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期美国国债
搜索文档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3.9个基点,至4.6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3:17
市场表现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3.9个基点 [1] - 收益率水平达到4.625% [1]
美债疯了!全因特朗普可能“发疯”?
美股研究社· 2025-10-02 11:47
全球债券市场抛售与收益率攀升 - 全球债券市场遭遇大规模抛售,收益率快速攀升,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73%,逼近2023年10月创下的5%峰值 [4] - 2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突破5%,3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4.96% [4] - 通胀焦虑促使交易员降低对美联储和英国央行今年降息的预期,市场正在权衡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可能实施的关税对价格的影响 [9][10] 收益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认为,长期利率上升反映市场怀疑特朗普可能实施其关于经济政策的激进言论,投资者预见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从而改变对未来美联储政策的预期 [11][13][14] - 美国财长耶伦认为,经济比预期强劲导致市场的利率预期重新定价调整,是此轮美债抛售的推手,拜登的抗疫支出可能"有点"推升通胀 [9] - 高盛指出,美国长债利率上行幅度最大,收益率曲线趋陡,反映了市场对美国财政和通胀风险的担忧,且变动主要发生在剔除了通胀因素的实际收益率 [23] 对股市的潜在影响 - 美银认为,若美债收益率突破5%,投资者或将重新评估风险资产估值,导致股市承压 [7][9] - 高盛策略师表示,股债收益率相关性再次转为负值,若债券收益率在经济数据不佳情况下继续上行,将对股市造成打击,股市在债券抛售期间相对稳定意味着短期内回调风险上升 [20][21] - 摩根士丹利首席策略师警告,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5%以上已对美股估值形成压力,标普500指数与债券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转为明显负相关,美股在未来六个月内可能面临严峻挑战 [21] 当前市场预期与历史比较 - 市场已重新定价降息预期,预计到7月份美联储仅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并似乎仍坚信美国经济能实现"金发姑娘"式软着陆 [23] - 当前走势与2023年情况相似,当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逼5%导致美股大幅回调,但本轮收益率上升中股市仅出现轻微调整,预示若收益率继续上涨,股市还有进一步下跌空间 [7][19][20] - 克鲁格曼提出,股市近期上涨相当狭窄,主要受人工智能影响,道琼斯指数作为非AI经济代表已几乎抹平特朗普效应的涨幅 [16]
Markets have been acting ‘super weird’ lately. Just look at gold prices vs. the dollar and bonds
Yahoo Finance· 2025-09-14 05:30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异常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释放降息信号后 美元未如预期走弱 反而维持稳定[1][3] - 标普500指数和商品价格未出现预期中的全面上涨 仅黄金价格大幅攀升近10%[2] - 比特币先跌后涨 回归至鲍威尔讲话前水平 与传统风险资产走势出现背离[4] 债券市场的反常表现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未在鲍威尔讲话后立即下跌 而是在两周后疲弱就业数据公布才转跌[3] - 长期利率对货币政策的延迟反应被解读为异常且令人担忧的市场信号[3] - 法国政治僵局和英国债务危机担忧推动全球债券收益率近期走高[4]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突出表现 - 黄金价格持续创出新高 周五收盘报每盎司3680.70美元[2] - 市场将黄金视为终极避险工具 特别是在美联储面临政治压力加剧的背景下[4] - 黄金近10%的大幅上涨成为本轮市场波动中最显著的资产价格变动[2] 法国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 - 惠誉将法国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 创该国欧元区内最低评级记录[5] - 评级机构认为法国财政纪律出现重大转变的可能性较低[5] - 法国债务危机可能推动部分避险资金流向美元资产 解释美元稳定性[5]
全球性债券抛售重启,美英德法日长债收益率均创多年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9-04 15:39
