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开放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成功落地首批跨境债券回购交易
证券日报· 2025-10-09 00:08
作为全市场首批机构,农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该行于9月29日率先成功落地"债券通"北向通跨境回购 交易,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工商银行作为中国货币市场最大的流动性提供商、市场首批"债券通"北向通回购做市商和结算代理行, 其全方位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进一步开放政策落地的创新交易。例如,在做市交易方面,工商银行 成功与境外机构投资者分别在"债券通"北向通渠道和直投渠道达成首批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创新交易, 交易规模超20亿元人民币、涵盖多个期限品种。 在外资银行方面,记者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获悉,该行成功协助境外 机构鼎亚资本(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完成了市场首笔债券回购 交易,成为该业务扩大开放后首批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完成交易的银行。 在上述交易中,鼎亚作为境外资产管理机构,通过银行间债市直接投资渠道成功完成了首笔买断式多券 回购交易,成为债券回购业务进一步开放后首批参与的境外投资者。汇丰中国担任此次交易的结算代理 银行,并作为交易对手方参与交易,为鼎亚提供了从交易前端到交易后服务的一揽子跨境业务支持。 为进一步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 ...
银行间债券回购扩大开放首日达成买断式回购交易58.2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9-30 11:22
新华财经北京9月30日电新华财经30日获悉,境内银行间债券回购扩大开放首日即9月29日,债券通北向 通及结算代理两个渠道合计达成买断式回购交易58.2亿元人民币。参与交易的境外机构包括境外人民币 清算行、境外银行、境外资产管理类产品等,标的债券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商业银行 普通金融债等。 此次市场开放采用了境外投资者熟悉的交易模式,境外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可 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这推动了境内债市与国际市场接轨,为境外机构参与回购交易创造了更多 便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 展债券回购业务,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 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有效丰富了外资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箱"和交易策略。 据悉,1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银行间市场回购做市商,首日达成债券通北向通买断式回购交易44笔,涉 及39.5亿元。12家境外机构投资者与境内对手方,达成结算代理渠道下买断式回购交易12笔,涉及18.7 亿元。 ...
三部门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债市“磁吸力”持续释放
贝壳财经· 2025-09-27 10:27
徐飞指出,回购交易是国际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此次市场开放采用了境外投资者熟悉的 交易模式,无缝衔接了境内外市场,为投资者参与回购交易创造了更多便利。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开放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9月26日,央行、证监会和外汇局联手放大招,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 务,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 一直以来,央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2015年起,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 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推出 以"债券通"渠道下托管的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 此次,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增加了人民 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还稳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通过在岸、离岸市场的协同,中国债市的开 放度与透明度正在快速提升,让全球资本"既敢来,也愿留"。 开放型制度升级,中国债市"磁吸力"持续释放 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 ...
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回购放开 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再进一步
新华财经· 2025-09-27 09:26
新华财经北京9月27日电 26日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 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数量不断扩大,通过债券回购业务开展流动性 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放开债券回购已成为顺应境外机构需求重要举措,有助于增强我国债券市场对境 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具体来看,债券回购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 性管理工具之一。今年前8个月,我国债券回购交易规模累计已达14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2%。 与此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中国债券已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 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 "而且从占比看,目前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 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三,都高于纳入指数时的预计占比,充分反映出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资产的信 心。"受访专家说。 截至8月末,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债约4万亿元;互换通累计成 交1.5万多笔,累计成交名义本金约8.2 ...
三部门发文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新华网· 2025-09-26 20:5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自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 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共同 推出以"债券通"北向通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回购业务。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吴雨、任军)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公 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也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 之一。 记者了解到,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 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 行做法,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将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会同有关各方 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纠错】 【责任编辑:王頔】 在金融管理部门看来,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 进一步增强人 ...
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公告!
金融时报· 2025-09-26 20:27
"债券回购开放顺应境外机构需求,是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业内专家对《金融时 报》记者解释。 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 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 展债券回购业务。 《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 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 主权财富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 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顺应境外机构投资者需求 实际上,围绕债券回购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回应市场需求,不断深化开放举措。2025年2月,与香 港金管局共同推出离岸债券回购业务;6月,香港金管局宣布离岸债券回购业务优化安排。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为更多境外机构投资 者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流动性管理渠道和风险 ...
进一步开放!三部门: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20:19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 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本次《公告》进一步开放债券回购业务,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 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 本次《公告》明确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的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 主权财富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 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此外,在合规情况下,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 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服务。 机制设计与国际接轨 在业务模式上,《公告》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机制和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 过户和可使用。此举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更大便利,也有利于促进优化境内债券回 购业务机制。 债券回购业务包含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两种形式。目前,我国质押式债券回购与国际市场债券回 ...
192万亿元债市再迎开放红利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9-26 09:02
9月2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 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发表主旨演讲。邹澜回顾了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在金融市场的务实合作,介 绍了人民币债券资产的独特优势和中国债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成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 产进一步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本次论坛上,邹澜还宣布了四项重磅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市 场高水平开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重点推动这些举措落地。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彭博数据, 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都可以获得约 70%的收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 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 ...
央行:加快推进 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6 07:33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9月25日在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 在内地与香港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 升。他同时强调,中国债券市场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将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 市。 近年来,央行立足债券市场宏观管理,着力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提 高市场运行效率,健全规则统一的违约风险防范与处置机制,持续推动市场统一对外开放。 当前,中国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5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债 券交易更加活跃,国债的年换手率由5年前的2.4上升至3.8,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各类创新产品及交易 机制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深度、广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邹澜介绍,今年前8个月中国债 券发行规模已超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44.5%,是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产进一步展 ...
债市吸引力显著提升!邹澜发声:将加快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券商中国· 2025-09-25 22:02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192万亿元人民币 位居全球第二 [3] - 2025年前八个月债券发行规模超5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 [3] - 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 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4.5% 成为实体经济第二大融资渠道 [3] 市场开放与国际化进展 - 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2% 显示巨大开放潜力 [5] - 近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 覆盖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 [6] - 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3.9万亿元 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 [6] 投资价值表现 - 过去10年持有中国债券组合可获得约70%收益 [4] - 国债年换手率从五年前2.4升至3.8 最活跃券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 [3][4] - 利率债报价价差缩窄至0.02个基点 与发达国家市场水平相当 [4] 香港市场互联互通举措 - 互换通累计成交名义本金8.2万亿元 较上线初期增长9倍多 [6] - 每日交易净限额将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2][8] - 推动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合格担保品 [2][6]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2][8][9] - 支持境外机构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2][8] - 增加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资产供给 [2][8] 指数纳入与全球地位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占比升至全球第二 [7] - 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占比升至全球第三 [7] - 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市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