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球冠电缆:首次覆盖:重点布局高压及特种电缆,受益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江海证券· 2024-08-07 0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120][12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专注于电力电缆产品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产品为 500kV 以下电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系列产品、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产品、裸电线类产品三个大类。[13][14][15] - 公司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产品布局策略为中低压巩固提升,超高压重点突破,特缆差异化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永明和陈立,二人合计持有公司 59.89%的股权,股权结构较为稳定。[13][14][15] - 2019-2024Q1 公司收入规模缓慢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13][48][49] 行业分析 - 电线电缆行业特点:1)行业规模增长迅速,产销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国内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向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3)高压、超高压电线电缆产品、特种电缆国有化率逐步提高;4)国内形成多个电线电缆产业集群。[65][66][67][69] -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下游需求旺盛:1)电力领域:国网南网"十四五"投资额环增,特高压建设带动电缆需求;2)新能源领域:风光车高速增长,电缆应用场景愈加丰富;3)轨道交通领域: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71][72][73][79][80][81][87][88][89] 公司竞争优势 - 产品及研发优势:公司是浙江区域电缆龙头之一,研发重点在高压电缆及特种电缆,2023 年高压电缆产品的合同签约和销售收入呈现较快增长,其中营收占比提升至 17%。[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 - 客户优势:国家电网为第一大客户,南方电网开拓初见成效。2023 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为 79.24%。[109][110] - 产能优势:募投项目逐渐满产,产品战略定位清晰。[11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公司介绍 - 公司是专注于电力电缆产品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产品为 500kV 以下电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系列产品、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产品、裸电线类产品三个大类。[13][14][15] - 公司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产品布局策略为中低压巩固提升,超高压重点突破,特缆差异化发展。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陈永明和陈立,二人合计持有公司 59.89%的股权,股权结构较为稳定。[13][14][15] - 2019-2024Q1 公司收入规模缓慢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13][48][49] 2. 行业分析 - 电线电缆行业特点:1)行业规模增长迅速,产销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国内行业集中度较低,呈现向大型企业集中的趋势;3)高压、超高压电线电缆产品、特种电缆国有化率逐步提高;4)国内形成多个电线电缆产业集群。[65][66][67][69] -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下游需求旺盛:1)电力领域:国网南网"十四五"投资额环增,特高压建设带动电缆需求;2)新能源领域:风光车高速增长,电缆应用场景愈加丰富;3)轨道交通领域: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新建与升级改造并重。[71][72][73][79][80][81][87][88][89] 3. 公司竞争优势 - 产品及研发优势:公司是浙江区域电缆龙头之一,研发重点在高压电缆及特种电缆,2023 年高压电缆产品的合同签约和销售收入呈现较快增长,其中营收占比提升至 17%。[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 - 客户优势:国家电网为第一大客户,南方电网开拓初见成效。2023 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为 79.24%。[109][110] - 产能优势:募投项目逐渐满产,产品战略定位清晰。[111][112]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江海证券· 2024-08-07 08:3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 2024 年 8 月 6 日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 机械设备行业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执业证书编号: S1410524050002 %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相对收益 -0.03 -6.23 -7.64 绝对收益 -2.55 -12.33 -22.39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截至 2024.8.2 相关研究报告 1.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2024.07.01~2024.07.14)–2024.07.16 2.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2024.06.17~2024.06.30)–2024.07.02 3.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2024.06.03~2024.06.16)–2024.06.21 4.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2024.05.20~2024.06.02)–2024.06.04 5.机械设备行业跟踪报告 (2024.05.06~2024.05.19)–2024.05.27 (2024.07.15~2024.08.04) 分析师:任沐昕 投资要点: ◆期间行情回顾。2024.07.15~2024.08.04 期间,申万机械行业持续上个报告期 (2024.0 ...