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攀升驱动因素 - 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攀升由三个重叠驱动因素推动:财政担忧、货币政策忧虑和供需动态等期限溢价效应 [1][6] - 投资者对主要经济体财政和货币政策路径感到忧虑 加剧长期借贷成本压力 [1][6] 主要经济体长期债券收益率表现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7月以来首次突破5% [3] - 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3.286% 年内累计上涨100个基点 [3] - 20年期日债收益率达1999年以来最高水平2.695% 年内累计上升80个基点 [3] - 3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达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5.75% 未来几个月将公布预算案 [3] - 30年期法国国债收益率突破2008年水平 德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14年新高 [3] - 彭博全球十年期及以上政府债券整体收益率达2009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彭博全球债券回报率指标周二下跌0.4% 创6月6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3] 债券陡峭化交易趋势 - 全球性长债抛售提振债券陡峭化交易流行 该策略在长期和短期债券利差走阔时获利 [4] - 贝莱德认为更陡峭的收益率曲线将成为新常态 因债券发行和财政赤字问题难以扭转 [4] - 新西兰央行降息和鸽派声明令该国债券收益率曲线8月趋陡 印尼央行意外降息 [4] 财政与货币政策担忧 - 多国面临棘手的预算问题 需结合增税和削减开支维持公共财政可持续性 [6] - 市场对全球央行控制通胀能力和意愿的信心动摇 收益率相对弹性变差 [6] - 对美联储等央行独立性的担忧变得越来越显著 [6] - 债券发行量增加和长债传统买家需求下降 使压低收益率的机制不复存在 [6] 政治风险因素 - 英国财政大臣面临350亿英镑预算缺口 内阁重组未能缓解财政前景担忧 [8] - 法国推动510亿美元预算削减计划但政治分裂严重 去年赤字占GDP比重达5.8% [8] - 日本执政党多位高官宣布辞职 可能提前启动总裁选举并推出新首相人选 [8] - 若日本首相辞职 可能转向多党制并采取更激进财政政策使赤字扩大 [8] - 30年期日债期限溢价已开始对1-2个基点消费税减免措施进行定价 [9] 季节性与技术性因素 - 过去十年全球10年以上期限政府债券9月月度表现中位数为下跌2% 为全年最差月份 [10] - 9月美国市场面临剧烈流动性抽水 因财政部重建现金账户、季度税收支付和国债付息结算叠加 [10] - 仅9月15日当天可能从银行系统抽走近2000亿美元准备金 [10] - 美联储部署常备回购便利工具作为安全网 大概率能避免系统性融资危机 [10]
英国突发,股债汇“三杀”,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3:45
欧洲股市表现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59%至9142.01点 [1] - 法国CAC40指数下跌0.42%至7675.69点 [1] - 德国DAX指数下跌1.69%至23630.09点 [1] 全球债券市场动态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69% 创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3]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97% 为7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在7月2日单日飙升21个基点 [5] 外汇市场变动 - 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下跌超过1.5%至1.334 [3] - 美元指数上涨0.49%至98.15 [3] - 英镑兑美元最终报1.34065 跌幅1.03% [3] - 英镑兑美元今年累计上涨7.13% [4] 英国财政状况与市场担忧 - 市场担忧英国通胀率、高借贷水平和经济增长缓慢 [4] - 英国政府面临财政困境 7月初出现股债汇"三杀"现象 [5] - 财政规则要求政府日常开支在五年内由税收覆盖 借贷仅用于投资 [6] - 债务管理办公室已将长期证券销售削减至创纪录低点 [6] 政策影响与市场预期 - 政府福利削减方案的急转弯导致市场波动 [6] - 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预算中面临削减开支或增税的政治阻力 [6] - 分析师认为增税不可避免但可能适得其反 [6] - 长期国债抛售反映传统买家需求减弱和对结构性通胀的担忧 [6] 机构观点与风险警示 - 德意志银行指出债务担忧与收益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6] - 野村证券认为收益率上升将侵蚀财政回旋余地 [7] - 荷兰合作银行表示财政担忧自2022年9月以来持续存在 [7] - 分析师警告可能出现类似特拉斯"迷你预算"后的市场危机 [7]
全线大跳水!股债汇三杀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7:39
市场表现 - 9月2日欧洲资产全线下跌,除法国外欧洲各国股市全线跳水,美股盘前亦大幅下挫 [2] - 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超1%,一度跌破1.34美元,创两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最新报1.3428,下跌0.8491% [4][6] - 美元指数直线上升,最新报98.1895,上涨0.5255% [4][5]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10] - 全球债市普遍下挫,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至4.97% [12] - 黄金价格从纪录高位略有回落 [8] 事件背景与市场担忧 - 市场担忧英国经济前景,秋季预算案前财政大臣面临寻找开支削减或加税途径的压力,以改善财政状况 [14] - 政府政策因议员反弹而出现“急转弯”,使得财政举措在政治上更加艰难 [14] - 主要财政规则要求政府在五年内日常开支由税收覆盖,借贷仅用于投资 [14] 机构观点与分析 - 德意志银行宏观研究主管指出,市场正目睹债务担忧推高收益率,进而恶化债务状况的恶性循环 [14] - 杰富瑞国际首席欧洲策略师认为加税不可避免,但进一步加税可能适得其反,并看空英国长期债券 [14] - 经济学家预测英国将不得不加税以维持财政规则,借贷成本是决定财政运算的关键因素 [14] - 野村证券策略师指出英国财政问题持续,收益率在预算前上升可能侵蚀财政大臣有限的财政回旋余地 [15] - 分析师警告,若英国政府无法恢复市场对公共财政的信心,可能面临类似三年前“迷你预算”后的危机 [15]
