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伟达(NVDA)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NVDA.O)跌幅扩大至3.6%,触及盘中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2:29
每经AI快讯,8月29日,英伟达(NVDA.O)跌幅扩大至3.6%,触及盘中新低。 ...
深夜,阿里大爆发!中概股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8-29 22:26
阿里巴巴美股涨超10%,公司高管称过去四个季度已在AI基础设施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当地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琼斯指数跌0.13%,标普500指数跌0.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37%。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盘初涨幅1.37%。 | 今开 | 178.070 | | 最高 | 178.110 | | 成交量 | 5955万股 | | --- | --- | --- | --- | --- | --- | --- | --- | | 昨收 | 180.170 | | 最低 | 173.760 | | 成交额 | 104.61亿 | | 换手率 | 0.25% | | 市盈(TTM) | 48.98 | | 总市值 | 4.24万亿 | | 分时 | 王日 | 日K | 園K | 目K | 室K | 年K | 更多v | | 177.912 | | | | | | | -1.39% | | 5.956 | | | | | | | -2.41% | | 174.000 | | | | | | | -3.42% | | 09:31 | | | | | | | 16:00 | 英伟 ...
H20再起停产风波:去库存还是谋新篇?
雷峰网· 2025-08-29 22:25
" H20的下一代中国特供产品是什么?可能英伟达内部的人都不太 清楚。 " 作者丨 杨依婷 编辑丨 包永刚 当地时间8月21日,外媒爆料称,英伟达已通知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中国特供AI芯片H20。 8月22日,被问及英伟达是否要求供应商停产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我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 H20芯片,但现在正等待中国客户的采购订单,一旦收到订单,我们就能生产更多。" 从四月到八月,H20经历了 被禁售、解禁、停产的三重反转 。 上半年4月16日,英伟达突然发布通知称,美国政府于9日告知,该公司H20芯片出口到中国需要许可证, 此后又于14日告知,这些规定将无限期实施。 而在7月15日,该事件迎来转机,黄仁勋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采访时宣布:"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们的出 口许可,我们可以开始发货了,所以我们将开始向中国市场销售H20。我非常期待能很快发货,对此我非 常高兴,这真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H20经历的波折也反映到了英伟达最新的财报上。 8月28日,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截至2025年7月27日)。就财报数据来看,本财季, 英伟达营收达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达 ...
阿里巴巴涨超7%
第一财经· 2025-08-29 21:58
8月2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道指跌0.13%,标普500指数跌0.18%,纳指跌0.36%。阿里 巴巴涨超7%。英伟达延续昨日跌势,跌超1%。 ...
英伟达跌超3%
格隆汇APP· 2025-08-29 21:56
公司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下跌超3%至174.43美元 [1] 行业竞争动态 - 阿里巴巴开发新款AI芯片以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 [1] - 新款芯片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专注于人工智能推理任务 [1] - 芯片设计兼容英伟达产品 但代工从台积电转为中国大陆企业 [1]
算力“硬通货”当道,英伟达产业链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1:40
(原标题:算力"硬通货"当道,英伟达产业链狂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实习生苏梓丹 AI浪潮下的算力竞赛,正在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的节奏。大模型推理与训练需求急速膨胀,让AI算力一 跃成为基础设施中的"硬通货"。 在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之后,这场算力周期的红利,正沿着产业链层层释放。过去一年,从存储、封装到通信连接,资本市场已经经历过数 轮追逐。进入2025年,A股的英伟达产业链热度继续攀升,AI服务器、光模块、液冷、高端PCB与高速连接等环节全面点燃,龙头公司半年报普 遍超预期。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新易盛股价三年累计飙升逾28倍,胜宏科技股价今年以来涨幅超过500%,多家公司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在英伟达转向 AI基建企业的过程中,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进一步放大,算力赛道已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主线之一。 业绩和股价齐飞 具体来看,AI服务器是核心收益板块。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创同期新高,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幅超 60%。8月29日,工业富联市值突破1万亿元,在A股排名第十。浪潮信息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归母 ...
