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大建党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书里书外)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文章核心观点 - 马列著作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两个结合”)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成功的关键法宝 [6] 早期传播与组织建立 - 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通过《新青年》杂志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观”概念并树起旗帜 [2][3] - 1920年,陈独秀与李大钊秘密筹划建党事宜,即“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在北京分别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3] 关键著作翻译历程 - 郭大力与王亚南在战乱中坚持翻译《资本论》,1928年首卷译稿毁于战火,1934年重启翻译并于1938年8、9月间首次出版完整三卷中译本 [4] - 成仿吾一生5次翻译《共产党宣言》,跨越1927年、1938年、1945年、1953年及上世纪70年代,最终在中央党校印出结构完整、用语规范的译本 [5] 人物贡献与精神传承 - 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倾注心血于马列主义传播,李大钊在白色恐怖中牺牲 [2][3][4] - 翻译工作者如郭大力、王亚南、成仿吾等在极端条件下坚持工作,其译作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燃灯者” [4][5][6]
怀爱国之心 立报国之志 增强国之能 全市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解放日报· 2025-10-01 09:5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我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举行,上海市党政军领导、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及各界群众代表冒雨出席龙华烈士陵园的敬献花篮仪式 [1] - 仪式于上午10时开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主持,流程包括礼兵就位、奏唱国歌、集体默哀及少先队员献唱 [1] 仪式流程与细节 - 7只由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等机构敬献的大型花篮在广场上整齐排开,礼兵抬起花篮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 [2] - 市领导陈吉宁、龚正等缓步至纪念碑前整理花篮缎带,并与其他代表绕行瞻仰纪念碑,前往无名烈士墓敬献鲜花 [2] - 长明火燃烧不息,现场氛围庄严肃穆,寄托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2] 活动意义与精神传承 - 活动旨在铭记英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斗精神,增强为国担当的使命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 [1] -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强调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抗战精神,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2] - 活动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与"十五五"规划编制紧密结合,争当"小老虎"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再立新功 [2] 出席人员 - 出席仪式的领导包括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莉新、市政协主席胡文容等市领导 [1][2] - 市委常委李仰哲、赵嘉鸣等多位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老同志、驻沪部队负责同志等也出席了仪式 [3]
以理论创新铸就民族复兴精神丰碑——“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举办
新华网· 2025-09-28 11:11
出版活动与市场推广 - 9月24日在中国国际出版交流中心举行"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 [1] - 座谈会由人民出版社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 [1] - 全国读者见面会已成功举办7月重庆站和8月中共一大会址站活动 [2] - 该丛书后续将进入更多城市与读者见面 [2] 丛书内容与学术价值 - 该丛书是国内首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主线系统梳理百年党史的理论著作 [1] - 丛书为七卷本涵盖七个历史阶段 [1] - 研究范式突破传统党史著作的事件叙事框架实现从"历史事实还原"到"精神密码破译"的学术跨越 [1] - 丛书围绕核心精神提炼注重因果序列演进萃集时代多彩华章凸显党建价值品牌 [2] 发行渠道与社会影响 - 该丛书正通过全国发行渠道走进机关、学校和企业 [2] - 丛书在传承红色基因和凝聚奋进力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2] - 该丛书旨在成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 [2]
感受历史人物书写的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31
书籍内容与特点 - 首部反映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创建者弓仲韬生平事迹的长篇纪实作品 [2] - 作品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挖掘出很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史料 [2] - 作品呈现"有温度"、"有质感"、"有气象"的特点 [2] - 作者在一年半时间里寻访行程达数千公里,写下7万多字寻访日志 [2] 历史价值与意义 - 展现了地域革命史,呈现一群人、几代人的奋斗历程,涵盖从早期革命活动到农业合作社时期 [3] - 还原了中共早期农村党支部的建立历程,台城特支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2][3] - 通过具体人物展现革命者的影响力及其与时代的关联,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逻辑 [3] - 真实再现了革命者的命运与精神,弓仲韬及其家族在革命中做出巨大牺牲,平凡中彰显伟大精神 [3][4] 文化宣传与影响 - 该书是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在挖掘早期农村党组织历史贡献和拓展党史文化宣传方面的重要成果 [4] - 党的历史通过文化产品形式让人更易接受,更能浸润心灵,有助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4] - 让党史人物走出历史尘埃,从冷到暖,从虚到实,展现以弓仲韬为代表的早期革命者事迹和精神 [4]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高校着力打造育人新课堂
新华社· 2025-09-25 18:49
山东大学博物馆核心特点 - 馆藏超过4万件藏品 绝大多数文物由本校考古学院师生在教学实践中亲手发掘出土[1] - 是高校博物馆中首批获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陈列史前遗址 商代遗址 周代遗址等重要考古成果 包含国家珍贵文物356件(套)[1] - 馆藏文物相关成果多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 重要馆藏与考古发现 -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是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 首次在殷墟以外发现的唯一一个晚商时期占卜所用甲骨文 在甲骨学史上具有界标意义[1] - 展品包括史前陶器薄如蛋壳 青铜方壶闪着寒光 汉代铁戟形制多样[2] 博物馆的教育与传承功能 - 现有数十名大学生讲解员 常在讲解中注入自己参与考古时的感受[2] - 学校不断丰富博物馆育人功能 从单一文物展出发展为集教学 保护 研究等于一体 师生在馆内修复文物 讲解历史 研究布展和设计文创 将博物馆变为大课堂[2] - 文物揭示古人生产生活场景及社会文化 见证一代代考古人的传承 例如展厅图版中有考古人员当年共同修复甲片的工作照[1] 高校文化行动的扩展案例 - 在北京 33所高校的40万名大学生加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 走进革命根据地 历史文化纪念馆等 推动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3] - 该行动计划围绕理论研究与宣传 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等7个大类 开展古籍修复等26个项目 61项具体实践活动[3]