云里物里:行业需求回暖,业绩恢复增长(首次覆盖)
江海证券· 2024-08-05 21:0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首次)” [1] 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回暖,业绩恢复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 市场数据 - 总股本为81.52百万股,A股股本为81.52百万股,B/H股股本为0.00百万股 - A股流通比例为37.16% - 12个月最高/最低价格为17.06元/6.86元 - 第一大股东为庄严,持股比例为25.91% - 上证综指为2890.90,沪深300为3409.29 [1] 近十二个月股价表现 - 相对收益:1个月为3.84%,3个月为18.75%,12个月为42.89% - 绝对收益:1个月为1.55%,3个月为5.49%,12个月为25.64% [1] 公司简介 - 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于2022年11月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872374.BJ - 主营业务包括蓝牙传感器、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电子标签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泛应用于智慧仓储、智慧楼宇、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场馆等场景 [5] 公司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庄严、张敏、龙招喜分别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为25.91%、17.24%、14.33%,合计控制公司股权比例为57.48% - 公司累计回购107.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32%,成交总金额为872.75万元,回购均价为8.09元/股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48个月,购买回购股票的价格为6.25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比2023年业绩基数同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4%、72% [6] 物联网行业分析 - 物联网行业监管政策友好,国家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行业自律组织包括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蓝牙技术联盟等 [12] - 物联网产业链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5] - 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主要采用蓝牙、Wi-Fi、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以及3G/4G/5G等广域网通信技术 [16] - 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量为100亿台,预计2025年将达到271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08% [19] - 2019年我国物联网设备连接量为36亿台,预计2025年将达到80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3% [19] 主营业务分析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蓝牙传感器、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电子标签等,涉及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下游应用包括智慧仓储、智慧楼宇、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场馆等 [25] - 2021年-2023年蓝牙传感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77.78%、65.38%、74.60% [37] 公司财务分析 - 2021年-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7亿元、1.56亿元、1.89亿元、0.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16%、-24.68%、21.09%、52.35% [34] - 2021年-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8.00%、43.31%、43.91%、47.89% [40]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9亿元、3.14亿元、3.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76%、26.03%、20.76%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6亿元、0.62亿元、0.8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8.91%、35.79%、31.37% - EPS分别为0.56元/股、0.76元/股、1.00元/股,对应PE分别为17.44倍、12.85倍、9.78倍 [50]
航天装备II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千帆星座”发射正式开启,商业航天步入发展快车道
江海证券· 2024-08-05 2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首次)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千帆星座"计划将于2030年实现15000颗卫星提供手机直连多业务融合服务 [3] - 三项万颗卫星星座计划将相继实施,产业链上企业将充分受益 [3] - 政策持续加码,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步伐 [3] 行业发展概况 - "千帆星座"计划自2023年启动,分三阶段建设,预计到2025年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2027年实现648颗卫星覆盖面扩至全球,2030年达到15000颗卫星并实现手机直连和多业务融合服务 [3] - 继星网GW和"千帆星座"计划后,今年5月我国第三个"万星星座"计划-鸿鹄3也浮出水面,该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 [3] - 国际电信联盟(ITU)《无线电规则》规定,任何卫星通信系统都需要向ITU申报相应频段的卫星网络资料,按照"先登先占"原则规范全球范围内空间资源的有序使用 [3] - 地球低轨卫星总容量约6万颗,而各国申报数量已超7万颗,SpaceX的"星链计划"要在2027年前将4.2万颗卫星送入低轨 [3] 投资建议 - 随着商业航天发展的步伐加快,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也将充分受益,对其业绩起到积极影响 [3] - 建议关注:卫星总装(中国卫星)、卫星载荷及元器件(上海瀚讯、国光电气、铖昌科技、航天电器、航宇微)、地面设备及终端(海格通信) [3]
电子行业事件点评报告:手机二季度出货量保持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中
江海证券· 2024-08-05 21:0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2024 年 8 月 5 日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 电子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S1410523110001 S1410123110011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 相对收益 2.79 6.44 1.36 绝对收益 0.27 0.34 -13.39 数据来源:iFinD,截至 2024 年 8 月 2 日 相关研究报告 1. 5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关 注相关产业链公司 – 2024.07.12 2. 2024 年 Comptex 展上各厂商推出新款 处理器,建议关注 AI PC 投资机会 – 2024.06.14 3. 苹果举办 2024 年度 WWDC 全球开发 者大会,"苹果智能"为最大看点 – 2024.06.12 手机二季度出货量保持增长,行业景气 分析师:周彪 度持续复苏中 执业证书编号: 事件: 联系人:刘瑜 执业证书编号: ◆2024 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2%。2024 年 7 月 31 日,根据 Canalys,2024 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2%至 2.889 亿台。在产 品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的双重驱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实现 ...
