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化
搜索文档
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14 07:2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于2025年11月13日下午14:00-15:00,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 https://roadshow.sseinfo.com/)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了"长江传媒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 比较关注的事项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和沟通。现将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 问题 2:公司当前市值低于净资产(PB〈1),且分析师预期2025年EPS为0.87元(当前0.71元)。请 问:如何引导市场合理认知公司价值?是否有市值管理工具(如回购、增持)计划?对股东提出的'回 购机会'建议,管理层如何考量? 长江传媒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11月13日下午14:00-15:00,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 中心以网络互动的方式召开。公司董事长黄国斌先生、总会计师王勇先生、董事会秘书冷雪先生、独立 董事喻景忠先生参加了本次说明会,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就投资者普遍关 ...
全球第一!中国占比达60%
新浪财经· 2025-11-10 07:24
信息基础设施 -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4亿户 [1] - 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 [1]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 [1] - IPv6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达8.34亿,占互联网用户总数超75% [1] 数字经济与前沿科技 - 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15.6亿元,同比增长超30%,占量子科技总体产业41.2% [1] - 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占比达60% [1] - 6G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约40.3%,位居全球第一 [1] 网络零售与用户规模 - 网络购物用户9.74亿人,占网民整体87.9% [1] - 网上零售额增长7.2% [1] -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1] 数字文化产业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收14.15万亿元,同比增长6% [2] - 数字文化产业规模迈入“万亿级” [2] - 微短剧、“谷子经济”、云演艺、数字游戏、数字阅读等产业繁荣发展 [2]
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10-21 18:00
母基金概况 - 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总规模50亿元 其中首期出资15亿元已实缴到位 [1] - 母基金存续期20年 其中投资期12年 退出期8年 [1] - 母基金于2023年11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通过并正式启动运行 [1] 投资重点与方向 - 母基金对支持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的子基金投资总额度不少于70% [2] - 重点产业领域包括支持盐湖产业升级 完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 推动零碳产业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2] - 支持方向涵盖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 国家级旅游景區创建 以及打造有机农畜产品龙头企业 [2] - 中小企业及创新创业支持方向包括特色新材料 装备制造升级 高原生物医药和康养产业 以及5G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2] 子基金类型 - 子基金根据功能定位分为重大(专项)子基金 区域子基金和市场化子基金 [3] - 重大(专项)子基金按照青海省委 省政府明确要求设立 [3] - 区域子基金主要与青海省内园区 地市合作设立 旨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 - 市场化子基金由市场化专业基金管理人发起 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出资 主要投向母基金重点支持产业 [3]
湖北:大力推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
券商中国· 2025-10-21 10:15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核心观点 - 湖北省深化国有资源、资产、资金管理改革,核心原则是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以加速重构发展模式和增长动力 [3][4] 改革具体路径与案例 - 洪山区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低效商业地产,打造高能级科创园区,运营模式从以土地为核心转向以资本为核心,强化创投资本和孵化平台两个关键支撑 [2] - 青山区盘活水利堤防设施和老旧堤岸码头,建设城市公共客厅和婚庆产业园区,因地制宜推动国有资源资产化,提升长江汉江优质岸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 - 湖北文旅集团将行政事业单位低效闲置资产改造为高端健康养老中心,改革投融资体制和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可持续的国有资产盘活路径 [2] - 湖北大数据集团服务全省国有数据资源盘活及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坚持需求牵引与供给导向相结合挖掘公共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字产业化 [2] 改革重点任务与方向 - 开展全面清查聚焦六类国有资源(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能源、数据)、五类国有资产(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及两类国有资金(闲置和低效) [4] - 完善配套制度针对权属界定、价值核算、操作规范等突出问题分类制定指导意见,建立跨部门推进机制 [4] - 大胆创新盘活土地、矿产、闲置房屋、管网设施、风光资源、数据资源等,特别重视高效盘活水资源水工程水生态发展绿色水经济,高效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发展现代林经济 [4] - 加强改革统筹推进财政零基预算改革更好管控支出总量优化支出结构创新支出方式,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项目的投资体制和商业模式 [4]
