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国科军工:毛利率提高或由于收入结构变化,需求若快速增长产业链地位或将提升
国联证券· 2024-11-10 12:47
报告投资评级 - 国科军工(688543)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国科军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64亿元同比增长12.7% 单三季度实现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1.4%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61.2% 单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41.1%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2.96/16.35/20.41亿元同比增长24.55%/26.18%/24.86% 三年CAGR为25.19% 归母净利润1.93/2.63/3.42亿元同比增长36.84%/36.86%/29.81% 三年CAGR为34.46% EPS为1.10/1.50/1.95元/股对应PE分别为54x/39x/30x 鉴于深厚技术功底市场空间广阔具备固体发动机标的稀缺性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7/1040/1296/1635/2041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24.50%/24.25%/24.55%/26.18%/24.8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141/193/263/342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46.55%/27.26%/36.84%/36.86%/29.81% EPS分别为0.63/0.80/1.10/1.50/1.95元/股 市盈率分别为89.1/70.0/51.1/37.4/28.8 市净率分别为14.6/4.3/4.1/3.8/3.5 EV/EBITDA分别为53.7/30.4/21.4/15.9/12.3[7] 业务发展方面 - 单三季度营收增速1.4% 毛利率39.12% 同比/环比+4.67pct/+7.27pct 或因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弹药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相对高毛利率的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业务收入占比较高带动毛利率和利润增长 2024年1月公告签订3.16亿元重大销售合同 交付某军方单位主用弹药 有望保障全年弹药业务营收 固体发动机是导弹产业链产能瓶颈 若国内导弹需求快速增长 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产业链地位或将提升[6]
潍柴动力:大缸径+降本贡献增量,Q3扣非逆势增长
国联证券· 2024-11-10 12:47
报告投资评级 - 潍柴动力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潍柴动力实现收入1619.5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84.0亿元同比增长29.2%2024Q3实现收入494.6亿元同比下滑8.8%环比下滑11.8%实现归母净利润25.0亿元同比下滑4%环比下滑24.4%扣非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下滑28.8%[2][6] - 重卡行业Q3销量17.8万辆同比下滑18.2%环比下滑23.0%潍柴动力收入表现好于行业主要受益于非道路尤其是大缸径发动机[6] - 潍柴动力2024Q3销售利润率7.4%同比提升0.2pct环比下降1.1pct主要系高盈利的天然气发动机销量下降虽与股权激励目标8%仍有差距但在销量下滑背景下实现利润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和降本贡献较多2024Q3的毛利率为22.1%同比提升0.3pct环比提升0.7pct期间费用率15.5%同比提升0.4pct子公司凯傲2024年Q3净利润0.74亿欧元同比 - 9.9%[6] - 政策支持下行业有望回升股权激励目标或推动潍柴动力四季度环比改善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65.1/2427.6/258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2.1%/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3/139.1/15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23.9%/12.2%EPS分别为1.29/1.59/1.79元/股3年CAGR为20.1%鉴于公司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产品竞争力强维持买入评级[6] 财务数据相关 - 2022 - 2026年潍柴动力营业收入分别为175158百万元、213958百万元、216506百万元、242760百万元、25850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13.95%、22.15%、1.19%、12.13%、6.48%[7] - 2022 - 2026年潍柴动力EBITDA分别为16325百万元、25701百万元、38234百万元、42983百万元、46621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05百万元、9014百万元、11228百万元、13912百万元、1561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 47.00%、83.77%、24.56%、23.91%、12.23%EPS分别为0.56元/股、1.03元/股、1.29元/股、1.59元/股、1.79元/股[7] - 2022 - 2026年潍柴动力市盈率分别为25.2、13.7、11.0、8.9、7.9市净率分别为1.7、1.6、1.4、1.3、1.2EV/EBITDA分别为5.4、3.8、2.5、1.6、1.0[7] - 潍柴动力2022 - 2026年的财务比率方面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等呈现不同变化趋势[9]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研究:精密结构件:稳定且具备成长的锂电池优质赛道