传媒行业事件点评报告:《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示相关投资机会
江海证券· 2024-08-05 21:0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2024 年 8 月 5 日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 传媒行业事件点评报告 分析师:周彪 S1410523110001 联系人:吴雁宇 执业证书编号: S1410124010015 % 1 个月 3 个月 12 个月 相对收益 -2.16 -12.01 -17.37 绝对收益 -4.68 -19.52 -32.12 数据来源:iFinD,截至 2024 年 8 月 2 日 注: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相关研究报告 1. 江海证券-行业点评报告-传媒行业:6 月游戏版号发放,提示游戏投资机会 -20240702 2. 江海证券-行业点评报告-传媒行业: 《抓娃娃》上映有望成爆款,关注电影暑 期档投资机会-20240717 3. 江海证券-行业点评报告-传媒行业:7 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继续提示投资机会 -20240730 《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 执业证书编号: 见》发布,提示相关投资机会 事件: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2024 年 8 月 3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 要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 ...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创新药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拐点渐显端倪
江海证券· 2024-08-04 15:0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2024 年 8 月 2 日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 创新药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拐点 渐显端倪 事件: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2024 年 7 月 3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 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2024 年 8 月 2 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同意在北京上海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 审批试点的批复。 投资要点: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升级 优化更加落地具有可操作性,资金支持较为到位。上海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 新发展涵盖了 8 个方面,聚焦前沿领域,利用 AI 赋能研发,加大人才与资金 扶持,加速成果转化,优化审评审批,推广创新产品应用,构建全方位创新生 态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 3 次重点提及支持 CXO 领域(1)推动合 同研发机构(CRO)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新药临床前研究服务,按照规定给予 每个项目年度贴息金额最高 1000 万元支持。(2)支持符合条件的合同研发机 构(CRO)对接国际标准开展临床试验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按照规定对每个项目择 优给予最高 ...
水羊股份:2024年中报点评:费用投放增加导致净利率下降,伊菲丹延续高增长
江海证券· 2024-08-02 21:31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3亿元,同比增长0.14%,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5.74% [7] - 2024年Q2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提升,但净利率下降主要系销售费用率提升 [8] - 公司集中资源投放伊菲丹品牌,伊菲丹延续高增长,其他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业务表现相对较弱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68/50.25/52.65亿元,同比增长6.11%/5.39%/4.79% [8]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3.72/4.35亿元,同比增长2.22%/23.57%/17.11% [8] - 对应2024-2026年PE为16/13/11倍 [8]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风险 [8] -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8] - 投资风险 [8]
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领军企业,薇旖美有望持续放量
江海证券· 2024-08-02 21:3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82] 公司核心观点 - 公司已构建了全产业链体系,从上游关键功能蛋白核心原材料的生产,直至下游终端医疗器械与功能性护肤品的开发与应用 [23] - 公司于2021年成功获得了国内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批文,用于其自主研发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标志着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道路上的领先地位 [23][82] - 公司推出的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具有高安全性、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等产品力优势 [35] 公司业务分析 医疗器械业务 -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品,2023年收入占比高达87.14% [15] - 公司已成功完成了针对I型、III型、XVII型等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关键基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在多个医疗领域深入进行应用研究与探索 [23]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 - 公司采取OBM和ODM并行的策略,自有品牌包括"ProtYouth"、"肌频"和"重源"系列 [24] - 公司线上渠道销售以功能性护肤品为主,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 [79] 原料供应业务 - 公司提供涵盖高端医疗植入级、医疗外用级以及化妆品级的多层次原材料 [24] - 公司与欧莱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首次进入国际知名品牌供应链 [79] 财务分析 - 2020-202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实现69.21%和110.86%的增速 [50][51] - 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90.16%,主要系高毛利的医疗器械产品占比提升 [51][52] - 公司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呈下降趋势,体现了规模效应 [53] 行业概况 - 2017-2022年中国胶原蛋白整体市场规模从97亿元增至397亿元,CAGR高达33% [77]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8亿元,CAGR为63% [77] 风险提示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85] - 产品出现不良反应风险 [85] - 政策风险 [85][86]
医药行业点评报告:医保收支增速促进医药行业政策积累效应正在呈现
江海证券· 2024-08-02 2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保收支增速平稳,促进医药行业政策的累计效应呈现 [3] - "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成效显著,各项政策效果呈现积极作用 [3] - 医保控费、集采和医疗反腐政策的实施,促使医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和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药企业向创新、高质量方向发展 [3] - 医疗反腐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净化医疗环境,推动医药行业规范发展,为医药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行业发展概况 - 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501.36亿元,总支出28208.38亿元,当期结存5039.59亿元,累计结存33979.75亿元 [3] - 2023年,职工和居民住院人数大幅增加,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率21.86%,在职职工住院率11.93%,退休人员住院率49.02% [3] - 2023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医药总费用1987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在医疗机构发生17408.48亿元,在药店发生2471.31亿元 [3] 相关政策及影响 -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6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累计74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 [3] - 2023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报销2.4亿人次,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当年累计为患者减负近2300亿元 [3] - DRG和DIP等控费方式的推广,医疗机构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减轻了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 [3] - 集采政策大幅降低了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减轻了患者和医保基金的负担,促进了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 [3] - 医疗反腐政策追回医保基金186.5亿元,有助于减少医保基金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政策倾斜的创新药,如恒瑞医药、甘李药业等,以及CXO企业如泰格医药、金凯生科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