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独立性
icon
搜索文档
集体声援鲍威尔:G20财长罕见团结,今年首份联合公报强调央行独立性
华尔街见闻· 2025-07-19 07:56
G20会议核心共识 -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罕见达成共识,在联合公报中强调央行独立性对维护价格稳定"至关重要",集体声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1] - 公报明确表示各国央行将坚定确保价格稳定,继续根据数据调整政策,独立性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1] - 德国财政部长称公报达成是"重大成就",在当前复杂环境下发出支持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 [1] 央行独立性议题 - 央行独立性成为会议核心议题,南非央行行长称该问题在对话中"得到强烈体现" [2] - G20公报支持央行以数据为导向调整政策,被视为对鲍威尔的直接支持 [3] - 特朗普多次攻击鲍威尔并要求大幅降息,甚至威胁解雇,使G20共识更具象征意义 [3] 全球经济挑战 - 公报承认全球经济面临"战争冲突、地缘政治和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 [1][4] - IMF将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从3.3%下调至2.8%,第一副总裁称下行风险仍主导前景 [4] - 公报强调加强多边合作应对风险,但全篇未直接提及"关税"一词 [4][6] 贸易与WTO改革 - 公报重申WTO在推进贸易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承认其需要"全面改革" [5] - 特朗普关税政策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对钢铝征收50%、汽车25%的关税 [4] 多边合作进展 - G20承诺以"可预测、有序"方式解决中低收入国家债务问题 [6] - 气候议题采用"极端天气事件"替代"气候变化"表述,未具体提及俄乌或巴以冲突 [6] - 智库评价公报发布本身即为积极信号,预示美国轮值主席国任内的合作势头 [6]
日本财务省官员:二十国集团(G20)对央行独立性的支持态度是有意义的。
快讯· 2025-07-18 22:27
日本财务省官员:二十国集团(G20)对央行独立性的支持态度是有意义的。 ...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拿央行的独立性开玩笑。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可能产生全球影响。
快讯· 2025-07-18 16:42
美联储独立性面临的挑战可能产生全球影响。 欧洲央行管委Nagel:不应该拿央行的独立性开玩笑。 ...
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不应该与央行独立性开玩笑。
快讯· 2025-07-18 16:37
央行独立性 - 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强调不应质疑央行独立性 [1]
美联储理事沃勒:所有美联储官员都重视央行独立性。
快讯· 2025-07-18 07:20
美联储官员对央行独立性的态度 - 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所有美联储官员都重视央行独立性 [1]
美联储要变天?特朗普“挥舞解雇信”,金融市场集体发疯!
搜狐财经· 2025-07-17 17:26
政治博弈与市场反应 - 特朗普在闭门会议上试探性提出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想法,并展示罢免草稿信[1][5] - 共和党议员Anna Paulina Luna在社交平台宣称鲍威尔将被解雇的消息可信度达99%[3] - 市场迅速反应:美债收益率跳水、黄金冲至3370、比特币大涨1400美元、美元跌至98.35[3] 特朗普态度与潜在行动 - 特朗普公开否认解雇计划但保留可能性,称鲍威尔"降息太慢"且"为民主党服务"[5] - 特朗普提名前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作为潜在替代人选[5] - 闭门会议中多数共和党议员支持解雇鲍威尔的提议[5] 法律与制度争议 - 联邦法律对解雇美联储主席的"正当理由"定义模糊,可能引发法律大战[7] - 鲍威尔六年前已组建法律团队应对潜在解雇风险[7] - 美联储总部翻修超支问题被特朗普视为可能的解雇理由[7] 市场后续调整 - 特朗普否认解雇计划后,黄金美债涨幅收窄、美股跌幅放缓[7] - 分析人士警告解雇行为将破坏央行独立性并导致资本外逃[7] - 市场整体反馈显示对政治干预央行决策的担忧[7]
“拿下”鲍威尔?特朗普这步棋让全球市场胆寒
金十数据· 2025-07-16 15:23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匈牙利和土耳其央行沦为政治工具的警示 帕特森摆出匈牙利和土耳其两个例子。这两国领导人在面对预算赤字、通胀压力和刺激增长的诉求时, 都打破了制度规范并修改法律,以确保央行服务于政府的政治目标,结果通常是人为压低利率,意图加 速经济增长。 首先是匈牙利。该国央行自1991年起独立运作,但过去约15年来,政府多次试图影响货币政策决策,通 过增加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数量"改造"决策结构。2011年通过修改法律削弱央行独立性后,三大评级机 构将匈牙利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导致借款成本攀升,该国货币福林贬值。 尽管如此,政府对央行的掌控并未停止,今年,维克多·欧尔班(Viktor Orban)领导的青民盟 (Fidesz)又提出立法,拟将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从9人扩充至11人,并新增由欧尔班直接任命的副行 长。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试图通过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来达成降息目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经济 学家和高级研究员丽贝卡·帕特森(Rebecca Patterson)发文警告称,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施压行为存 在高风险且可能适得其反。 几个月来,特朗普一直呼吁美 ...
