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育率
icon
搜索文档
人口学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尽早干预,40年后印度人口将是中国3倍
搜狐财经· 2025-10-29 22:12
人口现状与趋势 - 中国2024年末总人口14.0828亿,连续负增长,但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增加52万,出生率为6.77‰ [4] - 印度2025年人口已超14.64亿,2024年上半年新生儿1140万,全年预计超2500万,生育率约为1.9,而中国生育率约为1.0 [4] - 联合国中值预测显示,印度人口将在2064年达到17亿峰值后缓降,而中国若维持1.0的生育率,总人口将下滑至11亿以下 [12] 中国新生儿数量预测 - 中国新生儿数量可能在7年内减半,从2022年的956万降至2030年左右的450万 [6] - 该减半过程分为三阶段:2016-2020年政策初效缓降,2021-2023年外部冲击加速,2024-2030年基数效应主导 [10] - 除非补贴全覆盖生育链,否则2030年出生人口恐跌破400万,劳动力缺口将达1亿 [10] 中印人口结构与社会经济对比 - 中国城市化率达65%,养育成本高企,房价收入比为25倍,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40% [8] - 印度城市化率为35%,养育成本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农村土地私有制支撑多子模式 [8] - 梁建章模型显示,出生率每下降1‰,GDP增速将损失0.5% [8] 政策应对与措施 -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累计10800元,覆盖一、二、三孩 [16][17] - 中国生育支持力度全球前列,包括延长生育假至1年,医保全覆盖辅助生殖,并印发《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 [23][25] - 地方如广东出生113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全国托儿覆盖率从10%提升至50%,弹性工作制普及 [25] 人口密度与地域发展 - 当前中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8人,高于欧洲的73人;预计到2064年,中国人口降至11亿,密度将降至每平方公里85人,低于欧洲平均水平 [19] - 印度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4人,逼近500人 [21] - 中国通过高铁网络拉平地域差距,户籍改革放开1.5亿人口流动,从限制转为鼓励中西部生育 [21] 人口规模与战略意义 - 人口规模放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中国消费引擎全球第二,印度劳动力红利助其软件出口世界第一 [14] - 梁建章强调人口公式为“规模×素质×交流”,中国在素质上领先,但需稳固规模以保持话语权 [14] - 有40年时间窗口可借鉴以色列补贴模式,通过住房贷款减半、教育免费至18岁等措施扭转人口轨迹 [14]
上海的生育率“低于”韩国?别被数据误导了
虎嗅· 2025-09-25 13:2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驳斥某公众号关于“上海市生育率低于韩国”的论断,指出直接比较上海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与韩国全国总和生育率存在口径不合理问题,并通过对等比较(大城市间)和消除统计偏差的分析,表明中国大城市的生育水平并不低于韩国 [1][2][3] 上海市与韩国生育率数据比较 - 某公众号依据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0.72,低于韩国全国的0.75;2023年上海为0.6,韩国为0.73 [1] - 文章指出该比较口径不合理,是将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生育意愿最低的上海户籍人口(下等马)与包含农村地区的韩国全国水平(上等马)进行比较 [2] - 进行合理对等比较时,2024年首尔市总和生育率仅为0.58,远低于韩国全国水平(0.75)和上海市水平(0.72),表明从大城市视角看,中国生育率并不低于韩国 [3] 低生育率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 上海市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孩生育水平低和生育推迟现象 [4] - 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上海市各年龄段女性平均活产子女数均低于1.4,50~54岁女性最高为1.30,30~34岁为0.93,20~24岁仅为0.09 [6] - 