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也科技(FINV)
icon
搜索文档
信也科技2025年Q2营收35.8亿元 净利润7.5亿元
金融界· 2025-08-21 08:29
伴随多项刺激消费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信也科技当季国内促成交易额508亿元,同比增长9.5%;在 贷余额754亿元,同比增长17.4%。小微业务方面,二季度信也科技服务43万家国内小微用户,促成交 易额153亿元,同比增长7%,占当季集团国内交易额的30%。 8月21日消息,中国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二 季度实现营收35.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7.5亿元人民币。经营层面,当季促成交易额达540亿元,同比增 长10.9%;在贷余额775亿元,同比增长18.1%。截至二季度末,信也科技已累计为国内外近3660万用户 提供信贷科技服务。 6月,信也科技宣布总额为1.5亿美元、将于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发行完成。 本文源自:金融界 二季度国际业务交易额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39%;营收近8.0亿元,同比增长41.5%,占集团总营收的 22.3%。截至二季度末,海外累计服务用户达870万人,业务布局持续多元化拓展。 ...
FinVolution Group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8-21 06: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达人民币35.78亿元(约4.99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9][17][21] - 净利润为人民币7.513亿元(约1.049亿美元),同比增长36.4% [9][17][36] - 非GAAP调整后经营收入为人民币8.548亿元(约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42.8% [9][34][57] 交易规模与增长 - 上半年总交易额达人民币1061亿元,同比增长9.4% [1] - 第二季度总交易额达人民币540亿元,同比增长10.9% [2][17] - 国际交易额第二季度达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39.1% [2][9][19] 中国市场运营 - 第二季度中国内地交易额达人民币508亿元,同比增长9.5% [2][9] - 期末贷款余额达人民币754亿元,同比增长17.4% [2][9] - 重复借款人交易额达人民币438亿元,同比增长8.1% [9] 国际业务扩张 - 第二季度国际收入达人民币7.967亿元(约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总收入22.3% [9][19] - 国际期末贷款余额达人民币21亿元,同比增长50.0% [2][9][19] - 国际累计注册用户达4280万人,同比增长47.1% [9][14] 用户与借款人数据 - 累计注册用户达1.809亿人,同比增长11.5% [9] - 累计借款人达2790万人,同比增长7.7% [9] - 第二季度新增国际借款人110万人,同比增长126.4% [9][15]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90天以上逾期率为1.92%,仅计算中国内地承担风险的贷款 [9][13] - 中国内地轻资本模式交易额达人民币205亿元,公司不承担本金风险 [6][9] - 国际贷款逾期超过30天不计入期末贷款余额 [10]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短期投资达人民币78.92亿元(约11.02亿美元) [20][38] - 杠杆比率为2.6倍,保持保守财务策略 [20] - 2025年6月完成1.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并回购6380万美元股票 [20][40] 收入构成分析 - 贷款促成服务费达人民币15.15亿元(约2.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 [22][54] - 担保收入为人民币10.47亿元(约1.461亿美元),同比下降19.4% [24][54] - 其他收入达人民币3.183亿元(约4440万美元),同比增长111.5% [26][54] 费用结构 - 销售与市场费用达人民币6.064亿元(约8470万美元),同比增长28.1% [28][54] - 研发费用达人民币1.29亿元(约1800万美元),同比增长8.1% [29][54] - 信用保证承诺损失为人民币9.871亿元(约1.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7.1% [32][54] 业务展望 - 公司重申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为人民币144亿至150亿元,同比增长10%至15% [41] - 坚持"本地卓越、全球视野"战略,加速全球扩张 [18][41] - 基于当前市场条件和客户需求,预期保持增长轨迹 [41]
FinVolution: Riding Emerging Market Credit Tailwinds With Controlled Risk
Seeking Alpha· 2025-08-15 11:09
公司表现 - FinVolution Group (NYSE: FINV) 过去5年股价上涨超过60% [1] 市场定位 - 公司主要专注于新兴市场的借贷服务 [1] - 金融公司在相关地区的市值占据主导地位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拥有20年量化研究、金融建模和风险管理经验 [1] - 专注于股票估值、市场趋势和投资组合优化 [1] - 曾在巴克莱银行担任副总裁,领导模型验证和压力测试团队 [1] - 擅长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 [1] - 特别关注宏观经济趋势、企业盈利和财务报表分析 [1]
信也科技上涨2.12%,报9.15美元/股,总市值23.19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21:56
股价表现 - 8月12日公司开盘上涨2 12% 报9 15美元/股 成交58 35万美元 总市值23 19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 公司收入总额34 8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 98% [1] - 归母净利润7 4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1 44%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 通过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2] - 业务涵盖科技驱动的消费金融 国际化业务及财富中介业务 [2] - 立足中国链接B端和C端 在东南亚国家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2] 技术能力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 技术 风控等BOT一站式服务 [2] -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与浙江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及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未来事件 - 8月19日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信也科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2023年度报告: 科技驱动、服务为先、合作共建社会化消保体系
新华网· 2025-08-12 14:13
2023年是信也科技的"消保元年",集团成立了由首席执行官挂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并将消 费者保护工作纳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同时,信也科技搭建了覆盖多维度的消保治理框架,围绕制 度建设、产品服务、科技实力、公益宣导和行业协作五大板块,全方位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3月15日,信也科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消费者权益保护 简称"消保")。该报告为信也科技消保委员会成立后首份公开披露的消保工作年度总结。《报告》显 示,信也科技通过智能反诈技术矩阵,全年累计保护用户及机构免受损失近5.5亿元,旗下平台用户满 意度高达98.9%。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席李铁铮表示:"2023年是信也科技消费者权益保 护体系化建设的起步之年。未来,我们将迎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突破性进展,也可能面临'黑 灰产'花样百出的威胁挑战。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通过打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各项实力,与社会各界 一起,共同维护行业良性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温度、更可信赖的金融科技服务。" 此外,信也科技持续关注公安机关对黑灰产组织的打击定性,并利用领先的反诈风控技术协助警方 ...
