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BYD and Tesla set to lose most from Mexico's proposed tariffs on China
Reuters· 2025-09-13 06:27
墨西哥关税政策影响 - 墨西哥拟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50%关税 [1] - 比亚迪和特斯拉将成为最大受影响方 [1] - 美国传统三大汽车制造商将免受冲击 [1] 电动汽车市场影响 - 快速增长中的墨西哥电动汽车市场可能遭受打击 [1] - 政策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实施差异化关税 [1]
比亚迪仰望U8L鼎世版上市 欲重构全尺寸行政豪华SUV新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23:13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比亚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仰望汽车旗下仰望U8L鼎世版于9月12日晚正式上市 产品定位为全尺寸行政豪华SUV 售价128万元起 计划9月底开启交付 [1] - 仰望U8L鼎世版不仅是一款加长车型 其定位与仰望U8有很大不同 带来了更加商务风格的产品 给予用户全新的选择 [2] - 仰望是比亚迪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2022年在深圳成立 主打百万级新能源车型 涵盖硬派越野 旗舰轿车及纯电超跑等车系 主要产品包括仰望U8 U7 U9 [2] 技术配置与创新 - 产品采用全球首创全铝大车架 按照全球五星安全标准开发 100%采用铝材 关键部位选用7系铝材 通过一体式低压铸造与挤压成型工艺 前中后三段分段设计 使大车架全方位碰撞防护能力大幅提升 [1] - 搭载专属刀片电池 易四方 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等多项创新技术 其中云辇-P+升级双阀液压减振系统 [1][2] - 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的最新成就 [2] 座舱设计与用户体验 - 采用豪华舒适座舱 行政级座舱拥有鼎级空间表现 采用2+2+2灵活布局 [2] - 二排双行政零重力座椅支持150°大躺角 配备脚托与18点按摩系统 创新推出三种专属模式:云卧观影模式 一键舒躺模式 全平躺椅模式 [2] - 全车五温区独立空调 宽温域智能扶手等配置 力求全方位鼎级舒享体验 [2] 品牌理念与用户画像 - 产品秉承鼎立天地的东方设计哲学 以中式鼎级审美和细致入微的感官体验 以鼎级安全为核心 重新定义高端电动车的安全标准 [1] - 目前仰望车主中近80%为企业家 用户既追求雷厉风行的事业气场 也向往从容自在的生活态度 中式豪华引领中国企业家新潮向 [2] - 核心技术易四方于2023年发布 2023年9月首款车型仰望U8豪华版以109.8万元上市 2024年1月发布百万级新能源旗舰轿车仰望U7 2月推出168万元的纯电超跑仰望U9 4月发布U8越野玩家版 [2][3]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00285)“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7:36
核心观点 -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预计2025至2027年收入达1874 9亿至2348 1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49 5亿至78 4亿元[1] - 公司上半年营收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 业绩超预期[1] - 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 消费电子占比75 61% 新型智能产品占8 94% 新能源汽车业务占15 45%且同比提升5 58个百分点[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6 06亿元同比增长2 58%[1] - 归母净利润17 30亿元同比增长13 97%[1] - 消费电子业务收入609 47亿元 其中零部件业务137 52亿元 组装业务471 95亿元[4] 新能源汽车业务 - 板块营收124 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 50%[3] - 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悬架 热管理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并实现多产品量产[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出货量显著增长[3]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 - 营收72 09亿元[2] - AI服务器大量出货 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头部客户认证[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内部制造场景[2] 消费电子业务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 涵盖钛金属手机 折叠手机等旗舰产品[4] - 海外大客户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 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增长[4] - 通过自动化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 盈利能力改善[4]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和低能耗优势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2]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2] - 2025年为智驾平权元年 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3]