国联证券· 2024-11-08 22: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优于大市(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精密结构件是锂电池关键组成部分,动储电池材料变革对壳体需求不变,结构件在当前体系无颠覆式的技术变化,中长期需求可见度较高,未来需求三年CAGR有望达17.9%。同时,结构件环节赛道具备“小而美”的特征,在技术、客户、资金方面具备较强壁垒,行业格局较为稳定,龙头企业的先发优势和自身优势将愈发突出且具备可持续性,未来环节有望维持“一超多强”的格局[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精密结构件:锂电池关键组成部分 - 锂电结构件位于电池环节上游,约占电芯总成本的10%,根据电池类型,结构件配有方形、圆柱、软包三种类型,其中方形为动储主流技术路线,2024年方形电池占据了国内动力电池超90%的份额[3]。 - 动储市场中方形为主流技术路线,从储能电池出货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来看,方形电池的占比均处于主导地位,且随着方形电池制造龙头宁德时代市场份额的扩大,方壳技术路线在国际市场有望被继续普及[18]。 - 方形结构件主要包括顶盖和壳体,其中顶盖技术为核心,其生产工艺相比壳体更为复杂,且顶盖涉及的零部件种类更多,对压力、PPK要求更高[20][23][25]。 - 圆柱结构件在构成上与方形结构件相似,主要包括盖帽和外壳,46系列有望成为圆柱结构件厂家的发展重心之一,其盖帽是关键安全部件[26]。 - 铝塑膜主要用于3C类产品,与方形、圆柱结构件在材料、工艺上有较大区别,其生产工艺难度较大,国产化率相比方形、圆柱结构件仍较低[41]。 - 中短期来看,动储电池需求向好,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涨,储能电池装机需求旺盛;中长期来看,政策端持续加码,助力锂电池需求增长,下游景气向上是结构件环节需求向好的基础,电池产品更新有望提振结构件单位价值,锂电结构件市场空间有望持续增长[42][43][44][45][49][71]。 - 市场或担心下游电池领域存在技术更迭影响上游结构件需求,但结构件是电池必备的“外壳”,在电池封装方面依然延续现有的圆柱、方形、软电体系,短期内或不会出现颠覆性的产品改变和需求背离电池需求的情况[52][54]。 - 电池封装具备价格年降的特质,但下游技术更新或提振产品价值量,如46系圆柱和快充技术或已成为电池端重点布局方向,有望带动整体价值量有所提升[56][61]。 2. 多方位壁垒高动,构建产业发展护城河 - 结构件产品多项指标需满足标准,锂电结构件对于材料属性、结构、重量、精密度、一致性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以铝材为例,精密结构件对于铝材的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外观质量、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等有详细的规定[73][74]。 - 结构件客户下游认证程序复杂[6]。 - 结构件高固定资产属性较突出[6]。 3. 赛道“小而美”,龙头竞争力或强化 - 结构件环节为“一超多强”格局,2023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63%的市场份额,其中科达利的市场占有率远超其他厂家,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3]。 - 盈利呈梯队化,份额或向头部继续集中[3]。 4. 投资建议:关注锂电结构件龙头科达利 - 科达利聚焦精密结构件行业20余年,在技术上持续前瞻布局,与大客户实现深度绑定,成为行业龙头,在降价本轮周期中,规模优势和持续兑现的降本控费措施有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稳健,海外基地的顺利扩张或带来新的业绩增量[5]。 - 预计科达利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46/148.46/178.22亿元,同比分别+17.46%/+20.25%/+20.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3/17.42/21.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46%/22.43%/21.65%,3年CAGR为20.8%,建议持续关注[3]。
软控股份:液体黄金持续增长,轮胎设备龙头扬帆起航
国联证券· 2024-11-08 2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轮胎步入全球化扩张阶段,在建/拟建产能超亿条,扩产需求有望带动大量设备需求,轮胎设备景气上行,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订单需求高增;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稀缺的轮胎生产解决方案供应商,研发投入持续多年,产品覆盖轮胎生产80%的核心装备,性能比肩国际且性价比优势强,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橡胶新材料业务持续发力,EVEC胶性能优异且有技术壁垒,有望受益于液体黄金轮胎放量,打开成长空间[2][8]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95/10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28%/+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3/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49%/+17%;EPS分别为0.48/0.72/0.84元/股,3年CAGR为37%,考虑到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稀缺的轮胎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有望受益于中国轮胎“出海2.0”,且“液体黄金”打开成长空间,给予“增持”评级[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全球领先的轮胎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