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近期汽车板块交流情况总结比亚迪以旧换新
-· 2024-06-03 16:1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未提及 [无]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比亚迪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预计其后续定价策略将推动销量增长,今年销量有望达到360-400万辆 [8] - 小米计划在2024年交付12万台新车 [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4月,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至55.6%,同比增长近4个百分点 [4] - 中高端车型(30万元以上)销量同比增长16.7%,而30万元以下车型仅增长6.7% [4] - 汽车出口同比增长33-34%,乘用车出口增长35%,商用车增长26.5% [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比亚迪推出的DMI5.0和华为M7改款车型表现亮眼,上市一天内大定数超过1.2万台 [6] - 一些零部件企业如新宇、银轮、松远、阿克地、新泉等,估值已经消化到15倍左右,基于其竞争格局和成长性来看,部分企业甚至处于被低估状态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未提及 [无] 其他重要信息 - 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有一段观望期,实际效果仍然较为强劲,随着政策截止日期的临近,预计申请人数将持续增加,政策的推动效果将更加明显 [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未提及
比亚迪:5月销量同环比提升,DM-i5.0带动产品力向上
国联证券· 2024-06-03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5月销量表现亮眼 - 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3.2万辆,同比+38.1%,环比+5.9% [1] - 5月王朝+海洋销量31.5万辆,同比+38.2%,环比+5.8% [2] - 5月高端车型销量占比4.6%,同比持平,环比+0.1pct [2] 出口同比高增 - 5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3.7万辆,同比+267.5%,环比-8.6% [3] - 2024年1-5月累计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7.6万辆,同比+176.7% [3] DM-i5.0技术领先 - DM-i5.0技术拥有46.06%全球最高的发动机热效率、2.9L全球最低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以及2100km全球最长的综合续航里程 [4] - 搭载DM-i5.0技术的新车性价比优势显著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130.62/9529.84/11626.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99%/17.21%/22.00% [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9.44/505.94/633.3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64%/29.91%/25.18% [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3.39/17.39/21.77元/股,3年CAGR为28.23%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8130.62亿元,同比增长34.99%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389.44亿元,同比增长29.64% [6] - 2024年EPS为13.39元/股 [6] - 资产负债率77.56%,流动比率0.8,速动比率0.5 [7] - 应收账款周转率5.8,存货周转率4.7,总资产周转率1.0 [7] - 2024年市盈率17.1,市净率3.8,EV/EBITDA 9.7 [7]
比亚迪:系列点评十一:销量持续亮眼Dmi5.0促进格局优化
民生证券· 2024-06-03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销量持续亮眼 - 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售33.0万辆,同比+38.2%,环比+5.9%;2024M1-5累计批发126.7万辆,同比+27.1% [1][2] - 荣耀版车型持续上量带动销量增长,5月出口拉动销量持续表现亮眼 [2] 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持续向上 - 2月起推出荣耀版改款,以价换量效果显著,2024Q1、2024年4月,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混动市场份额分别为60.1%、65.7% [3] - 5月28日发布DMi5.0技术,拥有46.06%发动机热效率、2.9L百公里亏电油耗、2100公里综合续航,有望强化公司在插混领域技术领先地位 [3] - 秦L、海豹06定价超出此前预期,后续伴随5.0新车型进一步上市,公司有望进一步抢夺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 [3] 加大海外布局有望拉动盈利水平向上 - 5月出海销量达3.7万辆,同比+267.5%,环比-8.6%,2024M1-5累计出海17.6万辆,同比+176.7% [3] - 2024年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布局工厂,加速出口,预计2024年出口销量有望达50万辆,同比+105.8% [3] 财务指标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为8,336.0/10,003.3/11,603.8亿元,归母净利润398.1/511.8/636.1亿元,EPS 13.68/17.58/21.85元 [4][5] - 2024年PE为17倍 [4][5]
近期汽车板块交流情况总结;比亚迪;以旧换新
