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独立性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9月降息可能性急降至四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1:53
在整体鹰派的表象背后,美联储内部实际上愈发复杂,不确定性成为最大挑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美联储始终保持基准利率不变,这与当下宏观政策 环境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鲍威尔此前在国会听证会上也曾表示,当前维持利率不变主要是出于对关税 政策可能引发的通胀预期的考量。然而,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多次推迟,与各国的谈判也多有反复,关税 对物价的具体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显现。 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派言论的冲击下,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急剧降温。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 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今年美联储连续第五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本次议息会议30多年来首次出现有2位美联储理事在利率决议中投反对票,负责美联储监管事务的副主 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均投下反对票,二人均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倾向于降息25个 基点。 对于市场上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表示,现在就断言美联储 是否会像金融市场预期的那样在9月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尚未就9月利率做出任何决 ...
新财观 | “持之有故”——维持利率不变是否透露美联储“独立性”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7-31 14:11
参考历史经验和相关学术研究,央行独立性被认为是稳定通胀预期与维护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多重压力下,美联储仍按兵不动以维护其政策独立 性,稳定市场预期与制度信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在与日本、欧洲的磋商中显露出一定缓和迹象。若后续关税幅度有所下调,对物价的冲 击弱于预期,则美联储可能加快降息节奏,以更及时应对国内增长放缓与信心修复的双重需求,预计年内降息幅度总计50至75个基点。 周烨,工银国际宏观分析师 北京时间7月31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在4.25%-4.50%,符合市场预期。今年以来美联储始终保持基准利率不变,主要出于关税政 策反复、通胀压力和经济不确定性多重因素的考量。 近期,特朗普政府对货币政策立场持续的言论干涉,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关注。政府层面对于货币政策立场的干预反映出美国财政和 经济层面正面临多重压力。7月4日,特朗普总统正式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高债务背景下的财政扩张对经济刺激的有效性依赖货币政策的配合。 若美联储坚持通胀目标,财政扩张在高利率环境下或反而加重经济与债务负担,而货币政策的妥协则可能推升新一轮通胀。考虑到鲍威尔任期即将 ...
2025年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持之有故
工银国际· 2025-07-31 13:31
美联储政策与利率决策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2][3] - 年内预计降息幅度总计50至75个基点,具体取决于关税政策缓和程度[2][6] - 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同比上涨2.9%,显示通胀压力温和[3] 财政政策与债务风险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在高债务背景下推动财政扩张[4] - 若财政刺激效果有限,可能形成"经济放缓、债务加速"的风险陷阱[4] - 财政乘数受货币政策组合影响,高利率环境可能削弱财政刺激效果[5] 市场不确定性因素 - 特朗普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言论干预引发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2][4] - 6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私人部门就业岗位增加骤减,劳动力市场出现疲软迹象[3] - 美联储内部出现分歧,两位官员反对维持利率不变,主张降息25个基点[3] 历史经验与学术研究 - 央行独立性被认为是稳定通胀预期与维护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6] - IMF研究显示独立性高的央行在通胀控制方面表现更优,以拉丁美洲为例[6]