美联储讲解20250512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美联储、美国发钞银行、第二合众国银行、摩根财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联储重要原因**:美国是全球最强大经济体,美联储是其央行,影响力大;美元是世界货币,美联储影响美元[1] - **中央银行的作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如买卖政府证券、调节法定准备金率;经营银行的银行,吸收商业银行存款、必要时放贷;是全国清算中心,负责外汇储备管理和国际金融合作[3][5] - **央行独立的好处**:发达国家建立央行独立性,避免现任总理为选举采取短期刺激政策造成长期经济恶果,研究表明央行独立有利无害;中国央行不独立但有纪律,隔离政府直接向银行借钱防止恶性通货膨胀[5][6][7] - **美联储的成立背景**:1907年美国金融动荡,传统模式不足以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美国社会各界商量成立美联储;此前美国经济自由,钞票民间自由发行,后为避免巨型私人银行影响国家经济,拆分发钞银行,如第二合众国银行案[7][10] - **美联储的性质**:可理解为银行业协会,是有股东的公司形式企业结构,股东为当时各大金融机构(私营企业),利润转交给美国财政部,股东不分配利润[11][12][14] - **美联储主席的产生**:按总统偏好,从金融机构资深成功人士、经济学家、学者中产生,如格林斯潘、伯南克[16] - **美元的地位**: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金融体系基础,该体系崩溃后美元仍为全球货币,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通用中介,人民币国际化份额低且未来也不会高[17][18] - **美联储的目标**:保持物价稳定,即保持美元购买力;适当地关注就业,不存在收割其他国家等目标[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央银行最早出现在英国,英格兰银行开创了中央银行制度[3] - 法定准备金率一般经验数据为8%、10%、15%,商业银行收100元存款,按法定准备金率留下部分存央行账户获利息[4] - 美国早期投票资格有限,有钱人、纳税人、男人、士兵等有资格,英国、中华民国早期也如此[8] - 摩根财团因美国政府要求分业经营被拆分成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10]
美联储宫斗升级!特朗普借“装修门”逼鲍威尔下台,全球市场屏息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05
美联储翻修风波引发的政治博弈 - 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指责其"对国家非常不利",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震动 [1] - 白宫指控美联储总部翻修预算从19亿美元飙升至25亿美元,超支7亿美元,涉嫌管理失职 [1] - 美联储回应称超支源于清理铅污染和石棉等意外问题,强调1930年代建筑的首次全面改造符合流程 [1] 白宫的政治策略与法律障碍 - 白宫向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安插三名亲信,试图从程序漏洞施压美联储 [2] - 最高法院此前裁定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美联储官员,白宫转向寻找"正当理由" [2] - 法律专家认为装修超支在华盛顿司空见惯,难以构成"重大失职",强行罢免或触发宪法诉讼 [4] 市场反应与潜在风险 - 德意志银行警告若鲍威尔离职,美元贸易加权指数将24小时内暴跌3%,美债收益率飙升30-40个基点 [4] -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鲍威尔下台将导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短端利率下跌而长端利率暴涨 [4] - 债券市场单日抛售430亿美元,黄金价格突破2200美元/盎司,显示市场担忧加剧 [4] 潜在继任者与历史镜鉴 - 前美联储理事沃什等候选人通过"鸽派"言论向特朗普示好,可能误导市场预期 [6] - 事件与1972年尼克松政府削弱美联储独立性的手法相似,历史教训显示政治干预或引发通胀失控 [6] -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全球央行独立性已跌至2008年来最低点,鲍威尔去留或成标志性事件 [6] 鲍威尔的应对与市场预期 - 鲍威尔坚持总统无权解雇其职务,重申美联储决策必须"完全非政治化" [8][9] - 市场仍相信鲍威尔留任概率超过75%,因其坚持数据导向的审慎政策 [9] - 加拿大教授指出鲍威尔汲取1970年代通胀教训,即使经济放缓也要确保通胀受控 [9] 事件长期影响 - 政治僵局可能导致美元崩跌和市场地震,或引发全球金融洗牌 [11] - 25亿美元装修费争议正在改写现代央行制度的命运,央行独立性面临历史性考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