2024-06-03 12:17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整个汽车板块关注度目前处于相对冰点状态,主要原因包括消费数据不太乐观、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给制造端带来压力 [1][2] - 但公司认为无需过度悲观,从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中高端车型销量增长较快、出口数据良好等指标来看,行业整体表现并未像预期的那么差 [2][3] - 公司建议投资者可以在当前情绪冰点阶段积极看待行业,并推荐了一些估值已经消化到合理水平的零部件标的 [4][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内容** 对于新能源车企逐鹿的两万订单申请量,公司如何看待 [6] **回答内容** 公司认为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强的,因为之前预计政策落地后会有一个观望期,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品牌方已经堵死了黄牛行情,所以实际的观望期可能只有1-2个月,后续随着政策截止日期临近,申请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6][7] 问题2 **提问内容** 对于比亚迪DMI5.0的表现,公司有何看法 [7] **回答内容** 公司认为DMI5.0的成本优势是其最大的杀手锏,预计今年销量有望冲击300-400万辆,单车盈利水平也能维持在8-9千元左右,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成绩。唯一的不确定性在于海外库存和欧洲关税,但整体来看比亚迪后续有望持续刷销量数据 [7][8]
比亚迪:规模技术构建壁垒,出海高端迈向巅峰
长江证券· 2024-06-03 09:3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比亚迪新周期的开启 - 比亚迪通过DM5实现了成本小幅上升的情况下售价能进一步提升,公司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1][2][3] - DM5的技术实力和使用成本的综合提升,以及公司的出海和高端化,将推动公司盈利上升 [1][2] 比亚迪的基本面和销量矩阵 - 公司去年销量超300万辆,市占率达33.5%,收入6023亿同比增长42%,利润300亿同比增长80% [4] - 公司渠道布局完整,一线到四线市场均衡发展,渠道数量超3000家 [4] - 公司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去年达24.28万辆,同比翻番,高端化矩阵不断丰富 [4] 比亚迪的盈利能力 - 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实现了油电平价,并进一步打造电比油便宜的价格优势 [8][9][10] - 公司毛利率达23%,远高于同行,体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 [8] - 公司垂直整合供应链,掌控核心零部件,保证了成本优势和盈利能力 [7][8] 比亚迪的出海和高端化战略 - 公司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去年达24.28万辆,同比翻番,未来有望达到45-50万辆 [19][20] - 公司正在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如马来西亚、泰国、西班牙等,提升本地化生产能力 [23][24] - 公司高端车型矩阵不断丰富,包括方程式、仰望等车型,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高端市场占比 [26][27][28][2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内容** DM5的订单情况如何?[16] **回答内容** DM5的订单在最近几天达到了2.2-2.3万辆/天的水平,与荣耀版初期的热度相当。[16] 问题2 **提问内容** 公司未来的销量和利润目标是什么?[32][33] **回答内容** 公司今年销量有望超过360万辆,利润可达386亿元。未来几个季度单车利润有望稳定在1万元以上,全年利润有望达到500亿元。公司有望实现市值1.5万亿元的目标。[32][33][34] 问题3 **提问内容** 公司的高端化战略如何?[26][27][28][29] **回答内容** 公司正在布局方程式、仰望等高端车型,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高端市场占比。与大众集团相比,公司高端车型占比和利润贡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6][27][28][29]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首搭秦L、海豹06亮相,插混油耗进入2L时代
信达证券· 2024-06-02 18: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第五代DM技术发布 - 第五代DM技术搭载新一代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及EHS电混系统,百公里加速7.5秒,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CLTC电耗10.7kWh/100km [2][3] - 秦L和海豹06的车主在短途用电(使用比例80%),长途用油(使用比例20%),每年用油用电成本2078元(2万公里),对比百公里耗油7L的燃油车节省9682元 [2] 秦L和海豹06新车上市 - 海豹06 DM-i与秦L DM-i互为"姊妹车型",CLTC工况纯电续航有80km和120km两种,各提供5款车型可选,售价区间为9.98-13.98万元 [2][3] - 秦L和海豹06尺寸相当,在售价、油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或将对合资中型燃油车市场形成更大的价格冲击 [4] 销量表现 - 秦PLUS DM-i在2、3、4月实现月销2.1万、3.1万、2.8万,已连续排名紧凑型轿车月销第一 [5] - 凭借售价、油耗等方面的优势,秦L、海豹06在中型燃油车市场具有较大替代空间 [6]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72亿元、469亿元、5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14倍和12倍 [7]
比亚迪20240530
