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串级萃取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打造稀土产业链,美国能弯道超车吗?
搜狐财经· 2025-11-13 06:08
稀土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对美国来说,打造自己的稀土产业链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双方谈判之后,稀土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我方同意暂缓稀土出口禁令,而美国则降低对华贸易关税作为回应。 美国肯定也明白,要想不被稀土"卡脖子",就必须要自己搞稀土。 至于几年之后,美国应该就能够用上自己的稀土。这也是美国的短期和长期战略,短期和我们合作获得稀土,长期就是与盟国合作,在其他国家发展加工设 施,并提供优惠贸易条件以激励投资提高精炼能力,例如提供保证采购协议等等。 所以,特朗普今年的重点就是推动一场联盟,构建西方及盟友支持的稀土产业链,试图在稀土上弯道超车。 但问题在于,在这个由我国主导的稀土行业之中,我们会被美国弯道超车吗?而这个"北约稀土"的新联盟,又能否成功呢? 最近,美国分别与澳洲和日本在稀土领域签署了协议,这也意味着美国朝着稀土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但要说美国据此就能够弯道超车,显然还过于乐观。 不过美国也并非完全被动。 正如很多人预料的那样,美国要想在稀土上全面多元化建构产业链,那需要好几年的时间,但美国还可以再短期内采取措施,逐步降低供应链风险。 例如强化全球其他地区如澳洲的既有能力,以加速有关成果。不过在 ...
中国稀土从“软肋”到“王牌”的逆袭之路
北京晚报· 2025-11-07 11:27
稀土的定义与战略意义 - 稀土是17种独特金属元素的总称,化学性质相似但各元素在微观层面具有独特功能 [1] -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支撑现代科技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 [1][9] - 中国近期打出的"稀土王牌"引发全球关注,被视为科技博弈中的重要工具 [1] 稀土的关键应用领域 - 钕元素制成的钕磁铁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强磁铁,应用于电动车高性能电机和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 [9] - 铕和铽元素共同作用可点亮多种显示屏幕的亿万色彩 [9] - 钆元素用于增强核磁共振成像,铈和镧元素用于催化净化尾气和炼化石油 [9] - 稀土元素已深入现代工业体系每一个角落,从集成超过7种稀土元素的智能手机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9] - 含稀土的炮弹能打穿坦克,而含稀土的坦克外壳能抵御普通炮弹攻击 [11]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坐拥全球近半的稀土储量 [11] - 50多年前中国缺乏成熟冶炼分离技术,只能挖出稀土贱卖,再高价买入提炼好的成品 [11] - 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将关键稀土元素纯度提到99.9999%,推动中国在稀土产量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1] - 技术突破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跃升为全球稀土生产与出口的领军者,彻底改写了世界稀土格局 [11] - 中国稀土产业已告别粗放、高污染的小作坊模式,走向正规化、集团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13]
美国懵了:自家稀土堆成山,为啥偏要抢中国的?70年逆袭内幕曝光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10
说起稀土这事,美国自己都觉得窝火。明明自家芒廷帕斯矿藏量上千万吨,全球排第三,够挖好几十年,可到现在2025年了,还得眼巴巴盯着中国货。去年 美国稀土产量才4.3万吨,勉强挤进全球前二,可加工环节卡壳严重,85%的矿石还得打包运到中国提纯。 内政部长道格·伯古姆直言,中国掌控20种关键稀土的85%到100%精炼产能,这不光是资源问题,更是技术上的死结。重稀土像镝、铽这些,美国实验室阶 段还在摸索,工业化生产遥遥无期。F-35战机、导弹制导,全靠这些撑腰,一断供就慌神。 中国早年也吃过大亏。白云鄂博矿1927年就露头,1934年确认含稀土,可真大规模勘探是1957年的事,那时候新中国工业底子薄,稀土十七种元素混一块, 分都分不开。结果呢,1960年代每吨精矿贱卖不到一万元,出口到国外提纯后,高价买回来用。 1980到2000年,中国产量占全球九成,利润却只捞到一成,典型的资源大国却穷忙活。国防上更尴尬,隐身涂层、精密芯片,全得求人。说白了,那时候中 国是卖原料,美国是赚加工差价,产业链上被摁着打。 美国为啥不早布局?其实他们1950年代产量还占全球六成,芒廷帕斯矿1949年投产,风光一时。可1980年代环保法规 ...
