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比

搜索文档
尹烨:我们正在跟韩国pk谁生的最少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14:31
中国生育率现状 - 中国总生育率排名全球倒数第二 正在与韩国竞争最低生育率 且已低于日本水平 [1] - 生育率低迷是多重社会矛盾交织的综合结果 未来将面临三个60岁老人抚养一个0岁孩子的养老困局 [1] 生育率低迷成因分析 - 不孕不育率高达15%至20%甚至更高 存在想生不能生的生理障碍 [2] - 教育成本压力成为生育负担 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教育模式变革 [2] - 家庭生育决策本质是投入产出比计算 缺乏确定性回报预期影响生育意愿 [1][2] 政策干预效果 - 全球范围内靠补贴提升生育率的成功案例极少 法国和匈牙利仅有短暂效果 [1][2] - 长期来看生育率仍会回落 并非简单通过资金补贴就能解决 [1][2]
“史诗级”外卖大战,赶紧结束吧
搜狐财经· 2025-07-14 22:46
外卖大战爆发与补贴策略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于7月5日发起大规模补贴活动 提供满19减19、满18减18、满25减22等高额优惠券 阿里通过"钞能力"展示强势竞争姿态 [1] - 美团同日迅速反击 提前启动夏季补贴计划 补贴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1] - 当日战果显示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日订单量超过8000万 京东在此轮竞争中声量相对较弱 [1] - 阿里启动代号"淮海战役"的百日增长计划 将每周六设为冲单日 计划未来100天每个周六提供超低价奶茶咖啡及快消品 打造"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日 [1] 茶饮咖啡品类成为补贴焦点 - 茶饮与咖啡品类成为平台补贴主要受益领域 出现大量"0元购"现象 [3] - 茶饮行业连锁化率在2024年首次突破50% 为餐饮品类中最高 平台通过品牌入驻可快速覆盖成千上万家门店 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 茶饮咖啡门店数量众多 平台通过该类品类补贴能覆盖最广泛消费群体 扩大补贴覆盖面 [4] - 该类品类客单价较低 同等补贴金额可覆盖更多订单 例如15元补贴可使15元奶茶实现"0元购" 而100元牛排仅打八五折 消费者心理感知差异显著 [4] - 平台通过茶饮咖啡品类补贴可实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4] 餐饮商家经营影响与行业格局变化 - 茶饮店虽出现爆单现象 但实际为赔本赚吆喝 补贴未增加利润反而推高人力成本 部分门店需额外增加2名员工 [6] - 古茗在深圳、西安、南宁等地出现门店显示缺货或虚假闭店情况 实际因爆单忙不过来而设置"休息中"状态 引发消费者负面评价 [6] - 外卖大战导致堂食客流量减少 但该影响预计仅为阶段性现象 [6] - 平台补贴导致消费者对餐饮价格认知失真 "奶茶暴利"论调再起 部分消费者形成"奶茶超过10元不喝"的消费预期 [7] - 补贴退坡后餐饮店可能面临客流量骤减风险 通过补贴带来的爆单可能转化为经营噩梦 [8] - 连锁品牌因供应链、人力和资源优势更能适应爆单需求 独立品牌与夫妻店在竞争初期即处于劣势 [10] - 外卖大战无意中助推连锁品牌发展 进一步挤压独立门店生存空间 加剧行业内卷化 [10] 平台战略目标与行业发展趋势 - 平台将外卖视为即时零售组成部分 外卖大战终极目标为争夺即时零售赛道话语权 而非单纯外卖业务竞争 [10] - 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平台主动停战可能性较低 餐饮商家将持续被裹挟参与 [10]
卫哲:从阿里巴巴到泡泡玛特,本质都是效率为王
创业家· 2025-05-20 17:54
