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祥科技(301180)

搜索文档
万祥科技: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1:13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2025年第三次董事会会议[1] - 会议以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等文件[1] 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中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占比77.94%[1] - 动力/储能类产品业务占比17.65%[1] - 其他业务占比4.42%[1]
万祥科技公布半年报 上半年净利减少85.71%
新浪财经· 2025-08-25 20:04
财务表现 - 半年度营业收入6.34亿元 同比增长31.94%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0.5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5.71% [1] 股东结构变化 - 黄军、张志刚、吴国忠成为新进流通股东 [1] -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ICCFT10(Q)成为新进流通股东 [1]
万祥科技(301180) - 2025年上半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5 19:01
资金整体情况 - 2025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总计56,936.33万元[6] - 2025年半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利息)8,768.43万元[6] - 2025年半年度往来资金利息101.35万元[6] - 2025年半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额1,254.14万元[6] - 2025年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总计64,551.97万元[6] 各公司业务情况 - 常州微宙出借资金期初31,491.45万元,半年度1,150.00万元,利息73.84万元,期末32,715.29万元[5] - 常州微宙募集代付期初7,336.38万元,半年度697.38万元,期末8,033.76万元[5] - 常州万祥出借资金期初7,780.50万元,半年度6,950.00万元,利息27.51万元,偿还300.00万元,期末14,458.01万元[5] - 常州万祥代采购设备期初5,663.06万元,半年度248.96万元,偿还954.14万元,期末4,957.88万元[5] - 重庆井上通设备出售等期初1,832.87万元,半年度48.50万元,期末1,881.37万元[6]
万祥科技(301180)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披露提示性公告
2025-08-25 19:01
会议相关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1] 报告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将于2025年8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
万祥科技(301180)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8-25 19:0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每股12.20元,募集资金总额48812.20万元,净额43435.10万元[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投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金额3709.70万元,上市后累计投入募投项目28172.4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2200.00万元[3][4] - 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应有余额97.82万元,实有余额125.09万元,多出27.27万元[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共计4363.48万元[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12200.00万元[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 - 公司不存在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及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的情况[11][12] 项目变更情况 - 2022年4月将“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变更为“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柔性功能零组件产品扩能项目”[15] - 2025年1月将“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调减,剩余10000.00万元投资“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智能化改造及扩能项目”[15] 项目进度情况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6年6月30日[17]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9373.97万元,投资进度79.85%[23] - 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智能化改造及扩能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27.57万元,投资进度5.28%[23]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柔性功能零组件产品扩能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221.02万元,投资进度102.21%[23]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555.56万元,投资进度100.82%[2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203.98万元,投资进度100.21%[23] 项目产能及收益情况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能3900万只[24]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项目累计亏损4870.55万元[24] 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25] - 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1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不超12个月,12个月内滚动使用[25]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专户,计划继续实施披露的投资项目[25]
万祥科技(301180)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9:00
会议情况 - 苏州万祥科技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发通知,8月25日现场举行[2] - 会议应到、实到监事均为三名[2] 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3][4]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5][7] 监事会意见 - 认为《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符合规定,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认为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与管理合法合规,无违规行为[6]
万祥科技(30118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4%[19] - 营业收入634.02百万元同比增长31.94%[162] - 营业成本528.94百万元同比增长32.91%[16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91%至5.29亿元,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长[53] - 净利润20.06百万元同比下降85.70%[1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7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5.31%[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股,同比下降75.00%[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1元/股,同比下降75.00%[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5%,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19] - 综合收益总额1.47百万元同比下降88.25%[163]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同比下降75.00%[163] - 母公司营业收入406.98百万元同比增长11.73%[166] - 母公司净利润30.47百万元同比增长1.19%[1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047.05万元,较上年同期3011.23万元增长1.19%[183][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36.26百万元同比增长4.49%[16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49%至3626万元,增速低于收入增长[53] - 财务费用243.29万元同比转正[162] - 信用减值损失-479.15万元同比扩大742.68%[162]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导致资产减值损失425万元,占利润总额-71.54%[57]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导致信用减值损失479万元,占利润总额-80.58%[5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动力/储能两大业务领域[30]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柔性功能零组件、微型锂离子电池、CCS一体排以及动力/储能电池结构件[33] - 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16.55%[44] - 新能源动力/储能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91.67%[45] - 动力/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激增91.67%至1.67亿元,但毛利率下降6.35个百分点至0.99%[55] - 微型锂离子电池业务成功导入全球前五大助听器品牌[46] - 