橡胶机械行业二十余年,把握下游轮胎扩产和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持续技术创新和拓宽产品种类,能为轮胎生产80%环节提供智能化装备及系统软件服务,橡胶机械业务规模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受益于中国轮胎出海浪潮,订单需求高增,截至2024Q3合同负债同比增长20%至47.5亿元;在橡胶新材料领域持续探索,打造“液体黄金”第二成长曲线[15]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6年上市,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发展起来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打通轮胎生产各环节提供智能化装备及系统软件服务,2014年进军新材料领域,已成为全球唯一的轮胎生产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规模居世界前列,2024年6月拟投资建设越南、柬埔寨工厂[16]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实际控制人袁仲雷深耕行业多年,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截至2024年三季报,袁仲雪先生直接持有公司14.32%股份;2023年8月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向51人授予3,750.00万份限制性股票,分两期解锁,重点考核2023 - 2024年的净利润增长率[39]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务主要分为橡胶设备和橡胶新材料两大板块,橡胶设备覆盖轮胎生产80%的核心装备,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在全球布局多个服务中心和子公司;持续探索橡胶新材料领域,截至2020年末,橡胶新材料产品已涉及多种产品,计划拓展到更多相关材料,目前新材料业务主体为益凯新材料、抚顺伊科思和盘锦伊科思,截至2023年末,橡胶新材料业务拥有多种产品产能[41][43]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增长步入快车道,2014 - 2020年营收稳定,随着中国轮胎企业开启第二轮“出海”浪潮,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77%,2022年7月转让宏业新材料致2023年营收同比小幅下滑;归母净利润2019 - 2023年由0.8亿元增加至3.3亿元,4 - CAGR为44%,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45] - 从产品类别看,橡胶装备是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利基业务,新材料是新盈利增长点,2014 - 2023年橡胶装备毛利润增长,贡献近9成毛利,橡胶新材料业务毛利占比从2021年的10%增长至2023年的18%,2024年H1为21.5%;产品结构差异致毛利率波动,橡胶装备业务毛利率在23% - 36%之间波动,近两年橡胶新材料毛利率明显抬升;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经营状况好转,ROE和净利率分别从2019年的1.9%和2.0%增长至2023年6.3%和7.0%;公司在手订单饱和,存货和合同负债持续高增[47][48][51] - 回溯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历史,上市以来股价上涨主要由下游轮胎行业扩产周期驱动,国内轮胎快速发展阶段和国产轮胎“出海1.0”阶段带动大量设备订单需求,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直接受益,看好中国轮胎设备行业在“出海2.0”阶段进入景气上行周期[54] 2. 行业:轮胎加速出海,设备端景气上行 - 在高通胀和高利率环境下,中国轮胎性价比高受欧美消费者青睐,正加速“全球替代”,中国头部胎企计划将产能从东南亚拓展至更多地区,进入全球化扩张阶段,未来2 - 3年中国轮胎海外在建/规划产能超亿条,扩产需求有望带动大量设备需求[56] - 中国轮胎性价比优势突出,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中长期来看,成本优势有望使高性价比优势保持,在海外消费降级、国产品牌认可度提升趋势下,全球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出海”是规避贸易壁垒和避免国内竞争的最优解,中国胎企自2011年起开启出海,2020年起美国对东南亚轮胎“双反”调查,中国头部胎企进入全球化扩张阶段;旺盛的扩产需求有望带动大量设备需求,以赛轮轮胎项目为例,设备购置费用占项目建设投资比重较大[56][58][59] - 轮胎设备种类众多,多数公司仅生产1 - 2道工序设备,国内仅有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能实现轮胎生产全流程产品覆盖;成型和硫化为核心环节,设备金额占比较高;轮胎模具具有耗品属性,使用寿命短,随着轮胎花纹更新速度加快,模具迭代加速[62][64][65] - 轮胎设备行业进入景气上行期,2001年以来,我国橡胶机械销售收入增长,2015 - 2019年回落后,2020年起中国轮胎加快海外扩建带动设备需求,我国橡胶机械产品性价比吸引世界头部轮胎企业,2023年中国橡胶机械收入和出口创汇同比增长;上市轮胎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呈上升趋势,海外橡胶机械龙头订单金额高速增长侧面反映高景气[67][69][70] 3. 自身:国产设备世界领先,全球份额持续提升 - 我国橡胶机械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性能比肩国际,早期靠引进提高技术,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行业要求倒逼下不断进步,部分企业有自主研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截至2024年8月,我国已申报橡胶机械专利5000多项,有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多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多领域实现突破,国产设备性能比肩国际一线,如密炼、半成品制备、成型、硫化等领域[72][74] - 中国橡胶机械企业整体份额持续提升,我国橡胶机械产品竞争力强,被世界轮胎巨头广泛认可,全球市场份额由2018年的27.2%增长至2023年的44.5%;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在多方面优势明显,部分产品价格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2 - 2/3,2018 - 2023年销售额CAGR为17.2%,显著高于海外头部企业[72][78]