用数据共创产业生态美好未来
长沙晚报· 2025-10-13 12:38
公司战略定位与核心成果 - 公司是长沙市委、市政府布局数字经济的市属国企,担任全市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力量,业务涵盖数字政府、公共数据运营、国资交易、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服务、数字产业投资及城市安全运营等重要领域 [4] - 公司揭牌成立一年多,汇聚全市66个委办局200余亿条公共数据,开发上架73个数据产品,推动金融、医疗、人才服务等23个场景产品价值变现 [2] - 公司高质效推进41个统筹集约数字化项目,预估总投资4.72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1.48亿元,并汇聚70余家战略伙伴、超100家生态伙伴形成数据生态联盟 [2] 数据要素运营与价值化 - 公司建成全省首条公共数据产品生产线——长沙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成功发布全省首款区县政务数据产品,并完成全国首例公交行业数据产品定价及全省首例公交行业数据资产入表 [9] - 公司自主研发"数小宝"AI大模型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实现大模型统一纳管与协同调度,支持安全可控的本地化部署 [8] - 公司联动全国各省市构建跨场景、跨领域、跨区域的数据要素流通网络,携手二十余家省市数据集团共建"城市数据运营共同体",推动国内首个城市级数据运营网络建设 [10] 数字化项目与应用场景突破 - 长沙城市管理与运行安全智能系统覆盖五一商圈、岳麓山等重点区域,接入10余个城市管理场景,部署21类AI算法,累计自动识别风险事件超万起,即时办结率超过95% [7] - 阳光采购服务平台采购综合节支率达9%,部分单品节支率更高达74.2% [8]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覆盖12.3万人、超1100家服务机构,总订单量达28.5万单 [12] - 房屋交易一体化平台将以往耗时一周的二手房交易手续缩短至一天办结 [8] 生态合作与产业影响力 - 长沙市公共数据运营中心已成为全省首个汇聚百家生态企业数据资源的地市级平台,京东云作为第100家伙伴入驻 [17] - 公司联合打造的长沙数字孪生底座汇聚资规、住建等16个部门的业务数据,为城市治理、低空经济等领域提供底座支撑 [17] - 公司基于公共数据开发了纳税雷达、信用雷达等40多款产品,为金融机构风控、授信等提供数据服务 [18] - 公司聚合70余家战略伙伴,举办2025年长江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企业合作联盟 [19] 技术成果与未来规划 - 公司累计获得10余项省部级奖项、8项国家发明专利、113项软件著作权,参编3项国家行业标准,其系统与平台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20] - 公司规划到2025年底以"平台化+价值化"为主驱动,到2028年底以"品牌化+体系化"为主驱动,自2029年始以"资本化+生态化"为主驱动,助推长沙数字产业聚链成群 [21]
CFCA执金融科技之笔 绘就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02:04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并规范电子签名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 - 金融科技是驱动金融业守正与创新的核心力量,数字金融正加速全球渗透 [3] - CFCA作为金融安全领域的核心企业,通过构建可信数字身份体系,为金融业在效率、成本、风控和创新方面创造价值 [4]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社会已形成物理实体、信息数据和社会活动交融的综合数字化环境,数字身份成为关键问题 [5] - 数字身份通过映射现实身份并结合密码算法、数据存证与溯源,解决数字世界的身份验证问题 [5] - 2025年3月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3] 可信数字身份技术体系 - 数字身份范畴分为身份主体、身份凭证和行业场景三个维度,不同维度元素组合形成具体应用 [5] - 国内可信数字身份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为具备法律效力的法定真实身份证件,二级为第三方签发可作为司法采证的身份凭证,三级为机构自签发的业务凭证 [6] - 从第一级到第三级,法律效力依次减弱 [6] 金融身份认证演进与CFCA角色 - 银行身份认证经历了柜面时代、PC网银时代和手机银行时代三个阶段的演进 [7] - 认证方式从临柜面对面,发展为“USB Key+数字证书”,再到移动APP内的移动数字证书 [7] - CFCA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牵头组建,是权威电子认证机构,赋能了上述三个时代的金融科技发展 [7] CFCA业务模式与成果 - CFCA可信数字身份体系以数据、技术、市场为核心维度,匹配安全体系和运营体系保障 [8] - 业务涵盖身份核验、电子认证、电子签名、司法存证以及数据安全五大环节 [8] - 针对不同场景业务,CFCA已出具90余万份专业报告,助力用户应对纠纷和诉讼 [8] 标准参与与全球化布局 - CFCA全程参与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电子授权安全技术指南》的编制工作 [9] - 在LEI领域,CFCA已完成LEI码云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实现LEI数字证书签发 [9] - 在vLEI方面,CFCA已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获得vLEI授权发行机构 [9] 战略协同与AI应用 - CFCA科技融入银联全球支付网络,支撑数智一体化安全体系 [10] - 合作领域包括云上数字证书服务、跨境支付安全认证、反欺诈与风控联动等 [10] - CFCA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AI场景应用研发,提升工作效率与创新能力 [10]
金盘科技连续三年入选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名单
中证网· 2025-09-23 21:28
