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DA)

搜索文档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谷歌大涨9%
新浪财经· 2025-09-04 04:20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涨1.02%,标普500指数涨0.51%,道指跌0.05%。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谷歌涨超9%,苹果涨超3%,特斯拉涨超1%,Meta、亚马逊、微软微涨,英伟达、英特尔和AMD小幅 下跌。 来源:滚动播报 ...
Portfolio Positioning For An Uncertain Market With Next Gen Investors
Seeking Alpha· 2025-09-04 02:30
市场前景与风险 - 九月和十月传统上是股市表现疲软的月份 可能对市场构成挑战[5] - 市场处于历史高位 标普5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75百分位 70%时间估值低于当前水平[31] - 零售投资者过度依赖"逢低买入"策略 缺乏对市场下跌的准备 可能面临重大风险[18][21] 行业表现与估值 - 科技板块年内总回报达14% 主要来自盈利增长和估值扩张而非股息[14] - NVIDIA远期市盈率从20倍升至30倍 微软从25倍升至30倍 显示估值显著扩张[14] - 软件和硬件公司出现分化 软件公司面临AI颠覆风险而硬件公司如NVIDIA业务更具复杂性[50][51] 公司分析与投资策略 - 微软Azure增长40%而AWS仅增长17% 但微软估值更高反映市场对其增长预期更乐观[41] - 亚马逊投资回报潜力更大因估值较低 故事仍然吸引[42] - 机构投资者减少ETF敞口 增加对冲和商品配置 但不持有现金[27][29] 债券与固定收益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5% 巴西国债收益率达15% 实际收益率优势明显[10][16][71] - 收益率曲线陡峭化趋势 长期利率可能升至7% 而短期利率随美联储下降[63][64] - 债券需求减少 特别是30年期债券拍卖表现不佳 推高无风险利率[68][69] 国际投资机会 - 美元指数下跌10% 德国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地区[74] - 巴西股市平均市盈率仅10倍 提供显著估值机会[74] - 发达市场除美国外最大公司ASML市值仅2000多亿美元 远小于美国巨头[75] AI与技术趋势 - AI增强软件能力而非取代 公司需要资金投入AI研发以保持竞争力[54][60] - 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向AI转型 未来5-10年每家科技公司都将成为AI科技公司[56][57] - 大公司因资金优势在AI时代将更强大 中小型软件公司如Salesface可能面临挑战[58][60]
Stock Of The Day – What Are Important Price Levels For NVIDIA?
Benzinga· 2025-09-04 02:23
Trading in NVIDIA Corporation NVDA was quiet on Wednesday. But the shares have dropped about 7% over the past week.The selloff ended at a level that was previously supported. This is why our trading team has made NVIDIA the Stock of the Day.In the stock market, certain price levels have more importance than others. This can be seen on NVIDIA’s chart.The low trade on Tuesday was close to $167, which was not a coincidence. There can be support at former support levels, and this level occurred on July 22.Some ...
中国的AI GPU是炒作还是希望?
