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车市 “银十” 成色足!比亚迪 44.2 万辆领跑,吉利同比增 35%,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8:45
近日,汽车企业纷纷发布"银十"成绩单,多家销量保持增长。 从现有数据来看,比亚迪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44.2万辆,在一众品牌中保持领先。今年前10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为370.2万辆,同比增长 13.9%。今年比亚迪的年度销量目标为460万辆,目前完成度约在80.5%。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辛旭 摄 从各家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车市"银十"旺季成色十足。10月24日,乘联分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初步预计10月份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规模可达220万辆左 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量预计为132万辆左右,渗透率有望提升至60%左右,或创历史新高。 眼下,距离今年正式收官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多家车企为达成年度销量目标,已陆续开启年终冲刺模式。比如,奇瑞、深蓝等陆续推出购置税补贴方案, 消费者在11月底前完成锁单,若因车企生产、运输等非用户原因导致车辆延迟至2026年交付开票,车企将以尾款减免或现金补贴的形式,全额承担购置税差 额,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赶搭当前的"免税末班车"。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长安汽车10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公司销售汽车约27.8万辆,同比增长11%。今年前10个月,长安汽车销量约为23 ...
一家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比亚迪如何做到断层式领先
智通财经· 2025-11-04 18: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创同期新高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 [1] - 公司研发投入规模领先A股第二名中国建筑近200亿元,并超过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三家头部车企研发费用之和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2011至2025年间有14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4] - 2025年在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等核心技术领域持续突破 [4] - 搭载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国内市场占比达91.3%,基于日均1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数据闭环承诺"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兜底" [4] 市场销售与全球化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跨越1400万辆里程碑 [4] - 2025年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4.17万辆,刷新年内纪录,推动1-10月累计销量突破370万辆 [4] - 2025年10月出口约8.4万辆,同比激增155.5%,前10月累计出口78.1万辆 [4] - 海外市场增长受益于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需求提升,以及自建滚装船运力改善和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 [5] 产品布局与战略 - 在东京车展以"ONE BYD"为主题,首次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展现本土化创新能力 [5] - 针对日本市场全球首发定制化纯电K-Car车型K-EV BYD RACCO及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5] - 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产品布局 [5] - 商用车领域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与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纯电卡车T35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 [6] 行业趋势与公司策略 -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转型 [6] - 公司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反馈-再研发"的良性循环,持续高研发投入是对抗行业变革的核心策略 [6]
一家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比亚迪(002594.SZ)如何做到断层式领先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8: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创同期新高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1%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3.3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远超同期净利润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 [4] - 2011至2025近15年间有14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奠定A股和汽车行业研发冠军地位 [1][4] - 研发投入规模较A股第二名中国建筑领先近200亿元,并超过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三家头部车企研发费用之和 [1] -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等技术相继落地 [4] 市场销售与终端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跨越1400万辆里程碑 [4] - 2025年10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4.17万辆,刷新年内纪录,推动1-10月累计销量突破370万辆 [4] - 搭载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国内市场占比达91.3% [4] - 公司基于日均1亿公里的辅助驾驶数据闭环,承诺"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兜底" [4] 