AI 叙事重塑科技投资,市场 Hype 中如何识别真正的 AI Winners?|AGIX 年度回顾
海外独角兽· 2025-08-29 21:35
AGIX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8日,AGIX指数年初至今回报率达20.53%,跑赢Nasdaq100(12.88%)和S&P500(10.55%)[5] - 自2024年6月发布以来,AGIX总回报率达38.57%,同期Nasdaq100回报率为15.88%,超额收益近23个百分点[2] - AGIX ETF资产管理规模(AUM)达6662万美元,过去一年增长近20倍[3] 指数构建与调仓 - 指数分为硬件半导体(23%)、基础设施(45%)和应用(32%)三大板块,权重动态调整[21][22] - 最新调仓在硬件板块加入AMD、Astera Labs和Cisco,基础设施板块加入CoreWave,应用板块加入Netflix和Twillo[3] - 创新设计允许不超过10%仓位配置一级市场头部AI公司,当前持仓包括Anthropic(3.53%)和xAI[3][4] 板块贡献分析 - 基础设施板块2025年涨幅36.22%,对指数增长贡献度达17.84%,为表现最突出板块[2][23] - 应用板块自发布以来累计涨幅73.86%,贡献度10.50%,反映AI应用商业化落地进展[26] - 硬件半导体板块年初至今涨幅14.63%,提供稳定性支撑[29] 成分股表现 - 13家成分股自指数发布以来涨幅超50%,其中5家涨幅超100%:NBIS(260.20%)、PLTR(456.37%)、NET(163.45%)、SNOW(78.48%)、ZS(43.83%)[7][11] - 19家公司YTD表现跑赢Nasdaq100,头部个股包括NBIS(160.07%)、PLTR(109.07%)、NET(98.20%)[10][11] - 前十大持仓包括Meta(5.66%、YTD 29.61%)、微软(5.4%、YTD 18.91%)、亚马逊(4.25%、YTD 15%)、英伟达(3.88%、YTD 21.71%)[4] Mega7内部分化 - AI成为科技股分水岭:英伟达(YTD 160.07%)、Meta(160.07%)、微软(23.25%)列为AI赢家;特斯拉(-14%)、苹果(-7.13%)被视为AI落后者[18] - 资本开支成关键指标,英伟达收入增长反映下游疯狂投入,苹果和特斯拉AI投资占比保持个位数[18] - 市场为"AI确定性"而非"AI想象力"买单,战略摇摆公司被划入落后阵营[17] 波动性特征 - AGIX年化波动率30.9%,最大回撤-31.48%,高于Nasdaq100(24.22%)但低于VIX均值(42.23%)[31][32][34] - 波动率与公司成熟度相关:Nebius波动率最高,微软最低;28家成分股波动率超VIX均值[35] - 上行捕获率优势明显,市场情绪稳定时超额收益显著,如2024年10-11月及2025年3-4月[40][43] 方法论验证 - 采用"AI就绪度"(现有业务AI进展)和"AI潜力"(未来业务影响)双维度选股[22] - 动态权重调整机制有效捕捉推理需求爆发(如Snowflake YTD 56.08%)和应用落地(如Duolingo的Max订阅占比从5%升至8%)[23][27] - 覆盖传统指数忽略的新兴标的(如29家公司跑赢QQQ,13家未被Nasdaq100覆盖)[7][11]
英伟达入局、谷歌加码,MIT孵化的核聚变公司再获8.63亿美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29 21:02
当地时间 2025 年 8 月 28 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剥离出来的核聚变初创公司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宣布,在最新一轮的 B2 系列融资中 成功筹集了 8.63 亿美元。此次融资阵容堪称豪华,AI 芯片巨头英伟达通过其风险投资部门 NVentures 首次入局,与谷歌、比尔·盖茨的 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已故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遗孀 Laurene Powell Jobs 的 Emerson Collective 等现有投资者。 然而,要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极具挑战。核心难点在于,需要创造并维持超过 1 亿摄氏度的极端高温环境,使燃料变成等离子体状态,并将其有效约 束,以促发持续的聚变反应。CFS 的技术路径是采用托卡马克装置,这是一种利用强大磁场来约束甜甜圈形状等离子体的环形设备。CFS 的关键创新在 于使用了高温超导(HTS,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磁体技术。这种新型磁体能够产生比传统磁体强得多的磁场,从而可以用更小的尺寸实现 对等离子体的有效约束,这使得建造更紧凑、成本更低 ...
