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风险化
icon
搜索文档
为对付我国稀土出口管制,德国提议动用“核选项”,但立马被打脸
搜狐财经· 2025-10-27 17:20
对于我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以及荷兰政府强行管制安世半导体资产两件事,当前,欧盟国家即将在10月23日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商量对策。 但是,从前奏来看,欧盟内部已经开始护犊子了,一点儿没有讨论荷兰对中方的不当举措,反而重点全落在如何应对中方对欧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 这个时候,欧盟两个带头大哥法国和德国都主张对华贸易强硬,但德国明显更加过分,居然提出动用"核协议",也就是"反胁迫"机制,作为对中方最新稀土 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 那么,什么是欧盟的"反胁迫"机制? 简单来说,欧盟的"反胁迫"机制,也叫做《反胁迫工具法案》,于2023年正式生效,主要内容是,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某些知识产权、限制外国 直接投资和公共采购准入。这被视为欧盟经济策略的"核选项",至今还没有用过。 此前,特朗普对欧盟关税战的时候,欧盟也考虑过动用"核选项",但最后不了了之,就是害怕重大后果。 这一次,德国主动提对华动用"核选项",体现德国总理默茨的强硬姿态,想要反制我国扩大稀土出口。 目前,欧盟内部虽然没有同意德国这一提议,但是欧盟正考虑出台新规,要求在欧投资的中国企业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进入当地关键市场,包括强制转让技 术、使用一定比 ...
西方硬碰中国稀土,疯狂施压引发全球震荡,格局逆转恐难实现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47
美澳稀土供应链合作战略 - 美澳两国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协议,旨在终结对中国稀土的依赖[1] - 计划构建从澳大利亚采矿、美澳联合加工到西方市场供应的全新供应链[3] - 美澳双方计划在半年内各出资10亿美元,以撬动高达50亿美元的民间资本[3] 美国具体项目与投资 - 美国战争部支持澳大利亚Alcoa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建立年产量100吨的镓精炼厂[4] - Lynas公司获得美方2.58亿美元合同,计划2026年在德克萨斯州建设重稀土工厂,目标2028年商业化运营[4] - 美国永磁体制造商Noveon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磁材厂,其钕镨磁铁底价高达每公斤110美元,约为现货价格两倍[5] 澳大利亚战略举措与资源禀赋 - 澳大利亚政府设立规模达12亿澳元的战略储备池,并推出价格下限机制,向日本和韩国开放认购以形成“西方矿产联盟”[7] - 西澳大利亚州拥有全球顶级的Mount Weld矿,全球45%的稀土勘探资金涌入该州,活跃稀土项目达89个[9] - Lynas公司于2025年5月在马来西亚实现氧化镝商业化生产,成为首家摆脱中国依赖的重稀土生产商,并试产铽、铥等产品[9] - Iluka资源公司位于西澳大利亚州Eneabba的精炼厂预计2026年底运营,获得澳大利亚政府16亿澳元财政支持[9] 技术挑战与中国优势 - 稀土炼制工艺是主要难题,中国在“串级萃取理论”方面有数十年积累,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深厚技术壁垒[10]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重稀土精炼能力几乎为零,其轻稀土纯度仅为99.9%,92%的精矿需运往中国加工[11] - Lynas公司在马来西亚运营15年,其重稀土纯度仅达99.95%,尚未满足军工需求[11] - 截至2025年,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集中在中国[11] 中国政策与全球影响 - 中国于2025年10月出台新规,禁止关键设备出口,并对含中国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出口设置审批门槛[11] - 中国用五十年时间构建了技术长城,全球稀土格局短期内难以撼动[12]
当AI数据中心扩张,撞上锂电出口管制
高工锂电· 2025-10-22 18:48
倒计时27天 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 暨十五周年庆典&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产研(GGII) 协办单位: 卡洛维德 总冠名: 海目星激光 年会特别赞助: 大族锂电 专场冠名: 杉杉科技、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宇电自动化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 思客琦 时间&地点: 2025年11月18-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 会议合作: 陈女士 13560731836(微信同号) 而这一演变表明,政策制定者正致力于主导整个负极材料供应链 ——从上游的天然石墨开采到高附加值的人造石墨制造,以形成全面的控制力。 2025 年 10 月,当商务部宣布对超过 300Wh/kg 锂电池及正负极材料、中后段设备实施出口管制时,全球资本市场的最初反应显得克制。 在经历了数年的贸易争端后,市场似乎已将此事件归类为又一轮熟悉的 "贸易摩擦"叙事,并为其定价。 此类解读或忽视了新规的机制核心。此次管制的关键,不在于 "禁止",而在于引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政审核流程——最高长达 45 个工作日 的审批窗口。 对于高度依赖 "准时制"交付的全球供应链而言, 45 天的潜在延 ...