海外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 2025年10月出口约8.4万辆,同比激增155.5%,前10月累计出口78.1万辆 [4] - 海外增长受益于土耳其、巴西、欧洲等地真实需求提升,以及自建滚装船运力改善和巴西乘用车工厂落成投产 [5] - 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巴西等海外工厂加速布局,为欧洲、东南亚等市场更快增长奠定基础 [5] 产品战略与本土化创新 - 东京车展以"ONE BYD"为主题,首次设置乘用车与商用车双展台,展现本土化创新能力 [5] - 乘用车方面全球首发了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EV BYD RACCO纯电车型和首款插电式混动车型海狮06DM-i [5] - 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产品布局 [5] - 商用车方面全球首发纯电卡车T35与小型纯电动巴士J6 living car概念车,T35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 [6] 行业趋势与公司前景 -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深度转型 [6] - 公司已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反馈-再研发"的良性循环 [6] - 随着智能驾驶算法优化、电池技术突破及海外市场持续扩张,公司技术护城河将进一步拓宽 [6]
研发投入等于三大车企之和 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有多深?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达5662.7亿元,同比增长13% [1]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37.5亿元,同比增长31%,比同期净利润高出205亿元 [1] - 今年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 [8] - 10月份销量达441,706辆,创下年内新高 [9] 研发投入与战略 - 公司在A股5400多家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排名第一,较第二名的领先优势扩大至近200亿元 [3] - 研发投入超过国内多家头部车企之和,较特斯拉同期研发投入高出109亿元 [3] - 研发投入的31%增幅在行业整体加大研发力度的背景下依然独树一帜 [5] - 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2200亿元,在2011年至2025年的近15年间有14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了当年净利润 [5] - 公司通过“研发优先”的长期主义构筑核心竞争力 [3][5] 技术成果与产品创新 - 2025年初推出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已突破170万辆 [6] - 公司为智能泊车场景的安全及损失提供“全面兜底”承诺 [6] - 从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到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研发投入在多个技术维度开花结果 [8] - 公司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6.5万项 [8] 全球化进展与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海外销量达70.16万辆,同比激增132% [8] - 在东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针对日本K-car市场的K-EV BYD RACCO车型,并推出“纯电+混动”双线策略 [8] - 针对欧洲严苛安全标准进行多项技术适配,形成“研发驱动型出海”模式 [8] - 技术溢价在海外市场兑现,助力利润空间突破 [8]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的“研发之王”战略着眼于全球技术格局的重构 [9] -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的关键时点,公司通过前瞻性研发布局赢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 [9] - 公司的“研发驱动”模式随着技术红利在海外市场释放和创新成果落地,或将迎来更大的价值重估 [10]
建银国际:降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47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1-04 17:37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为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低于预期[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环比上升27%,略低于预期[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1] 业绩驱动因素 - 收入表现疲弱主要受零件业务疲弱及智能产品业务影响[1]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高毛利的零件销售减少,及低毛利的组装业务占比提升[1] 业务转型与展望 - 公司正处于转型期,发展方向为综合型零件与组装供应商[1] - 公司计划提升服务器等高技术门槛业务的销售占比[1] - 业务转型成果预计自2026年起逐渐显现[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研究机构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1] - 研究机构将公司目标价由52港元下调至47港元[1]
建银国际:降比亚迪电子(00285)目标价至47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7:37
智通财经APP获悉,建银国际发布研报称,比亚迪电子(00285)第三季收入同比跌2%至427亿元人民币 (下同),低过该行预期,主要受零件业务疲弱及智能产品业务影响。毛利率为6.9%,同比跌1.6个百分 点、按季跌0.5个百分点,主要因高毛利的零件销售减少,及低毛利的组装业务占比提升。期内净利润 为14亿元,同比跌9%,按季升27%,略低于该行预期。该行将目标价由52港元下调至47港元,维持"买 入"评级,相信公司在2025年仍处于转型期,正朝向综合型零件与组装供应商发展,并将提升服务器等 高技术门槛业务的销售占比,料自2026年起渐见成果。 ...
“二轮比亚迪”将在日本上市,日媒惊呼:新的“黑船”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04 17:16
