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2025年中东策略:近十年能源强劲增长的受益者
海通国际· 2024-11-05 15: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约占全球储量的50%和40% [5] - 中东地区GDP增速基本与世界GDP增速同步,为3.1%,2015至2024年年均市值增速为25% [2] - 中东股票市场处于正在发展的青年期,多数市场被能源和工业主导,其次是金融和医药 [11] - 中东市场提供良好的价值交易,大多数市场的估值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12] - 中东资本市场近年来呈现"繁荣"态势,IPO交易年均增长率为68%,债务资本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6% [14] - 中国与中东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加强,中东是中国"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的第二大受益者 [15][16][19] - 中东地区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太阳能和风能占比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4] - 中东地区通胀压力较大,除阿联酋外的大部分国家都处于通胀环境,但中国对阿联酋的出口增长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压力 [25][26] - 中东地区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加速,信息通信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增长超过35% [29] - 中东地区传统能源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正加大能源自给自足力度 [30][33][34] 报告分类总结 中东地区概况 - 中东地区包括16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 [2][5] - 2024年中东GDP增速为3.1%,2015-2024年年均市值增速为25% [2] - 中东人口中年轻人口占比较高,失业率为11%,人口年增速为2% [4] 中东股票市场分析 - 中东股票市场处于发展阶段,多数市场被能源和工业主导 [11] - 中东市场提供良好的价值交易,估值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12] - 中东资本市场近年呈现"繁荣"态势,IPO和债券发行大幅增长 [14] 中国与中东的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中东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加强,中东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 [15][16][19] - 中国向中东出口清洁能源产品如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等增长迅速 [27][28] 中东新能源发展 - 中东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太阳能和风能占比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4] - 中东地区通胀压力较大,但中国对阿联酋出口增长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压力 [25][26] 中东传统能源需求 - 中东地区传统能源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加大能源自给自足力度 [30][33][34] 中东科技发展 - 中东地区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加速,信息通信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增长超过35% [29]
中国必需消费:HTI中国消费行业11月投资报告:软饮料之后关注乳业、白酒
海通国际· 2024-11-05 15:17
白酒行业 - 三季报是绩优公司风险释放的开始,风险释放期正是投资布局期 [90] - 24Q3 白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双双骤降,增速超过20%的公司数量为零,10-20%之间的公司有5家,其他公司降幅超过30% [90] - 经过较长时间的股价下跌和预期下修,白酒行业投资风险明显降低,可考虑逐步建仓 [90] - 白酒上市公司股息率越来越有吸引力,同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分红率 [90] 啤酒行业 - 前三季度啤酒行业量价均有所承压,但收入增速仍相对平稳,且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92][93] - 行业成本下行、费投趋于理性、经营趋于精细化、更加注重股东回报,建议关注盈利弹性高、量价更具韧性的个股 [93] 调味品行业 - 餐饮需求仍待改善,B端C端竞争加剧 [94][95] - 中长期来看,餐饮需求量增趋势有望维持,客单价短期承压,具备复苏空间 [95] - 伴随餐饮需求复苏,各品牌在餐饮渠道的竞争加剧,厂商销售费用预计走高 [95] 速冻行业 - 餐饮需求承压,中小B需求表现优于大B客户,渠道动销平稳 [96] - 四季度至明年3月的销售旺季,下游餐饮有望逐季改善,叠加政策面利好,全年B端餐饮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96] - 长期来看,连锁化率提升、降本提效趋势下,行业景气有望持续向上 [96] 乳制品行业 - 液态奶需求继续承压,婴配粉供需有积极变化,估值低位适合布局 [97][98][99] - 乳制品成本有所下降,液态奶价格优惠程度变大,婴配粉价格优惠程度稳定 [98] - 原奶价格有望进入上行周期,乳制品制造企业的盈利情况将有改善,A股乳品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99] 软饮料行业 - 三季度软饮料行业销售收入增长3.7%,已连续两个季度减速,部分品类价格竞争激烈 [100][101] - 软饮料成本有所下降,为行业带来成本红利 [101] - A股软饮料指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长期投资者可继续持有高股息标的 [101] 批零社服行业 - 国庆出行人次恢复度110%,表现亮眼,出行消费进一步回暖向好 [102][103][104][105][106][107] - 热门景区旅游热度持续高位运行,一线城市增速平淡,其他省市基本呈双位数增长 [103][104][105][106] - OTA端表现亮眼,海外销售稳中向好,国内销售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107] 投资建议 - 教育板块:政策担忧减弱,非学科类课外培训及学科类高中培训有望受益 [108] - 顺周期品种:餐饮酒店等出行相关子板块有望充分受益杠杆撬动效应 [108] - 纺织服装:海外运动公司上调全年指引,奢侈品增速进一步放缓 [108][109][110][111] - 家电:地产链龙头有望受益,龙头股息率具吸引力 [112][113][114][115] - 农业:生猪养殖、水产饲料、白羽肉鸡、宠物食品等板块有望受益 [118][119][120][121] 风险提示 -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反弹,人民币贬值 [123]
机械工业行业周报:10月制造业PMI升至扩张区间;液态气价格环比上行
海通国际· 2024-11-05 15:16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相对沪综指周累计超额收益为正,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十一,周累计超额收益为+0.87%。[2] - 2024年至今机械设备行业年累计超额收益为-8.7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宏观数据 -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5%。[3] - 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0.2%和50.8%,比上月上升0.3pct、0.2pct和0.4pct,均位于临界点以上。[3] -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52.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纺织业增长1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0.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0.2%,汽车制造业下降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7.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1.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盈转亏。[3] 工业气体 - 工业气价格多有上涨,如液氧价格环比涨2.01%,液氮价格环比涨0.2%,液氩价格环比涨4.07%。[4] 油服 - 杰瑞股份正式签署伊拉克中部石油公司曼苏里亚气田开发协议,这是基于伊拉克政府加大天然气投资、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的战略。[5] 轨交装备 - 国铁集团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007亿元,净利润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12亿元,同比增长10.3%。[7] 机器人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国内首款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8] - 知行机器人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及系统的研发、拓展及推广。[8] 工程机械 - 2024年9月升降工作平台出租率指数环比下降2.3%,同比下降11.7%。[9] - 2024年9月升降工作平台租金价格指数环比略降0.6%。[9] 锂电设备 - 雷诺集团计划到2028年推出无钴固态电池。[10] - 江西屹锂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10] 光伏设备 - 本周硅片价格环比下行,硅料、电池片、组件价格环比持平。[13] 出口链 - 本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0.37%。[14]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环比上升0.08%。[14] 数码印花 - 2023年中国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产量达37亿米,年均增速37.4%。[15] 建议关注标的 - 中国中车、杭氧股份、杰瑞股份、宏华数科、华锐精密、奥特维、柏楚电子、双环传动、豪迈科技、恒立液压、三一重工、徐工机械、银都股份、华测检测、巨星科技、中集集团。[16]
国光股份: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22.92%,全程方案收入大幅增长
海通国际· 2024-11-05 08:30
公司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 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20.50元 [2]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64亿元、4.34亿元、5.26亿元,参考同行业公司给予公司2024年26.28倍PE [2] 财务数据分析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6.46%;扣非后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22.92% [1][2]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5.59%,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9.86%,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93亿元,环比下降41.88%,同比下降0.43%;扣非后净利润51.212万元,环比下降65.35%,同比下降2.74% [1][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10.05%,环比增长4.