美澳签署关键矿产框架协议,打造去中国化供应链新联盟
制裁名单· 2025-10-22 09:14
阿尔巴尼斯在签署仪式上表示,该协议包括总价值高达85亿美元的项目计划,美澳两国将在 未来六个月内各自投入至少10亿美元,推动共同计划 。特朗普则更为乐观地宣称:"大约一年后,我们将拥有如此多的关键矿产和稀土,以至于你 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们。" 一、协议主要内容与目标 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签署《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及加工供应保障框 架协议》。这一协议旨在强化两国在关键矿产和稀土领域的供应链韧性,减少对中国单一来 源的依赖。 这一协议的签署发生在中国加强对稀土、永磁体及半导体相关材料出口管制的大背景下。中 国目前掌握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能力,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这份《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及加工供应保障框架》标志着两国在关键资源领域合作的重 大升级。协议明确表示,其目标是支持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商业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关键矿 产和稀土的供应。 协议核心内容包括:成立由美国能源部长与澳大利亚资源部长共同领导的 关键矿产供应链安 全应对小组 ;共同确定优先项目以解决供应链缺口;以及加快许可证审批流程。 二、具体合作项目与投资细节 根据白宫发布的情况说明书,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向关键矿产 ...
中国一步不退,特朗普称难以置信,其官员称美国民众已准备好
搜狐财经· 2025-10-20 11:53
贸易战升级的核心举措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将稀土、港口服务及芯片产业纳入管控 [1] - 美国以加征100%关税的强硬姿态做出回应 [1] - 中国的反击针对美国关键领域进行精准打击,展示超出被动应对的战略眼光 [1] 市场与行业影响 - 美股出现剧烈波动,科技板块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数千亿美元 [3] - 高关税将直接增加企业成本,推动通胀压力,并波及农业、金融等领域 [5] - 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及供应链存在深度依赖,因现实利益关系被迫做出理性选择 [3][5] 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赖 - 德国因与中国的产业链高度依赖,面对新一轮管制显得焦虑但难以舍弃中国市场 [7] - 欧盟希望在中美之间实现去风险化,但现实经济需求使其无法完全摆脱中国市场 [7] - 全球产业的紧密相互依赖表明单边脱钩在全球化时代并非可行道路 [7] 战略意图与市场反应 - 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展示基于长期积累实力的战略决心 [9] - 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策略,表达强硬意图但内部对全面冲突心存疑虑 [1][9] - 市场剧烈波动和资本的敏感反应使得决战论变得复杂 [9]
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环球时报· 2025-10-16 11:27
事件背景与核心观点 - 荷兰法院文件显示美国是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幕后推手 [1] - 事件凸显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表明美国正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 [2] - 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是美国扩大制裁后引发的首个行业震动,也是荷兰在半导体领域首次动用《物资供应法》的标志性案例 [2] 美国施加的压力与措施 - 闻泰科技于2024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上个月美国政府进一步将清单内企业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纳入限制范围 [1] - 美国商务部官员在6月12日与荷兰外交部的会议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以符合"实体清单"豁免资格 [1] - 美国贸易限制的扩大导致安世半导体业务可能受限,除非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转移知识和能力" [1] 荷兰政府的行动 - 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部从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2] - 荷兰法院批准紧急申请,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CEO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减去1股)托管给外部第三方 [2] - 荷兰官员致信安世半导体西方高管,称公司必须拥有"独立于黑名单上股东的运营独立性" [1] 事件的影响与深层含义 - 荷兰的司法托管与治理干预改变了控制权的行使方式,但未改变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股权所有权 [3] - 事件折射出欧盟在高端技术领域'去风险化'与'技术主权'叙事的实践化尝试,荷兰政府借此重塑对战略性半导体企业的实际控制 [3] - 荷兰政府以"获得美国许可"为筹码,旨在强化安世半导体的"欧洲属性",要求中资进一步让位甚至退出 [3]