傅里叶的猫· 2025-09-03 23:59
中国AI GPU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国内AI GPU出货量取决于中芯国际7nm工艺产能和良率、云服务提供商采购策略、NVIDIA B40芯片性能价格、AI资本支出扩张四个关键因素[3] - DeepSeek V3.1模型支持新一代国产AI芯片并采用UE8M0 FP8新精度参数提升计算效率 中国信通院测试通过华为/寒武纪/昆仑/海光/MetaX等国产芯片[3] - 上海计划2027年实现数据中心芯片70%本土设计或生产 阿里巴巴开发采用本土代工厂的新AI芯片[4] 国产AI芯片性能对比 - 华为Ascend 910C性能领先:FP8算力达1600 TFLOPS 采用SMIC 7nm工艺 配备128GB HBM2e内存和3200GB/s带宽[9] - 主流国产AI芯片参数对比:寒武纪MLU590达512 TFLOPS FP8算力 海光Deep Compute III达392 TFLOPS FP8算力[9] - 国产芯片仍存在性能差距:小规模AI开发者偏好NVIDIA H20因软件支持和集群性能更优[8] 半导体设备进口与本土化进展 - 2025年7月半导体设备进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三个月移动平均增速从6月2%反弹至10%[10] - 大摩将2025年中国晶圆厂设备支出预测从-12%上调至-3% 总规模达1090亿美元[10] - 半导体设备进口来源变化:美国/荷兰/韩国/日本YTD分别下降25%/21%/1%/2% 新加坡增长11%[10] 半导体自给率提升趋势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从2023年20%提升至2024年24% 预计2027年达30%[11] - 内存领域自给率显著提升:DRAM从2023年8%升至2024年18% NAND从19%升至27%[12] - 逻辑半导体自给率进展:GPU从2023年24%升至2024年34% 图像传感器从55%升至76%[12] 市场表现与行业动态 - 寒武纪2024年销售指导50-70亿人民币 中值较彭博共识低11% 库存小幅下降2%[8] - 东芯股票自7月26日砺算发布G100系列GPU后暴涨216% 同期CSI 300指数仅涨10%[8] - NVIDIA可能为中国推出Blackwell世代产品 RTX Pro 6000D系统无需额外许可主要用于推理[8]
Think It's Too Late to Buy Nvidia? Here's the 1 Reason Why There's Still Time
The Motley Fool· 2025-09-03 23:55
Share prices of the semiconductor giant are up, and its historic AI-fueled run isn't over yet.Nvidia (NVDA 0.43%) shares are trading up about 30% this year, through the week ending Aug. 29, driven by the frenzy arou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 semiconductor chipmaker's stock bounced back from a 52-week low reached on April 7 after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announcement of new tariffs triggered a stock market crash.Just because Nvidia's share price rebounded doesn't mean you missed the boat to buy. On ...
液冷技术趋势与产品量价
2025-09-03 22:46
液冷技术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液冷技术行业主要服务于高功耗数据中心散热需求[1] * 涉及公司包括英伟达、AMD、华为、英特尔、酷冷Master ABC、比亚迪等国内外厂商[3][6][12][21] 技术需求驱动力 * 高功耗芯片模组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GPU功耗从2026年Rubin系列1800瓦提升至2027年Rubin Ultra系列3600瓦[1][5] * 政策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值达到1.3 国家级项目低于1.25[1][4] * 液冷显著降低数据中心运营费用 北京某客户改造后PUE值从2.2降至1.1 年用电量节省57.5%[1][4] * 数据中心密度与算力提升需求[4] 技术方案与成本 * 主流液冷解决方案包括直接接触式 浸没式和喷淋式[1][7] * 