中邮证券:维持比亚迪电子“买入”评级 25H1业绩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9-12 17:33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 [1]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1874.9/2061.2/2348.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62.4/78.4亿元人民币 [1] 业务板块构成 - 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占比58.55%,消费电子(零部件)占比17.06%,新型智能产品占比8.94%,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15.45%(同比提升5.58个百分点) [1] - 消费电子业务整体实现营收609.47亿元人民币(其中零部件业务137.52亿元,组装业务471.95亿元) [4] - 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营收72.09亿元人民币 [2] - 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4.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0.50% [3] 消费电子业务发展 - 巩固高端产品供应链领导地位,持续拓展海外大客户合作 [1] - 在钛金属手机、折叠手机等旗舰型号中保持主要供应商地位 [4] - 整机组装业务份额持续提升,带动出货量和收入同比增长 [4] - 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精密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 [4] 新型智能产品布局 - 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增长,AI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跨越式成长 [2] - 数据中心液冷和电源产品通过下游头部客户认证 [2] - 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集团内部制造场景 [2] - 积极布局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等新赛道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悬架系统等领域具备先发技术优势 [3] - 全栈自研智能悬架系统核心零件和系统总成,已批量配套主流车型 [3] -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推动汽车技术革新和行业需求拉升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算力升级和AI需求激增推动液冷服务器市场加速增长 [2] - 液冷技术因高效散热与低能耗优势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绿色数据中心主流方案 [2] - 智驾平权时代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 [3]
比亚迪(01211)“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5:31
产品上市信息 - 方程豹钛7于9月9日正式上市 共推出4个配置版本 售价区间为17.98万元至21.98万元[1] - 具体配置包括135KM两驱Pro版17.98万元 200KM两驱Max版18.98万元 190KM四驱Max版20.68万元 190KM四驱Ultra版21.98万元[1] - 上市权益最高价值超过3.6万元[1] 产品配置与舒适性 - 标配全车真皮舒芙蕾座椅 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支撑性[1] - 搭载自研迪声音乐座舱系统 至高配备20个扬声器[1] - 合作全球香氛品牌奇华顿 推出三款大师香氛[1] - 智能冷暖冰箱支持-6℃到50℃温度调节[1] - 全车配备7个屏幕包括仪表盘 抬头显示 中控屏和后排娱乐屏[1] 空间设计与储物能力 - 后舱容积达到近千升 二排座椅放倒后形成1880L空间[2] - 储物空间可容纳18个20寸行李箱加5个22寸行李箱[2] - 全车设计47处储物空间[2] 智能生态与创新功能 - 首发搭载比亚迪全新智慧生态 实施智能车+生态战略[2] - 推出行业首款车家两用BYD Pad智能平板 支持45项车控功能[2] - 前排座椅配备BYD Pad转轴支架 兼容主流平板设备[2] - 全球首发自研电动滑板和游戏手柄[2] - 集成灵鸢无人机系统 车顶摄像头和Insta360 X5相机[2] 车载服务与互联功能 - 支持连接倍轻松智能眼罩和颈部按摩仪[3] - 通过支付宝合作实现语音点单+车载支付功能[3] - 支持语音点咖啡 刷脸支付和自动导航到店[3] - 首发搭载蚂蚁森林车机版 可生成方程豹专属公益林[3]
3 Top EV Stocks to Buy in September
The Motley Fool· 2025-09-12 15:12
电动汽车行业现状 - 电动汽车市场过去三年表现疲软 早期采用者市场饱和、利率上升、政府补贴减少以及充电网络建设放缓等因素导致投资者撤离该领域 [2] - 行业估值已反映市场担忧情绪 为逆向投资者创造买入机会 [4] 比亚迪公司分析 - 2022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年销量从2020年427,302辆增长十倍至2024年430万辆 [5] - 营收从2020年水平增长五倍至2024年7,770亿元人民币(1,090亿美元) [5] - 采用垂直整合商业模式 自主生产电池、电机、芯片和电力电子设备 有效控制成本并避免供应链限制 [6] -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声称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更便宜、更安全且能效更高 [6] - 2024至2027年预计营收和调整后EBITDA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和11% [7] - 当前估值仅为今年调整后EBITDA的7倍 受关税、贸易战和价格战等因素压制 [7][8] QuantumScape公司分析 - 开发固态锂金属电池 使用固态电解质而非液态电解质 具有更高密度、更安全且更耐用 [9] - QSE-5电池能量密度超过800 Wh/L 支持10%至80%电量在15分钟内充满 [10] - 与大众汽车合作开发超过十年 计划2026年开始创收并启动首次现场测试 [11] - 采用技术授权模式而非自主生产电池 [11] - 预计营收从2026年500万美元跃升至2027年6,200万美元 [12] - 当前估值为2027年预期销售额的72倍 [12] EVgo公司分析 - 美国主要充电站建设商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拥有4,350个充电桩 服务150万客户 [13] - 自2022年底以来充电站总数扩张超过50% 客户基数增长超过150% [13] - 与通用汽车、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Pilot Flying J和雪佛龙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13] - 2023年12月获得美国能源部12.5亿美元贷款 计划到2029年部署7,500个新快速充电桩 [13] - 2024至2027年预计营收年复合增长率为32% [14] - 调整后EBITDA预计2026年转正 2027年翻倍以上增长 [14] - 当前估值仅为今年销售额的1.5倍 [14] - 估值受压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疲软及ChargePoint和特斯拉等竞争对手 [15]