以40~44岁女性为例,1.20的平均活产子女数意味着该年龄段仅有不到20%的女性生育了二孩 [6] - 首尔市总和生育率更低(0.58)主要受0孩占比高影响,反映不婚水平高是韩国低生育率的主要症结,与中国情况不同 [5] 生育推迟与进度效应的影响 - 2024年上海市户籍女性平均生育年龄为32.58岁,低于首尔市的34.61岁和韩国整体的33.69岁 [8] - 2020至2024年间,上海市平均生育年龄增长约0.84岁(年均0.21岁),首尔市增长0.63岁(年均0.16岁) [8] - 同期上海市平均初育年龄的年均增幅为0.24岁,高于首尔市的0.22岁 [8] - 生育年龄推迟会产生“进度效应”,导致常规总和生育率(TFR)指标失真 [9] - 消除进度效应后,上海市调整后的总和生育率(TFR‘)根据不同计算方法分别为0.735和0.911,首尔市分别为0.604和0.688;使用2020-2024年年均变化计算的TFR’显示上海水平高于首尔甚至韩国全国,表明上海生育率受婚育推迟的扭曲程度更大 [9] 数据解读的警示 - 文章强调需警惕不同来源数据的样本结构差异,依赖单一数据可能加深偏见并形成认知偏差,要求深入理解数据形成的原因 [11]
希腊生育率居欧洲最低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3:44
欧洲国家生育率对比 - 希腊位列欧洲生育率最低的五个国家之一,数十年间生育率持续低于1.5(即每位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低于1.5人),该数值被视为"极低"门槛 [1] - 除希腊外,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均经历了超过35年的极低生育率时期 [1] - 法国和冰岛生育率从未跌破1.5,北欧国家也仅有少数年份出现如此低水平 [1] 生育率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 - 在生育率持续较高的国家,健全的福利体系和有针对性的家庭及儿童支持政策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 - 在南欧地区(尤其希腊),上述支持措施的缺失导致1970年后出生的人无法生育理想数量的子女 [1]
3600 元育儿补贴,如何“拯救”生育率?
虎嗅· 2025-09-05 13:55
人口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人口总数为14.08亿人 较上年减少139万人 连续第三年下降[1] -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50年降至12.7亿 2100年降至6.4亿[2]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2021年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目标2025年基本建成[8] - 2024年政策体系细化为经济、服务、时间和文化四个维度[9] - 各地实施差异化措施:四川攀枝花、湖南长沙等地发放生育津贴 广东中山、湖北武汉设立"生育友好岗" 上海、河北衡水发展普惠托育服务[13] 育儿补贴政策效果 - 2025年起每个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可获得3600元补贴[15] - 按过去三年2800万新生人口测算 年补贴总额约1000亿元[16] - 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5410元)补贴可覆盖全年纸尿裤费用或3个月奶粉支出[21][22] - 对高收入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13763元)补贴主要提供情绪价值和社会认同[18][21] 国际政策比较 - 瑞典实行公共政策引导型:提供480天育儿假 托育率达90% 女性劳动参与率超70%[35][36] - 美国实行市场自由调节型:仅针对低收入群体提供援助 如"开端计划"[39][40] - 韩国2010年颁布《职业中断女性再就业促进法》 日本推出免税政策鼓励祖辈照料孙辈[41] 成功案例城市 - 湖北天门2024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二孩每月补贴800元 三孩每月1000元至3周岁 配合强效执行机制[28] - 上海出生率从4‰回升至4.8‰:拥有近1500家托育机构 提供免费社区临时托育服务[29][32] - 福建厦门自然增长率3.43‰:结合创业扶持政策与传统文化基因维持高生育意愿[32] 政策实施挑战 - 部分家长担忧补贴可能引发母婴产品涨价 但电商平台暂未观察到明显调价[26] - 需加强市场价格监管 按家庭收入细化补贴标准以提高政策精准性[27]
韩国6月出生人口增幅创纪录
新华社· 2025-08-29 00:25