核聚变赛道再吸8.63亿美元!英伟达、谷歌联合出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0:16
(原标题:核聚变赛道再吸8.63亿美元!英伟达、谷歌联合出手) 就在7月初,谷歌宣布将购买CFS首座商业发电厂一半的电力输出。CFS将向谷歌提供来自其Arc发电厂的200兆瓦电力,该发电厂预计将在2030年 代初投入运营。与此同时,谷歌也将作为新一轮融资的一部分向CFS提供资金支持。 与其他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一样,谷歌也一直在全球寻找新的电力来源。人工智能和云服务引发了数据中心建设的激增,随之也带来了新一轮 的电力需求。 谷歌高级能源主管迈克尔?特雷尔(Michael Terrell)表示:"为了为所有这些提供动力,我们知道需要在能源创新的下一个前沿领域进行大胆投 资。" 成立于2018年的CFS,源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中心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代初期建成全球首座商业化核聚变 发电站。 该公司的材料技术总监科迪·A·丹尼特(Cody A. Dennett)曾介绍说:"我们已经发展出核心工程专业知识,包括材料、加工和制造,这使我们(未 来)能够交付完整的聚变发电站,而不仅仅是磁体部件。" 巨头再次重金押注核聚变。 核聚变初创企业又斩获8.63亿美元新融资 美国核聚变能源初创企业 ...
英伟达(NVIDIA)FY26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剔除H20影响后的数据中心收入略超预期,2030愿景依然强劲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8-29 2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核心观点 - 英伟达FY26Q2营收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6%,主要受数据中心业务驱动 [2][7] - 数据中心营收411亿美元,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5%,其中Blackwell架构相关收入环比增长17% [3][7] - 公司预计FY26Q3营收540亿美元(±2%),GAAP与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3.3%与73.5%(±50基点) [4][9] - 长期增长动力来自推理型/Agentic AI的算力需求爆发,预计未来五年AI基建市场规模达3-4万亿美元 [10][11][16][22] 细分业务总结 数据中心业务 - 计算收入338亿美元,同比增长50%,环比下降1%(受H20销售减少40亿美元影响) [3][7] - 网络收入73亿美元,同比增长98%,环比增长46%,主要受益于NVLink互连、InfiniBand及以太网解决方案需求 [3][7] -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贡献约50%的数据中心营收 [3][7] 其他业务 - 游戏业务营收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4%,因Blackwell产品销量强劲 [3][8] - 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6.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8%,受笔记本AI工作流需求推动 [3][8] - 汽车业务营收5.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3%,因自动驾驶平台需求强劲 [3][8] 技术及产品进展 - Blackwell架构持续放量,相关收入环比增长17%,并推出Blackwell Ultra架构 [3][7][20] - NVLink 72机柜级系统实现数量级能效提升,显著降低每Token成本 [11][18] - 网络产品Spectrum-XGS用于跨数据中心互联,以太网产品年化收入超100亿美元 [17][18] - 下一代Rubin平台已在台积电流片,涵盖6款芯片,预计进一步提升能效与算力 [20][22] 市场与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潜在机会约500亿美元,H20已获首批出口许可,但Blackwell架构尚未获许可 [12][17] - ASIC竞争者面临量产困难,英伟达凭借全栈协同设计、统一编程模型及最优能效比保持优势 [13][14] - 前四大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两年内翻倍至年化6,000亿美元,英伟达份额持续提升 [11][16][21] 增长驱动与前景 - 推理型/Agentic AI算力需求达单轮生成的百倍至千倍,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长期扩张 [10][11][22] - AI-native创业公司融资额从去年100亿美元增至今年1,800亿美元,营收从20亿美元增至200亿美元 [21] - 物理AI、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等新产业加速落地,进一步扩大算力需求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