民生证券:内部分歧为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看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39
7月FOMC会议核心观点 - 7月议息会议结果缺乏悬念但充满看点 不降息已成定局但鲍威尔需平衡政治压力与经济维稳[1] - 美联储内部出现罕见分歧 两位理事投票反对维持利率 反映对经济下行和就业风险的焦虑[4] - 鲍威尔采取"鹰鸽并存"策略 既坚持不降息立场又降低政策转向门槛 未来数据不佳可能触发降息[1][5] 美联储政策立场变化 - 货币政策框架转向数据依赖 未来两个月数据若不佳可成为降息理由 门槛较前几年降低[1] - 鲍威尔淡化政治压力影响 强调以经济数据为核心决策 重申央行独立性重要性[6] - 美联储内部"鸽派"声音增强 沃勒和鲍曼主张应尽快降息 认为关税通胀影响具有暂时性[4] 经济基本面评估 - 经济增速放缓但劳动力市场仍稳健 需关注失业率、薪资等指标变化[5] - 关税对通胀影响或为一次性 但需防范持续性通胀风险 6月核心商品CPI已现上升迹象[5][13] - 就业市场供需双弱 移民政策限制影响劳动供给 需综合评估失业率与工资增速[17] 贸易政策影响 - 主要国家贸易谈判取得进展 协议税率多落在10-20%区间 降低政策不确定性[9][12] -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 欧盟计划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 韩国将支付3500亿美元[10] - 实际税率仍高于特朗普上任前水平 进口成本压力将逐步传导至物价[13] 9月FOMC前瞻 - 民生证券预计9月降息为基准情形 若通胀保持温和将更关注经济增长[9][17] - 7-8月通胀数据飙升概率低 需求受抑制及前期透支影响将显现[17] - 一旦贸易不确定性消除且数据清晰 美联储决策或将更果断[19]
Ultima Markets聚焦央行: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决议即将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7-30 16:48
美联储利率政策 - 预计在7月29日至30日的政策会议上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 为连续第五次按兵不动 [2] - 核心通胀率近期小幅上升至2.7% 其他经济数据表现参差不齐 [2] - 市场预计最早将在9月或12月启动降息 [2] 美联储内部分歧 - 理事Christopher Waller与Michelle Bowman公开支持立即降息 理由是就业市场走软及关税导致的通胀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3] - 鲍威尔及部分官员坚持观望为主的立场 [3] - 分歧可能导致本次会议出现罕见的不同意见投票 [3] 美联储政策预测 - 预测倾向于在年底前进行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 [3] - 预计通胀将在年底前逐步降至3%左右 [3] -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 市场目前仍预期2025年将有两次降息 但这一前景高度不确定 [5][6] 政治压力与央行独立性 - 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鲍威尔 并曾威胁要将其撤职 [4] - 鲍威尔的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 [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政治干预可能削弱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信力 强调央行独立性必须受到保护 [4] 加拿大央行利率政策 - 预计在7月30日公布政策决议 将隔夜利率维持在2.75%不变 为连续第三次按兵不动 [7] - 自2024年中以来已累计降息225个基点 [7] - 通胀与就业数据有所缓解 但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笼罩前景 [7] 加拿大央行政策展望 - 行长Tiff Macklem表示当前利率接近中性区间 强调后续政策将依赖数据且采取渐进式调整 [7] - 市场预期2025年可能还会再降息1至2次 目标区间可能在2.25%至2.50%之间 [7] - 如果美国关税继续对加拿大经济构成压力 两次降息的情境将更有可能发生 [7] 市场与汇率表现 - 美元指数接近关键心理关口99 显示出美元的强劲支撑 [8] - 美元兑加元交投于1.3770附近 技术面支撑位关注1.3570区域 [8] - 汇价可能正在构建短期整理区间 [8] 后续关注重点 - 美联储与加拿大央行的会后沟通对通胀 就业市场以及贸易外溢效应的看法将格外关键 [8] - 美加贸易政策发展将影响两家央行未来的政策指引 [8] - 市场关注焦点将转向两国即将公布的通胀与就业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年内货币政策路径提供更多方向 [8]
