.63%[105] - 2021年研发费用为5820.62万元,同比增长49.53%[105] 公司研发项目 -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电池连接片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目标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6] -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激光焊接包胶包装自动线,可解决焊接电池连接片时晃动问题[109] -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触摸板发光装置,具有良好可替换性,可降低成本[109] - 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应用于笔记本背光键盘的柔性电路板组装装置,可提高装配效率[109]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8206236.92元,2020年为38924994.29元,2019年为29665180.85元[115]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7%,2019年为4.18%,2020年数据缺失[119]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58人,较2020年的209人增长23.44%[116]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8.82%,较2020年的13.79%增长5.03%[116] - 超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电化学平台开发和第二代超薄扣式电池盖板可实现5%能量密度提升[116] - 高电压高容量快充型扣式聚合物电池开发充电电压提升至4.45V[116] - 多极耳扣式电池开发充电倍率提升至5C[116] - 超小型针式4508S锂离子电池、小型扣式78系列锂离子电池已具备量产能力[116] - 超小直径针式36系列锂离子电池设计完成,中试线样品准备中[116] -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连续三年为0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和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均为0%[119]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4.40亿元,同比增41.83%;流出13.42亿元,同比增37.19%;净额9721.11万元,同比增166.21%[120]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746.53万元,同比降88.50%;流出1.63亿元,同比降23.37%;净额-1.56亿元,同比降5.16%[120]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70亿元,同比增118.77%;流出3.88亿元,同比增31.69%;净额4.82亿元,同比增367.74%[120] 公司非主营业务情况 - 2021年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5.14万元,占利润总额0.02%;资产减值-2473.40万元,占比-11.98%;其他收益846.32万元,占比4.10%[123] 公司资产情况 - 2021年末货币资金4.84亿元,占总资产26.77%,较年初增21.48%,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所致[124] - 2021年末应收账款4.45亿元,占总资产24.65%,较年初降13.10%[124] - 2021年末存货2.26亿元,占总资产12.49%,较年初增2.87%,主要系订单增加并提前备货所致[124] - 2021年末在建工程1.01亿元,占总资产5.58%,较年初增3.02%,主要系井上通新建厂房所致[12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05.60万元[129]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子公司受限资产包括318.79万元美元存款及294.00万元冻结银行存款[130][133] 公司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募集资金总额为43435.1万元,本期已使用6730.89万元,累计使用6730.89万元,尚未使用40484.18万元[136][139][143][144]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21739.94万元,本期投入1340.21万元,累计投入1340.21万元,投资进度6.16%,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0000万元,本期投入0万元,累计投入0万元,投资进度0.00%,预计2024年01月0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502.02万元,本期投入2660.68万元,累计投入2660.68万元,投资进度40.92%,预计2022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4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5193.14万元,本期投入2730万元,累计投入2730万元,投资进度52.57%[14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自筹资金3709.70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653.78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已置换预先支付的发行费用653.78万元[148] - 公司可使用15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48] - 公司实际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10000股,募集资金总额488122000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净额为434350985.85元[1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为594140.07元,其中2021年度利息收入为594740.07元,手续费为600.00元[13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未出售重大资产[149][150] 子公司经营情况 - 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50,668,608.54元,净利润30,866,870.26元[153] - 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7,400,668.35元,净利润 - 46,386,478.50元[153] - 东莞市万仕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9,030,466.75元,净利润 - 879,899.53元[153] - 苏州市万盛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55,904.85元,净利润 - 349,258.83元[153] - 拓宇(香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32,911,051.39元,净利润 - 1,671,934.66元[153] 公司未来规划 - 2022年公司将聚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智能穿戴等领域开拓市场与客户[156][157] - 未来公司将制定更完善激励方案,形成有梯队的长效激励[158] - 公司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和并购优势,适时再融资或外延式并购重组[161] -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专注工艺、装备、设计创新[162] 公司治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治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方面与股东相互独立[167][168] - 公司设有完整独立的财务会计部门,建立独立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开立银行账户、依法独立纳税[169] - 公司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独立适应自身发展的组织机构,各部门独立运作[169] - 公司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结构,独立对外签订合同开展业务,具备自主经营能力[172] 股东大会情况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于2021年03月22日召开,审议通过9条议案[17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00%,于2021年06月20日召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相关决议有效期延长的议案》[176] 公司董监高持股情况 - 董事长黄