单向冷板液冷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 每千瓦成本3000至4000人民币[3][16] * 浸没式液冷热效率更高但成本较高 每千瓦成本6000至10000人民币[3][16] * 两相浸没式成本比单向浸没式贵50%至100%[16] * 矿物油价格每升约4美元 氟化液如3M FC40每升约90美元[18] 产品发展与价值量 * 英伟达产品线持续演进 2025年Blackwell G3 B300性能较B200提升1.5倍[4] * 2026年Rubin系列机架从NVL72升级到NVL144 性能提升3.3倍[4] * 2027年Rubin Ultra系列机架密度升级到NVL576 整体性能提升14倍[4][5] * 单机柜液冷系统价值量从GB200的7万美元提升至GB300的8.5万美元 增幅23%[10] * 冷板单价从650美元降至300美元 但总价值从2.9万美元增至3.5万美元 提升20%[10] * 快接头总价值从4800美元增至1.5万美元 增幅200%[10] * CDU价值量基本持平 在2.5万到3.5万美元之间 占比从50%降至41%[10] 市场出货与产能 * 预计2025年GB200机柜出货量2.5万到3万套[2] * 主要客户为北美云厂商包括微软 Meta OpenAI等[2][11] * 月度出货量从4月1000-1500台增长到5月2000-2500台[11] * 第二季度总产量预计5000-6000台[11] * 主要供应商是广达 伟创和红海[11] * 酷冷Master ABC产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部分订单流向其他厂商[3][21] 国内厂商发展 * 国内GPU厂商通过增加密度和数量弥补单芯片性能差距[3][13] * 华为推出Cloud Metrix 384系统 以深腾910C芯片为基础[12] * 华为芯片性能为英伟达B200或B300的一部分 整体功耗是英伟达同类产品四倍[12] * 国内厂商在成本 响应速度和定制化程度具备优势[3][20] * 国内厂商通过快接头 CDU等产品突破市场 逐步获得英伟达认证[20][21] 应用领域扩展 * 液冷技术在内存条 光模块 ASIC芯片和交换芯片等领域应用广泛[3][15] * 内存条功耗从10-15瓦提升至35-40瓦[15] * 光模块从800G升级到1.6T甚至3.2T 功耗增加且部署密度提高[15] 技术挑战 * 氟化液存在环保和安全问题 GWP环保问题 有毒性及泄漏问题[3][16][19] * 英特尔等公司研究新型矿物油替代方案[3][17] * 相变液体在低温时需具有较低热传导率 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触发相变[19] * 对焊接 分装 防泄漏和防腐蚀工艺要求更高 增加整体成本[19] * 所有相变材料都有衰减和泄漏问题 需要定期补充液体[19] 市场格局 * 英伟达在全球市场占据60%至70%份额[13] * 国外高性能显卡无法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企业得以部署国产GPU[3][14] * 单向或两相传统数据中心改造难度小 市场占比70%到80%[18] * 静默系统仅在一些特定场景如加密货币挖矿或HPC中使用[18]
不可思议!英伟达官方宣布将于2026年3月16日至19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下一届GTC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9-03 22:36
9月2日,英伟达官方宣布,将于2026年3月16日至19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下一届GTC大会。 这可不是普通的技术会议,而是全球AI领域的"风向标"!英伟达掌门人黄仁勋又一次站在科技浪潮之巅,向世界发出邀请。 英伟达的野心从来不止于硬件。他们推出的AI工厂操作系统Dynamo、机器人模型Isaac GR00T,还有物理引擎Newton,都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这 盘棋下得真大! 看看股价就知道市场多看好英伟达。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之一。投资者们眼睛紧盯着GTC,生怕 错过下一个黄金机会。 不过也有人担心:技术发展这么快,普通人跟得上吗?人工智能会不会抢走工作?这些问题或许能在明年的大会上找到答案。 中国科技企业也在奋起直追。华为、寒武纪等公司不断推出自研AI芯片,虽然目前差距还在,但追赶的速度令人惊叹。科技竞争最终受益的是全人类! 明年三月这场科技盛宴,注定精彩纷呈。让我们期待老黄再次穿上皮衣,带来更多惊喜!技术创新没有终点,人类智慧永远向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还记得今年GTC大会上老黄的黑皮衣吗?他从烤箱里掏出Blackwell芯片 ...