公司荣誉与技术创新 - 公司连续三年入选海南省先进装备制造首台套项目名单 本次有三项成果入选 包括数据中心10kV/2.4MW固态变压器 66kV新能源预装式变电站和海上风电16MW-35kV干式变压器 [1] - 去年入选的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配套20.6MVA机舱内置干式变压器已通过验收 标志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 [1] - 公司累计拥有130项核心技术 产品覆盖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 [2] 产品优势与市场应用 - 数据中心10kV/2.4MW固态变压器可延伸应用于新能源发电 轨道交通 超级充电站等多个领域 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 产品在技术路线 结构设计 制造工艺 标准参数等方面具有显著创新性 实现功能和性能重大突破 [2] - 公司为全球新能源市场提供高效 可靠 智能的解决方案 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2]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数据中心领域的企业之一 客户包括阿里巴巴 百度 华为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 [3] - 2022年至2024年数据中心领域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22% [3] - 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心领域销售收入超5亿元 同比增长460.51% [3]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围绕全球能源革命与AI数据中心需求 构建基础产品标准化+定制产品高端化矩阵 [3] - 重点围绕风电 数据中心等中高端应用场景 加速数字技术与绿色能源深度融合 [3] - 通过首台套创新精神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 支持全球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3]
辽宁: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21:07
发展目标 -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45%以上 [1] - 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占比提升至50%以上 [1] -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且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1] 区域发展布局 - 打造沈阳大连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并提升集聚水平 [2] - 形成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数字贸易发展格局 [2] - 支持地区参加国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创新示范创建 [2] 平台建设 - 引进培育数字技术领域和数字服务领域平台运营主体 [2] - 推广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2] - 市场化高质量打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 [2] 业态模式创新 - 发展数字订购贸易并鼓励跨境电商平台做强做大 [3] - 推动跨境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 [3] - 支持跨境电商加产业带模式发展 [3] 数字化改造 -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升运行管理数字化水平 [3] - 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实现业务掌上办 [3] - 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贸易单据应用 [3] 技术产业融合 - 开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攻关 [3] - 高标准布局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3] -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3] 服务贸易转型 - 促进金融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 [3] - 支持服务外包和数据贸易发展 [3] - 加快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数字物流链条融合 [3] 数字产品贸易 - 推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打造数字产品 [4] -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数字音乐网络文学等领域 [4] - 建设老字号产品文化产品等数字化消费场景 [4] 技术支撑体系 - 打造高质量数据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4]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参与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建设 [4] -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数字贸易领域高效转化 [4] 基础设施保障 - 加快构筑5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 [5] - 探索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拓宽云算力服务渠道 [5] - 打造支撑数字贸易的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供应链 [5]
湖北聚焦产业倍增战略“三线并进” 五大支柱产业2025年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长江商报· 2025-09-03 07:55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湖北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达4.7万亿元 居中部第二 制造业增加值达1.76万亿元 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7.7% [1] - 12个市州营收过千亿 其中武汉超1.5万亿元 襄阳 宜昌 荆门 孝感等市超3000亿元 [1] - 千亿级产业达到19个 2024年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迈入万亿级 6个优势产业有望突破五千亿级 [2]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量从"十三五"末的15769家增至20179家 净增4410家 [4] 产业集群与体系 - 做大做强"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14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 [2] - 光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与服务 大健康三大产业突破万亿规模 节能环保 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过五千亿级 [8] - 五大优势产业营收达3.3万亿 12个新兴特色产业达到2.3万亿 [8] - 集成电路 信息网络 新型显示 生物医药等4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8] 科技创新与研发 - 