欧洲资产大跳水,股债汇三杀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17:36
全球市场动荡 - 英国资产全线大跌 欧洲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局面[1][2] - 事件发生于9月2日傍晚 主要涉及欧洲及美国期货市场[1][3] 股市表现 - 法国CAC40指数微涨0.05%至7711.51点 成为欧洲主要指数中唯一上涨指数[4] - 德国DAX30指数下跌0.92%至23816.68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0.39%至9160.35点[4] - 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0.36%至5347.63点 意大利富时MIB指数下跌0.76%至42088点[4] - 西班牙IBEX35指数下跌1.04%至14783.69点 跌幅居欧洲主要指数之首[4] - 美股期货全线下跌 纳斯达克指数期货跌0.61%至23319.28点 道琼斯指数期货跌0.40%至45420.1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47%至6442.38点[4] 汇率变动 - 美元指数上涨0.5255%至98.1895点 最高触及98.3990点[5] - 英镑兑美元暴跌0.8491%至1.3428 单日跌幅超1% 跌破1.34美元关口 创两个月最大单日跌幅[4][6] - 欧元兑美元下跌0.4697%至1.1654[7] - 黄金价格从纪录高位回落[7] 债券市场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9] - 全球债市普遍下挫 长期债券跌幅显著[11]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4个基点至4.97%[11] 市场担忧因素 - 市场担忧英国经济前景 秋季预算案前财政大臣面临财政压力[14] - 英国政府需寻找开支削减或加税途径以改善财政状况[14] - 德意志银行指出债务担忧推高收益率 形成恶性循环[14] - 杰富瑞国际认为加税不可避免但可能适得其反[14] - 经济学家预测英国将不得不加税以维持财政规则框架[14] - 野村证券指出英国财政问题持续 收益率上升侵蚀财政回旋余地[15] - 分析师警告英国可能面临类似特拉斯"迷你预算"后的"斯塔默时刻"[15]
美联储降息窗口临近,美债、美元下半年将迎关键转折?
智通财经· 2025-08-27 20:38
宏观主线 - 美联储政策转向是下半年全球资产定价的核心逻辑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释放鸽派信号 称当前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 经济前景与风险平衡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2] - 市场隐含的联邦基金利率低谷跌破3%至2.94% 低于2025年4月的2.87%和2024年9月的2.69% 美联储经济学家预计最终联邦基金利率可能降至2.625% [2] - 美债收益率与联邦基金利率联动关系持续主导债市行情 若联邦基金利率低谷回落至2.69%以下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望跌破4% [2][4] - 美国财政赤字预期改善为美债提供支撑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25-2035年关税调整将使联邦赤字减少4万亿美元 高于6月预测的3万亿美元 [6] 核心投资策略 - 做多5年期美债久期 当前收益率3.75% 兼具低波动和高名义收益率特征 对降息预期敏感度高于长端 [10] - 3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策略 短端受美联储降息直接推动收益率下行空间更大 长端受经济前景与赤字预期支撑跌幅相对有限 [10] - 退出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做空策略 因通胀预期已与期限溢价同步回落 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10] - 做空美元立场明确 建议通过做多欧元和日元对冲美元下行风险 [11] - 美联储降息幅度将远超欧央行 欧央行行长称当前2%利率接近中性水平 进一步降息门槛较高 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年德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10个基点 [11][12] - 美元指数始终低于利差隐含水平 反映市场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价 负溢价从7%-8%收窄至6% [14] - 投资者持仓结构逆转 摩根士丹利美元持仓指数回归中性 美元下行时空头回补压力消失 [18] - 具体外汇策略包括维持欧元/美元多单(入场价1.17 目标1.20 止损1.11) 美元/日元空单(入场价147.40 目标135 止损151) 做多英镑/瑞郎(入场价1.084 目标1.12 止损1.055) [20] 主要经济体政策 - 欧元区策略聚焦10-12月曲线平坦化与9月展期机会 建议入场欧元区10-12月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策略 同时在9月国债期货展期期间做战术性OE掉期利差扩大策略 [21]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末目标上调至2.40%(此前2.25%) 绿债因收益率显著高于常规曲线具备配置价值 [21] - 英国央行8月以5:4投票通过降息 市场定价年末累计降息10个基点 建议入场11月英国央行政策利率接收头寸 当前定价11月累计降息5个基点 [22] - 日本央行行长未提及薪资-物价良性循环 暗示暂不加息 建议维持10年期日债多单 若盈亏平衡通胀率显著回落则加仓 [23] 总结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全球资产将围绕美联储降息主线展开 美债收益率下行与美元走弱是核心趋势 [26] - 投资者可聚焦两大方向 通过5年期美债和3s30s陡峭化策略捕捉债市红利 通过欧元日元多单把握非美货币机会 [26]