观点丨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转兴的关键转折点 [1]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主动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 [1]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与形成 -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与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共同构成 [2][6] -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员数量从近六万名锐减至一万余名,秋收起义军余部不足千人,近五万名革命烈士献出生命 [2] - 井冈山精神包含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等核心要素 [6] 井冈山精神的具体表现 -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突破共产国际束缚,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4] - 艰苦奋斗:面对物资匮乏,创办军械所、被褥厂、红色圩场等自力更生 [4] - 依靠群众:将"做群众工作"列为红军三大任务之一,建立军民鱼水关系 [5]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传承 - 深刻影响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的形成 [7] -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衍生出大寨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8] 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 - 需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 -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 - 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10]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11]
山东能源望田煤业:多维度党建赋能 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中国能源网· 2025-07-14 11:30
专题党课活动 -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强担当—改革创新当先锋"为主题开展"三个一"活动 包括讲专题党课 重温入党誓词 党性教育[3] - 专题党课深入剖析作风建设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 通过行业案例和先进经验为党员注入思想动力[3] - 领导班子成员下沉至联系点党支部 党支部书记深入所在支部 采用"微党课"形式结合煤矿安全生产 降本增效等工作实际开展教育[3] - 累计开展专题党课15场 围绕作风建设破解发展难题收到31条合理化建议[3] 党性教育形式 - 公司通过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长廊开展"沉浸式"教育 系统展示46种精神传承脉络[5] - 党员在南泥湾精神展板前学习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精神 结合当前市场形势强调降本增效[5] - 利用党建特色文化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 学习 讲解等方式将红色基因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5] 党员宣誓活动 - 7月1日组织党员集中宣誓 通过庄严仪式凝聚奋进力量 回望信仰原点[7] - 围绕"岗位践行誓词""新时代党员担当"等话题展开讨论 强调"宣誓一时 践行一生"的承诺[7] - 党委书记表示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以优良作风作为企业攻坚克难的"硬核"支撑[7]
郭永航走访慰问党员代表并向全市党员致以“七一”节日问候
广州日报· 2025-07-01 09:5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广州市委书记走访慰问及调研 -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走访慰问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林和派出所党员代表,向全市广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2] - 与优秀党员谭素华、曾节周和烈士陈世豪遗属亲切交谈,对他们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2] - 强调党员民警为平安广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要继续发扬优良作风守护城市安全[2] 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部署 - 详细了解派出所警队建设、辖区治安及服务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安全工作[3] - 强调基层派出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哨阵地,要建设智慧警务、楼宇警务[3] - 提出依托科技手段强化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深化源头风险防控治理[3] 党组织工作要求 - 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3] - 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推进高质量发展[3] - 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拼经济、保安全[3] 注:原文内容主要涉及党政活动和社会治理,未提及具体公司或行业数据,故未提取相关商业指标。
精神长河奔流不息(序与跋)
人民日报· 2025-07-01 09:10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一谱系由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含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不同时期的精神坐标[2][3] - 精神谱系通过思想引领、信念塑造、奋斗感召和牺牲昭示等方式形成,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3] - 每个精神坐标反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历史脉络和面貌,并影响现实和未来的发展[3] 精神谱系的时代特征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象随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变化表现出鲜明特征,不同奋斗阶段的精神坐标各有侧重和特色[3] - 精神坐标之间既有共性连接也有个性区别,共同构成一条长波万里的精神长河[3] 精神谱系的实践属性 - 精神谱系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立体呈现,如井冈山精神中的毛泽东革命道路和刘仁堪烈士事迹,长征精神中的血战湘江和"半条棉被"故事[5] - 抗美援朝精神通过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事迹体现,脱贫攻坚精神通过十八洞村、黄文秀等典型案例展现[5] - 精神谱系因落小落细的地点、人物和事件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6] 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 - 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点是研究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4] - 传承方式需结合理论研究和立体细节研究,通过生动实践让精神伟大起来并永恒延续[5][6]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11
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将其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并明确其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 -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进程中,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驱者的精神风范是其人格化体现,如李大钊"断头流血以从之"的信仰坚定性、毛泽东"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等 [2]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历史决议形式确立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地位,强调其作为"本""始""因"的根本性 [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与演进 -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概念,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46种伟大精神中,伟大建党精神位列首位 [7][8] - 精神谱系按历史阶段分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浴血奋战特征);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特征);改革开放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锐意进取特征);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守正创新特征) [9] - 精神谱系构筑反映中华民族精神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如抗战精神标志民族觉醒高度、抗美援朝精神体现民族血性、改革开放精神丰富民族精神内涵 [11] 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落实四项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路径、增强斗争本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6] - 精神谱系的教育功能在于培养时代新人,通过对标英烈楷模传承红色基因,确保"优良传统不失传、精神谱系不断谱" [12] - 党的生命力源于伟大建党精神赋能的历史主动精神,如新时代解决长期难题的实践即为其弘扬结果 [13][14] 党的自我革命与精神源头维护 - 面对"六个如何始终"的大党独有难题,需通过自我革命清除消极因素(如腐败、"四风"),以刀刃向内方式阻断对精神源头的污染 [15]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需以"刮骨疗毒"决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肌体健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