电子行业周报:阿里高强度加码AI,重视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机遇-20250903
国信证券· 2025-09-03 22:30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阿里高强度加码AI 重视国产算力+存力产业链机遇 [1] - 维持20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估值扩张"的乐观判断 [1] - AI仍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 [7] - 本土算力链正经历戴维斯双击 [1] 行业表现与市场数据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84% 电子行业上涨6.28% 子行业中元件上涨14.15% 光学光电子上涨1.16% [1][11] -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47%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上涨2.42%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49% [1][11] - 7月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040万片 同比增长8.9% 环比增长4.9% 出货面积1470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7.8% 环比增长5.5% [8] - 英伟达FY2Q26营收467.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6% 环比增长6.1% 其中数据中心收入410.96亿美元 同比增长56.4% 环比增长5.1% [5] - 英伟达Blackwell芯片销售环比增长17% [5] - 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预计到2030年末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5] - 2025年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计算方面的资本支出预计达到6000亿美元 [5] 公司资本开支与投入 - 阿里巴巴二季度AI和云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过去四个季度在AI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 [2] - 阿里重申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 [2] - 阿里开发新款AI芯片用于推理任务 与英伟达兼容 采用国内企业代工 [2] 政策与战略动向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要求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3] - 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3] - 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3] - 发展AI已成为大国战略 [3] 技术创新与产品周期 - 苹果将于2025年9月发布iPhone 17系列 开启三年外观设计革新周期 [4] - 2025年用Air取代Plus款 2026年推折叠屏 2027年推曲面玻璃机身 [4] - AR眼镜、桌面机器人等新形态终端有望三年内推出 [4] 存储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存储市场前低后高 二季度行业景气度逐步回暖 [7] - 江波龙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09.7% [7] - 佰维存储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加82.57% [7] - 德明利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减亏29.28% [7] - 威刚、创见等台系厂商业绩呈现环比回暖趋势 [7] 面板行业动态 - 3Q25三星、海信、TCL等全球头部品牌厂商增加面板采购订单 [8] - 预计8-9月面板大厂稼动率保持在90%左右 [8] 重点推荐公司 - 算力芯片产业链: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寒武纪、翱捷科技、芯原股份、灿芯股份、澜起科技、龙芯中科 [2] - AI应用产业链: 工业富联、华勤技术、沪电股份、龙芯中科、联想集团、立讯精密、晶晨股份 [7] - 存储产业链: 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兆易创新 [7] - 苹果产业链: 立讯精密、鹏鼎控股、比亚迪电子、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福立旺、世华科技、水晶光电、蓝特光学 [4] - 面板及终端: 京东方A、兆驰股份、康冠科技、传音控股 [8] - 政策受益端侧芯片: 中芯国际、寒武纪、翱捷科技、澜起科技、杰华特、乐鑫科技、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 [3]
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纳指涨幅接近1%
新浪财经· 2025-09-03 22:16
来源:东财财经头条 9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截至发稿,道指跌0.01%,纳指涨0.75%,标普500指数涨0.43%。 | | 谷歌-A[GOOGL] 2025-09-03 21:49 | | 价格 = 均线 | | | | --- | --- | --- | --- | --- | --- | | 230.329 | | | | | 8.98 % | | 225.584 V | | | | | 6.73 % | | 220.839 | | | | | 4.49 % | | 216.095 | | | | | 2.24 % | | 211.350 | | | | | 0.00 % | | 206.605 | | | | | 2.24 % | | 201.861 | | | | | 4.49 % | | 197.116 | | | | | 6.73 % | | 192.371 | | | | | 8.98 % | | 21:30 | 23:00 | 01:00 | 02:30 | 04:00 | | | 1063万 | | | | | | | 797.31万 | | | | | | | 531.54万 ...
AMD显卡岌岌可危!
国芯网· 2025-09-03 21:14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9月3日消息,AMD RX 9000系列表现不错,性价比也很高,可依旧难掩整体颓势。 根据权威机构JPR的最新报告,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独立显卡出货量1160万块,总装机量1.63亿块。 当季,53.5%的桌面PC都配备独立显卡,比此前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但同比下滑了13.9个百分点。 预计未来5年,87%的桌面PC都会有独立显卡。 厂商方面, NVIDIA无疑称得上遥遥领先,目前占据94%,而且环比又增长了2.1个百分点,同比更是大涨约6个百分点。 AMD近期一路下滑,从去年同期的12%,跌至今年一季度的8%,到了二季度就只剩下6%。 Intel锐炫显卡……基本为零。 如果算上集成显卡, 全球GPU总出货量达6690万颗,增长4.9% ,其中桌面增长11.0%、笔记本增长2.5%,总装机量达到2.994亿颗。 这次的大头成了Intel,毕竟核显太普及了,市场份额高达61% ,不过同比下滑了1.9个百分点,同比下滑约3个百分点。 NVIDIA次之占据24% ,同比、环比都涨了个大约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