罕见的总统压力、罕见的反对票,市场没有降息预期,但鲍威尔发布会却是“必看节目”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0:11
美联储FOMC会议背景 - 美联储FOMC会议在多重压力下举行 主席鲍威尔面临其任内最关键时刻[1] - 市场普遍预计本次会议将维持利率水平不变 但政治意义重大[1] 特朗普施压与央行独立性 - 特朗普多次敦促鲍威尔降息 甚至威胁解雇这位央行主席 并在上周突然造访美联储总部以施压[1][2] -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施压在过去数周显著升级 他不仅在个人层面贬低鲍威尔 还威胁要因美联储总部25亿美元的翻新费用过高而解雇他[2] - 特朗普访问美联储后表示与鲍威尔就利率进行了私下对话 并称"我的印象是鲍威尔可能准备降息"[2]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制造"鲍威尔即将在9月降息"的预期 从而将鲍威尔逼入"宽松的角落"[2] - 任何央行独立性受损的信号都可能推高消费者借贷成本 并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1]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美联储内部出现罕见分歧迹象 美联储理事沃勒和副主席鲍曼均公开表示支持降息[1][2] - 沃勒认为关税引发的通胀将快速传导完毕 并指出消费者支出下降和劳动力需求疲软是现在降息的理由[3] - 鲍曼表示如果通胀继续缓解 "是时候认真考虑降息了"[3] - 如果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至4.5%区间不变而两人投反对票 将创下30年来首次两位理事同时在一次会议上投反对票的记录[1][3] - 在鲍威尔支持召开的60次会议中 只有约16%出现至少一票反对 且仅3%的决定有理事投反对票[3] 市场预期与通胀数据 - 联邦基金期货交易数据显示 7月会议降息的概率几乎为零[4] - 美国6月CPI通胀反弹至2.7% 显示关税的价格传导效应正在持续加剧[4] -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 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略高于60%[4] - 前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认为美联储有降息空间 9月是不错的选择[4] - 在9月会议前还有两份就业报告和两份CPI报告有待公布 这些数据将是决策的关键[4] - 通胀数据可能在8月至10月回升 这使得美联储很难在12月前降息[4] 鲍威尔立场与任期问题 - 鲍威尔一直呼吁保持耐心 表示希望观察关税政策的影响 并在对通胀可持续回落至2%获得更大信心后再降息[4] - 鲍威尔在周三的发布会上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利率水平 而是他是否会在明年5月主席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理事[1]
特朗普杀向美联储!硬刚鲍威尔降息,华尔街已提前开香槟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25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冲突 - 特朗普突袭美联储总部翻修工地,公开质疑翻修成本从25亿美元飙升至31亿美元,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生对质[1][10] - 此举被解读为特朗普对鲍威尔施压的全面升级,核心诉求是敦促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从4.25%-4.5%下调至1%,以降低政府借贷成本并为大选年经济数据"注水"[12] - 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质疑美联储翻新工程成本,甚至指控鲍威尔"存在政治立场偏差"和"在国会作虚假陈述",要求国会调查[12] - 鲍威尔否认豪华装修指控,坚称翻新是为了满足"安全性和现代化"的必要需求[12] - 特朗普选择"工地对质"这种戏剧化场景,将复杂的货币政策争议简化为"官僚腐败"的叙事,迎合民粹主义支持者情绪[13]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 - 特朗普通过公开施压、言语批评和暗示考虑鲍威尔继任人选等方式,对美联储自主决策构成实质性干扰[14] - 特朗普政府的盟友公开呼吁重建"财政部-美联储政策同盟",甚至提出借鉴1951年《财政部-美联储协议》模式,挑战美联储独立性"宪章"[13] - 市场反应敏感,美元指数波动剧烈,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明年将更大程度降息[14] - 历史经验显示,总统干预央行独立性往往伴随长期灾难性风险,如1970年代尼克松政府施压导致1973年通胀飙升至12.3%的滞胀噩梦[16] 欧洲央行与科技行业动态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表示央行处于"观望"模式,因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2] - 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超预期,但新CEO陈立武削减芯片工厂投资,释放科技行业面临压力的信号[2] - 微软裁员超过1.5万名员工,反映科技行业增长放缓[2] - 奢侈品巨头LVMH销售额再度下滑,日本市场需求疲软[2] 市场观点与预测 - 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对美股持乐观态度,认为涨势将持续,主要基于贸易协议进展、良好经济数据和并购活动回暖[4] - 摩根大通预测如果宏观经济数据保持强劲且美欧达成贸易协议,市场可能"再上一大步"[4] - 市场上存在对股价高估和"迷因股"泡沫重现的担忧,但摩根大通认为这些担忧是杞人忧天[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斯里兰卡央行独立性应继续得到保障。