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1个百分点 [1][2]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全程方案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7] - 公司2025年校园招聘目标是300人,进一步加强销售团队建设 [7] - 公司是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数量最多的企业,拥有22.7%的市场份额 [8] - 公司产品覆盖作物和作物生长阶段广泛,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8] 行业发展前景 - 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8.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9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0.6% [9] - 如果实现100%的渗透率,植物生长调节剂总市场容量可达63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9]
中国银行行业:中资银行24Q3业绩总结:息差及不良率平稳,存贷款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
海通国际· 2024-11-04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截至 2024 年 11 月 1 日最新收盘日 PB 分别为 0.6x\0.5x\0.6x\0.6x,PE 分别为 6.1x\5.4x\5.9x\5.6x,近 12 个月股息率分别为 5.0%\5.4%\4.5%\4.3%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利润方面 - 城商行 24Q1-3 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最高,国有大行 24Q1-3 营收、拨备前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 24H1 提升均最多 [2] - 上市银行 24Q1-3 营收同比-1.1%,较 24H1 的-2.0%有所回升,主要由其他净收入支撑 [2] - 城商行 24Q1-3 营收同比增速最高为+4.1%,国有大行和股份行营收增速环比提升 [2] - 上市银行 24Q1-3 拨备前利润同比-2.4%,较 24H1 的-3.2%降幅收窄,城商行 24Q1-3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最高为+4.7% [2] - 上市银行 24Q1-3 归母净利润同比+1.4%,城商行 24Q1-3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为+6.7% [2] 净息差方面 - 上市银行 24Q1-3 净利息收入同比-3.2%,24Q3 净利息收入同比-2.7%,城商行 24Q1-3 净利息收入同比+0.4%是唯一录得正增长的板块 [3] - 上市银行 24Q3 单季度净息差环比-1bp 至 1.46%,降幅收窄,国有大行和城商行 24Q3 单季度净息差环比持平 [4] - 上市银行 24Q3 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7bp 至 3.15%,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 6bp 至 1.92% [4] 存贷款方面 - 上市银行 24Q3 贷款总额同比+7.1%,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0.0%),农商行贷款占生息资产比例环比上升 [5] - 上市银行 24Q3 存款总额同比+4.1%,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0.6%),仅农商行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 [6] 非息收入方面 - 上市银行 24Q1-3 非息收入同比+5.1%,24Q3 非息收入同比+13.1%,主要源于投资收益 [7]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 24Q1-3 非息收入分别同比+4.3%\+3.4%,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12.9%\25.9% [7] 资产质量方面 - 上市银行 24Q3 不良率为 1.25%,环比持平,有 27 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 2 个季度持平或下降 [8] - 上市银行 24Q3 关注率环比+6bp 至 1.84%,逾期率环比-5bp 至 1.22%,拨备覆盖率环比小幅下降 2.26pct 至 241.73% [8] 资本方面 - 上市银行 24Q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11.52%,环比+17bp,同比+57bp [9]
中国银行行业调研总结:息差及资产质量可控,零售和对公增长出现转换
海通国际· 2024-11-04 15: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行业整体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负债成本压降 - 通过降低存款成本,部分抵消了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趋势 [2] - 2022年起多轮存款利率下行,存款久期缩短,存款和理财产品结合有助于提高收益率 [2] - 对公定期存款占比高的银行,停止"手工补息"后存款付息率下降更多,但存款是否会流失存在不确定性 [2] 存量按揭利率下降 - 显著减少了提前还款行为,缓解了资产荒环境下的净利息收入压力 [3] - 新申请的按揭贷款量在第三季度明显回暖,预计第四季度趋势将持续 [3] - 外资行在按揭贷款利率方面优势不明显,借款人可能会等待明年LPR重定价后再进行利率下调 [3] 资产摆布 - 前三季度对公贷款仍是主要增长动力,但部分银行零售贷款贡献有所增加 [3] - 一些银行在压降贴现票据投放以改善资产收益率,另一些则在对公流动资金贷款和贴现票据间寻求平衡 [3] - 监管对贷款投放仍有引导方向 [3] 存贷款规模增长 - 前三季度行业存贷款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部分银行存款市占率有所提升,但需平衡存款增速、流动性管理和息差盈利 [4] 资产质量 - 2024年对公资产质量问题不大,但个人经营贷款风险较高受关注 [4] - 关注率上升原因各有不同,部分是个别资产,部分是贷款组合增加导致的更严格认定标准 [4] - 银行普遍预计核销比例高于去年,核销结构有零售为主和对公零售各占一半的情况 [4] - 出于合规原因,催收力度和进度较前期有所弱化 [4] 其他净收益 - 多数银行认为国债收益率呈震荡趋势,将增强交易能力以把握市场波段 [4] 化债和收储 - 区位因素使得化债对这些银行影响不大 [4] - 收储需要政府和开发商就具体项目进行谈判,债权人角色众多诉求不同,难度较大 [4]