核心观点 - 卫哲新书《效率为王》强调存量经济时代企业应将效率置于增速和规模之上,通过提升投入产出比实现可持续增长 [8][9][13] - 嘉御资本15年投资方法论聚焦"第一效率指标",在跨境电商、新消费等领域投出安克创新、泡泡玛特等14家出海龙头企业 [3][20][21] - 医疗行业逆向布局体现"别人恐惧时贪婪"理念,看好AI+医疗、医疗出海等交叉领域机会 [27][34] - AI投资坚持效率优先原则,DeepSeek案例验证"用得起"比"用得好"更关键 [17][35] 行业趋势 经济周期切换 - 中国经济从增量向存量切换,企业需从追求增速规模转向效率优先 [8][9] - 资本变少变贵环境下,企业需降低"油耗"(资金消耗率)同时保持合理增速 [12][14] - 90后/00后员工群体带来组织效率新变量,年轻团队创造力可提升新品开发成功率 [15][21] 技术变革 - AI将重构商业底层逻辑:3年内手机APP减少50%,10年内人类周工作时间缩短至4天,20年内平均寿命逼近100岁 [34] - AI+医疗是最具潜力的交叉领域,严肃医疗消费具备抗周期特性 [27][34] - 工程师红利从数量转向质量,中国创新需突破"逆向复刻"模式 [17][18] 企业方法论 效率管理 - 定义"第一效率指标"(如人效、新品成功率)并由创始人亲自抓,决定企业DNA [11][13] - 效率提升不等于降本,核心是优化投入产出比而非简单削减成本 [13][17] - 互联网方法论可提升传统行业效率,如泡泡玛特IP开发成功率超行业水平 [21][22] 出海战略 - 安克创新采用"德国日本首发"策略验证产品力,泡泡玛特以韩国为潮玩出海首站 [20] - 出海企业需本土化运营能力,嘉御资本提供会员体系搭建、股权激励设计等赋能 [24][25] - 产品设计需全球视野,避免定位局限中国市场 [20] 投资逻辑 - 行业低谷期逆向布局,医疗投资案例体现"交叉领域"思维 [27][28] - 技术公司评估标准商业化能力>科技含量,DeepSeek因训练成本仅为同行1/10受青睐 [17][35] - 能力圈拓展遵循"一次迈一步"原则,从消费延伸至科技/医疗领域 [27][28] 标杆案例 泡泡玛特 - IP开发成功率行业领先,运用互联网试错方法论实现"悦己经济"规模化 [20][21] - 会员体系从0到1搭建,单IP衍生品开发效率突破行业瓶颈 [21][24] 安克创新 - 从充电宝拓展至耳机/扫地机器人等品类,新品成功率支撑多品类延伸 [22]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年,效率管控避免资源浪费 [22] DeepSeek - 通过降低训练成本实现AI大模型"用得起",成本仅为ChatGPT的1/10-1/20 [17] - 证明技术创新需服从效率原则,打破"不惜代价创新"误区 [17][35]
星舰成功发射,SpaceX 如何打败 NASA 的旧体系
晚点LatePost· 2024-06-07 20:03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 - 星舰第四次发射成功进入轨道并重返大气层 按计划落入印度洋海域 验证了回收能力 [3][5] - 星舰高40层楼 加注燃料后重5000吨 推力与载荷规划超过土星五号 是可重复使用的新火箭 [5] - SpaceX在发射前去掉了两片隔热瓦 减少一片隔热瓦厚度 测试不同情况下的隔热性能 [5][7] SpaceX与NASA的对比 - NASA投入180亿美元开发SLS火箭 仅2022年发射低配版本 延期26次 已花费238亿美元 [4][7] - SpaceX自研星舰花费50多亿美元 NASA过去20多年给SpaceX总计135亿美元 主要用于发射任务而非研发补贴 [7] - SpaceX猎鹰9号重复发射10次单次成本2000万美元 仅为一次性发射的42% 重复100次可降至1600万美元 [10] SpaceX的成本控制方法 - 采用不锈钢替代碳纤维 每公斤成本从130美元降至4美元 单艘星舰节省超400万美元 [14][15] - 与特斯拉联合采购不锈钢 减少隔热罩 不喷漆减轻重量 焊接痕迹可见 [17] - 建立火箭生产流水线 制造时间从8个月缩短至1个月 目标将每公斤物资运输成本降至200美元 [28][30] 技术创新与迭代 - 星舰搭载33台猛禽二代发动机 推力达RS-25水平 单台成本百万美元 年产能365台 [18][26] - 通过AI模型模拟发动机状态 1年内推出二代发动机 减重400公斤 推力提升24% [24] - 采用计算机集群控制多发动机 借鉴互联网行业方法论 单台故障不影响整体任务 [20] 商业航天行业影响 - 全球太空公司过去十年获近3000亿美元投资 是NASA同期预算1.5倍 推动行业创新 [36] - 微型卫星公司开发重量不足1斤的卫星 降低部署成本 形成新型通讯网络 [36] - 航空发动机、军用无人机、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涌现创业公司 采用新技术颠覆传统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