西方硬碰中国稀土,疯狂施压引发全球震荡,格局逆转恐难实现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47
美澳稀土供应链合作战略 - 美澳两国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协议,旨在终结对中国稀土的依赖[1] - 计划构建从澳大利亚采矿、美澳联合加工到西方市场供应的全新供应链[3] - 美澳双方计划在半年内各出资10亿美元,以撬动高达50亿美元的民间资本[3] 美国具体项目与投资 - 美国战争部支持澳大利亚Alcoa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建立年产量100吨的镓精炼厂[4] - Lynas公司获得美方2.58亿美元合同,计划2026年在德克萨斯州建设重稀土工厂,目标2028年商业化运营[4] - 美国永磁体制造商Noveon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磁材厂,其钕镨磁铁底价高达每公斤110美元,约为现货价格两倍[5] 澳大利亚战略举措与资源禀赋 - 澳大利亚政府设立规模达12亿澳元的战略储备池,并推出价格下限机制,向日本和韩国开放认购以形成“西方矿产联盟”[7] - 西澳大利亚州拥有全球顶级的Mount Weld矿,全球45%的稀土勘探资金涌入该州,活跃稀土项目达89个[9] - Lynas公司于2025年5月在马来西亚实现氧化镝商业化生产,成为首家摆脱中国依赖的重稀土生产商,并试产铽、铥等产品[9] - Iluka资源公司位于西澳大利亚州Eneabba的精炼厂预计2026年底运营,获得澳大利亚政府16亿澳元财政支持[9] 技术挑战与中国优势 - 稀土炼制工艺是主要难题,中国在“串级萃取理论”方面有数十年积累,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深厚技术壁垒[10]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重稀土精炼能力几乎为零,其轻稀土纯度仅为99.9%,92%的精矿需运往中国加工[11] - Lynas公司在马来西亚运营15年,其重稀土纯度仅达99.95%,尚未满足军工需求[11] - 截至2025年,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集中在中国[11] 中国政策与全球影响 - 中国于2025年10月出台新规,禁止关键设备出口,并对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出口设置审批门槛[11] - 中国用五十年时间构建了技术长城,全球稀土格局短期内难以撼动[12]
美澳 85 亿美元稀土协议达成,想要打破中国稀土垄断?特朗普这下乐坏了:多到根本用不完
搜狐财经· 2025-10-21 22:33
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棋盘上,美澳两国最近下了一步备受瞩目的棋。当地时间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郑重其 事地签署了一项关键矿产协议,这可是一份价值高达 85 亿美元的稀土供应大单 ,瞬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特朗普在签约后,那兴奋劲儿都快溢出来了,对着记者就夸下海口:"差不多一年以后,美国获得的稀土和其他关键矿物将多得用不完,都不知道该怎么处 置。" 这话一放出来,就像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层层浪花。大家都在猜测,美澳这是要搞什么大动作?真能如特朗普所说,在稀土领域掀起一场 大变革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主旋律 。美国与其费尽心思地和中国在稀土领域对抗,不如正视中国在稀土产业的实力和地位,寻求与中 国在稀土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稀土这一珍贵的资源在全球工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人类科技 和工业不断向前进步 。 随着技术的突破,中国稀土产业开始崛起。中国掌握了全球领先的稀土分离核心技术,全球 92% 的精炼稀土都产自这里 。在开采环节,中国稀土矿产量占 全球近 70% ,是全球稀土市场上最重要的卖家,也 ...