数电传控组件产品从笔电拓展到手机、TWS耳机、AR眼镜、平板电脑等领域[44] - CCS产品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实现技术和市场出海[45]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项目累计亏损4,870.55万元,未达预期效益[72]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项目累计亏损4870.55万元[78] 各地区表现 - 越南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下半年逐步投产并进入产能爬坡阶段[44] - 公司加速越南基地建设以加大出海投资,规避中美冲突影响[87] - 中美新关税政策于2025年4月宣布,市场担忧成本传导及利润压缩,但未对公司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8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且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1] - 消费电子行业尚未完全恢复,新能源行业内卷严重,市场竞争加剧[88] - 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巩固在手机、TWS耳机、PAD、新能源汽车电子元器件、动力/储能结构件等领域的市场地位[89]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呈常态化,公司面临汇兑风险,通过锁汇和自然对冲等方式规避汇兑损失[90] - 公司技术研发水平处于行业前列,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推进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92] -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高素质人才薪资水平上升,公司人力资源成本增加[93] - 公司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少对一线工人的依赖,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并提高效率[93]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对管理体系提出更高需求,包括机制建立、战略规划、组织设计、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94] - 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出现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应对[94]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97]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9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24.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32%[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2025年半年度为-3224.16万元,同比下降154.3%[1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154.32%至-3224万元,主因存货增加及应收款项上升[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29.2%,从2024年半年度4.52亿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5.84亿元[16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长71.2%,从2024年半年度3.06亿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5.24亿元[1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5.8%,从2024年半年度-1.63亿元改善至2025年半年度-8827.09万元[168][169] - 收到的税费返还增长75.4%,从2024年半年度1432.51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2512.62万元[168]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13.5%,从2024年半年度8317.86万元增至2025年半年度9443.58万元[16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103.5%,从2024年半年度9956.37万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344.26万元[170]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减少71.4%,从2024年半年度1.41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4035.10万元[171]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5.5%,从2024年半年度-1.33亿元改善至2025年半年度-5913.91万元[17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63个百分点至3.24%,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60]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1.07%至5.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65个百分点[60] - 投资性房地产占比上升1.12个百分点,因部分厂房出租[60] - 公司货币资金从期初1.6449亿元降至期末6030.92万元,降幅达63.3%[153] - 应收账款从期初4.1738亿元增至期末5.0528亿元,增长21.1%[153] - 存货从期初1.4274亿元增至期末1.5804亿元,增长10.7%[153] - 预付款项从期初554.57万元增至期末1058.07万元,增长90.8%[153] - 其他应收款从期初3014.52万元降至期末2566.69万元,下降14.9%[153] - 应收款项融资从期初617.89万元降至期末409.50万元,下降33.7%[153] - 流动资产总额基本持平,从期初7.9538亿元微增至期末8.0254亿元[153]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185.55亿元微增至期末186.20亿元,增长0.35%[154][155] - 货币资金从1.22亿元大幅下降至2410.53万元,降幅80.3%[157] - 应收账款从3.69亿元增至4.05亿元,增长9.7%[157] - 其他应收款从5.76亿元增至6.47亿元,增长12.4%[157] - 短期借款从1.05亿元增至1.34亿元,增长28.8%[158] - 应付账款从3.04亿元增至3.17亿元,增长4.0%[154] - 应交税费从2053.27万元降至638.57万元,下降68.9%[154] - 未分配利润从5.67亿元增至5.98亿元,增长5.4%[159] - 投资性房地产从741.16万元增至2825.42万元,增长281.2%[154] - 在建工程从1.74亿元降至1.55亿元,下降11.1%[1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43.2%,从2024年半年度1.06亿元降至2025年半年度6030.92万元[16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88亿元,实际可使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34亿元[66]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投入人民币3.19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73.40%[66][67] - 报告期内公司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224.94万元[66][67] - 公司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46.05%[66]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6亿元[66] - 公司已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人民币1.22亿元[67] -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人民币125.09万元,其中包含利息收入744.82万元[67] - 公司在募集资金到位前使用自有资金先期投入募集项目人民币3709.70万元[67] - 公司从2021年11月24日至2025年06月30日期间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2.82亿元[67] - 公司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2.20元[66] - 新建微型锂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1,739.94万元,累计投入金额9,373.97万元,投资进度79.85%[71] - 消费电子精密零部件智能化改造及扩能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527.57万元,投资进度5.28%[71] - 笔记本电脑外观结构件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0万元,无具体投入金额及进度数据披露[71]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及柔性功能零部件产品扩能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10,221.02万元,投资进度102.21%[71] - 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组件加工自动化升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502.0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6,555.56万元,投资进度100.82%[71]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43,435.1万元,实际投入31,882.1万元,投资进度为73.4%[72] - 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项目计划年产能3,900万只,实际投产进度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72] - 募集资金实际产生收益1,224.94万元[72] - 消费电子产品自动化升级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7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不直接产生效益,无法单独核算[72] - 微型锂离子电池项目已完成基础建设并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72] - 项目延期原因包括宏观经济压力、市场需求较弱及客户开拓阶段[72] - 设备投入重点转向以自主研发非标设备为主[72]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709.7万元及发行费用653.78万元[7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2亿元[74] - 