经济观察:加快形成打击互联网金融“黑灰产”合力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地方监管部门一直在整治"黑灰产"。去年8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投诉问题整治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黑产, 严肃查处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等。今年以来,上海、深圳等 多地也积极整治"代理退保"等乱象。 互联网金融企业一直在与"黑灰产"较量。例如,美团小贷近日披露了两起该公司协助警方打击非法代理 维权的最新案例。据悉,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已联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协助查办包括电信诈骗、保 险诈骗、反催收代理维权等各类金融"黑灰产"案件77起。 上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同、维护行业正常秩序的倡议》,呼吁互 联网金融领域从业机构团结一心,共同抵御"黑灰产"活动的侵害,身体力行站在反"黑灰产"的第一线。 倡议一经发布,就得到美团小贷、乐信、奇富科技、信也科技、融360、马上消费、数禾科技等多家机 构的积极响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频频受到各类"黑灰产"活动的侵害。"黑灰产"主要通过非法代理维权、反催收联 盟、有组织逃废债、征信修复、非法代理退保、电信网络诈骗、非法贷款中介、盗 ...
FinVolution Group to Report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on Wednesday, August 20, 2025
Prnewswire· 2025-08-11 17:45
财报发布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美股收盘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1] - 管理层将于2025年8月20日美东时间晚上8:30(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8:30)召开财报电话会议 [1] 参会接入信息 - 提供美国免费电话+1-888-346-8982、加拿大免费电话+1-855-669-9657、国际号码+1-412-902-4272等多地拨入方式 [2] - 中国内地参会者可拨打400-120-1203 香港地区可拨打800-905-945(免费)或+852-3018-4992 [2] - 会议回放将持续至2025年8月27日 可通过美国+1-877-344-7529、加拿大+1-855-669-9658及国际+1-412-317-0088访问 接入码为6937491 [3] 线上接入渠道 - 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s://ir.finvgroup.com提供会议实时及存档网络直播 [3] 公司业务概览 - 作为领先金融科技平台 在中国、印尼和菲律宾市场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 专注连接年轻世代借款人与金融机构 [4] - 自2007年成立以来持续开发创新技术 在信用风险评估、欺诈检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积累深厚经验 [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在中国、印尼和菲律宾累计注册用户数达2.162亿 [4]
整体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业绩表现 - 7家金融科技公司中多数实现盈利 但个别公司录得亏损并出现业务收缩 [2] - 陆金所控股营收55.43亿元居首 但同比下降31.14% 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00% 为唯一净利润为负的公司 [2] - 嘉银科技营收14.45亿元同比下降1.46% 环比下降2.13% 净利润2.70亿元同比下降16.73% [3] - 奇富科技营收43.70亿元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2% 净利润17.99亿元居首 同比增长约50% [3] - 小赢科技与信也科技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3] - 陆金所亏损主因转向100%担保模式导致风险准备金大幅增加 风险拨备增长压缩利润空间 [2] 资产质量 - 金融科技公司整体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逾期率指标普遍好转 [4] - 信也科技90天以上拖欠率为2.50% [4] - 宜人智科1-30天/31-60天/61-90天拖欠率分别为1.8%/1.2%/1.2% 较半年报改善 [4] - 小赢科技31-60天拖欠率1.02% 91-180天拖欠率3.22% [4] - 嘉银科技61-90天逾期率0.55%连续两季度下降 91-180天逾期率1.32%较二季度1.61%改善 [4] - 陆金所消费金融业务不良率较二季度下降0.2% [4] - 奇富科技90天以上逾期率降至2.72% 较二季度3.4%显著下降 [4] 行业趋势 - 三季度金融科技公司财务指标呈现分化趋势 但逾期率普遍好转且资产回收率提升 [5] - 受资产质量改善及季节性因素共同影响 三季度较上半年产生更多放量 [5] - 行业后续需关注业务提质增效 整合盈利效果不明显边缘业务 强化高营收贡献业务 [5]
信也科技上涨5.21%,报8.985美元/股,总市值22.7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23:34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上涨5.21%至8.98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642.74万美元 [1] - 总市值22.7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概况 - 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团 [2] - 业务涵盖消费金融、国际化业务和财富中介 [2] - 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服务进化 [2] 发展战略 - 链接B端和C端打造开放生态 [2] - 在东南亚国家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2] - 为B端机构提供营销、技术、风控等一站式服务 [2] 技术投入 - 持续加大科技领域投入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合作 [2] - 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信也科技上涨2.93%,报8.79美元/股,总市值22.2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7 21:56
股价表现 - 8月7日开盘上涨2.93%报8.79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134.28万美元 [1] - 总市值22.2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34.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4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44%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公司定位 - 在美上市金融科技集团 [2] - 使命为"科技让金融更美好" [2] - 目标成为最受用户欢迎和伙伴信任的金融科技平台 [2] 业务布局 - 科技驱动消费金融业务 [2] - 国际化业务覆盖东南亚国家 [2] - 财富中介业务 [2] - 提供BOT一站式综合服务 [2] 技术战略 -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2] - 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 [2] - 探索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2] - 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