策略研究专题报告:复盘2013-2016年并购潮,看并购重组的影响
国联证券· 2024-11-08 20:29
报告核心观点 - 复盘2013 - 2016年并购潮发现政策宽松流动性扩张产能过剩等宏观因素推动并购潮形成小盘TMT行情相对突出重组后的公司次年EPS有增厚但持续时间不长且后续可能产生商誉减值 [2] 背景梳理:2013 - 2016年并购潮如何形成 政策脉络:支持引导政策陆续出台,并购难题逐步解决 - 2013年起我国面临经济增长中枢下移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期并购重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有关部门为解决企业并购重组中的难题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 [4][9] - 2010 - 2013年关于并购重组的政策逐步完善2014年后国九条明确提出支持并购重组支持政策逐步出台推动并购重组走向高潮直至2016年9月号称最严资产重组新规出台并购潮开始降温 [4][12] 宏观环境:基本面弱、流动性扩张、产能过剩、科技产业周期上行 - 2013 - 2016年并购潮形成时我国处于基本面较弱流动性逐步走强产能过剩刚步入新一轮科技产业上行周期的阶段当时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内需收缩导致整体基本面较弱国内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并购重组重要性提升同时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科技产业趋势上行叠加并购重组政策宽松周期多重宏观因素助推并购潮形成 [4][12] 行情影响:流动性推动下的小盘、TMT并购潮 整体行情演绎:“始”于IPO暂停,“终”于政策转向 - 2013 - 2016年的并购行情始于2012年底的IPO暂停终于2016年的政策转向随着2010 - 2012年并购重组政策不断完善叠加IPO暂停市场预期并购重组业务将增加并购行情开始萌芽后续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行情逐步走向高潮直至2016年政策转向并购数量逐步减少行情降温这轮并购重组行情取得较大超额收益2013 - 2016年9月wind重组指数实现约246%的超额收益 [15] 并购特征变化:市场化并购占主导,TMT参与程度高 - 政策鼓励市场主导的并购重组民营企业中小市值企业并购重组占主导从并购方式来看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占比较高从并购目的来看2013年买壳上市占比较高后续横向整合及多元化战略为目的的并购占比较高行业层面来看TMT商贸社服军工参与并购重组的企业相对较多 [18][19][20][21] 并购行情分化:小盘占优,TMT行情受并购重组驱动较多 - 并购潮行情下小盘表现优于大盘从不同并购类型后续市场表现来看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超额收益更明显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市场表现较协议收购好买壳上市的表现最好股权支付往往比现金支付带来更多超额收益低估值公司并购高估值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ROE较低的公司发布并购重组公告后一年内超额收益较高ROE公司更多2013年2015年行业的上涨与其并购重组数量有一定正相关关系 [23][24][26] 基本面影响:盈利还是商誉?并购的两面性 并购重组短期具备财务效应,可能增厚EPS - 并购方公司PE越高EPS增厚的可能性越大增厚程度也越多整体来看并购重组短期可以增厚EPS以及提升业绩但随着时间推移该效应逐步消失区分并购目的视角看短期买壳上市的EPS增厚及业绩提升效应最明显但该效应随着时间延长逐步消失而多元化战略虽然EPS增厚效应相对较弱但持续性较好 [29][31][32][33] 并购产生的商誉减值压力不容忽视 - 商誉产生于企业合并过程存在难以消除的减值压力2013 - 2016年的并购热潮使A股市场商誉飙升减值压力加重2016年后并购重组公司的商誉金额占全A比重持续高于50%直至2021年商誉减值金额占全A的比重自2016年起逐年走高2017年后并购重组公司整体承诺完成率持续低于70%带来较大减值风险 [34][35]
房地产行业深度研究:关注收益水平提升,期待收储落地提速
国联证券· 2024-11-08 20:09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研究|房地产 关注收益水平提升,期待收储落地提速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glzqdatemark1 2024年11月08日 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要点 中央定调、各部委积极响应,收储存量房和土地的相关支持政策相继出台。资金层面央行专项 借款和财政体系的专项债预计是本轮收储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收储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项目 收益水平较低的制约。若后续出台更多有效的收储落地措施,如拉长收储资金的考核周期、扩 大收储项目范围、政府给予配套融资贴息等,收储进展或提速,能缓解当前房企现金流压力, 优化市场供求结构,促进房地产止跌企稳。 |分析师及联系人 杜昊旻 方鹏 姜好幸 刘汪 SAC:S0590524070006 SAC:S0590524100003 SAC:S059052407000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1 / 26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 --- | --- | --- | |---------------------------------------------------------------------------------------|------- ...