深圳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 比亚迪蝉联A股“研发王”
格隆汇APP· 2025-09-12 12:50
深圳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表现 研发投入规模 - 深圳424家上市公司中有402家披露研发投入指标 上半年总研发投入达1082.2亿元[1] - 比亚迪以308亿元研发投入蝉联A股"研发王"[1] - 中兴通讯以135.4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第二位[1] - 工业富联研发投入近51亿元位居第三[1] - 立讯精密 汇川技术 欣旺达 迈瑞医疗等10家企业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元[1] 研发强度指标 - 深圳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达到4.39%[1] - 该数值是A股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2.13%的两倍有余[1] 市场拓展成效 - 深圳企业通过技术研发进一步打开全球市场[1]
比亚迪(002594):业绩短期承压 海外业务打开增长弹性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4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8% [1] - 毛利率18.0% 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净利率4.3%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 - Q2单季度营收2009.21亿元 同比增长14.0% 环比增长17.9% 归母净利润63.56亿元 同比下降29.9% 环比下降30.6%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18.33亿元 较去年同期141.78亿元显著改善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140.98天 同比减少9.21天 [1] 行业动态 - 2025H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 渗透率达44.3% [1] -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50.2% 海外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1] -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97.7万辆 同比增长29.7% 市占率21.9% [2] 海外拓展 - 海外收入1353.58亿元 同比增长50.5% 收入占比36.5% 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乘用车海外销量46.4万辆 同比增长128.2% 市场份额13.1% [2] - 布局柬埔寨工厂和匈牙利欧洲总部 扩大海外市场增长空间 [2] 技术发展 - 发布超级e平台和10C闪充技术 实现油电同速 [2] -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将高阶智驾覆盖至10万级以内车型 [2] - 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1万辆 稳居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2] 市场地位与战略 - 蝉联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 维持全球龙头地位 [2] - 通过规模效应扩大市占率并降本修复盈利 [3] - 海外产能规划有效规避政策及贸易扰动因素 [3]
重磅!年薪1240万高级副总裁带头力挺,比亚迪高管集体增持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39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包括5位高级管理人员和32名核心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为高级副总裁罗红斌 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周亚琳 高级副总裁杨冬生 副总裁罗忠良 副总裁李巍[1][1][1] - 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以及对国内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持续看好[1]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1] - 增持方式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1] 增持具体情况 - 高级管理人员于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9日期间增持公司A股股份221,800股 增持金额23,624,192元[1] - 核心人员于同期增持公司A股股份266,400股 增持金额28,700,000元[1] - 合计增持股份488,200股 总增持金额52,324,192元[1] 增持人员背景 - 高级副总裁罗红斌出生于1966年 中国国籍 硕士研究生学历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主修计算机应用 获硕士学位 2003年10月加入集团[1] - 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周亚琳出生于1977年 中国国籍 硕士研究生学历 1999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24年6月获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99年加入公司[1]
安利股份:公司产品在比亚迪等主流汽车品牌的部分车型上实现定点、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21:40
业务进展 - 公司在汽车内饰品类为后进入者 但通过近年技术攻关与能力建设 目前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优势优良 [1] - 产品已在比亚迪 丰田 大众 鸿蒙智行系列 小鹏 长城 江淮 奇瑞等主流汽车品牌部分车型实现定点应用 [1] - 部分定点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