幕后细节披露!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曝曾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环球网· 2025-10-16 08:18
环球网消息,经外媒披露,荷兰冻结中企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幕后推手美国浮出水面。路透社14日报道 称,荷兰法院当天公布的一项裁决文件显示,随着美国不断升级施压,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了上述中资企 业。 该专家告诉记者,荷兰的司法托管与治理干预虽然改变了控制权的行使方式,但并未改变闻泰对安世的 股权所有权这一核心事实。安世半导体能否获得美国商务部的制裁豁免仍然面临着重重法律挑战。他认 为,荷兰政府一意孤行,以"获得美国许可"为筹码和借口,要求中资进一步让位甚至退出,就是要达到 强化安世半导体"欧洲属性"的目的。 "深层来看,这更折射出欧盟在高端技术领域'去风险化'与'技术主权'叙事的实践化尝试。荷兰政府借助 美国施加的外部压力,重塑对战略性半导体企业的实际控制,也是在向华盛顿与布鲁塞尔释放信号:欧 洲在关键技术安全问题上,愿意主动配合,甚至提前布局。"该名专家表示。 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再次强调,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 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报道称,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于2024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
幕后细节披露!涉半导体企业,美国被爆曾施压荷兰更换中国CEO
环球时报· 2025-10-16 06:53
事件核心与背景 - 荷兰法院文件显示美国是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企安世半导体的幕后推手[1] - 美国商务部官员与荷兰外交部在6月12日的会议记录表明美方曾不断施压要求安世半导体撤换其中国籍CEO张学政以符合"实体清单"豁免资格[1] - 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于2024年12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上个月美国政府进一步将清单内企业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也纳入限制范围[1] 荷兰政府的干预行动 - 9月底荷兰经济事务部从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2] - 荷兰法院批准一项紧急申请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CEO职务并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股份(减去1股)托管给外部第三方[2] - 荷兰官员告知安世半导体必须拥有"独立于黑名单上的股东的运营独立性"并限制"向中国转移知识和能力"以避免业务受限[1][2] 事件的行业影响与深层含义 - 该事件凸显美中紧张关系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表明美国正利用其贸易实力拉拢盟友站队[2] - 这是荷兰在半导体领域首次动用《物资供应法》的标志性案例显示其希望重新掌控企业战略决策权[2] - 事件折射出欧盟在高端技术领域'去风险化'与'技术主权'叙事的实践化尝试荷兰政府借助美国压力重塑对战略性半导体企业的实际控制[3]
美国新兴稀土公司USAR,会在管制下崛起吗?
虎嗅· 2025-10-15 15:10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美国重稀土领域的纯粹标的,致力于在美国本土建立从稀土开采、加工到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制造的垂直整合全产业链 [1][3] - 公司战略价值在于为美国能源、技术及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提供自主可控的稀土磁体供应链,在地缘政治驱动的供应链重构趋势下尤为凸显 [3][5] - 公司通过SPAC(Inflection Point Acquisition Corp. II)合并于2025年3月转型,并于同年3月14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USAR" [9][10] 核心资产与资源禀赋 - 公司核心资产为得克萨斯州Round Top矿床(持股81%),预估重稀土资源价值超过800亿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 [4] - Round Top矿床资源不仅包含对高性能永磁体至关重要的重稀土元素镝和铽,还伴生镓、铍等关键战略矿产 [25] - 矿床具体资源量包括:镝含量约30 ppm,铽含量约3.4 ppm,钕含量约27.8 ppm,钐含量约10 ppm [26] 产品应用与产能规划 - 公司核心产品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国防军工装备以及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 [15][16][17][18] - 一期产能规划位于俄克拉荷马州斯蒂尔沃特工厂,年产能为1200公吨,预计在2026年底前实现满负荷生产 [21] - 一期产能完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1.5亿至2亿美元,长期产能目标是达到5000公吨/年,并具备提升至10000公吨/年的潜力 [22] 业务进展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成功完成一笔7500万美元的PIPE融资,为磁体工厂建设和Round Top项目开发提供资本支持 [11] - 公司近期完成了对Less Common Metals的收购,加快了"矿山到磁体"的全链条整合,成为全球非中国供应链中唯一覆盖轻稀土、重稀土及钐钴合金的全能生产商 [12][13][14] - 在市场端,公司已与超过70家跨行业客户签订13份合作备忘录,锁定了约2000吨的高置信度年需求,远期潜在需求规模达到5000—7000吨/年 [29][30]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作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425亿美元,但主要受一项1.347亿美元的非现金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调整影响,调整后净亏损为780万美元 [33][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18亿美元,资金储备足以支持其斯蒂尔沃特工厂一期生产线的建设 [36] - 公司上半年资本支出为630万美元,计划全年资本支出超过6000万美元,并通过行使认股权证获得了2200万美元的现金流入 [37][3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稀土全产业链覆盖的国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下游冶炼加工环节存在明显断层,高度依赖进口 [40] - 公司在美国市场与MP Materials形成差异化互补:MP Materials专注于轻稀土,而公司专注于重稀土的全产业链整合 [44][45] - 公司定位为追赶者和供应链重塑的关键角色,其重稀土战略可能获得类似MP Materials的政府资金支持或采购协议 [32][47] 政策环境影响 - 中国10月9日新政将管制范围扩展至境外含中国稀土成分≥0.1%的产品,要求出口前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审批,这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公司带来不确定性 [49][50] - 新规将稀土冶炼分离、磁材制造及回收技术纳入管制,可能延缓公司产能释放,并迫使其投入更多资本自主研发,推高项目总成本 [51][52] - 长期来看,管制政策极大地凸显了公司作为美国本土垂直整合供应商的战略价值,市场对其估值逻辑已转变为承载国家供应链安全的战略资产 [54][55]
又打起来了!中美贸易战下的医疗器械行业
思宇MedTech· 2025-10-13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战已从关税摩擦升级为制度化、长期化的全面博弈,医疗器械行业成为战略焦点 [2][6] - 政策信号从关税转向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进口安全审查等非关税壁垒,行业面临系统性风险 [4][7][9] - 贸易战引发资本市场对医疗器械板块信心回落,行业表现跑输大盘,资本流向政策风险更低的领域 [10][13] - 全球供应链正从成本最优转向风险最小,多产地布局导致制造效率下降但系统韧性上升 [11][12][14] - 行业将经历结构性重估,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技术创新与在全球政策体系中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12][15][17] 政策信号与审查升级 - 2025年9月美国商务部启动医疗器械进口动态调查,覆盖影像设备、植入类器械、诊断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 [7][8] - 调查理由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卫生供应链稳定,未来可能延伸至医疗影像数据、AI算法等数字医疗基础设施 [9] - 政策工具从关税扩展到行政审查,旨在为下一阶段更具针对性的关税或进口限制预设路径 [9] - 2025年10月美中相互加征关税达历史峰值,美国对华商品征收100%关税,中国实施船舶港务费反制 [2][7] 行业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5年以来美国医疗健康板块在标普体系中整体跑输大盘,截至9月同比下跌约5% [10] - 行业投资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在宏观政策收紧环境下资金短期流出更为明显 [10] - 市场普遍下调医械企业利润率假设,投资机构倾向回避生产性制造环节,资本转向数字健康、AI医疗等方向 [13] 供应链风险与重构 - 2025年9月美国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49.1,进入收缩区间,导致医疗器械厂商采购、交付的隐性成本上升 [11] - 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增加库存与多地生产布局,进一步压缩现金流 [14] - 供应链多极化布局加速,越南、马来西亚成为医疗耗材临时转移地,印度、波兰承担区域装配任务 [14] - 中国本土厂商加快国产替代与自研元件布局,特别是在球管、传感器、精密电机等关键部件领域 [14] 行业结构性变化与未来趋势 - 全球生产模式从成本最优转向风险最小,是多边贸易摩擦下最深层的产业结构性变化 [12] - 短期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企业面临利润压缩与库存上升 [17] - 中期产业链在亚洲多地形成次中心格局,中国、东盟、印度等互补关系加强 [17] - 长期技术与标准成为国际竞争主轴,掌握认证体系与供应稳定能力的企业将重新定义竞争边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