万祥科技(3011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8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4000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募投项目经济效益不达预期、成本和费用增加等风险[7]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5G通讯、智能穿戴等行业和领域[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研发和生产领域拥有多项专利、非专利技术,是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7] 募投项目规划 - 公司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等募投项目投资规模基于中长期发展规划设计[7] 成本费用变化 - 随着公司产能及产品提升,子公司产品丰富,生产规模扩大,运营成本和费用增加[7] 行业发展要求 - 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公司需保持技术创新[8] 公司发展需求 - 公司未来几年将持续高速发展,经营规模扩大,对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9] 产品需求关联因素 - 公司产品需求与宏观经济运行、消费电子需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密切相关[9] 外部环境影响 - 2022年以来,欧洲地缘冲突爆发,全球经济发展失速,可能影响公司经营业绩[9] 2021年整体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13.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85%[3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较2020年增长49.79%[3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21.11万元,较2020年增长166.21%[3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8.0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5.49%[3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5.48%[33] 2021年分季度财务数据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2.78亿元、3.89亿元、3.43亿元[3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46.81万元、4026.03万元、5629.66万元、3985.15万元[38]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36万元[41]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41.57万元[41] - 2021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4万元[41] 公司产品矩阵 - 公司产品形成精密结构件、热敏保护组件等产品矩阵,围绕锂离子电池展开业务[50] 行业市场规模 - 2009 - 2019年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450亿美元增长到71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1.3%,预计2025年达9390亿美元[51] 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数据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37万辆,同比增长100%,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GWh,同比增长114%[54]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渗透率由5.4%提高至13.4%[54] 储能市场数据 - 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可达5790.8MW,储能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7.4%[55] - 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GGII预计2022年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55]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敏保护组件等[56] 新产品产能情况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可应用于小微型智能终端[58] 公司客户情况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新普科技等,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58] - 公司与苹果等知名终端品牌商建立合作关系[84] - 公司与苹果、惠普、戴尔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拓微型锂离子电池和多种精密结构件产品[86] 公司荣誉 - 公司凭借实力获得多项评定,并被纳入苏州市“瞪羚计划”企业名录[58]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与客户签《框架协议》,按订单生产、发货、结算[66] 客户开拓与合作 - 公司通过商务拜访等开拓新客户,与终端品牌商建立稳定合作[67] - 公司通过与客户合作形成粘性,积极进行客户深度开发[85] 公司生产安排 - 公司依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新品和量产产品执行不同流程[68] 公司采购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分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71] 公司研发模式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订单响应式和改良式[75]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技术覆盖全面,具备自主自动化研发等能力[79] - 公司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能快速完成模具和流程设计[80] 公司人才优势 - 公司人才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利于工艺提升[81] 报告期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19.85%;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49.79%[87] 分业务营收情况 - 消费电子产品行业营收12.88亿元,占比96.76%,同比增长21.04%[92]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34.71%;生产量6397.16万件,同比增长160.24%[92][95] - 微型锂离子电池营收1504.16万元,同比增长146.36%;生产量213.09万件,同比增长322.12%[92][95] 分地区营收情况 - 华南地区营收4.53亿元,占比34.01%,同比增长36.20%[92] 销售渠道营收情况 - 直销营收13.31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19.85%[92] 产品库存情况 - 热敏保护组件库存量646.16万件,同比增长52.83%[95]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库存量577.71万件,同比增长565.87%[95] 公司经营与筹资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721.11万元,同比增加166.21%;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82亿元,同比增长367.74%[87] 客户销售占比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43802086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8.40%[101] 供应商采购占比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75541345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0.36%[104] 2021年费用情况 - 2021年销售费用为2780.146771万元,同比增长33.49%[105] - 2021年管理费用为5583.940192万元,同比增长36.63%[105]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48.949838万元,同比下降91.63%[105] - 2021年研发费用为5820.623692万元,同比增长49.53%[105] 研发项目情况 - 公司有多种研发项目,如电池连接片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研发等,且均已可批量化生产[106][109] - 公司有电池保护壳制作方法、CPU支架下料压箍装置等多个研发项目,且技术可用于产品批量生产[112] 研发投入相关数据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8206236.92元,2020年为38924994.29元,2019年为29665180.85元[115]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258人,较2020年的209人增长23.44%;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8.82%,较2020年的13.79%增长5.03%[116] - 超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电化学平台开发、第二代超薄扣式电池盖板能量密度提升5%;高电压高容量快充型扣式聚合物电池开发充电电压提升至4.45V;多极耳扣式电池开发充电倍率提升至5C[116]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7%,2020年为3.50%,2019年为4.18%[119] 2021年现金流量情况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39607463.89元,同比增长41.83%;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42396410.95元,同比增长37.