紫金矿业:收购秘鲁矿山,增厚金、铜资源储量
国联证券· 2024-11-08 16:15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其世界级资源及产能配置将助力产量快速爬坡,矿产铜金产量有望实现高位再进阶[28]。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拟收购秘鲁La Arena金矿和二期项目100%权益,交易现金对价为2.45亿美元,还有二期项目商业化生产后的或有付款和权益金等相关约定[9][11]。 - La Arena项目基础设施完备,二期开发潜力足,位于秘鲁北部交通便利且电力供应稳定充足的地区,矿业生产设施条件良好[13]。 - 收购该项目有望增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的金、铜资源储量,项目二期探明+控制的资源量含金约175.3吨、含铜约262.7万吨,且项目整体有较好的找矿增储潜力,还有助于提升产品产量,对实现2028年产量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2]。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65/384.51/451.19亿元,EPS分别为1.21/1.45/1.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3/12.0/10.2倍[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收购资产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境外子公司拟以2.45亿美元、二期项目商业化生产后5000万美元的或有付款和1.5%黄金净冶炼收益的权益金为对价收购秘鲁La Arena金矿和二期项目100%权益[9]。 - 交易对方泛美白银是美洲地区领先的银、金生产商,在多国拥有矿业项目[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目标公司资产总额为3.2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55亿美元,净资产为1.65亿美元,202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9亿美元,净利润0.1亿美元,参考2.5亿美元的收购对价,对应2023年的PE约25倍,对应PB约为1.51倍[10]。 - La Arena项目位于秘鲁北部,地理及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海拔、气温、降雨量适宜,交通便利且电力供应稳定,二期项目在一期矿区周边且生产设施条件良好[13]。 - 目标公司共持有25宗采矿特许权,矿权覆盖面积为33,140公顷,一、二期矿体均在范围内且采矿特许权无失效期[17]。 - La Arena项目一期合计证实 + 可信级别矿石储量0.23亿吨,含金约8吨,平均品位0.33克/吨;二期项目探明 + 控制的资源量合计7.4亿吨,含金约175.3吨,平均品位0.24克/吨,含铜约262.7万吨,平均品位0.35克/吨,有较好的找矿增储潜力[17]。 - La Arena项目一期为露天开采的堆浸项目,2011年开始生产,日处理矿石量为3.6万吨,年产金约3吨,剩余服务年限为3年,2021 - 2023年产量呈下滑趋势;二期拟采用露天开采、浮选工艺,若按3,300万吨/年采选规模设计,建设期3年,生产期19年,预计达产后年产铜约10万吨、产金约3.8吨[20]。 2. 铜、金 - 收购完成后,有望进一步增厚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的金、铜资源储量,La Arena项目位于成矿带上且为在产矿山,铜、金资源量较大,增储潜力强[22]。 - La Arena项目一期年产金约3吨,剩余服务年限为3年,二期预计达产后年产铜约10万吨、产金约3.8吨,对实现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8年产量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2]。 3. 盈利预测、估值与投资建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矿业巨头,世界级资源及产能配置将助力产量快速爬坡,矿产铜金产量有望实现高位再进阶[28]。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2.65/384.51/451.19亿元,EPS分别为1.21/1.45/1.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3/12.0/10.2倍,维持“买入”评级[28]。
2024Q3社服零售财报综述:出入境、人服为亮点,关注高质量龙头
国联证券· 2024-11-08 16:10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研究 | 社会服务 2024Q3 社服零售财报综述: 出入境、 人服为亮点,关注高质量龙头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024年11月08日 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要点 202403 社零大盘/餐饮类服务消费/商品类消费销售增速延续弱势, 2024 年 6 月社零/餐饮/商 品零售销售额累计增速分别为 3.7%/7.9%/3.2%,至9月累计增速分别降至 3.3%/6.2%/3.0%。 消费数据未见拐点,已经兑现的增量方向以及相应的龙头公司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望相比过 去更有持续性,持续关注预期改善与业绩兑现。建议关注华住集团-S、名创优品、北京人力、 途虎-W 等高质量发展龙头公司。 | 分析师及联系人 邓文慧 會品 郭家玮 SAC: S0590522060001 SAC: S059052308000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1 / 18 行业研究 | 行业专题研究 2024年11月08日 社会服务 2024Q3 社服零售财报综述: 出入境、人服为 亮点,关注高质量龙头 授费建议: 上次建议: 径于大市 (维持) 径于大市 相对大盘走势 社会服务 20% -20% ...