人口出生情况 - 韩国6月新生儿19953人 同比增加9.4% 创1981年有统计以来同期最高增幅纪录 [1] - 单月出生人口连续12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但6月新生儿人数为3个月来首次低于2万人 [1] - 第二季度新生儿总数60979人 同比增加7.3% 上半年新生儿总数126001人 同比增加7.4% 均创同期最高增幅纪录 [1] 生育率变化 - 6月总和生育率回升至0.76 较去年同期提升0.06 [1] - 专家预测全年出生人口有望连续两年增长 [1] - 生育率回升得益于结婚登记人数持续增加和个体生育意愿回升等因素 [1] 婚姻状况 - 6月结婚登记人数18487对 同比增加9.1% 连续15个月保持增势 [1] - 结婚登记人数仍低于2019年5月的23045对 [1] - 6月离婚登记人数6777对 同比减少6% [1] 人口结构趋势 - 6月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 总人口自然减少超过7300人 [1] - 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死亡人口持续多于出生人口 总人口呈减少趋势 [2] - 上半年韩国总人口减少超过5.9万人 [2] 政策环境 - 政府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婚育 包括提供孕妇交通补贴 产后护理补贴和体检补贴等 [2] - 地方政府推出集体相亲活动 力图提升结婚率和生育率 [2] - 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 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和房价高企 导致晚婚和不婚现象增多 [2]
人口16连跌!这个亚洲国家,绷不住了
创业邦· 2025-08-14 18:11
人口趋势 - 日本人口连续16年下降,2025年1月1日总人口为1.2065亿,较上年减少90.8万,创有统计以来最大降幅[5][6] - 2024年日本出生人数68.6万(历史新低),死亡人数近160万(历史新高),少子化与老龄化双向夹击[6] - 日本中位数年龄达49.4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6%,老龄化程度全球最高[7] 区域分化 - 2024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突破1400万),东京都市圈人口超3000万,其他地区均下滑[9] - 部分区域人口跌破百万(如鸟取县仅52万),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不满[9] 生育政策 - 日本2024年总和生育率1.15(历史最低),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但高于韩国(0.75)[10][11] - 生育补贴体系覆盖0-18岁,平均补贴总额352万日元(约16.4万元),包括一次性生育补助金50万日元、0-3岁每月1.5万日元育儿津贴等[11][12] - 2024年新政:三孩家庭子女国立大学学费全免,高中教育免费(公立全免/私立最高补贴45.7万日元/年)[11][12] 移民影响 - 欧盟通过移民实现人口正增长(2024年增107万至4.504亿),日本居住外国人增35万至377万(11年最大增幅)[13][15] - 日本推出"儿童与育儿支援金",向全民征收2400-12000日元/年税费补贴育儿家庭[13]
人口16连降,日本绷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8-14 08:18
人口趋势 - 日本人口连续16年下降,2025年总人口为1.2065亿,较上年减少90.8万,创历史最大降幅[4][6] - 自2008年以来累计减少近700万人,相当于两个大阪市人口规模[6] - 2024年出生人数68.6万创历史新低,死亡人数近160万创历史新高[8] - 人口中位数年龄达49.4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6%,为全球最老龄化国家[12][13] 区域分化 - 2024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仅东京都人口增长,其余46个地区均下滑[15] - 东京都人口突破1400万,都市圈超3000万,而鸟取县人口仅剩52万[15] - 年均关闭400多所中小学校,超半数私立大学招生未满员[16][17] 生育政策 - 2024年总和生育率1.15创1947年以来新低,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20][22] - 过去20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约3.2万亿人民币)刺激生育[6] - 构建0-18岁全方位补贴体系,平均每个孩子补贴352万日元(约16.4万人民币)[26] - 三孩家庭可享国立大学学费全免,基础教育阶段学费全免[27][28] 国际比较 - 欧盟2024年人口4.504亿创历史新高,净增107万,主要依赖230万移民净流入[33][39] - 日本2024年外国居民数大增35万至377万,创11年最大增幅[44] - 东亚国家普遍面临文化认同障碍,移民政策相对保守[40][45]
生育补贴够吗?