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211052.94元,同比增长166.21%[119]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465338.58元,同比下降88.50%;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3349644.88元,同比下降23.3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5884306.30元,同比下降5.16%[119]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69511735.90元,同比增长118.77%;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7787203.88元,同比增长31.6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1724532.02元,同比增长367.74%[11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22339477.61元,较2020年的 - 10729795.45元增长 - 4036.14%[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66.21%主要系净利润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67.74%主要系公司IPO募集资金所致[119] 收益及损益占比 - 投资收益51,384.7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0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资产减值分别为0.00元和 -24,734,030.45元,占比0.00%和 -11.98%;营业外收入148,368.75元,占比0.07%;营业外支出514,956.03元,占比0.25%;其他收益8,463,164.64元,占比4.10%;信用减值损失 -2,589,043.98元,占比 -1.25%;资产处置收益32,101.47元,占比0.02%[122] 资产情况 - 货币资金年末金额483,797,540.28元,占总资产比例26.77%,较年初比重增加21.48%,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所致[123] - 应收账款年末金额445,448,617.56元,占总资产比例24.65%,较年初比重减少13.10%[123] - 存货年末金额225,656,442.55元,占总资产比例12.49%,较年初比重增加2.87%,主要系订单增加并提前备货所致[123] - 固定资产年末金额402,204,700.84元,占总资产比例22.26%,较年初比重减少10.94%[123] - 在建工程年末金额100,879,485.36元,占总资产比例5.58%,较年初比重增加3.02%,主要系井上通新建厂房所致[12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6,405,256.12元,本期购买金额1,055,999.53元,本期出售金额6,405,256.12元,期末数1,055,999.53元[128] - 其他应收款年末金额29,238,672.05元,占总资产比例1.62%,较年初比重增加1.09%,主要系常州土地款所致;其他非流动资产年末金额20,778,171.88元,占总资产比例1.15%,较年初比重增加0.10%,主要系预付设备款增加所致[127]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募集资金总额43,435.1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730.89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6,730.89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40,484.18万元[136]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4.34亿元,实际可使用净额4.3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余额4.05亿元[139]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3709.70万元及发行费用653.78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置换募投项目自筹资金,已置换发行费用[146] - 公司可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使用[146] 募投项目投资进度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2.17亿元,本期投入1340.21万元,投资进度6.16%[140] - 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亿元,本期投入0,投资进度0%[140]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502.02万元,本期投入2660.68万元,投资进度40.92%[140]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5193.14万元,本期投入2730万元,投资进度52.57%[143] 子公司财务数据 - 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93亿元,营业收入1.51亿元,净利润3086.69万元[151] - 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3.19亿元,营业收入1740.07万元,净利润 - 4638.65万元[151] - 东莞市万仕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797.93万元,营业收入2903.05万元,净利润 - 87.99万元[151]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认为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是未来5 - 10年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将全力推动该领域精密组件业务,力争成
万祥科技(3011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以40001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11]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募投项目经济效益不达预期、成本和费用增加等风险[7] - 公司未来发展对管理和技术人员需求增加,可能面临人才匮乏风险[9] - 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政策变化、地缘冲突等因素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5G通讯、智能穿戴等行业和领域[9] - 公司产品形成精密结构件、热敏保护组件等产品矩阵,围绕锂离子电池展开业务[50]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热敏保护组件等[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锂离子电池产品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可应用于小微型智能终端[58]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由早期汇流排升级为功能集成度更高组件,应用领域向平板电脑、TWS耳机等拓展[60] - 微型锂离子电池采用“玻璃 - 金属封接”及“玻封防爆阀”技术,具备充电快、体积小、安全性能高特点[65] 公司子公司 - 公司拥有常州微宙、重庆井上通等多家全资子公司[20] - 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92,795,580.41元,净资产82,870,397.71元,营业收入150,668,608.54元,净利润30,866,870.26元[195] - 常州微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319,380,465.91元,净资产24,737,589.59元,营业收入17,400,668.35元,净利润 - 46,386,478.50元[195] - 东莞市万仕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17,979,253.09元,净资产 - 3,880,463.94元,营业收入29,030,466.75元,净利润 - 879,899.53元[195] - 苏州市万盛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9,350,605.70元,净资产4,695,430.16元,营业收入355,904.85元,净利润 - 349,258.83元[195] - 拓宇(香港)有限公司总资产94,586,813.78元,净资产 - 3,711,058.17元,营业收入332,911,051.39元,净利润 - 1,671,934.66元[195] 公司技术与研发 - 公司在研发和生产领域拥有多项专利、非专利技术[7] - 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公司需保持技术创新[9]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订单响应式和改良式,各研发职能部门有不同侧重点[75] - 公司技术覆盖全面,具备自主自动化研发、设计和实施能力,积累各环节核心技术[79] - 公司有较强自主开发能力,能快速完成模具和生产工艺流程设计,适应客户设计变化[80] - 公司有多种研发项目,如一种电池连接片全自动组装生产线的研发等,且均已可批量化生产[106][109]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258人,较2020年的209人增长23.44%,占比18.82%,较2020年的13.79%提升5.03%[115]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58,206,236.92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37%[115][119] - 超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电化学平台开发、第二代超薄扣式电池盖板能量密度提升5%[116] - 高电压高容量快充型扣式聚合物电池开发充电电压提升至4.45V[116] - 多极耳扣式电池开发充电倍率提升至5C[116] 募投项目 - 公司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等募投项目投资规模基于中长期发展规划设计[7]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2.17亿元,投资进度6.16% [140] - 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亿元,投资进度0% [140]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6502.02万元,投资进度40.92% [14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5193.14万元,投资进度52.57% [144] 成本与费用 - 随着公司产能及产品提升,运营成本和费用不断增加[7] - 各产品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微型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8.29%[99] - 2021年销售费用为2780.146771万元,同比增长33.49%,主要系市场开拓费增加所致[105] - 2021年管理费用为5583.940192万元,同比增长36.63%,主要系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和上市费用增加所致[105]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48.949838万元,同比下降91.63%,主要系汇兑损益增加所致[105] - 2021年研发费用为5820.623692万元,同比增长49.53%,主要系研发投入和人员增加所致[105] 经营业绩 - 2021年营业收入13.31亿元,较2020年增长19.85%[3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较2020年增长49.79%[33]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21.11万元,较2020年增长166.21%[33] - 2021年末资产总额18.0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55.49%[33]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4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5.48%[33]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2.78亿、3.89亿、3.43亿元[38]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46.81万、4026.03万、5629.66万、3985.15万元[3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36万元[41]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41.57万元[41] - 2021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4万元[4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3314.49万元,同比增长19.85%;净利润17587.64万元,同比增长49.79%[87] - 消费电子产品行业营收128834.55万元,占比96.76%,同比增长21.04%[92] -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营收42038.32万元,同比增长34.71%;微型锂离子电池营收1504.16万元,同比增长146.36%[92] - 华南地区营收45277.45万元,同比增长36.20%;境外营收3805.90万元,同比增长61.47%[92] - 消费电子产品行业毛利率29.16%,同比增加4.22%;热敏保护组件毛利率30.08%,同比增加6.62%[90] - 公司实物销售大于劳务销售,各产品销售量均有增长,数电传控集成组件生产量同比增长160.24%[96]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439,607,463.89元,同比增长41.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7,211,052.94元,同比增长166.21%[120]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65,338.58元,同比减少88.5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5,884,306.30元,同比减少5.16%[120]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69,511,735.90元,同比增长118.7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1,724,532.02元,同比增长367.74%[12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22,339,477.61元,同比增长 -4,036.14%[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166.21%主要系净利润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67.74%主要系公司IPO募集资金所致[120] - 投资收益51,384.76元,占利润总额0.02%;资产减值-24,734,030.45元,占比-11.98%;其他收益8,463,164.64元,占比4.10%等[123] 市场规模 - 2009 - 2019年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从2450亿美元增长到71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1.3%,预计2025年达9390亿美元[51] -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637万辆,同比增长100%,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92.13GWh,同比增长114%[54]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渗透率由5.4%提高至13.4%[54] - 2021年电化学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可达5790.8MW,储能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MW,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7.4%[55] - 2021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48GWh,同比增长2.6倍,预计2022年出货量有望突破90GWh,同比增长88%[55] 公司销售与采购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销售,与长期合作客户签《框架协议》,客户以订单形式提采购需求[66] - 公司通过商务拜访等方式开拓新客户和新业务,与终端品牌商建立稳定合作[67] - 公司依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计划,新品开发和量产产品执行不同生产流程[68] - 