伊利股份:本轮渠道调整完毕,经营改善
国联证券· 2024-11-08 14:10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伊利股份“买入”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伊利股份发布2024三季报,2024年1 - 3月实现营业收入887.33亿元同比 - 8.61%,归母净利润108.68亿元同比15.87%;2024Q3实现营业收入290.37亿元同比 - 6.66%,归母净利润33.37亿元同比8.53%,利润表现较亮眼 [1][4] - 尽管当前乳品需求尚未明显恢复,但渠道调整完毕利好出货,同时兼具成本红利和费用率把控力,随着后续原奶价格和需求均边际走稳,公司有望持续经营改善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 - 2026年公司收入预计分别为1188.55/1214.03/1264.37亿元,同比增长 - 5.49%/2.14%/4.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79/112.81/122.34亿元,同比增长15.82%/ - 6.60%/8.44%,3年cagr为5.47% [7] - 2024Q3液奶/奶粉/冷饮收入分别为206.37/68.21/10.21亿元,同比变动 - 10.31%/+6.56%/ - 16.65%,其中液奶环比增长24.12%;经销/直营渠道收入分别为278.99亿元/7.65亿元,同比 - 6.01%/ - 30.69% [4] - 2024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85%/11.45%,同比+2.48/+1.63pct;销售费用率19.02%,同比提升1.09pct;毛销差上升1.39pct;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55%/0.74%,同比 - 0.38pct/+0.07pct [6] 业务经营方面 - 整体需求暂承压,液奶季度环比改善,液奶收入环比改善主要系双节需求环比改善,且三季度初完成渠道库存去化工作;奶粉收入中高个位数增长主要源于杂牌出清带来的影响减弱和部分国产替代;冰淇淋收入降幅环比Q2缩窄明显,主要源于行业去库存持续进展 [4] - 原奶超跌且渠道价盘回稳,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原奶成本仍在下行,且高毛利的奶粉业务增速更快而占比提升,销售效率有所提升 [6]
妙可蓝多:并表蒙牛奶酪公司,体量扩容并实现扭亏
国联证券· 2024-11-08 09: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未明确提及具体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妙可蓝多并表蒙牛奶酪公司后,体量扩容并实现扭亏,短期梳理方向是控制收入体量的同时重视盈利改善,产品结构和费用把控上同步发力,待进一步整合梳理到位后,有望凸显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支撑奶酪主业体量持续做大和盈利水平持续向好,建议持续关注 [2] 基本数据 - 当前价格:18.26元 [4] - 总股本/流通股本:512/512百万股 [4] - 流通A股市值:9,350.10百万元 [4] - 每股净资产:8.55元 [4] - 资产负债率:43.36% [4] - 一年内最高/最低:18.40/11.00元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4Q1-3实现营业收入35.94元,同比(调整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数据后)减少9.40%,实现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调整后)增长571.67% [2] - 2024Q3实现营业收入12.17亿元,同比(调整后)下滑6.74%,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实现扭亏 [2] - 2024Q3单季度奶酪/液态奶营业收入分别为9.52/0.95亿元,同比增长23.52%/18.24%,分别占比80.14%/8.02% [6] - 2024Q3单季度经销/直营/贸易营业收入分别为9.40/1.07/1.41亿元,同比增长33.94%/-28.21%/-9.55%,经销占总渠道比例为79.12% [6] - 2024Q3单季度经销商数量环比Q2增加397家,北/中/南区分别增加186/121/90家;Q1-3总计增加1325家,主要集中在北区,占比46.42% [6] - 2024Q3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45%/0.49%,同比降低3.19/0.04pct [6] - 2024Q3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5.11%/5.11%,同比降低5.02pct/0.36pct [6]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6.86/49.62/51.76亿元,同比增长15.74%/5.88%/4.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4/1.83/2.21亿元,同比增长79.52%/61.03%/20.75%,3年cagr为51.69% [6]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30/4049/4686/4962/517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7.84%/-16.16%/15.74%/5.88%/4.31% [7]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63/114/183/221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2.32%/-53.15%/79.52%/61.03%/20.75% [7] - 2022-2026年EPS分别为0.26/0.12/0.22/0.36/0.43元,市盈率分别为69.1/147.4/82.1/51.0/42.2,市净率分别为2.1/2.2/2.1/2.0/1.9,EV/EBITDA分别为45.7/28.2/12.1/9.6/9.8 [7] 财务预测摘要 - 2022-2026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358/2396/2918/3375/379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应收账款+票据分别为123/108/115/121/12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预付账款分别为257/340/259/274/286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存货分别为702/533/661/690/71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1939/332/350/358/36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4379/3708/4302/4819/529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长期股权投资分别为0/0/0/0/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固定资产分别为1441/1733/1498/1257/100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在建工程分别为452/263/219/175/13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无形资产分别为144/135/113/90/6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020/993/868/743/74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3058/3124/2698/2266/195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7437/6833/7000/7085/724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短期借款分别为1356/995/995/995/99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应付账款+票据分别为292/415/425/445/46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555/383/602/630/65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2202/1793/2022/2069/210