公司调减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至1.17亿元并将1亿元募集资金变更用于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项目[74] - 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组件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02亿元,投资进度达102.21%[76] - 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项目本期投入527.57万元,累计投入527.57万元,投资进度5.28%[78]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重庆井上通电子科技实现净利润775.93万元[84] - 子公司常州微宙电子科技净亏损1343.16万元[84] - 子公司常州万祥新能源净亏损1896.42万元[84] - 公司拥有4家全资子公司,其中3家为一级全资子公司(常州万祥新能源、广州万祥新能源、常州万顿科技),持股比例均为100%[194] - 公司拥有1家二级全资孙公司(越南万祥科技),持股比例为100%[19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400,010,00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58.97%[13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41.03%[138] - 境内自然人股东黄军持股37.32%,数量为149,299,199股[140] - 境内自然人股东张志刚持股28.86%,数量为115,430,399股[14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891户[140]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中境内法人持股111,674,721股,占比27.92%[138]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中境内自然人持股124,197,277股,占比31.05%[138] - 无限售条件股份全部为人民币普通股,数量164,138,002股[138] - 黄军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11,974,399股,无限售条件股份37,324,800股[140] - 张志刚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86,572,799股,无限售条件股份28,857,600股[140] - 第一大股东吴国忠持股12.44%,对应4976.64万股[142] - 黄军、张志刚、吴国忠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25%[142][14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0.62%,对应249.92万股[142] 所有者权益变动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5,463,905.30元,增幅0.42%[172] - 资本公积增加3,995,020.80元,增幅0.90%[172][174] - 未分配利润增加2,005,532.42元,增幅0.50%[172]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536,647.92元,降幅22.75%[172]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1,302,607,225.80元增至1,308,071,131.10元[172]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3,995,020.80元[174]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468,884.50元[172]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995,020.80元[172]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308,071,131.10元[17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25,725,298.27元[177]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30,279,415.30元[177] - 期末资本公积为437,430,489.67元[177] - 期末股本为400,010,000.00元[177] - 期末盈余公积为58,779,344.94元[177] - 期末其他综合收益为-773,951.64元[1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4,030,177.51元[179]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金额为3,412,427.73元[17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412,427.73元[179]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中包含1,527,525.64元收益[179] - 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6,743,027元[179] - 其他综合收益为612,502,651.94元[17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25,725,298元[179] - 少数股东权益为-773,951元[179] - 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325,725,298元[179]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未发生变动[179]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3.316亿元人民币[180] - 公司利润分配总额为1000.025万元[Content] - 提取盈余公积金额为1000.025万元[Content] - 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额为1000.025万元[Content]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加3446.56万元,较上年同期2352.44万元增长46.51%[183][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399.50万元,较上年同期341.24万元增长17.07%[183][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3047.05万元,较上年同期2011.20万元增长51.50%[183][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14亿元,较上年同期14.57亿元增长3.91%[185][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4.52亿元,较上年同期4.47亿元增长1.12%[185][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98亿元,较上年同期5.52亿元增长8.33%[185][188]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4.00亿元,自2021年IPO后未发生变动[183][1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000.03万元[18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986,899.49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76,500.00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147,132.33元[24]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7,568.12元[23]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28] -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达
万祥科技(301180)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19:00
会议情况 - 苏州万祥科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举行[2]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7票同意[3][4]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7票同意[5][7] 资金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规定[6]
万祥科技(301180) - 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三次会议决议
2025-08-25 19:00
会议信息 - 万祥科技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三次会议8月15日发通知,8月25日举行[1] - 会议推选独立董事黄鹏主持,应到、实到独立董事均为三名[1]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2] - 该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报告情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无违规情况[2]
消费电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PK:安洁科技沈丽君年龄最小,36岁,2020年12月开始任职
新浪财经· 2025-08-08 14:00
A股董秘及CFO薪酬数据 - A股市场共有5817家上市公司 截至7月29日 [1] - 2024年A股CFO薪酬合计42.43亿元 平均薪酬76.0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 占比超21% [1] 消费电子行业CFO薪酬分析 - 行业CFO平均薪酬96.10万元 在124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9位 [1] - 薪酬较上年上升5.50万元 增幅排名第37位 [1] - 薪酬分布:34位CFO(超四成)薪酬50-100万元 28位CFO(超三成)薪酬超100万元 [2] - 最高薪酬为视源股份胡利华342.37万元 最低为泓禧科技江超群17.52万元 [2][4] 消费电子行业CFO年龄与学历特征 - 年龄集中在40-48岁(44位 占比过半) 53岁平均薪酬最高达175.44万元 [4] - 年龄最大CFO为深科技莫尚云59岁 最小为传艺科技杨锦刚和安洁科技沈丽君36岁 [6] - 81位CFO中本科37位 硕士32位 合计占比超八成 硕士平均薪酬128.11万元最高 [6] - 唯一博士CFO为万祥科技陈宏亮 平均薪酬48.41万元 [6] 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选取0-150万元三个薪酬段 营收增速分别为14.93%、13.27%、27.03% 无显著相关性 [8] - 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7.39%、-53.81%、21.33% 亦无显著相关性 [8] 公司个案数据 - 视源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11.05% 归母净利润下降29.13% [4] - 万祥科技2024年营收增长24.51% 归母净利润下降165.3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