虎嗅· 2025-07-31 13:55
育儿补贴政策内容 -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1] - 针对0-3周岁婴幼儿每月补贴300元 初步安排年度预算900亿元 [3] - 补贴政策为长期执行措施 将成为固定财政支出 [3] 补贴政策目标与效果争议 - 部分人口专家认为补贴金额不足 主张提升至1000-2000元/月 [5] - 补贴可覆盖偏低收入家庭婴幼儿固定开销(如奶粉) 实质性降低育养负担 [5] - 对一二线城市家庭补贴意义有限 政策主要针对偏低收入家庭 [5] - 补贴对提升生育意愿效果存疑 难以使"不愿生育"转为"愿意生育" [5] 国际经验与历史背景 - 海外先发国家经验显示生育补贴对生育率改善效果有限 [6] - 1970年代东亚经济奇迹与低抚养比带来的人口红利密切相关 [7] - 工业化推动人均寿命提升 同时导致不可逆的老龄化趋势 [7] - 工业自动化与AI发展为应对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减少而生 [7] 中国大陆生育问题特殊性 - 流动人口规模超过3.85亿 其生育率低于城市及农村人口 [13] - 生育率下降主因并非高学历或社会心理变化 而是本土化特征 [12][13] - 现行人口政策研究对流动人口群体关注度不足 [13] - 经济发展应优先满足现存人口需求 而非将人口视为发展手段 [13]
育儿补贴落地,影响与期待?
2025-07-30 10:3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人口发展、生育政策、老龄化问题 * 公司:无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生育率现状**:全球处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的后工业化时期,欧美和部分东亚地区生育率持续下降[2] * **低生育率警戒线**:总和生育率1.5是敏感警戒线,可能触发自我强化机制,导致人口结构恶化[3] * **东亚及东南亚人口趋势**:未来几十年将快速人口下滑,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4][5] * **中国老龄化现状**:处于中度老龄化,2015年后老龄化加速,未来可能进一步恶化[6] * **OECD国家政策效果**:现金福利、育儿假期和托育服务等政策有效提升生育率,瑞典、日本、韩国经验显著[7][8] * 瑞典:补贴+父亲专属90天假期,总和生育率修复至2.2[8] * 日本:保教服务+儿童补贴,2005-2012年生育率持续修复[8] * 韩国:现金补贴占GDP 0.3%,2025年生育率反弹[9] * **中国低生育率原因**:晚婚晚育、经济压力、农民工群体生育意愿受抑制[11] * **中国鼓励生育政策**: * 地方政策:呼和浩特一孩补贴1万元,二孩每年1万至5岁,三孩每年1万至10岁[12] * 全国政策:2025年起三岁以下婴幼儿每月300元补贴[12] * **经济影响**:全国婴幼儿补贴约1,200亿元,地方补贴或达1,000-4,000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个百分点[13] * **系统性政策**:教育免费化、友好型岗位、延长产假等,与现金补贴互补[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生育率变化**:2016年后迅速回落,韩国2025年因现金补贴反弹[10] * **政策建议**:中国需借鉴OECD综合政策,确保力度足够大(如韩国GDP 0.3%的现金补贴)[9] * **行业受益**:中西部地区及母婴医疗保健行业受政策积极影响更显著[13]
尹烨:我们正在跟韩国pk谁生的最少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14:31
中国生育率现状 - 中国总生育率排名全球倒数第二 正在与韩国竞争最低生育率 且已低于日本水平 [1] - 生育率低迷是多重社会矛盾交织的综合结果 未来将面临三个60岁老人抚养一个0岁孩子的养老困局 [1] 生育率低迷成因分析 - 不孕不育率高达15%至20%甚至更高 存在想生不能生的生理障碍 [2] - 教育成本压力成为生育负担 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教育模式变革 [2] - 家庭生育决策本质是投入产出比计算 缺乏确定性回报预期影响生育意愿 [1][2] 政策干预效果 - 全球范围内靠补贴提升生育率的成功案例极少 法国和匈牙利仅有短暂效果 [1][2] - 长期来看生育率仍会回落 并非简单通过资金补贴就能解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