2024-06-01 20:5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比亚迪发布了最新一代的DMI 5.0混动技术,其参数表现出色,包括全球最高的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的2.9升百公里油耗,以及超过2300公里的续航里程[1][2][3] - 这种续航里程的表现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冲击,与当时的电池续航里程提升类似,有望大幅降低燃料成本[2][3] - 搭载DMI 5.0技术的两款新车型L和海豹06定价从9.98万到13.98万,同时提供最高1.5万元的置换补贴,性价比非常高,有望对合资燃油车型形成冲击[3][4] - 公司预计2023年销量有望达到400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高于此前20%的预期,主要得益于新车型的超预期表现[4][5] - 公司2022年市占率在行业和新能源领域均有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全面布局不同价格带的产品,在5-15万价格区域占据绝对优势[5][6][7] - 公司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环比均有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占比提高以及高端车型销量增加[9][1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7%,但几乎全部费用化,体现出公司对利润有很强的信心[13][14] - 公司还在积极推进智能化升级,未来有望在20多万车型上搭载L2+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1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是否只能靠降价来拉动销量,会不会影响毛利率[8] **分析师回答** 公司不仅通过降价拉动销量,还有新车型的技术迭代和创新,如DMI 5.0的发布,能够持续拉动销量增长,同时公司的产品结构优化、出口占比提高等也有助于维护毛利率水平[8][9][10]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未来的折旧费用压力如何[11][12] **分析师回答** 公司已经将动力电池和机器设备的折旧年限从5年缩短至3年,导致折旧费用有较大提升,但随着新增固定资产的放缓以及销量的快速增长,未来折旧费用压力将逐步下降,有利于利润的提升[11][12]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的研发投入是否能够持续带来技术创新[13][14][15] **分析师回答**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但几乎全部费用化,体现出公司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信心。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硬件和软件技术上不断推出创新,为公司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13][14][15]
公司信息点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暨秦L DM-i和海豹06DM-i发布,新车售价9.98万起
海通证券· 2024-05-31 2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维持此前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新车型发布情况 - 5月28日,公司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暨新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 [1][2] - 新车型搭载第五代DM技术,在续航里程、加速性能、油耗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2] - 新车型的主要竞品包括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燃油车型,以及吉利银河L6、长安启源A07等混动车型 [2] - 公司认为新车型在空间、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2] 公司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年新车销量约378万辆,同比增长25% [3]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收分别约为7410/8895/1068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371/477/656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4年每股收益为12.77元 [3] 估值分析 - 公司2024年5月31日收盘市值对应2024/2025/2026年PE为18/14/10倍 [3] - 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到公司是新能源车头部企业,给予公司2024年20-22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55.38-280.92元 [3]
行业专家:知名比亚迪车评人解析DM5.0新品
中泰证券· 2024-05-31 17:22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比亚迪通过DM4.0、DM5.0和4S4.0的组合策略,在8万到20万的价格区间内全面覆盖市场,预计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 [1][2][3] - 比亚迪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传播效果明显优于往年,呈现出较好的"破圈"效应 [3][4] -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迅速萎缩,预计未来3-5年内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将达到70% [8][9] - 腾势和方程报等新兴豪华品牌正在加快产品布局,未来3-5年内有望成为BBA的有力竞争对手 [11][12][13] - 公司正在加快海外市场的拓展,东南亚、南美和中亚市场是重点目标,有望在2-5年内实现海外月销破万 [16][17][1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苏总提问** 合资品牌对比亚迪DM5.0的态度如何,是否存在冲突 [6][7] **苏总回答** 合资品牌普遍呈现出被动应对的态度,部分品牌已经开始减产应对比亚迪的冲击,但整体上还未完全意识到比亚迪的竞争力 [6][7][8] 问题2 **苏总提问** 腾势和方程报等新兴豪华品牌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11][12][13] **苏总回答** 腾势和方程报正在加快产品布局,未来3-5年内有望成为BBA的有力竞争对手,但需要具备全动力形态、全产品矩阵和全渠道覆盖能力 [11][12][13] 问题3 **苏总提问**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的进展如何,未来的发展空间如何 [16][17][18] **苏总回答** 公司正在加快东南亚、南美和中亚市场的拓展,有望在2-5年内实现海外月销破万,但欧洲市场的拓展可能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