中国稀土领跑欧美,美国军工雷达也得靠,西方砸3000亿难追赶
搜狐财经· 2025-10-19 07:16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对华依赖现状 - 稀土是“工业维生素”,广泛应用于手机、芯片、风电、新能源车等关键制造业 [1] - 多国计划摆脱对华稀土依赖,但实际进展缓慢,难以在十年内建立完整产业链 [1] - 问题核心并非缺乏矿产资源,而是无法实现体系化运作 [1] 美国稀土产业的瓶颈 - 美国拥有世界第三大稀土储量,但以轻稀土为主,重稀土储量不足全球1% [3] - 美国先进装备如F-35战斗机严重依赖重稀土,97%的重稀土需从中国进口 [3] - 美国芒廷帕斯矿计划2025年生产3.2万吨REO精矿,其中70%需送至中国加工 [5] - 美国钕铁硼磁体年产量仅1000吨,不到中国2018年产量的百分之一,最高纯度仅为99.5% [5] - 美国面临人才断层,2000年以来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200人,而中国高校每年培养数千人,占全球相关人才的90% [6] - 新项目开发受环保法规和社区诉讼制约,耗时5至10年,重建完整产业链需投入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6] 中国稀土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上世纪70年代前,中国虽拥有优质稀土资源,但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低价出口原料 [8] - 1972年至1974年,徐光宪院士团队攻克串级萃取理论,将稀土分离纯度从国外的97%提升至99.9999%,效率提高10倍,成本从28美元/公斤降至7美元,降幅达75% [10] - 1978年通过全国讲习班普及技术,结束了“只能卖原砂”的时代 [12] 中国稀土产业的当前优势与战略 - 中国企业已掌握6N级(99.9999%)超高纯提炼能力,产品应用于F-35战斗机雷达系统和特斯拉电机等高端装备 [14] - 商务部第62号公告将设计图纸、工艺参数等全流程纳入出口管制,旨在维护国家安全与防扩散义务 [16] - 行业持续优化升级,包括上线智能自动检测系统、提高回收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 [16] - 自主可控成为主旋律,产业基础稳固,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小突破实现整体实力跨越 [17]
中国稀土被澳大利亚取代?三大底牌揭晓,最后一招让对手绝望!
搜狐财经· 2025-07-20 13:17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的动向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高调宣称成功实现高纯度"氧化镝"的商业化生产 [3] - 传闻称莱纳斯公司"整包"引进了一支中国稀土技术团队 [3] - 西方媒体宣称"中国稀土的霸权时代即将终结" [3] 中国稀土行业的优势 - 中国稀土行业拥有庞大的人才基数,每年有大批专业人才投入行业,形成"传帮带"的生态 [3] - 中国掌握稀土分离技术的独门技艺"串级萃取理论",并经过数十年技术迭代 [6] - 中国拥有从采矿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流程高效低成本,通常只需几天时间 [8] - 全球超过70%的稀土消费市场在中国 [8] - 中国能有效消化稀土加工产生的副产品 [10] 澳大利亚稀土产业的局限性 - 澳大利亚缺失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5] - 澳大利亚的生产模式如同"全球接力赛",涉及跨国运输,成本高、周期长 [8] - 澳大利亚的一些工厂和原材料还需从中国进口 [8] - 澳大利亚难以处理稀土加工产生的副产品 [1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稀土领域握有三大核心优势:人才基数、完整产业链、最大消费市场 [9] - 美国曾因无法与中国竞争成本而放弃稀土加工 [8] - 行业规则由中国制定 [9] - 中国稀土的主导地位难以被取代 [9]
稀土王牌要没了?澳大利亚挖走中国稀土团队,重要技术已被攻破!
搜狐财经· 2025-07-17 22:46
核心观点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宣布商业化产出"氧化镝"并传闻挖走中国稀土团队,但中国稀土行业的优势在于完整产业链、技术体系和人才储备,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1][5][9][10][14][16][18][21][23] 人才与技术 - 传闻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挖走中国稀土团队,但中国稀土行业人才储备深厚,拥有大量一线工程师和高校培养机制,人才流失影响有限 [2][4] -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基于徐光宪院士的"串级萃取理论",形成多年迭代优化的完整体系,实验室单点突破难以匹敌 [7][9] 产业链优势 - 中国稀土产业链覆盖上游开采、中游分离到下游应用,形成高效闭环,而澳大利亚依赖"全球接力"模式,运输成本高且供应链风险大 [10][12][14] - 中国稀土副产品可通过完整产业链消化,澳大利亚缺乏相关能力 [23] 资源与市场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和储备国,战略储备库可调节供需和价格,2021年收紧镝、铽出口导致国际价格暴涨 [14][16] - 澳大利亚莱纳斯工厂部分原料仍需从中国进口,依赖中国供应链 [16][18] - 全球最大稀土应用市场在中国,中国企业掌握绝大部分订单,澳大利亚产品面临成本高、周期长等竞争劣势 [18][20][21]
稀土曾论吨甩卖?老头摇漏斗算出“软黄金”!稀土之父当之无愧!