快讯· 2025-07-25 13:0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斯里兰卡央行的建议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调斯里兰卡央行的独立性需要持续保障 [1]
20年来首次,特朗普头戴安全帽亲自“上门”,施压鲍威尔降息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10:56
美联储总部翻修争议 - 特朗普称美联储总部两栋大楼翻修成本已超过31亿美元,并当面要求鲍威尔降息 [2][3] - 鲍威尔驳斥特朗普的成本估算,称其将第三栋政府大楼的成本错误计入 [2] - 特朗普视察后仍坚持高成本预期,称工程"从一开始就太糟糕了" [3] - 美联储工作人员介绍翻修工程每天有700-800名工人两班倒施工,安全要素如防爆窗等导致成本上升 [11] - 屋顶花园露台和饮水机计划已被取消,为目前仅有的两处改动 [12]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互动 - 特朗普暗示暂时放弃解雇鲍威尔,但反复强调希望降息 [1][5] - 特朗普称鲍威尔任期将届满,"相信他会做正确的事",并已考虑继任人选 [5] - 视察期间特朗普开玩笑称超预算项目"一般会解雇经理",但表示对鲍威尔"不想针对个人" [5]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翻修"成本超支幅度很大",但美国经济几乎能负担任何费用 [6] 政治博弈与舆论战 - 特朗普政府将25亿美元翻修工程作为政治武器攻击鲍威尔 [16] - 白宫高官轮番施压:FHFA局长Pulte指控鲍威尔作"欺骗性"证词,OMB主任Vought指责"严重管理不善" [16] - 白宫顾问Blair发布将鲍威尔比作法国王后的AI图片,配文"让他们吃基点吧" [17] - 记者分析认为特朗普通过装修争议转移政策辩论至舆论场,削弱鲍威尔公众信任度 [8] - 视察被描述为"政治闹剧",是特朗普推动降息的"非常规行动" [9] 国会与司法动态 - 众议院委员会已对翻修项目展开调查 [11] - 共和党众议员Luna向司法部指控鲍威尔作伪证,要求刑事起诉 [22] - 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Scott致信鲍威尔要求提供更多翻修管理细节 [22] - 司法部长邦迪被曝告知特朗普其名字出现在爱泼斯坦案文件中 [10] 历史背景与制度影响 - 此为2006年小布什参加伯南克就职仪式后,美国总统首次到访美联储总部 [13] - 总统访问美联储总部的罕见行为引发对央行独立性的担忧 [14] - 特朗普持续数月因未降息批评鲍威尔,政府高官配合施压要求其"必须走人" [15]
美联储不够“听话”?债券市场才是特朗普真正的硬骨头
金十数据· 2025-07-25 10:38
美联储与政府政策博弈 - 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3个百分点 但政治干预反而可能推高国债收益率和抵押贷款利率 [1] - 白宫与美联储的核心矛盾在于制度主义与民粹主义治理理念的分歧 前者强调专家决策独立性 后者主张政治主导 [1] - 共和党攻击美联储两大焦点:对拜登时期通胀反应滞后 以及办公大楼翻修预算超支问题 [1] 市场利率动态 - 特朗普呼吁降息后 纽约联储10年期国债期限溢价从0 6个百分点升至0 84个百分点 反映政治干预推高投资者风险补偿 [2] - 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与美联储政策利率出现背离:隔夜利率降1个百分点期间 抵押利率反从6 2%升至6 75% [3] - 英国历史案例显示央行独立性确立后 债券收益率快速调整 市场预期长期通胀下降0 33个百分点 [2] 货币政策决策依据 - 美联储正评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作为是否重启降息的关键考量 避免重蹈应对通胀迟缓的覆辙 [1] - 支持降息的论据包括:关税未显著推升通胀 核心通胀指标接近目标值 私营部门招聘疲软及消费信贷拖欠率上升 [3] - 期货市场定价显示9月降息概率约60% 预计至2024年中期选举前累计降息1个百分点 [1] 央行独立性影响 - 若特朗普解雇鲍威尔或推动修法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上升 与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相悖 [2] - 政治干预货币政策将引发投资者要求更高债券收益率补偿 推高政府长期借贷成本 [2] - 历史表明政客放弃利率控制权后 市场会通过更低利率回报央行独立决策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