金盘科技: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海外营收占比大幅增加
海通国际· 2024-11-04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Q3盈利能力得到修复,业绩符合预期 [1]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99亿元,同比增长0.53%;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21.17% [1] - 2024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加0.15%,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加27.54% [1] - 毛利率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4.21%,Q3毛利率较二季度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Q3净利率较二季度提升1.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1] - 期间费用率小幅提升,研发投入增长 [1] - 公司全球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干式变压器成功下线,三项成果进入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名单,入选2024年海南百强企业 [1][2] - 产能布局逐步加速,数据中心订单增速翻倍 [1][3] -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大幅提升,达到28.64%,较2023年增加10.2个百分点 [1][1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79.5亿元,归母净利润6.5亿元 [1]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99.5亿元,归母净利润9.5亿元 [1]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124.2亿元,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1] - 毛利率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22.5%、22.1%、21.5% [1] - ROE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18.5%、23.2%、24.6% [1] 风险提示 - 相关政策、电网投资不及预期 [1][16] - 新能源和储能装机不及预期 [1][16]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1][16] - 贸易摩擦 [1][16]
国际能源+工业周报:中国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触底,美国SMR概念持续新高
海通国际· 2024-11-03 15: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中国企业作为主要供货商有望在欧美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充分受益 [5] - 光伏产业链价格有望触底,下跌空间有限,隆基绿能和天合光能组件已经开始涨价,短期内上涨预期较强 [5] - 9月份风电装机保持高增,分散式风电逐渐开始落地,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5] - 9月份变压器出口同比增长22%,保持高增,2024年电网投资有望接近600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 [5] - 建议关注具备海外布局先发优势以及新技术储备充分的头部电池厂商;盈利水平保持高位以及在手订单充足的海外大储头部企业;关注价值量较高的海缆企业、塔筒企业及头部电力一、二次设备企业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 - 天然气:本周期中国LNG到岸价较前一周上涨,市场价有所下跌 [11][12][13] - 电力: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 [15] - 储能锂电: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增混电池 [19] - 光伏:9月新增装机20.89GW,同比+32.38% [25][26] - 风电&电网:2024年1-9月份风电新增装机39.12GW,同比增加近16.8%;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982亿元,同比增加21.1%,连续6个月增速超过2位数 [15] 美国: - 天然气: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上涨,天然气库存环比上涨 [47][48][49] - 电力:美国主要地区电力平均现货价格环比下降15.86% [54][55] - 储能锂电:美国三家独立电力生产商计划在明尼苏达州部署300MW电池储能系统 [66] - 光伏:美国商务部正在启动一项变更情况审查(CCR),对中国光伏关税政策可能出现松绑 [68] - 风电&电网:Ørsted已向NYSERDA提出了长岛风能项目的开发建议;俄亥俄州电力公司和利益相关者要求俄亥俄州公用事业委员会批准一项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将数据中心并网的条款和条件 [69][70] 欧洲: - 天然气: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上涨,天然气库存环比小幅下降 [79][80] - 电力:国际三大港口动力煤现货价格平均环比下降,大西洋运费环比下降,欧洲地区电力市场日前交易价格走势上升 [80][81][82][83][84] - 储能锂电:天合储能与英国Lower 48 Energy签署项目供货协议 [85] - 光伏:9月德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为960MW [86] - 风电&电网:可再生能源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风能价格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下降3.2%;荷兰电网运营商提议通过"容量限制合同"(CLC)释放880MW的额外电网容量,以缓解电网拥堵 [88] 印度: - 电力:NTPC公布其第二季度调整后利润下滑,主要受核心热能部门发电量下降影响 [93] - 储能锂电:印度发布储能项目招标流程修正案 [93] - 光伏:亚洲开发银行(ADB)为一个500MW太阳能项目批准了一笔4.3425亿美元的贷款 [93] - 风电&电网:泰米尔纳德邦绿色能源公司表示,泰米尔纳德邦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可能会在六个月内启动 [93] 日韩: - 天然气:日韩天然气期货价格较前一周小幅上涨 [94][95] - 电力:日本电力系统日前市场价格周环比下降21.04% [95] - 储能锂电:晶科能源向丸红株式会社提供大型地面电站储能系统SunTera [99] - 风电&电网:在日本最新一轮的国家拍卖中,挪威能源公司Equinor已提交投标 [99] 东南亚及其他地区: - 电力:据国际能源署,到2035年东南亚需要将清洁能源投资增加到1900亿美元,约为目前水平的五倍,才能实现其气候目标 [103] - 储能锂电:越南屋顶光伏鼓励政策鼓励电池储能系统采用 [104] - 光伏:菲能源部宣布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实施更严格的指导方针、评估和合同终止流程,以确保其及时完成并提高效率 [104] - 风电&电网:花旗可再生能源公司(CREC)宣布与Levanta Renewables(Levanta)合作,在菲律宾开发陆上风电 [10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国能源市场与工业近况更新 - 天然气:本周期中国LNG到岸价较前一周上涨,市场价有所下跌 [11][12][13] - 电力: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6亿千瓦,同比增长14.1% [15] - 储能锂电:宁德时代推出骁遥增混电池 [19] - 光伏:9月新增装机20.89GW,同比+32.38% [25][26] - 风电&电网:2024年1-9月份风电新增装机39.12GW,同比增加近16.8%;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982亿元,同比增加21.1%,连续6个月增速超过2位数 [15] 2. 美国能源市场与工业近况更新 - 天然气: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上涨,天然气库存环比上涨 [47][48][49] - 电力:美国主要地区电力平均现货价格环比下降15.86% [54][55] - 储能锂电:美国三家独立电力生产商计划在明尼
有色金属:以史为镜,再迎稀土磁材布局机会
海通国际· 2024-11-01 21:13
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行业"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占全球首位 - 截至2023年,全球稀土总储量大致为1.1亿吨,其中中国占比46%居于首位;2023年全球稀土总产量约为35万吨,其中中国占比68%居于首位。[4] 中国稀土开采和冶炼指标增速有所放缓 - 近年来我国年度稀土生产指标不断上升,但增速逐步有放缓。2024年全年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7.0万吨、25.4万吨,同比去年全年增速分别为5.9%、4.2%。[6][7] 新能源车和风电带动磁材需求增长 - 2019-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注册量和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带动了钕铁硼永磁材料消费量的增长。[8][9] 行业龙头金力永磁产能持续扩张 - 金力永磁产能建设逐步推进,规划2025年可达4万吨钕铁硼毛坯产能。目前公司的毛坯产能已具备年产23000吨的生产能力,预计2024年底公司境内38000吨毛坯产能可以达产。[12][14][15] 根据报告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发展概况 - 中国稀土资源储量和产量占全球首位 [4] - 稀土开采和冶炼指标增速有所放缓 [6][7] - 新能源车和风电带动磁材需求增长 [8][9] 行业龙头公司分析 - 金力永磁产能持续扩张,规划2025年达4万吨 [12][14][15] - 公司2023年实现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15154吨,同比增长18.52% [15] - 预计2024年公司生产钕铁硼磁毛坯约27000吨 [15]
埃斯顿3Q24业绩:收入提速、盈利能力修复
海通国际· 2024-11-01 16: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埃斯顿三季度经营全面向好,收入确认加速、毛利率修复、经营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在收入环比Q2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扭亏并实现微利 [3] - 2025年,在下游新能源行业基数压力减少、自动化行业增速回暖的背景下,随着公司继续提升市占率、加强降本和控费,预计收入增速提升,盈利水平回归正轨,带动净利润显著修复 [3] 行业概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7亿元,同比增长4.38% [1] - 单三季度收入11.98亿元,同比增长21.66%,环比提升2.73% [1] - 单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3%,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57% [2]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9.67%,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单三季度毛利率为30.27%,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环比修复3.77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67%、10.86%、8.96%,同比分别+1.28/+0.72/-0.47pct;单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41%、11.44%、7.90%,同比分别-0.48/+0.20/-1.27pc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