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长期带息负债分别为296/697/492/299/13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长期应付款分别为1/29/29/29/2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22/263/263/263/26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非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358/737/532/339/17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负债合计分别为2560/2530/2554/2408/2286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430/0/29/77/134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股本分别为516/514/512/512/512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资本公积分别为4959/4709/4710/4710/471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留存收益分别为-1029/-920/-806/-623/-40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4877/4303/4446/4677/495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分别为7437/6833/7000/7085/724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1/80/143/231/27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折旧摊销分别为126/159/426/433/31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财务费用分别为-20/25/47/34/2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存货减少(增加为"-")分别为-179/169/-128/-30/-25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532/64/158/-13/-1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04/-248/110/12/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31/249/757/667/58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资本支出分别为-496/-316/0/0/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长期投资分别为-1244/1593/0/0/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8/91/17/17/1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602/1368/17/17/1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债权融资分别为995/40/-205/-193/-162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股权融资分别为0/-2/-2/0/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97/-629/-45/-34/-2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99/-591/-252/-227/-184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127/1024/522/457/422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30/4049/4686/4962/5176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成本分别为3180/2865/3325/3475/359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26/27/26/27/2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费用分别为1219/939/961/968/994百万元 [9] - 2022-2026年管理费用分别为295/194/220/233/24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财务费用分别为-20/25/47/34/2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7/-7/-7/-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5/-27/0/0/0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59/52/39/39/3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分别为33/66/46/46/46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利润分别为226/84/187/304/368百万元 [9] - 2022-2026年营业外净收益分别为9/0/4/4/4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利润总额分别为236/84/191/308/372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所得税分别为65/4/48/77/93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71/80/143/231/279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36/16/29/47/57百万元 [9] - 2022-202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5/63/114/183/221百万元 [9]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4.15%/29.24%/29.05%/29.96%/30.46% [9] - 2022-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3.54%/1.97%/3.06%/4.65%/5.38% [9]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3.05%/1.47%/2.58%/3.99%/4.59% [9] - 2022-2026年ROIC分别为5.22%/3.60%/4.88%/8.23%/10.89% [9] - 2022-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86%/37.10%/29.58%/26.88%/23.57% [9] - 2022-2026年流动比率分别为2.6/3.3/4.1/4.1/4.5 [9] - 2022-2026年速动比率分别为2.1/2.7/3.5/3.5/3.8 [9] - 2022-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0/2.3/2.2/2.2/2.2 [9] - 2022-2026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8/1.8/2.0/2.0/2.0 [9] - 2022-202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0.5/0.6/0.6/0.6 [9] - 2022-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0.1/0.2/0.4/0.4元 [9] - 2022-2026年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5/0.5/1.5/1.3/1.2元 [9] - 2022-2026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7/8.4/8.6/9.0/9.4元 [9] - 2022-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69.1/147.4/82.1/51.0/42.2 [9] - 2022-2026年市净率分别为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