公司采购模式分指定采购、自主采购和外协采购三种类型[71] 公司客户与市场份额 - 公司与苹果、惠普等知名终端品牌商建立合作关系,在苹果产业链中有良好基础和口碑[84] - 公司通过与客户长期合作形成粘性,积极深度开发客户,扩充产品品类[85] - 公司与苹果、惠普、戴尔等建立长期合作,保持和提升市场份额[8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438020864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8.40%[10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75541345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0.36%[103] 资产情况 - 2021年末货币资金483,797,540.28元,占总资产26.77%,较年初比重增加21.48%,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所致[124] - 2021年末应收账款445,448,617.56元,占总资产24.65%,较年初比重减少13.10%[124] - 2021年末存货225,656,442.55元,占总资产12.49%,较年初比重增加2.87%,主要系订单增加并提前备货所致[124] - 2021年末在建工程100,879,485.36元,占总资产5.58%,较年初比重增加3.02%,主要系井上通新建厂房所致[124] - 2021年末短期借款239,830,564.95元,占总资产13.27%,较年初比重减少1.74%,主要系银行短期借款增加所致[124] - 2021年末长期借款28,000,000.00元,占总资产1.55%,较年初比重减少3.07%,主要系银行长期借款减少所致[124]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1,055,999.53元[129] 募集资金 - 2021年首次公开募集资金43,435.1万元,本期已使用6,730.89万元,尚未使用40,484.18万元[136] - 公司公开发行4001万股A股,募集资金4.88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4.34亿元[139]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6730.89万元,余额4.05亿元[139]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3709.70万元及发行费用653.78万元[153][155] - 公司可使用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年底未使用[164][168]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专户,计划继续实施招股书披露的投资项目[18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和出售重大资产情况[191][192] 受限资产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子公司重庆井上通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187,850.00元)美元存款受限,另有银行存款230万元被司法冻结;子公司常州微宙银行存款64万元被冻结[130][133] 未来规划 - 2022年公司将在消费电子领域扩产增效,丰富产品矩阵,完善产品布局[198] - 公司认为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是未来5 - 10年重要发展方向,2022年将推动该领域精密组件业务发展[199] - 公司将集中资源支持微型锂离子电池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提升竞争力[199] - 公司未来将制定更完善激励方案,形成有梯队的长效激励[200] - 2022年公司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200] 公司优势 - 公司人才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是工艺提升的必备基础[81]
万祥科技(30118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3.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7%[2]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1774426621亿元,上期为3.2226403907亿元[51]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5855098944亿元,上期为2.7055978199亿元[58] - 营业利润本期为6156.778772万元,上期为4606.477091万元[58] - 净利润本期为5283.599947万元,上期为3946.805242万元[58]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22.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8.2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7522.710505万元,上期为 - 502.104429万元[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57.619404万元,上期为408.220249万元[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337.21万元和5275.11万元[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9.59万元和-4866.89万元[6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5549.29万元和11593.21万元[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549.29万元和11593.21万元[6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5294.08万元和6976.52万元[6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532.51万元和7156.73万元[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83.23万元和4436.48万元[6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51万元和23.32万元[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438.60万元和-909.20万元[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311.99万元和4607.44万元[68] 财务科目变动情况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期增长892.47%,主要系银票增加所致[6] - 预付款项较上期增长94.49%,主要系采购增加所致[6] - 研发费用较上期增长37.11%,主要系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增加所致[6] - 财务费用较上期增长169.55%,主要系汇兑损益增加所致[6] - 其他收益较上期增长161.00%,主要系收到政府补助增加所致[6] -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期减少143.58%,主要系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减少所致[6] - 2022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429,233,964.92元,较年初483,797,540.28元减少[1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13,865,567.64元,年初余额445,448,617.56元[13] - 固定资产期末398,432,144.86元,年初402,204,700.84元[16] - 短期借款期末171,683,441.64元,年初239,830,564.95元[16] - 应付账款期末178,839,684.05元,年初230,086,640.19元[16] - 负债合计期末500,172,405.43元,年初663,377,400.60元[33] - 股本为400,010,000.00元,较年初无变化[35] - 未分配利润期末339,979,301.76元,年初287,142,217.49元[45]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1,197,312,331.97元,年初1,143,796,678.53元[48] - 研发费用本期为1946.845478万元,上期为1419.869952万元[58] - 销售费用本期为489.24114万元,上期为691.591769万元[58]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本期为16.974847374亿元,上期为18.0717407913亿元[4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856[7] - 黄军、张志刚、吴国忠分别持股37.32%、28.86%、12.44%,为一致行动人[10]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3元,上期为0.11元[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