湖北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5个省份之一 累计建成2个国家级 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 - 2021年以来实施121项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8.9% 增幅全国第3 [3]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2.2% 增幅全国第三 研发投入强度2.7% 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增幅全国第一 [8]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2024年有望达50% 累计选派1476名"科技副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项 [3] 数字经济与智能化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3亿元 是2020年的2.4倍 [4] - 5G基站从"十三五"末的3.1万个增至17.6万个 增长4.6倍 算力规模达到1.58万P 算力运载力指数居全国前3 [4] - 全省上云工业企业超5.8万家 占比近六成 较"十三五"末增长81% [4] - 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101家 居全国第三 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3家 居全国第四 [4] 企业培育与绩效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51家增至722家 增长13.2倍 13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4] - 2025年1-7月软件业务收入达2071亿元 占中部六省比重接近50% [4] -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2% 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中部第一 [4] -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企业由2020年的1家增长至9家 过百亿元企业由2020年23家增长至100家 [7] 新兴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 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9.7% 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年均超过30% [7]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5.1% [7]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 中部领先 [7] -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五年增长2.9倍 2024年突破3万家 居中部第一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万家 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长 [7]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8% [5] - 提前半年完成47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 全省化工企业入园率76.8% 高于全国16.8个百分点 [5]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68家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0家 绿色工厂产值占工业总产值24.72% [5] 未来产业与创新布局 - 大力实施未来产业八大工程 认定5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9家企业入选全国独角兽榜单 [2] - 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等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 [2] - 设立政府主导的7000亿投资基金群 为每个重点产业配套一只100亿投资基金 [8]
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上年增长14.2%
科技日报· 2025-08-28 10:26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同比增长14.2% [1] - 网络经济和创新驱动对总指数增长贡献较大 [1] 经济活力表现 - 2024年经济活力指数为130.9,同比增长14.5% [1] - 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 [1]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0%,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0.2% [1] - 快递业务收入达14034亿元 [1] 创新驱动发展 - 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138.5,同比增长13.2% [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3.6万亿元,增长8.3% [2] -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增长10.5% [2] -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4件,同比增加2.2件 [2] -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8354亿元,增长11.2% [2] -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 网络经济引领作用 - 2024年网络经济指数达142.4,同比增长16.2% [2] -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376亿GB,增长11.6% [2] - 全国5G基站4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3.6% [2] - 全国网上零售额15.2万亿元,增长7.2% [2] - 跨境电商出口额2.15万亿元,增长16.9% [2] 制造业转型升级 - 2024年转型升级指数127.8,同比增长12.5% [3]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6.3% [3]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3] - 电动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3] - 锂电池出口量超过39亿个,创历史新高 [3] - 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发展势头强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