雅迪进入日本市场 - 全球最大电动二轮车企业雅迪将于11月首次在日本上市电动二轮车PORTA 最终定价为21万78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450元) 比本田等日本企业的同类产品便宜约30% [1] - 该车型属于日本规格分类中的“原付1类”轻便电动二轮车 额定输出功率在0.6kW以下 持普通汽车驾照即可驾驶 可通过家用插座充电 满电最大续航里程为60km [1] - 雅迪选择11月登陆日本市场 是因为日本计划从该月起实施更严格的二轮车尾气排放规定 标准与欧洲持平 日本各大厂商将于10月底停产现行车型 [3] 雅迪的全球战略与市场地位 - 在中国电动二轮车市场 雅迪在人民币5000元以下价格区间占较高份额 被称为“二轮的比亚迪” [4] - 雅迪目前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 以加强出口业务 [4] - 雅迪计划凭借价格优势进入日本市场 从而吸引因新规实施产生的置换需求 [4] 日本二轮车市场现状与挑战 - 日本国内二轮车销量在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年销量超过300万辆 2024年降至约32万辆 仅为顶峰时的十分之一 [5] - 过去数十年间 本田、雅马哈发动机、铃木和川崎摩托四家日本公司在全球二轮车市场占据4成以上份额 [5] - 2024年全球二轮车新车销量为5990万辆 其中电动车型占比达到8.5% 预计到2035年电动化率将升至18.8% [5] 日本企业的电动化应对策略 - 本田计划到2030年投资5000亿日元用于二轮车电动化 计划在全球推出30款电动车型 力争年销量达到400万辆 相当于将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替换为电动车型 [7] - 本田二轮车业务统括部部长表示电动二轮车实现盈利还需要时间 当前策略是依靠汽油车盈利同时打磨电动化技术 [7] - 雅马哈发动机计划在2025-2027年间对现有车型进行电动化改造或引入其投资的美国电动二轮车 使约30%的二轮新车实现电动化 [7] 竞争格局与潜在影响 - 本田与雅马哈发动机已上市的同类“原付1类”电动轻便二轮车 最便宜车型售价也超过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4万元) 比汽油车高出10万日元左右 [3] - 面对电动化浪潮 日本企业被比作遭遇“黑船”来袭 雅迪的销量表现可能会对日本企业的电动化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1][7]
高盛:料海外市场为比亚迪股份未来增长引擎升目标价至141港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7:09
公司海外市场前景 - 高盛预期海外市场将成为比亚迪股份未来十年的增长引擎 [1] - 将公司2026至2035年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销量预测上调5%至14%,至150万至350万辆 [1] - 比亚迪车款在同类中具有竞争优势,部分车款是市场上最热卖 [1] 行业电动化进程 - 目前关键海外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较中国落后约四年 [1] - 预期随着更多新车型推出,海外电动车渗透率将于2035年达到中国2028年的水平 [1] - 届时市场规模预计达2800万辆 [1] 公司竞争优势 - 凭借在国内市场已建立的丰富车型组合、持续研发投入以及不断拓展的销售网络,比亚迪可以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 [1]
比亚迪(002594)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3Q25单车盈利环比提升 海外市场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1-04 16:48
3Q25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下降7.5%,扣非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11.6%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950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3.0%,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下降32.6%,环比上升23.1%,扣非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36.6%,环比上升26.9% [1] - 第三季度单车盈利6014元,同比下降35.9%,环比上升20.5%,2025年前三季度单车盈利6524元,同比下降22.8% [1] 销量与产品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326万辆,同比增长18.6%,其中纯电销量161万辆,同比增长37.3%,插混销量161万辆,同比增长2.9% [2] - 中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合计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77%,占总销量比重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7% [2] - 腾势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8%,通过腾势N9车型补齐中大型SUV市场空白,并强化技术配置 [2] - 方程豹品牌销量同比增长252%,纯电车型钛3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万辆,钛7车型上市首月销量破万 [2] - 仰望品牌销量同比下降62%,但9月推出的U8L车型瞄准百万级豪华行政SUV市场,产品技术精细化并拓展使用场景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销量69.7万辆,同比增长134.0% [3] - 海外增长动力来自插混车型在欧洲等市场的低关税与低油耗优势、本地化生产与研发中心布局深化、以及渠道与品牌建设加速 [3] - 全球化战略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海外销量持续高增有望提振盈利前景 [3] 盈利预测与评级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9%/14%/16%至325.0亿元/415.9亿元/542.2亿元 [3] - 技术驱动品牌与产品力提升,出口与高端化战略稳步推进,维持A/H股"买入"评级 [3]
高盛:料海外市场为比亚迪股份(01211)未来增长引擎升 目标价至14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04 15:57
公司业绩与预测 - 高盛将公司2026至2035年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销量预测上调5%至14%,达到150万至350万辆 [1] - 高盛将公司2025至2030年净利润预测下调14%至上调9% [1] - 高盛将公司H股目标价上调8%至141港元,A股目标价上调至144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1] - 高盛预测公司2025至2028年的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 [1] - 高盛将公司2025年整体销量预测下调6%,而2026至2030年销量预测上调3% [1] 海外市场前景 - 高盛预期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未来十年的增长引擎 [1] - 高盛预计公司海外利润贡献比例将从2024年的21%升至2028年的60% [1] - 目前关键海外市场的电动车渗透率较中国落后约四年 [1] - 高盛预期随着更多新车型推出,海外电动车渗透率将于2035年达到中国2028年的水平,市场规模达2800万辆 [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的车款在同类中具有竞争优势,部分车款是市场上最热卖 [1] - 凭借公司在国内市场已建立的丰富车型组合、持续研发投入以及不断拓展的销售网络,公司可以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