搜狐财经· 2025-06-30 04:08
稀土行业历史与现状 - 稀土并非稀有资源,但分离提纯技术难度极高,全球仅少数国家掌握[3] - 上世纪中国稀土以"白菜价"出口(几十美元/吨),国外提纯后售价达几十美元/克,价差超万倍[1][4] - 当前中国稀土专利占全球80%,出口量曾达全球80%,高纯度钕铁硼磁体价格超过黄金[13][15] 技术突破 - 徐光宪团队开发"串级萃取理论",通过数学模型实现稀土元素精准分离,纯度达99.99%[10][11] - 分离成本从国际水平的百美元/公斤降至几美元/公斤,效率提升数十倍[11] - 技术推广至全国20余省市稀土厂,形成完整产业链[12][13] 产业影响 - 1975年后中国稀土分离技术从落后跃居世界第一,打破美日技术垄断[11][13] - 带动包头稀土矿、江西离子型稀土矿等实现高附加值加工,不再仅出口原矿[13] - 稀土材料应用于导弹制导、永磁电机、高铁涂层、LED照明等高技术领域[15] 资源管理 - 上世纪90年代行业乱象:上千家企业恶性竞争,价格战导致稀土再度贬值[13] - 过度开采造成环境破坏,草原退化、黄河污染等问题突出[13] - 国家后续出台开采总量控制、环保标准等政策,建立战略储备机制[14] 产业链价值 - 稀土元素支撑智能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电池、高铁耐磨涂层等核心部件[1][15] - 中国实现从原材料出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全链条覆盖的产业升级[13][15] - 形成技术壁垒,西方国家需依赖中国稀土供应[15]
中美俄稀土储量差距,美国180万吨,中国稀土资源是多少呢?
搜狐财经· 2025-06-28 04:31
稀土行业概述 - 稀土是17种元素的统称,包括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钇,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车、风力发电机、导弹、雷达等领域[2] - 全球稀土储量约1.2亿吨,中国占比36.67%位居第一,俄罗斯8.33%,美国1.5%[2] - 中国稀土产量24万吨占全球68%,美国2万吨,俄罗斯仅几千吨[9][10][1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矿白云鄂博矿和江西离子型稀土矿,资源丰富且开采价值高[5] - 20世纪70年代徐光宪提出"串级萃取理论",使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全球领先[5] - 建立了从矿山到工厂的完整产业链,加工能力强大,能生产纯度99.99%的产品[5][9] - 实施开采总量控制、出口配额和关税政策,有效调控市场[10]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主要依赖加州芒廷帕斯矿,曾因环保和成本问题停产,2010年后重启但进展缓慢[7] - 面临环保标准严格、人工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开采经济性差[7] - 70%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分离技术落后,缺乏完整产业链[7][10] - 2021年拜登签署行政令计划建立国内供应链,但面临资金和技术瓶颈[10] 俄罗斯稀土产业现状 - 拥有1000万吨储量但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开采条件恶劣且基础设施落后[9] - 分离技术陈旧,产量仅几千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9][11] - 计划到2030年建立完整产业链并增加产量至10万吨,但进展缓慢[9][11] 技术比较 - 中国掌握硬岩矿和离子型稀土矿两种开采技术,分离萃取效率全球领先[12] - 美国主要掌握硬岩矿开采技术,分离技术停留在几十年前水平[12] - 俄罗斯仍使用老式化学法分离,效率低成本高[12] 市场供需 - 2023年全球稀土需求30万吨,中国供应68%[12] - 稀土价格持续上涨,钕价格达20多万元/吨,镝价格更高[14] - 未来十年全球需求可能翻倍至50万吨以上,主要来自电动车和清洁能源领域[1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4400万吨储量可满足几十年需求[17] - 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绿色开采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14] - 稀土成为战略资源,各国将加强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