美联储降息窗口临近 美债、美元下半年将迎关键转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20:19
宏观主线 - 美联储政策转向是下半年全球资产定价的核心逻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明确鸽派信号 称当前政策处于限制性区间 经济前景与风险平衡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市场隐含的联邦基金利率低谷跌破3%至2.94% [2] - 美联储经济学家预计最终联邦基金利率可能降至2.625% 核心原因是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将放缓劳动力市场增长 进而压低潜在经济增速与均衡利率 [2] - 美债收益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联动关系将持续主导债市行情 二者在2025年4月短暂偏离后已重新同步 若联邦基金利率低谷回落至2.69%以下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望跌破4% [2][4] - 美国财政赤字预期改善为美债提供支撑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预测显示2025-2035年关税调整将使联邦赤字减少4万亿美元 高于6月预测的3万亿美元 这将降低国债发行需求 进一步压制长端收益率 [6] 核心投资策略 - 做多5年期美债久期 当前收益率3.75% 兼具低波动和高名义收益率特征 在收益率下行周期中久期策略将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 对降息预期的敏感度高于长端 能更快捕捉政策转向红利 [10] - 3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策略 短端受美联储降息直接推动收益率下行空间更大 长端受经济前景与赤字预期支撑跌幅相对有限 二者利差将持续扩大 若9月美国国债指数延展引发曲线短期平坦化 可借机加仓陡峭化策略 [10] - 建议退出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的做空策略 当前通胀预期已与期限溢价同步回落 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负carry风险上升 [10] - 坚定做空美元 通过做多欧元和日元对冲美元下行风险 美联储降息幅度将远超欧央行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称当前2%的利率接近中性水平 进一步降息门槛较高 摩根士丹利已上调2025年德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10个基点 [11][12] - 美元负向风险溢价或扩大 美元指数始终低于利差隐含水平 反映市场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定价 近期负溢价从7%-8%收窄至6% 但美国与欧盟贸易协议执行依赖欧盟立法 关税仍为美国外交政策工具 鲍威尔任期结束后的政策连续性存疑 这些因素将重新扩大负溢价 [15] - 投资者持仓结构逆转 摩根士丹利美元持仓指数回归中性 意味着美元下行时空头回补压力消失 进一步下跌空间打开 [19] - 具体策略包括维持欧元/美元多单 入场价1.17 目标1.20 止损1.11 美元/日元空单 入场价147.40 目标135 止损151 同时做多英镑/瑞郎 carry/波动率比率居G10货币之首 入场价1.084 目标1.12 止损1.055 [20] 主要经济体政策 - 欧元区聚焦10-12月曲线平坦化与9月展期机会 建议入场欧元区10-12月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策略 欧央行12月降息为基准情景 短端利率下行更快 同时在9月国债期货展期期间做战术性OE掉期利差扩大策略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末目标上调至2.40% 此前2.25% 绿债因收益率显著高于常规曲线具备配置价值 [21] - 英国央行加息周期收尾 8月以5:4投票通过降息 市场已定价年末累计降息10个基点 建议入场11月英国央行政策利率接收头寸 当前定价11月累计降息5个基点 风险收益比合理 同时维持3年期/10年期英债陡峭化策略 9月英债供给增加使长端承压 [21] - 日本央行暂不加息 但市场对美债收益率下行的预期已带动日债情绪回暖 建议维持10年期日债多单 若盈亏平衡通胀率显著回落则加仓 美元/日元短期或受美国非农数据扰动 但长期下行趋势明确 [21]
如何应对特朗普“炮轰”美联储?三大市场信号帮你判断风险
金十数据· 2025-08-27 17:50
核心观点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的行为可能引发市场波动 但需结合多个市场信号综合判断潜在影响 [1][5] 美元表现 - 美元指数是衡量外国投资者对美国政策情绪的关键指标 解雇事件导致美元指数一度下跌0.3% [2] - 类似事件在4月21日"鲍威尔门"期间曾造成美元指数下跌1% 显示投资者通过减少风险敞口表达担忧 [2] 债券市场反应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映通胀预期与长期经济前景 解雇事件当日该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 [3] - 4月21日事件中收益率涨幅达10个基点 收益率急剧上升表明市场对通胀风险和加息预期的担忧加剧 [3][4] 股票市场表现 - 美股作为最显性的情绪指标 在解雇事件后标普500指数开盘下跌但最终微幅收高 未出现恶性抛售 [5] - 与历史情况对比(如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972点) 本次市场反应相对温和 显示投资者认为事件对美联储独立性影响有限 [1][5]